一种书刊印刷机用多联供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08157发布日期:2022-09-21 12:22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书刊印刷机用多联供墨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印刷机供墨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书刊印刷机用多联供墨机构。


背景技术:

2.书刊指书籍和刊物。刊物,登载各类作品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一般名称固定,按顺序编号,装订成册,根据其发行对象(受众)来划分,分为内部刊物和公开发行两种。书刊一般都是印刷出来的。在书刊印刷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印刷机。
3.另一方面,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主要通过内部的墨斗来存储印刷用的油墨,由于印刷机墨斗容量较小,且不方便加墨,所以某些印刷机采用外接供墨机构来为印刷机提供油墨。供墨机构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现有的供墨机构在供墨时会由于油墨的融合不充分,会导致油墨中颜料沉淀,从而导致印刷机上色不均匀,影响了生产物品的质量,故有待改善。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号cn202123441050.8中提出了一种书刊印刷机用多联供墨机构,涉及书刊印刷技术领域,为了解决油墨颜料沉淀导致上色不均匀的问题,其包括油墨箱,所述油墨箱的顶部开设有进墨口,所述油墨箱的侧壁上开设有出墨口,所述出墨口内设置有出墨管,所述出墨管上设置有用于将油墨抽出的水泵,所述油墨箱内设置有匀墨轴,所述匀墨轴的侧壁上设置有匀墨桨叶,所述油墨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匀墨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本技术具有提高油墨上色的均匀性的效果。
5.但是,本技术人在实施上述专利的过程中发现其存在如下缺点:1、还存在部分油墨颗粒沉淀在油墨箱内底面周边的情况,导致油墨液品质较差;2、油墨液只是在油墨箱内沿着水平方向流动,使得油墨液混合搅拌的不够充分,导致书刊印刷品质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书刊印刷机用多联供墨机构,以解决多联供墨机构中存在部分油墨颗粒沉淀在油墨箱内底面周边的情况,导致油墨液品质较差;油墨液只是在油墨箱内沿着水平方向流动,使得油墨液混合搅拌的不够充分,导致书刊印刷品质降低的问题。
7.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书刊印刷机用多联供墨机构,包括油墨箱,所述油墨箱的顶部一端上设有加墨口,所述油墨箱的一侧位置处设有抽墨泵,所述抽墨泵和油墨箱的底端之间连通设有抽墨管,所述油墨箱的内壁上且对应抽墨管的内端位置处设有滤网,所述油墨箱的顶端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油墨箱的内部中心位置处竖直设有混合组件,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连接轴和混合组件的顶端固定连接;
9.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混合筒,所述混合筒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进液孔,所述混合筒的顶端两侧均开设有出液口,所述混合筒的内壁边缘处设有螺旋板,所述油墨箱内底部的油墨液从进液孔进入到混合筒的内部,所述混合筒内部的油墨液在螺旋板的推动下向上移
动并从出液口流出到油墨箱的内顶部,所述混合筒的内部活动设有导流部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混合筒旋转,油墨箱内底部的油墨液从进液孔进入到混合筒的内部,混合筒带动螺旋板旋转以向上推动油墨液,混合筒内部的油墨液从出液口流出到油墨箱的内顶部,油墨液形成循环流动,从而更好的搅拌混合油墨液,避免沉淀。
