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版印刷机倒色组自动供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5428发布日期:2022-11-29 19:12阅读:41来源:国知局
平版印刷机倒色组自动供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印刷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版印刷机倒色组自动供墨装置。


背景技术:

2.使用平版进行印刷的机器有石印机、胶印机、珂版机3种,以胶印机为主,胶印印版的图文上附着的油墨会先转移到橡皮布滚筒的橡皮布表面上,然后经过压印再转移到承印物表面上,称为间接印刷;早期的石印和珂版印刷是不经橡皮布转印图文的直接印刷,平版印刷机区别于其他印刷方式的特点是设有润版装置,除石印机、珂版机和打样机外,都是圆压圆的印刷机,可分为单张纸和卷筒纸印刷机两类,印版都是金属薄板(锌板、ps版等);胶印机多用于彩色印刷。
3.目前使用平版进行印刷的色组是由正色组和倒色组组合而成,而倒色组在添加油墨通常采用人工手动添加的方式,手动添加不能对油墨添加的速度进行控制,从而容易导致油墨飞溅,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平版印刷机倒色组自动供墨装置。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平版印刷机倒色组自动供墨装置,包括:
6.色组,所述色组内设置有倒色组墨盒,且倒色组墨盒顶部开设加墨口;
7.油墨瓶,所述油墨瓶顶部开设出墨口,所述油墨瓶用于对所述倒色组墨盒提供油墨;
8.供墨管,所述供墨管两端分别插设在所述出墨口和所述加墨口中,所述供墨管上设置有抽送件,所述抽送件用于抽取所述油墨瓶中的油墨;
9.限流组件,所述限流组件包括调流件和抽气件,所述调流件设置在所述供墨管内部,所述抽气件设置在所述供墨管外壁,且所述抽气件和所述调流件通过送气管相连接,所述抽气件用于向所述调流件内输送气体。
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抽气件外壁和所述供墨管内部通过连接线相连接。
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墨口处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用于限制所述供墨管晃动。
1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套环,所述套环套设在所述加墨口外壁,所述套环一侧壁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部设置有套筒杆。
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套筒杆内插设伸缩杆,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伸缩杆顶部。
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外壁设置有第一摩擦齿,所述第
一摩擦齿关于所述伸缩杆外壁呈纵向等间距分布,所述套筒杆内壁设置有第二摩擦齿,所述第二摩擦齿关于所述套筒杆内壁呈纵向等间距分布,且所述第一摩擦齿和所述第二摩擦齿位置对应设置。
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供墨管靠近所述出墨口的一端套设有限位挡板。
16.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公开了一种平版印刷机倒色组自动供墨装置,本技术方案包括提供油墨的油墨瓶,油墨瓶顶部开设出墨口,本技术方案还包括待添加油墨的倒色组墨盒,倒色组墨盒设置在色组内,倒色组墨盒顶部开设加墨口,供墨管两端分别插设在出墨口和加墨口内,供墨管上设置有抽送件,抽送件可对油墨瓶中的油墨进行抽取,并通过供墨管输送至倒色组墨盒中,供墨管内部设置有调流件,供墨管外壁设置抽气件,调流件和抽气件通过送气管连接,当供墨管中油墨流量过大时,可启动抽气件向调流件内输送气体,使调流件膨胀,从而可降低供墨管中油墨的流量。
