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81371发布日期:2022-07-09 02:03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墨水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墨水调节器,且特别是涉及一种常用于连续供墨系统的墨水调节器。


背景技术:

2.墨水调节器(regulator/damper)为一种常用于连续墨系统的零件,其主要目的为提供背压,以稳定喷墨头的墨滴大小并避免喷墨头不必要的滴墨。一般而言,市售背压调整器墨水调节器内具有金属材质的压缩弹簧,而不适用于生医领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墨水调节器,其弹性件位于调节器主体之外。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墨水调节器,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与合并于卡匣内部的系统,包括调节器主体、固定座及弹性件。调节器主体包括壳座、密封组件、第一封膜、抵压件及第二封膜。壳座包括中隔板、被中隔板区分出的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贯穿中隔板的贯穿孔。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盖及柱体,其中密封盖设置于第一腔体,且柱体穿过贯穿孔至第二腔体。第一封膜设置于调节器主体且覆盖第一腔体及密封盖。抵压件设置于第二腔体且连接于柱体。第二封膜设置于调节器主体且覆盖第二腔体,抵压件的第一部分接合于第二封膜,抵压件的第二部分外露于第二封膜。固定座位于调节器主体外。弹性件位于调节器主体外,且连接于抵压件的第二部分及固定座。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弹性件拉住抵压件,以使密封盖常态地抵压中隔板在贯穿孔旁的部位,以封闭贯穿孔。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墨水调节器还包括非金属滤网,壳座包括入墨管,入墨管连通于第一腔体,非金属滤网设置于入墨管与第一腔体之间。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壳座包括出墨管,出墨管连通于第二腔体,当第二腔体内的墨水减少时,外界压力使第二封膜带动抵压件朝向中隔板靠近,抵压件带动密封盖离开中隔板,而使位于第一腔体内的墨水经由贯穿孔流至第二腔体。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密封盖与抵压件之间的距离大于中隔板在靠近贯穿孔旁的部位的厚度。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密封盖包括密封环及挡板,挡板与柱体为一体,柱体穿设于密封环,挡板抵压密封环,而使挡板及密封环共同形成密封盖。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抵压件的第一部分环绕第二部分。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墨水调节器还包括固定件,其中弹性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连接至抵压件,第二端连接至固定件,固定件可拆卸地固定于固定座。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固定座包括凹口,固定件卡设于凹口。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封膜包括孔洞,对应于抵压件的第二部
分。
14.基于上述,在本实用新型的墨水调节器中,调节器主体的抵压件设置于壳座的第二腔体且连接于柱体。抵压件的第一部分接合于第二封膜,抵压件的第二部分外露于第二封膜。弹性件与固定座位于调节器主体外。弹性件连接于抵压件的第二部分及固定座。公知的墨水调节器内部设有金属弹簧,墨水会接触到金属弹簧,而不符合生医领域的标准。本实用新型的墨水调节器将连接抵压件的弹性件设置在调节器主体外,弹性件不会直接接触通过调节器主体内的墨水,而使得墨水调节器可符合生医或食品领域的标准。
15.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6.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墨水调节器的示意图;
17.图2是图1的墨水调节器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18.图3与图4是图1的墨水调节器的不同视角的爆炸图;
19.图5与图6是图1的墨水调节器的壳座的不同视角的示意图;
20.图7是图1的墨水调节器的剖面示意图;
21.图8是图7的墨水调节器的密封组件移动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d-距离;
24.t-厚度;
25.100-墨水调节器;
26.110-调节器主体;
27.111-壳座;
28.112-中隔板;
29.113-第一腔体;
30.114-第二腔体;
31.115-贯穿孔;
32.116-入墨管;
33.117-出墨管;
34.118-非金属滤网;
35.120-密封组件;
36.122-密封盖;
37.124-密封环;
38.126-挡板;
39.128-柱体;
40.130-第一封膜;
41.135-第二封膜;
42.137-孔洞;
43.140-抵压件;
44.142-第一部分;
45.144-第二部分;
46.150-固定座;
47.152-凹口;
48.154-固定件;
49.160-弹性件;
50.162-第一端;
51.164-第二端。
具体实施方式
52.图1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墨水调节器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墨水调节器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与图2,本实施例的墨水调节器100适用于连续供墨系统,墨水调节器100用来提供背压,以稳定喷墨头的墨滴大小并避免喷墨头不必要的滴墨。本实施例的墨水调节器100也适用于合并于卡匣内部的系统。
