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开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0176发布日期:2022-09-21 02:55阅读:89来源:国知局
打印机开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印类产品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打印机开盖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常用的型号为80的台式打印机的开合盖装置基本采用旋转按钮加扭簧和轴的结构。在开盖时,旋转按钮先绕轴旋转产生位移,从而推动80打印机的旋转支臂翻转,进而撬开打印机滚轴,实现打印机开盖功能。这种方式依靠杠杆原理比较省力,但是由于有旋转半径的存在,对结构空间的要求比较大,周边的配合间隙也很大,外观上不美观。同时,不同用户拨动旋转按钮的力度不一样,在实际使用场景下,用户有扳断旋转按钮的可能。
3.因此,如何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进行改进,一直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印机开盖装置,节省结构空间且不易损坏,使用性能及寿命大大提升。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打印机开盖装置,设于台式打印机壳体内部,包括:
7.滑动件、铰接于所述壳体的旋转支臂和第一弹性件;
8.所述第一弹性件具有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壳体和所述旋转支臂;
9.所述滑动件设有抵接部和抓持部,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旋转支臂设有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侧,所述抓持部供用户抓持;
10.当用户抓持并滑动所述抓持部时,所述抵接部带动所述旋转支臂转动,所述旋转支臂进而撬开所述打印机滚轴实现开盖。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件包括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
12.所述抵接部设于所述第一支板的一端,且朝向所述旋转支臂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板远离所述抵接部的一端,且远离所述旋转支臂的一侧设有两第一抵台;
13.所述第二支板一端,且朝向所述旋转支臂的一侧设有两第二抵台,所述第二抵台和所述第一抵台相卡接配合,以将所述第二支板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板,所述抓持部设于所述第二支板远离所述第二抵台的一端,且远离所述旋转支臂的一侧。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于所述壳体的主支架及固定于所述主支架的第二弹性件;
15.所述主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板朝向所述旋转支臂的一侧,且所述主支架朝向所述第一支板延伸有一第三支板;
16.所述第二弹性件具有两端,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三支板,所述第一支板朝向所述旋转支臂的一侧设有第三抵台,所述第三抵台抵接于所述第二弹性件远离所述第三支板的一
端。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支架朝向所述第一支板延伸有一第四支板,所述第四支板朝向所述旋转支臂的一侧,且远离所述主支架的一端设有第四抵台;
18.当所述旋转支臂撬开所述打印机滚轴时,所述第四抵台与所述抵接部相抵接。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支板朝向所述旋转支臂的一侧,且对应所述旋转支臂处设有第五抵台,所述第五抵台不凸出于所述第四抵台。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板通过两固定支架可滑动地固定于所述主支架;
21.两所述固定支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支板相对的两侧;及
22.两所述固定支架相互靠近的一端,且朝向所述主支架的一侧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一支板沿所述滑动槽长度方向滑动。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第一固定孔,且所述主支架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处设有第二固定孔,紧固件经所述第一固定孔和所述第二固定孔将所述固定支架固定于所述主支架。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设有供所述抓持部活动的活动槽,且所述活动槽槽底设有一通孔,使所述活动槽连通于所述壳体内部。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槽槽底设有一沿所述滑动件滑动方向设置的滑道,且所述滑道与所述通孔相连通;
26.所述第二支板朝向所述第一支板的一侧设有一卡块,且所述第一支板对应所述卡块处设有避让槽,所述卡块可被操控地穿设于所述滑道。
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抓持部端面与所述壳体表面相齐平。
2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29.1、相比于现有技术常用的旋转按钮加扭簧和轴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打印机开盖装置所占用的结构空间更少,结构集成度高。同时,采用滑动件推动旋转支臂,进而撬开打印机滚轴实现开盖,能有效避免用户在开盖过程中损坏打印机开盖装置,提高其使用寿命。此外,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固定于壳体和旋转支臂,有助于旋转支臂的自动复位,用户在对打印机进行合盖时,仅需推动打印机翻盖,让打印机滚轴重新压入打印机的卡爪内即可。