附图说明
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8.图1为平版印刷机倒色组自动供墨装置俯视图。
19.图2为供墨管截面图。
20.图3为支撑组件主视图。
21.图4为套筒杆俯视图。
22.图中标号:1、油墨瓶;2、限位挡板;3、供墨管;4、抽气件;5、套环;6、抽送件;7、送气管;8、支撑架;9、连接杆;10、加墨口;11、色组;12、倒色组墨盒;13、第二摩擦齿;14、连接线;15、调流件;16、伸缩杆;17、第一摩擦齿;18、套筒杆。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2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5.请参考图1所示的平版印刷机倒色组自动供墨装置俯视图,倒色组墨盒12设置在色组11内部,加墨口10开设在倒色组墨盒12顶部,待添加的油墨可从加墨口10进入倒色组墨盒12内部。
26.如图1所示,出墨口开设在油墨瓶1顶部,油墨瓶1内部具有待添加的油墨,供墨管3沿第一方向设置,且供墨管3两端分别插设在出墨口和倒色组墨盒12的加墨口10内,待添加的油墨可从出墨口进入供墨管3内,并自供墨管3向加墨口10流动,从而完成对倒色组墨盒12的供墨操作;第一方向为图1中竖直方向。
27.如图1所示,抽送件6设置在供墨管3上靠近油墨瓶1的位置,抽送件6具有入墨端和出墨端,入墨端和出墨端均与供墨管3相接通,且入墨端靠近油墨瓶1设置;
28.抽送件6和外部电源电连接,启动抽送件6,抽送件6可对油墨瓶1中的油墨产生吸力,将油墨瓶1中的墨吸入供墨管3中,并向倒色组墨盒12的加墨口10送出。
29.其中,抽送件6的类型,例如为:泵。
30.如图1所示,限位挡板2套设在供墨管3靠近出墨口的一端,且限位挡板2的尺寸大于出墨口的直径,限位挡板2可挡在出墨口顶部,由此,限位挡板2可防止供墨管3过多伸入油墨瓶1中,对供墨管3起到限位作用。
31.如图1所示,支撑组件包括套环5,套环5套设在加墨口10上,套环5和加墨口10之间可拆卸链接,完成对倒色组墨盒12中油墨的添加后,可将支撑组件及供墨管3拆卸,以待下次添加。
32.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杆9设置在套环5靠近油墨瓶1的侧壁上,套筒杆18设置在连接杆9顶部,套筒杆18和连接杆9之间固定连接,伸缩杆16插设在套筒杆18内,伸缩杆16和套筒杆18可插拔连接,伸缩杆16可在套筒杆18沿图3中竖直方向上下移动;
33.支撑架8设置在伸缩杆16顶部,支撑架8形状为u型,支撑架8可对供墨管3起到支撑作用,支撑架8可在伸缩杆16的带动下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从而根据供墨管3的高度调整支撑架8的位置,可避免供墨管3过多伸入倒色组墨盒12中,支撑架8的尺寸和供墨管3的直径相契合,可防止供墨管3晃动。
34.如图4所示,第二摩擦齿13设置在套筒杆18内壁,且第二摩擦齿13在套筒杆18内壁上呈纵向等间距分布;第一摩擦齿17设置在伸缩杆16外壁,且第一摩擦齿17在伸缩杆16外壁上呈纵向等间距分布,第一摩擦齿17和第二摩擦齿13位置对应设置,由此,在伸缩杆16在套筒杆18内沿图3中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时,第一摩擦齿17和第二摩擦齿13可交错相抵,从而能够对伸缩杆16的位置进行固定,防止伸缩杆16因抵接不稳而导致无法对供墨管3进行有效限位。
35.如图2所示,限流组件设置在供墨管3上,限流组件包括调流件15,调流件15设置在供墨管3内部,且调流件15外壁不与供墨管3内壁相接触,连接线14设置在调流件15和供墨管3之间,连接线14一端与调流件15外壁胶水连接,连接线14另一端与供墨管3内壁螺丝连接;
36.限流组件还包括抽气件4,抽气件4设置在供墨管3外壁;调流件15上设置有送气管7,送气管7一端和调流件15内部相接通,送气管7另一端贯穿供墨管3和抽气件4相连接;当添加油墨的过程中供墨管3内油墨的流速过快时,启动抽气件4,气体可沿送气管7进入调流件15内,从而使调流件15膨胀,进而减缓供墨管3内油墨的流量,可防止因油墨的流量过大导致的飞溅。
37.其中,抽气件4的类型,例如为:气泵。
38.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