11.优选的,所述导流部件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竖直设置在混合筒的内部中心位置处,所述隔板的两侧的顶端分别设有弧形导流板,所述弧形导流板的内端和隔板的侧壁相切分布,所述弧形导流板贯穿出液口并延伸到油墨箱的内顶部,所述混合筒的内顶壁上固定有导向筒,所述隔板的顶端滑动位于导向筒的内部,所述隔板的顶端和混合筒的内顶壁之间设有弹性件。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把混合筒内部的油墨液分隔成两股液流,然后两股液流分别被两个弧形导流板导出到油墨箱的内顶部内,此外,当伺服电机作业时会产生振动,使得弹性件往复伸长、缩短,从而带动隔板上下往复滑动,使得油墨液流紊乱,提高混合效果。
13.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底端固定有导入块,所述导入块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导入块的尖端朝下分布,所述隔板的两侧面上均固定有条形导流板。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入块利于混合筒内底部的油墨液的导入,同时,条形导流板也具有导流的作用,从而便于油墨液向上流动。
15.优选的,所述混合筒的底端设有半球壳体,所述进液孔位于半球壳体的内部空间内,所述混合筒的底端固定有毛刷板,所述毛刷板的底端设有毛刷,所述毛刷的底端接触到油墨箱的内底面,所述毛刷板、毛刷均位于半球壳体的内部空间内。
16.优选的,所述半球壳体的底端边缘处固定设有斜导板,所述油墨箱的内底部的边缘处固定有斜导块,所述斜导板的底面、斜导块的顶面之间形成一个倾斜通道,从所述半球壳体顶面上滑落下来的油墨颗粒经倾斜通道进入到毛刷的工作区域。
17.优选的,所述油墨箱的横截面为圆环形结构,所述连接轴通过轴承和油墨箱的顶壁转动连接,所述混合筒的横截面为圆环形结构。
18.优选的,所述进液孔、出液口均为矩形框口结构,所述隔板竖直位于螺旋板的内部空间内。
19.优选的,所述隔板为长条形板状结构,所述弧形导流板对应的圆心角100-120度,所述导向筒的内部空腔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弹性件为矩形螺旋弹簧,所述条形导流板的高度为50-60cm。
20.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1.一、使用中,混合筒绕自身的中心轴线周向旋转,油墨箱内底部的油墨液分别从两个进液孔进入到混合筒的内部,混合筒带动其内壁上固定的螺旋板绕其中心轴线周向旋转,同时螺旋板向上推动混合筒内部的油墨液,混合筒内部的油墨液在螺旋板向上推动的作用下从顶端的两个出液口流出,从出液口流出的油墨液流入到油墨箱的内顶部,也即油墨箱内底部沉淀的油墨液沿着混合筒内部向上流动,最后流动到油墨箱的内顶部内,使得油墨液进行循环流动,从而混合、搅拌油墨液,避免油墨液发生沉淀,进一步改善油墨液的品质,改善印刷品质;
22.二、使用中,当油墨液进入到混合筒的内部后,混合筒内的油墨液被隔板分隔成两股油墨液流,两股油墨液流分别位于隔板的左、右两侧位置处,两股油墨液流向上流动并分别被两个弧形导流板导流,油墨液流沿着弧形导流板的底面弧型面流动,油墨液流在弧形导流板的导流作用下进入到油墨箱的内顶部,从而使得两股油墨液流同时从油墨箱的内底部流动到其内顶部,且两股油墨液流的流出方向相反,利于油墨液流的混合、搅拌,分隔成两股油墨液流可以减小每股油墨液流的横截面,利于油墨液流的向上流动,且利于混合油墨液流;
23.三、当伺服电机工作时,伺服电机会产生震动,震动使得弹性件往复的伸长、缩短,弹性件的底端带动隔板上、下往复滑动,同时,隔板的顶端在导向筒的内部往复滑动,具有导向的作用,使得隔板始终沿着竖直方向滑动,其中,隔板带动弧形导流板往复上下晃动,弧形导流板往复压迫隔板两侧的两股油墨液流,从而形成波动液流,进一步提高油墨液流的混合效果,有效的改善油墨液的品质;
24.四、当混合筒旋转时,混合筒带动其底端固定的毛刷板旋转,毛刷板带动毛刷旋转,毛刷挤压并刷动油墨箱的内底面,从而把油墨箱的内底面上沉淀的油墨液刷掉并搅拌进入到半球壳体的内部,半球壳体内部的油墨液从两个进液孔同时进入到混合筒的内底部,以便于油墨液在混合筒的内部向上流动,其中,半球壳体可以覆盖住毛刷刷掉的悬浮的油墨液颗粒,确保刚刷掉的油墨液颗粒全部都经进液孔进入到混合筒的内底部内,使得油墨液较大颗粒能够充分的循环流动,充分的混合、搅拌,利于改善油墨液的品质;
25.五、使用中,油墨箱内部的沉淀的油墨液落在半球壳体的顶面上,然后半球壳体顶面上的油墨颗粒在其旋转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甩开,被甩开的油墨颗粒向下流动进入到倾斜通道内,倾斜通道内的油墨颗粒向下倾斜流动进入到毛刷的底端区域内,从而使得当毛刷旋转时,毛刷能够刷掉其底部的油墨颗粒,其中,倾斜通道具有导入大颗粒油墨的功能。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发明的书刊印刷机用多联供墨机构的整体剖视图;