30.2、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弹性件一端固定于第三支板,另一端抵接于第三抵台。如此,当用户不再对滑动件施加力的作用时,第二弹性件带动滑动件复位,与第一弹性件相配合,使得打印机开盖装置的自动复位更为快速、平稳,且使用性能及寿命得到大幅度提高。
3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四抵台,使其能够抵住第一支板,阻止第一支板继续移动。在第一支板停止移动后,旋转支臂在惯性的作用下会继续移动,很有可能与第四支板发生冲击力较大的碰撞,影响打印机开盖装置的使用寿命及其性能。对此,第四支板朝向旋转支臂的一侧,且对应旋转支臂处设有不凸出于第四抵台的第五抵台,以避免旋转支臂与第四支板发生冲击力较大的碰撞。
32.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活动槽,并在活动槽槽底设置通孔,使第二支板远离抓持部的一端经该通孔穿入课打印机壳体内部,与第一支板固定连接,而抓持部则位于活动槽内,减少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打印机开盖装置的外观间隙,美观度得到提升。同时,能避免用户手指意外卷入打印机壳体内部,提高打印机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3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打印机在合盖状态下打印机开盖装置的截面视图;
35.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打印机在开盖状态下的示意图;
36.图3是沿图2所示a-a方向的剖视图;
37.图4是沿图2所示b-b方向的剖视图;
38.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打印机在合盖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9.图6是图5所示去除部分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0.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打印机在开盖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1.图8是图7所示去除部分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2.附图标号说明:
43.100、壳体;110、活动槽;111、通孔;112、滑道;
44.200、滑动件;210、第一支板;211、抵接部;212、第一抵台;213、第三抵台;214、避让槽;220、第二支板;221、抓持部;222、第二抵台;223、卡块;
45.300、旋转支臂;
46.400、主支架;410、第三支板;420、第四支板;421、第四抵台;422、第五抵台;430、固定支架;440、紧固件;
47.500、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48.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他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技术的描述。
4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50.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51.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技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52.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3.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54.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以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5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8,一种打印机开盖装置,设于型号为80的台式打印机壳体100内部,具体可包括滑动件200、铰接于壳体100的旋转支臂300和第一弹性件。其中,第一弹性件具有两端,分别固定于壳体100和旋转支臂300。滑动件200则设有抵接部211和抓持部221,抵接部211抵接于旋转支臂300设有第一弹性件的一侧,抓持部221供用户抓持。当用户抓持并滑动抓持部221时,抵接部211带动旋转支臂300转动,旋转支臂300进而撬开打印机滚轴实现开盖。
56.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型号为80的台式打印机的开合盖装置基本采用旋转按钮加扭簧和轴的结构。在开盖时,旋转按钮先绕轴旋转产生位移,从而推动80打印机的旋转支臂300翻转,进而撬开打印机滚轴,实现打印机开盖功能。这种方式依靠杠杆原理比较省力,但是由于有旋转半径的存在,对结构空间的要求比较大。而且,不同用户拨动旋转按钮的力度不一样,在实际使用场景下,用户有扳断旋转按钮的可能。
