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00486发布日期:2022-07-26 23:22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打印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翻转开盖的打印机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2.智能收银设备内嵌的打印机需要经常打开打印机盖体,进行更换纸卷,打印机更换纸卷时需要开合打印机盖体,用户能更方便和舒适的开关打印机盖体,是设计师在设计结构时重点考虑的对象。
3.目前市面上将打印机集成到智能收银设备的打印机开盖方式,多数是通过结构干涉方式直接将打印机盖体从打印机上硬性的顶出。这种结构的打印机盖体开合方式不仅使用手感较差而且容易损坏并且影响整个打印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内嵌的打印机对应打印机盖体开合通过硬性干涉开合,开合手感差且容易导致打印机损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打印机结构,将按键按压方式与打印机开盖联动起来,通过按压结构向下的一个按压动作,使得主动联动件相对主架体旋转以将打印机盖体顶开,通过杠杆原理,实现按压按键联动开合打印机盖体,开合操作简单方便且不会损坏打印机结构。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打印机,包括:
7.打印机壳体;
8.主架体,还包括有:
9.主动联动件,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架体上,其包括有主动顶出部;
10.打印机盖体,一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打印机壳体上,另一端与所述主动顶出部位置对应设置;
11.按压结构,布置在主动联动件与主动顶出部相对的一端,其能够被按压且在受压时能够传递作用力到所述主动联动件使其相对所述主架体转动以将所述打印机盖体顶开。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打印机盖体和打印机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以自动弹开所述打印机盖体的弹性结构。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印机盖体包括有:
14.盖体本体;
15.弯折部,从所述盖体本体底部向下弯折形成;
16.转动部,设置在所述弯折部上,用于和设置在所述打印机壳体上的转动配合部配合,以实现其相对打印机壳体转动。
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印机盖体还包括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从所述弯折部上延伸形成,所述弹性结构包括有套设在所述凸起部上的弹性扭转件,所述弹性扭
转件包括有第一抵靠脚和第二抵靠脚,所述第一抵靠脚抵靠在所述打印机壳体上,所述第二抵靠脚抵靠在所述弯折部上。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 还包括有:
19.从动联动件,其与所述主架体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联动件与所述主动联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且分别布置在所述主架体的两端位置处。
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
21.纸仓,在所述纸仓的顶部形成具有开口的有容纸空间,所述打印机盖体扣设在所述容纸空间的开口处,在所述纸仓两侧形成有连接部,在两侧的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导向限位部,所述从动联动件包括有从动顶出部,所述主动联动件和所述从动联动件分别布置在所述纸仓的两侧,其对应的所述主动顶出部和所述从动顶出部分别插装在两侧连接部的所述导向限位部内。
2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主架体和所述从动联动件和所述主动联动件中的至少其中一个间设置有用以复位的弹性复位部件。
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主架体上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内形成插装槽,所述弹性复位部件一端插装在所述插装槽内部并抵靠在所述主架体上,另一端相应的抵靠在所述从动联动件上或所述主动联动件上。
2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压结构包括有:
25.按压按键,在所述打印机壳体上设置有用以插装所述按压按键的按压槽,在所述按压槽的底部设置有便于按键穿过的穿过部,所述按压按键布置在所述按压槽内且可相对所述穿过部上下滑动以实现按压操作。
2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压按键包括有:
27.按键本体;
28.第一延伸部,从按键本体上向下延伸形成;
29.第二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两侧,从所述按键本体上向下延伸形成,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端部设置有防止按键从所述按压槽中脱离的止挡限位部;
30.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上,一端抵靠在所述按键本体上,一端抵靠在所述按压槽的底部,用以按压按键的弹性复位。