27.图2为本发明的图1中a处放大图;
28.图3为本发明的书刊印刷机用多联供墨机构中混合筒的内部示意图;
29.图4为本发明的图3中b处放大图;
30.图5为本发明的图3中c处放大图;
31.图6为本发明的书刊印刷机用多联供墨机构中导流部件的立体图;
32.图7为本发明的书刊印刷机用多联供墨机构中导流部件的主视图;
33.图8为本发明的书刊印刷机用多联供墨机构中导流部件的立体图(另一视角)。
34.其中,油墨箱1、加墨口11、斜导块12、倾斜通道13、抽墨泵2、抽墨管3、伺服电机4、连接轴5、混合组件6、螺旋板61、出液口62、进液孔63、半球壳体71、斜导板72、毛刷8、毛刷板81、导向筒91、弹性件92、隔板93、条形导流板94、弧形导流板95、导入块96。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的说明:
36.实施例一:
37.参考图1、3,一种书刊印刷机用多联供墨机构,包括油墨箱1,所述油墨箱1的顶部一端上设有加墨口11,所述油墨箱1的一侧位置处设有抽墨泵2,所述抽墨泵2和油墨箱1的底端之间连通设有抽墨管3,所述油墨箱1的内壁上且对应抽墨管3的内端位置处设有滤网,所述油墨箱1的顶端安装有伺服电机4,所述油墨箱1的内部中心位置处竖直设有混合组件6,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连接轴5和混合组件6的顶端固定连接;
38.使用中,从加墨口11向油墨箱1的内部注入油墨液,油墨箱1用于容纳油墨液以供给书刊印刷机来使用,当启动抽墨泵2时,抽墨泵2产生负压使得油墨箱1内底部的油墨液进入到抽墨管3的内部,然后抽墨管3内的油墨液进入到书刊印刷机中,从而实现给书刊印刷机稳定供墨的功能,其中,滤网可以把大颗粒油墨阻挡在油墨箱1的内底部,避免大颗粒油墨进入到书刊印刷机内,从而确保印刷质量。此外,当启动伺服电机4时,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带动连接轴5旋转,连接轴5带动混合组件6旋转,混合组件6可以搅拌、混合油墨箱1内部的油墨液,避免油墨液发生沉淀,从而改善油墨液的品质。
39.参考图1、3-5,所述混合组件6包括混合筒6,所述混合筒6的底端两侧均开设有进液孔63,所述混合筒6的顶端两侧均开设有出液口62,所述混合筒6的内壁边缘处设有螺旋板61,所述油墨箱1内底部的油墨液从进液孔63进入到混合筒6的内部,所述混合筒6内部的油墨液在螺旋板61的推动下向上移动并从出液口62流出到油墨箱1的内顶部,所述混合筒6的内部活动设有导流部件。
40.使用中,混合筒6绕自身的中心轴线周向旋转,油墨箱1内底部的油墨液分别从两个进液孔63进入到混合筒6的内部,混合筒6带动其内壁上固定的螺旋板61绕其中心轴线周向旋转,同时螺旋板61向上推动混合筒6内部的油墨液,混合筒6内部的油墨液在螺旋板61向上推动的作用下从顶端的两个出液口62流出,从出液口62流出的油墨液流入到油墨箱1的内顶部,也即油墨箱1内底部沉淀的油墨液沿着混合筒6内部向上流动,最后流动到油墨箱1的内顶部内,使得油墨液进行循环流动,从而混合、搅拌油墨液,避免油墨液发生沉淀,进一步改善油墨液的品质,改善印刷品质。此外,导流部件具有导流的功能,能够把混合筒6内部的油墨液顺利的向上导流,利于油墨液的循环流动。
41.参考图6-8,所述导流部件包括隔板93,所述隔板93竖直设置在混合筒6的内部中心位置处,所述隔板93的两侧的顶端分别设有弧形导流板95,所述弧形导流板95的内端和隔板93的侧壁相切分布,所述弧形导流板95贯穿出液口62并延伸到油墨箱1的内顶部,所述混合筒6的内顶壁上固定有导向筒91,所述隔板93的顶端滑动位于导向筒91的内部,所述隔板93的顶端和混合筒6的内顶壁之间设有弹性件92。
42.使用中,当油墨液进入到混合筒6的内部后,混合筒6内的油墨液被隔板93分隔成两股油墨液流,两股油墨液流分别位于隔板93的左、右两侧位置处,两股油墨液流向上流动并分别被两个弧形导流板95导流,油墨液流沿着弧形导流板95的底面弧型面流动,油墨液流在弧形导流板95的导流作用下进入到油墨箱1的内顶部,从而使得两股油墨液流同时从油墨箱1的内底部流动到其内顶部,且两股油墨液流的流出方向相反,利于油墨液流的混合、搅拌,分隔成两股油墨液流可以减小每股油墨液流的横截面,利于油墨液流的向上流动,且利于混合油墨液流。
43.此外,当伺服电机4工作时,伺服电机4会产生震动,震动使得弹性件92往复的伸
