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3D图案的印字拉链布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539688发布日期:2023-03-22 09:02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3d图案的印字拉链布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拉链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3d图案的印字拉链布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2.拉链是服装重要的辅料之一,拉链早期名称叫做自动纽扣、无钩式纽扣、夹具,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主要由链牙、拉头、拉链布等组成,目前大量用于服装和包袋等产品中。
3.拉链布主要用于承载链牙及其他拉链组件,是由棉、化纤或混合化纤,一般采用涤纶织成的柔性布带。随着社会的发展,当给服装和包袋选配拉链时,客户对拉链布表面装饰需求也越来越多或个性化。
4.在现有的生产拉链工艺中,为了装饰拉链布表面,通常将装饰层直接贴合在拉链布的表面。然而采用这种加工方法加工出的拉链布厚度增加,直接影响了拉链拉合、拉开的顺滑度。另外采用这种方法生产出的拉链成品不耐洗涤,装备这种拉链的服装经过一定次数的洗涤后,装饰层容易脱落或掉色。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3d图案的印字拉链布的加工方法,用该方法加工的拉链布不仅文字图案丰富,拉链布的厚度不会明显增加影响拉链拉合、拉开的顺滑度,而且耐洗涤,不易脱落或掉色。
6.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3d图案的印字拉链布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材通过菲林打印3d图案,得到3d图案的基材膜;s2:用聚氨酯树脂制备0.05mm-0.1mm厚的透明膜;s3:通过丝网印刷在透明膜上印刷字体,得到带有字体的透明膜;s4:将带有字体的透明膜、3d图案的基材膜、拉链布叠合,在450-550℃高温压合,得到一种具有3d图案的印字拉链布。
7.所述s1中基材采用pet片或者聚氨酯片,基材的厚度为0.05mm-0.1mm。本发明的基材优先采用透明的pet片。
8.所述s2中聚氨酯树脂是由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以及 1-4 丁二醇按质量百分比 98 :18 : 8反应而成,所述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为 3000-4000。
9.所述s2具体为将25-35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35-55重量份甲乙酮、 25-35重量份聚氨酯树脂制得聚氨酯涂布液,控制聚氨酯涂布液黏度在9000-9500cps,再将聚氨酯涂布液涂覆成膜,烘干,裁切得到透明膜。
10.所述s2中烘干的温度为50-70℃。所述s3在透明膜上进行丝网印刷的油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丙烯酸类树脂3-5重量份、氨酯丙烯酸酯1-3重量份、氯乙烯与乙酸乙烯酯的共聚树脂3-5重量份、异佛尔
酮 28-44重量份、3-甲氧基-3-甲基丁醇2-4重量份、环己酮8-12重量份、氧化钛6-8重量份、消泡剂defom 5400 4-6重量份、二氧化硅8-15重量份、滑石粉1-2份。丙烯酸类树脂的分子量在90000-110000之间,氯乙烯与乙酸乙烯酯的共聚树脂的分子量在45000-48000之间,氨酯丙烯酸酯分子量在1800-2200之间。油墨和透明膜的配合,本发明的油墨可以有效保证文字在透明膜上的清晰度和牢固性。
11.所述s4所述拉链布为涤纶、尼龙或棉,本发明的拉链布优选为涤纶。
12.所述s4具有3d图案的印字拉链布的厚度为0.5mm-2mm。
13.所述s4中透明膜带有字体的一面和基材膜带有3d图案的一面贴合在一起。基材膜的pet成分可以和拉链布牢固进行结合,防止脱落,而透明膜具有防水效果,可以对文字和图案有效的保护,防止掉色。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分别制备特定的3d图案的基材膜和带有字体的透明膜的方法使得拉链布的厚度不会明显增加,有效保证了拉链拉合、拉开的顺滑度,用该方法加工的拉链布不仅可以使得文字图案清晰丰富,而且耐洗涤,不易脱落或掉色。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6.实施例1一种具有3d图案的印字拉链布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材通过菲林打印3d图案,得到3d图案的基材膜;s2:用聚氨酯树脂制备0.05mm厚的透明膜;s3:通过丝网印刷在透明膜上印刷字体,得到带有字体的透明膜;s4:将带有字体的透明膜、3d图案的基材膜、拉链布叠合,在450℃高温压合,得到一种具有3d图案的印字拉链布。