53.墨水调节器100包括调节器主体110、固定座150及弹性件160。调节器主体110设置在固定座150。弹性件160位于调节器主体110外,且连接固定座150与调节器主体110。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160例如是金属拉伸弹簧。由于弹性件160位于调节器主体110外,弹性件160不会直接接触通过调节器主体110内的墨水,而可使墨水不会被弹性件160污染。
54.下面将进一步对调节器主体110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图3与图4是图1的墨水调节器的不同视角的爆炸图。请参阅图3与图4,本实施例的墨水调节器100的调节器主体110包括壳座111、密封组件120、第一封膜130、第二封膜135及抵压件140。在本实施例中,壳座111、密封组件120、第一封膜130、第二封膜135及抵压件140的材质为非金属材质。
55.图5与图6是图1的墨水调节器的壳座的不同视角的示意图。请参阅图5与图6,壳座111包括中隔板112、被中隔板112区分出的第一腔体113(图5)与第二腔体114(图6)、贯穿中隔板112的贯穿孔115、出墨管117及入墨管116。入墨管116连通于第一腔体113,出墨管117连通于第二腔体114。因此,入墨管116、第一腔体113、贯穿孔115、第二腔体114及出墨管117形成墨水(图中未绘示)的流通路径。
56.请回到图2与图4,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器主体110还包括非金属滤网118,非金属滤网118设置于入墨管116与第一腔体113之间。非金属滤网118可用来过滤墨水中的污染物如微粒或纤维等,以避免喷头堵塞而不喷墨。非金属滤网118的材料例如是塑料滤网,例如是尼龙(nylon)或是聚乙烯(pe)。
57.相较于公知结构中采用金属滤网,本实施例的调节器主体110采用非金属滤网118,可使得墨水在通过非金属滤网118时不会被金属污染,而可符合生医或食品领域的规范。
58.图7是图1的墨水调节器的剖面示意图。请搭配图3、图4与图7,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组件120包括密封盖122及柱体128。具体地说,密封盖122包括密封环124及挡板126,挡板126与柱体128为一体。柱体128穿设于密封环124。
59.如图7所示,挡板126抵压密封环124,而使挡板126及密封环124共同形成密封盖122。密封盖122设置于第一腔体113。密封盖122与抵压件140之间的距离d大于中隔板112在
靠近贯穿孔115旁的部位的厚度t,因此,柱体128可穿过贯穿孔115至第二腔体114。
60.第一封膜130设置于调节器主体110且覆盖第一腔体113及密封盖122。因此,第一封膜130可用来维持第一腔体113的密封,以使第一腔体113可储存墨水。第一封膜130可略为挠曲,而使得位于第一腔体113内的墨水的体积可略微变化。
61.同样地,第二封膜135设置于调节器主体110且覆盖第二腔体114。因此,第二封膜135可用来维持第二腔体114的密封,以使第二腔体114可储存墨水。第二封膜135可略为挠曲,而使得位于第二腔体114内的墨水的体积可略微变化。
62.抵压件140设置于第二腔体114且连接于柱体128,而使抵压件140连动于密封组件120的柱体128。抵压件140包括第一部分142与第二部分144,第一部分142环绕第二部分144。抵压件140的第一部分142接合于第二封膜135。第二封膜135包括孔洞137,对应于抵压件140的第二部分144。因此,抵压件140的第二部分144外露于第二封膜135的孔洞137。
63.弹性件160包括相对的第一端162与第二端164,第一端162连接于抵压件140的第二部分144。墨水调节器100还包括固定件154。弹性件160的第二端164连接于固定件154。固定件154可拆卸地固定于固定座150。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座150包括凹口152,固定件154卡设于凹口152。
64.组装时,调节器主体110可先向下组入固定座150后,将弹性件160的第一端162勾住抵压件140的第二部分144,弹性件160的第二端164勾住固定件154,再将固定件154卡入固定座150的凹口152。
65.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件154设置于固定座150的方式不以此为限制。另外,在另一实施例中,固定件154也可被省略。固定座150上也可以设有卡孔(图中未绘示),弹性件160的第二端164也可以直接钩设于固定座150的卡孔。
66.如图7所示,弹性件160拉住抵压件140,以使密封盖122常态地抵压中隔板112在贯穿孔115旁的部位,以封闭贯穿孔115。此时,第一腔体113与第二腔体114不连通,位于第一腔体113内的墨水不能通过贯通孔流到第二腔体114。
67.图8是图7的墨水调节器的密封组件移动的示意图。请参阅图8,当第二腔体114内的墨水从出墨管117流出,而使得第二腔体114内的墨水减少时,第二腔体114内的压力变成负压。外界压力比第二腔体114内的压力大,而使第二封膜135带动抵压件140朝向中隔板112靠近。此时弹性件160会被略微拉长而蓄积弹性位能。
68.由于抵压件140连接到密封组件120的柱体128,抵压件140朝向中隔板112靠近会带动密封组件120的密封盖122离开中隔板112,而使第一腔体113连通于第二腔体114。因此,位于第一腔体113内的墨水便可经由贯穿孔115流至第二腔体114,而可为第二腔体114补充墨水。
69.在第二腔体114内逐渐补充墨水的过程中,抵压件140与第二封膜135受到逐渐释放的弹性位能以及第二腔体114内的墨水的推挤,逐渐往远离中隔板112的方向移动,直到密封组件120的密封盖122再度接触中隔板112,而回到图7的状态,第一腔体113与第二腔体114再度不连通。
70.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器主体110的组件均非金属材质,而可避免墨水接触到金属,造成污染。特别是,滤网改成非金属滤网118,且弹性件160改设置到调节器主体110之外,而可符合生医或是食品领域中打印的需求。调节器主体110的组件也对应地调整配置。
71.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墨水调节器中,调节器主体的抵压件设置于壳座的第二腔体且连接于柱体。抵压件的第一部分接合于第二封膜,抵压件的第二部分外露于第二封膜。弹性件与固定座位于调节器主体外。弹性件连接于抵压件的第二部分及固定座。公知的墨水调节器内部设有金属弹簧,墨水会接触到金属弹簧,而不符合生医领域的标准。本实用新型的墨水调节器将连接抵压件的弹性件设置在调节器主体外,弹性件不会直接接触通过调节器主体内的墨水,而使得墨水调节器可符合生医领域的标准。
7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