31.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3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打印机结构,在结构设置时,设置一主动联动件,并将主动联动件转动连接在主架体上,同时,在主动联动件上设置主动顶出部,在与主动顶出部位置相对的一端设置按压结构,在使用时,可通过施加作用力到按压结构,通过按压结构传递作用力给主动联动件,使得主动联动件在受压后相对主架体转动,以将与主动顶出部位置相对一端的打印机盖体向上顶出,在使用时,通过按压结构和主动联动件的联动,实现了对打印机盖体的顶出,操作简单方便,避免了采用干涉方式进行顶出导致打印机损坏,影响打印机使用寿命的问题产生。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
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打印机盖体、主架体和纸仓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一;
3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打印机盖体、主架体和纸仓配合连接的结构示意图二;
3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主动联动件和主架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3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从动联动件和主架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4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从动联动件、主动联动件和纸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一;
41.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从动联动件、主动联动件和纸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二;
42.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从动联动件、主动联动件和主架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43.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从动联动件和主动联动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44.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从动联动件和主动联动件与打印机盖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打印机盖体和打印机壳体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46.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打印机的打印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0.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51.实施例一
5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打印机的实施例,包括:
53.打印机壳体100,打印机壳体100构成整个打印机的外壳,在一些实施例中,打印机壳体100设置为弯折的壳体形状。
54.在打印机壳体100上设置有用以扣设打印机盖体400的安装开口,打印机盖体400设置在此安装开口处。
55.安装开口形状应和打印机盖体400的外部轮廓适配,以保证打印机盖体400可完全匹配的将所述安装开口遮挡住。
56.在打印机壳体100下方装配固定有纸仓800,在连接时,纸仓800可锁紧固定在打印机壳体100底部,在所述纸仓800的顶部形成具有开口的有容纸空间810,所述打印机盖体400扣设在所述容纸空间810的开口处。
57.通过打印机盖体400相对纸仓800的开口的开闭,可实现对纸仓800内部的纸张的取放操作。
58.为增强整体美观性,在设置时,应使得打印机盖体400扣设在纸仓800上时,打印机盖体400的顶面和打印机壳体100的顶面保持平齐,从外侧看去为一体结构,美观性更好。
59.主架体200,主架体200为整个打印机的主体支撑架,其布置在打印机壳体100内,与纸仓800和打印机壳体100进行连接,用以起到主要的承载和支撑作用。
60.本实施例中为方便的进行打印机盖体400的开合并且不会对打印机造成损坏,在结构设置时,相应的设置有:
61.主动联动件300,转动连接在所述主架体200上,其包括有主动顶出部310;
62.主动联动件300在设置时可使其具有一定的弯折度,为增强强度,设置成包括有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结构,第二联动杆位于下方,呈弯折状,
63.在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之间连接有加强筋。
64.为实现主动联动件300和主架体200之间的转动连接,在第二联动杆上设置有转动凸起轴,在主架体200上可对应设置插装孔,将转动凸起轴插装在插装孔内以实现两者之间的转动连接。
65.在转动凸起轴和插装孔之间还可以设置转动轴承,以增强两者转动连接转动时的顺畅性。