17.所述s1中基材采用pet片,基材的厚度为0.1mm。所述s2中聚氨酯树脂是由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以及 1-4 丁二醇按质量百分比 98 :18 : 8反应而成,所述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为 3000。
18.所述s2具体为将25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35重量份甲乙酮、 25重量份聚氨酯树脂制得聚氨酯涂布液,控制聚氨酯涂布液黏度在9000cps,再将聚氨酯涂布液涂覆成膜,烘干,裁切得到透明膜。
19.所述s2中烘干的温度为50℃。所述s3在透明膜上进行丝网印刷的油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丙烯酸类树脂3重量份、氨酯丙烯酸酯1重量份、氯乙烯与乙酸乙烯酯的共聚树脂3重量份、异佛尔酮 28重量份、3-甲氧基-3-甲基丁醇2重量份、环己酮8重量份、氧化钛6重量份、消泡剂defom 5400 4重量份、二氧化硅8重量份、滑石粉1份。
20.所述s4所述拉链布为涤纶。
21.所述s4具有3d图案的印字拉链布的厚度为1.8mm。
22.所述s4中透明膜带有字体的一面和基材膜带有3d图案的一面贴合在一起。
23.实施例2
一种具有3d图案的印字拉链布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材通过菲林打印3d图案,得到3d图案的基材膜;s2:用聚氨酯树脂制备0.08mm厚的透明膜;s3:通过丝网印刷在透明膜上印刷字体,得到带有字体的透明膜;s4:将带有字体的透明膜、3d图案的基材膜、拉链布叠合,在500℃高温压合,得到一种具有3d图案的印字拉链布。
24.所述s1中基材采用pet片,基材的厚度为0.08mm。所述s2中聚氨酯树脂是由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以及 1-4 丁二醇按质量百分比 98 :18 : 8反应而成,所述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为 3500。
25.所述s2具体为将30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40重量份甲乙酮、 30重量份聚氨酯树脂制得聚氨酯涂布液,控制聚氨酯涂布液黏度在9200cps,再将聚氨酯涂布液涂覆成膜,烘干,裁切得到透明膜。
26.所述s2中烘干的温度为60℃。所述s3在透明膜上进行丝网印刷的油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丙烯酸类树脂4重量份、氨酯丙烯酸酯2重量份、氯乙烯与乙酸乙烯酯的共聚树脂4重量份、异佛尔酮 35重量份、3-甲氧基-3-甲基丁醇3重量份、环己酮11重量份、氧化钛7重量份、消泡剂defom 5400 5重量份、二氧化硅11重量份、滑石粉2份。
27.所述s4所述拉链布为棉。
28.所述s4具有3d图案的印字拉链布的厚度为1.8mm。
29.所述s4中透明膜带有字体的一面和基材膜带有3d图案的一面贴合在一起。
30.实施例3一种具有3d图案的印字拉链布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基材通过菲林打印3d图案,得到3d图案的基材膜;s2:用聚氨酯树脂制备0.05mm厚的透明膜;s3:通过丝网印刷在透明膜上印刷字体,得到带有字体的透明膜;s4:将带有字体的透明膜、3d图案的基材膜、拉链布叠合,在550℃高温压合,得到一种具有3d图案的印字拉链布。
31.所述s1中基材采用聚氨酯片,基材的厚度为0.05mm,该实施例菲林打印的聚氨酯片,直接采用步骤s3制备的透明膜。
32.所述s2中聚氨酯树脂是由聚酯多元醇、二异氰酸酯以及 1-4 丁二醇按质量百分比 98 :18 : 8反应而成,所述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为4000。
33.所述s2具体为将35重量份n,n-二甲基甲酰胺、55重量份甲乙酮、 35重量份聚氨酯树脂制得聚氨酯涂布液,控制聚氨酯涂布液黏度在9500cps,再将聚氨酯涂布液涂覆成膜,烘干,裁切得到透明膜。
34.所述s2中烘干的温度为70℃。所述s3在透明膜上进行丝网印刷的油墨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丙烯酸类树脂5重量份、氨酯丙烯酸酯3重量份、氯乙烯与乙酸乙烯酯的共聚树脂5重量份、异佛尔酮44重量份、3-甲氧基-3-甲基丁醇4重量份、环己酮12重量份、氧化钛8重量份、消泡剂defom 5400 6重量份、二氧化硅15重量份、滑石粉2份。
35.所述s4所述拉链布为尼龙。
36.所述s4具有3d图案的印字拉链布的厚度为1.8mm。
37.所述s4中透明膜带有字体的一面和基材膜带有3d图案的一面贴合在一起。
38.将本发明实施例1-3的拉链布,安装统一标准截取宽4.1mm,厚1.8mm的拉链布进行测试。
39.美标水洗,45℃水洗,烘干,往复3次,实施例1-3的拉链布膜面无损坏、无脱落、起泡。
40.往复负荷拉力测试,测试次数,往复600次拉力:横向2.4kg、纵向1.6kg。实施例1-3的拉链布膜面无损坏现象。
41.往复负荷拉卷曲测试:测试次数,往复20次拉力:横向2.4kg、纵向1.6kg,实施例1-3的拉链布打卷均不超过1.5圈。
42.布带撕裂强调测试:测试力度:10kg,实施例1-3的拉链布布带无撕裂。
43.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