长、缩短,弹性件92的底端带动隔板93上、下往复滑动,同时,隔板93的顶端在导向筒91的内部往复滑动,具有导向的作用,使得隔板93始终沿着竖直方向滑动,其中,隔板93带动弧形导流板95往复上下晃动,弧形导流板95往复压迫隔板93两侧的两股油墨液流,从而形成波动液流,进一步提高油墨液流的混合效果,有效的改善油墨液的品质。
44.参考图6-8,所述隔板93的底端固定有导入块96,所述导入块96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导入块96的尖端朝下分布,所述隔板93的两侧面上均固定有条形导流板94。
45.在本装置中,隔板93的底端固定住导入块96,隔板93的侧面固定住条形导流板94,使用中,当油墨液进入到混合筒6的内底部后,导入块96的底端尖端把油墨液分隔成两股油墨液流,尖端的设计,利于油墨液的分流,然后油墨液向上流动,条形导流板94具有导流的功能,利于油墨液向上的流动,从而便于油墨液的分流、向上流动。
46.参考图1,所述油墨箱1的横截面为圆环形结构,所述连接轴5通过轴承和油墨箱1的顶壁转动连接,所述混合筒6的横截面为圆环形结构。
47.在本装置中,油墨箱1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混合筒6也为圆柱形筒状结构,混合筒6、油墨箱1二者的中心轴线重合,此外,轴承可以支撑起连接轴5,以使得连接轴5能够相对于油墨箱1的顶壁转动,从而使得连接轴5带动混合筒6进行旋转运动。
48.参考图4、5,所述进液孔63、出液口62均为矩形框口结构,所述隔板93竖直位于螺旋板61的内部空间内。
49.在本装置中,矩形框口结构的尺寸为10cm*10cm,以利于油墨液的流入和流出,此外,螺旋板61的外壁固定在混合筒6的内壁上,螺旋板61的内部具有中空结构,且隔板93位于中空结构的内部,且隔板93的外壁和螺旋板61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以适应隔板93的上下滑动作业。
50.参考图6-8,所述隔板93为长条形板状结构,所述弧形导流板95对应的圆心角100-120度,所述导向筒91的内部空腔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弹性件92为矩形螺旋弹簧,所述条形导流板94的高度为50-60cm。
51.使用中,向上流动的油墨液流在弧形导流板95的作用下向外流动,其中,圆心角100-120度的设计,可以更好的导向油墨液流,使得油墨液流沿弧线形流动,利于油墨液的混合,导向筒91的内部空腔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的设计,使得隔板93的顶端四周和导向筒91的内壁良好的贴合,利于隔板93的稳定滑动,此外,矩形螺旋弹簧可以提供良好的弹力,具有良好的弹性变形能力,以便于带动隔板93往复滑动,最后,条形导流板94的高度为50-60cm的设计,可以增加导流的效果,利于油墨液的向上流动。
52.实施例二:
53.本实施例相对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
54.参考图1、3、5,所述混合筒6的底端设有半球壳体71,所述进液孔63位于半球壳体71的内部空间内,所述混合筒6的底端固定有毛刷板81,所述毛刷板81的底端设有毛刷8,所述毛刷8的底端接触到油墨箱1的内底面,所述毛刷板81、毛刷8均位于半球壳体71的内部空间内。
55.使用中,当混合筒6旋转时,混合筒6带动其底端固定的毛刷板81旋转,毛刷板81带动毛刷8旋转,毛刷8挤压并刷动油墨箱1的内底面,从而把油墨箱1的内底面上沉淀的油墨液刷掉并搅拌进入到半球壳体71的内部,半球壳体71内部的油墨液从两个进液孔63同时进
入到混合筒6的内底部,以便于油墨液在混合筒6的内部向上流动,其中,半球壳体71可以覆盖住毛刷8刷掉的悬浮的油墨液颗粒,确保刚刷掉的油墨液颗粒全部都经进液孔63进入到混合筒6的内底部内,使得油墨液较大颗粒能够充分的循环流动,充分的混合、搅拌,利于改善油墨液的品质。
56.参考图2、5,所述半球壳体71的底端边缘处固定设有斜导板72,所述油墨箱1的内底部的边缘处固定有斜导块12,所述斜导板72的底面、斜导块12的顶面之间形成一个倾斜通道13,从所述半球壳体71顶面上滑落下来的油墨颗粒经倾斜通道13进入到毛刷8的工作区域。
57.使用中,油墨箱1内部的沉淀的油墨液落在半球壳体71的顶面上,然后半球壳体71顶面上的油墨颗粒在其旋转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甩开,被甩开的油墨颗粒向下流动进入到倾斜通道13内,倾斜通道13内的油墨颗粒向下倾斜流动进入到毛刷8的底端区域内,从而使得当毛刷8旋转时,毛刷8能够刷掉其底部的油墨颗粒,其中,倾斜通道13具有导入大颗粒油墨的功能。
58.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