66.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的一端相互交合并平滑过渡连接,主动顶出部310形成在两者连接的另一端位置处。
67.主动顶出部310在一些实施例中为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的一端均向上延伸形成的主动顶出凸起部,其主要用以施加作用力到打印机盖体400,以将打印机盖体400进行顶出,主动顶部凸起部顶面为平面,以确保其对打印机盖体400在进行顶出过程中平稳的将打印机盖体400顶出且不会对打印机盖体400造成损坏划伤。
68.在连接时,打印机盖体400,一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打印机壳体100上,另一端与所
述主动顶出部310位置对应设置;
6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打印机盖体400包括有:
70.盖体本体410,盖体本体410为平直的盖体板。盖体板形状可以为方形、圆形等形状均可。
71.弯折部420,从所述盖体本体410底部向下弯折形成;
72.在一些实施例中,弯折部420为从盖体本体410底部向下弯折的弧形弯折臂,其在成型时可直接和盖体本体410一体成型。
73.弯折部420布置时,设置在盖体本体410的一端位置处。
74.转动部430,设置在所述弯折部420上,用于和设置在所述打印机壳体100上的转动配合部110配合,以实现其相对打印机壳体100转动。
75.转动部430为转动凸起,其垂直弯折部420的一侧设置,从弯折部420的一侧向外延伸形成,在打印机壳体100上设置有和其配合的转动配合部110,
76.转动配合部110为形成在打印机壳体100上的环形插装槽,转动部430可直接插装在环形插装槽内以实现和打印机壳体100之间的转动连接即可。
77.为实现打印机盖体400和打印机壳体100之间平稳转动,弯折部420在设置时设置有2个,对称设置在盖体本体410同一端的两侧位置处,在每一所述弯折部420上均对应的设置所述转动部430,在打印机壳体100上也相应的设置有2个转动配合部110。
78.打印机盖体400的另一端则布置在主动顶出部310上方位置处,并和主动顶出部310的位置相对应。
79.按压结构500,布置在主动联动件300与主动顶出部310相对的一端,其能够被按压且在受压时能够传递作用力到所述主动联动件300使其相对所述主架体200转动以将所述打印机盖体400顶开。
8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按压结构500为按压按键510,其可装配打印机壳体100上,通过相对打印机壳体100按压按压按键510来施加传递作用力到主动联动件300。
81.本实施例中的打印机在使用时,如果需要开启打印机盖体400,则需要手动操作按压结构500,通过施加向下的按压作用力到按压结构500,按压结构500在受到向下作用力时,会直接传递到位于其下方布置的主动联动件300的一端,由于主动联动件300为转动连接在主架体200上,主动联动架等同于杠杆,在下压主动联动件300的其中一端时,必然会带动主动联动件300的另一端不断的向上移动,即主动联动件300上设置有主动顶出部310的一端向上移动,由于打印机盖体400和主动顶出部310的位置对应设置,并布置在主动顶出部310的上方,在主动顶出部310向上移动时,必然会将位于其上方的打印机盖体400向上顶。
82.在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在主架体200上设有机头,在机头上设置有卡簧,卡簧具有弹性且具有开口,在打印机盖体400上设置有卡轴,在打印机盖体400闭合,其通过卡轴卡设在卡簧内实现卡紧固定;
83.当打印机盖体400受到顶出力作用时,则可使得卡轴和卡簧脱离,以与机头分离,限位消除。
84.由于打印机盖体400一端还转动连接在打印机壳体100上,使其不会脱落,并且能够在主动顶出部310作用下通过相对打印机壳体100转动以转动打开。
85.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打印机结构,利用主动联动件300作为杠杆,通过下压按压结构500,传递作用力到主动联动件300,进而通过杠杆原理将打印机盖体400上向顶出打开,实现了对打印机盖体400的方便快捷开启,并且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打印机盖体400开启不是通过干涉结构的方式迫使打印机盖体400开启,还可以有效的避免了打印机盖体400因硬性干涉损坏的问题产生,避免了打印机的损坏,提高和延长了打印机的使用寿命。
8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打印机盖体400和打印机壳体100之间设置有弹性结构。
87.通过设置在打印机盖体400和打印机壳体100之间的弹性结构,可使得在打印机盖体400上卡轴和卡簧分离后,作用力到打印机盖体400,将打印机盖体400向外自动弹出。
8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打印机盖体400还包括有凸起部440,所述凸起部440从所述弯折部420上延伸形成,凸起部440在设置时可与转动部430相对设置在弯折部420的两侧,凸起部440可选用凸起柱。
89.所述弹性结构包括有套设在所述凸起部440上的弹性扭转件600,所述弹性扭转件600包括有第一抵靠脚和第二抵靠脚,所述第一抵靠脚抵靠在所述打印机壳体100上,所述第二抵靠脚抵靠在所述弯折部420上。
90.弹性扭转件600为扭簧,其套在凸起部440上。
91.当打印机盖体400相对打印机壳体100闭合时,其被扭转并储蓄能量,当打印机盖体400上的卡轴与卡簧分离后,扭簧会施加一个反向作用力到打印机盖体400,将打印机盖体400自动弹开,实现了打印机盖体400的自动开启。
9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 为实现对打印机盖体400平稳稳定的顶开,打印机还包括有:
93.从动联动件700,其与所述主架体200转动连接,所述从动联动件700与所述主动联动件300通过连接件920连接且分别布置在所述主架体200的两端位置处。
94.从动联动件700和主动联动件300对称布置在主架体200两端,在设置时,从动联动件700结构和主动联动件300结构相同。
95.连接件920为连接杆,其沿主架体20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连接件920的一端插装固定在主动联动件300内,连接件920的另一端则插装固定在从动联动件700内以实现对主动联动件300和从动联动件700之间的连接。
9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
97.在所述纸仓800两侧形成有连接部820,在两侧的所述连接部820上设有导向限位部830,所述从动联动件700包括有从动顶出部710,所述主动联动件300和所述从动联动件700分别布置在所述纸仓800的两侧,其对应的所述主动顶出部310和所述从动顶出部710分别插装在两侧连接部820的所述导向限位部830内。
98.从动顶出部710为形成在从动联动件700一端的从动顶出凸起,连接部820为从纸仓800向两侧延伸的连接板,导向限位部830为开设在连接板上的导向限位槽,主动顶出部310和从动顶出部710分别插装在两侧的连接板的导向限位槽内,可实现对其转动时的导向和限位作用。
9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主架体200和所述从动联动件700和所述主动联动件300中的至少其中一个间设置有用以复位的弹性复位部件900。
100.当从动联动件700和主动联动件300和支架体之间均设置有弹性复位部件900时,可实现两者的同步复位功能。
101.当从动联动件700和主动联动件300中仅仅有一个和主架体200之间设置有弹性复位部件900时,可通过从动联动件700或者主动联动件300的其中一个复位,通过两者连接的联动作用来实现主动联动件300和从动联动件700的同步复位作用。
10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主架体200上设置有环形凸起210,所述环形凸起210内形成插装槽,所述弹性复位部件900一端插装在所述插装槽内部并抵靠在所述主架体200上,另一端相应的抵靠在所述从动联动件700上或所述主动联动件300上。
103.弹性复位部件900为弹性复位弹簧,其一端插装在插装槽内抵靠在主架体200上,一端则抵靠在从动联动件700或主动联动件300的底部。
104.为方便描述,本实施例中以弹性复位部件900设置在从动联动件700和主架体200之间为例进行说明。
105.当按压结构500施加按压作用力给主动联动件300时,主动联动件300会向下移动,其会传递作用力到从动联动件700,从动联动件700向下同步移动,压缩位于从动联动件700和主架体200之间的弹性复位部件900,此时,弹性复位部件900蓄能。
106.当施加在按压结构500处的按压作用力消除后,弹性复位部件900由于受压要恢复其自身的弹性形变,其会施加反向的弹性作用力给从动联动件700,使得从动联动件700向上移动,同时,由于从动联动件700和主动联动件300通过连接件920连接,会使得主动联动件300也同步上移后复位。
107.弹性复位部件900也可以设置在主动联动件300和主架体200之间,其所起复位作用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1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压结构500包括有:
109.按压按键510,在所述打印机壳体100上设置有用以插装所述按压按键510的按压槽120,在所述按压槽120的底部设置有便于按键穿过的穿过部121,所述按压按键510布置在所述按压槽120内且可相对所述穿过部121上下滑动以实现按压操作。
110.按压槽120为从打印机壳体100上向内凹陷形成,其主要用以容置按压按键510。
1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压按键510包括有:
112.按键本体511;
113.第一延伸部512,从按键本体511上向下延伸形成;
114.第二延伸部513,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512的两侧,从所述按键本体511上向下延伸形成,在所述第二延伸部513端部设置有防止按键从所述按压槽120中脱离的止挡限位部5131;
115.第一延伸部512为第一延伸杆,第二延伸部513为第二延伸杆,第一延伸部512布置在按键本体511底部中心位置处,第二延伸部513设置有2个,分别布置在第一延伸部512两侧位置处。
116.弹性件520,套设在所述第一延伸部512上,一端抵靠在所述按键本体511上,一端抵靠在所述按压槽120的底部,用以按压按键510的弹性复位。
117.弹性件520为弹簧,其套设在第一延伸部512上,用以按键的弹性复位。
1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穿过部121为开设在所述按压槽120底部的穿过孔,穿
过孔包括有第一穿过孔和第二穿过孔,第一穿过孔与第一延伸部512位置对应,用以穿过第一延伸部512,第二穿过孔与第二延伸部513位置对应,用以穿过第二延伸部513。
119.止挡限位部5131为设置在第二延伸部513端部的止挡限位翻边,其用以防止按键从按压槽120内脱离出来。
120.在按压按键510时,第一延伸部512和第二延伸部513相对穿过部121滑动,并作用力到主动联动件300,同时,弹性件520被按键本体511和按压槽120底部挤压压缩,当按压作用力消除后,弹性件520施加反向作用力给按键本体511,使其带动第一延伸部512和第二延伸部513相对穿过部121向上移动进行复位。
121.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2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