57.相比于上述所提到的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开合盖装置,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打印机开盖装置所占用的结构空间更少,结构集成度高。同时,本实施例采用滑动件200推动旋转支臂300,进而撬开打印机滚轴实现开盖,能有效避免用户在开盖过程中损坏打印机开盖装置,提高其使用寿命。此外,第一弹性件两端分别固定于壳体100和旋转支臂300,有助于旋转支臂300的自动复位。当然,旋转支臂300自动复位时也会带动滑动件200进行复位。当tong用户在对打印机进行合盖时,仅需推动打印机翻盖,让打印机滚轴重新压入打印机的卡爪内即可。优选地,第一弹性件可为扭簧或拉簧,在此不做限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58.具体地,参见图1、图3及图4,滑动件200包括第一支板210和第二支板220。此时,抵接部211设于第一支板210的一端,且朝向旋转支臂300的一侧。同时,第一支板210远离抵接部211的一端,且远离旋转支臂300的一侧设有两第一抵台212。相对地,第二支板220一端,且朝向旋转支臂300的一侧设有两第二抵台222,第二抵台222和第一抵台212相卡接配合,以将第二支板220固定于第一支板210。此时,抓持部221设于第二支板220远离第二抵台222的一端,且远离旋转支臂300的一侧。
5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板210和第二支板220通过第一抵台212和第二抵台222的相卡接配合实现固定,使第一支板210和第二支板220能够同步移动。同时,第一抵台212和第二抵台222的相卡接配合使得第一支板210和第二支板220之间形成一间隙,该间隙使得第一支板210和第二支板220能够将打印机壳体100夹设在其二者之间。
60.在实际生产中,参见图1及图3,抓持部221可呈中空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打印机开盖装置的重量,实现轻量化生产。当然,也可在第二支板220朝向第一支板210的一侧,且对应抓持部221处设置减重孔,也能实现轻量化生产,在此不一一赘述,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61.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1及图3,打印机开盖装置还包括固定于壳体100的主支架400及固定于该主支架400的第二弹性件500。具体地,主支架400位于第一支板210朝向旋转支臂300的一侧,且主支架400朝向第一支板210延伸有一第三支板410。此时,第二弹性件500具有两端,一端固定于第三支板410,且第一支板210朝向旋转支臂300的一侧设有第三抵台213,第三抵台213抵接于第二弹性件500远离第三支板410的一端。
62.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500一端固定于第三支板410,另一端抵接于第三抵台213。如此,当用户不再对滑动件200施加力的作用时,第二弹性件500带动滑动件200复位,第一弹性件则带动旋转支臂300复位,两者相配合,使得打印机开盖装置的自动复位更为快速、平稳,且使用性能及寿命得到大幅度提高。
63.具体地,参见图1及图3,主支架400朝向第一支板210延伸有一第四支板420,该第四支板420朝向旋转支臂300的一侧,且远离主支架400的一端设有第四抵台421。当旋转支臂300撬开打印机滚轴时,第四抵台421与抵接部211相抵接,阻止第一支板210继续移动。
64.当第一支板210在第四抵台421的作用下停止移动后,旋转支臂300在惯性的作用下会继续移动,很有可能与第四支板420发生冲击力较大的碰撞,影响打印机开盖装置的使用寿命及其性能。
65.对此,参见图1及图3,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第四支板420朝向旋转支臂300的一侧,且对应旋转支臂300处设有第五抵台422,该第五抵台422不凸出于第四抵台421,以避免旋转支臂300与第四支板420发生冲击力较大的碰撞。
66.进一步地,第四抵台421朝向抵接部211的一侧,及第五抵台422朝向旋转支臂300的一侧二均设有软垫,进一步减少抵接部211和旋转支臂300所受到的冲击力,提高打印机开盖装置的使用性能及寿命。在实际生产中,该软垫可为橡胶软垫或硅胶软垫或由发泡材料制成的软垫,在此不一一赘述,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在此不作限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67.具体地,参见图4、图6及图8,第一支板210通过两固定支架430可滑动地固定于主支架400。其中,两固定支架430分别设于第一支板210相对的两侧。同时,两固定支架430相互靠近的一端,且朝向主支架400的一侧设有滑动槽,第一支板210沿该滑动槽长度方向滑动。此时,分别设于第一支板210相对两侧的固定支架430既能起到对第一支板210的固定作用,又能保证第一支板210的平稳移动,结构设置合理且集成度高。
68.优选地,第一支板210设有至少一半圆导滑筋,且每一半圆导滑筋均沿滑动槽长度方向分布,并抛光、涂布凡士林,以减少第一支板210在移动时所受到的摩擦力,使第一支板210能更为顺滑、平稳地移动。
69.具体地,参见图4、图6及图8,固定支架430上设有第一固定孔,且主支架400对应第一固定孔处设有第二固定孔,紧固件440经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将固定支架430固定于主支架400。在实际生产中,紧固件440可为螺钉、铆钉或螺栓等,在此不作赘述,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70.优选地,参见图1至图3及图5和图7,壳体100设有供抓持部221活动的活动槽110,且该活动槽110槽底设有一通孔111,使活动槽110连通于壳体100内部。具体地,通孔111设于活动槽110槽底侧边边缘。此时,第二支板220远离抓持部221的一端可经该通孔111穿入打印机壳体100内部,与第一支板210固定连接。其中,第一支板210和第二支板220分别位于
活动槽110内外两侧,从而将活动槽110夹设在第一支板210和第二支板220之间。抓持部221则位于活动槽110内,减少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打印机开盖装置的外观间隙,美观度得到提升。同时,减少打印机开盖装置的外观间隙还能避免用户手指意外卷入打印机壳体100内部,提高打印机的安全性能。除此之外,还能避免外部粉尘、水汽进入打印机壳体100内部,降低外部环境对打印机壳体100内部零件的影响,减轻打印机壳体100内部零件的腐蚀程度,进一步提高了打印机的使用性能及寿命。
71.进一步地,参见图1、图3及图7,活动槽110槽底设有一沿滑动件200滑动方向设置的滑道112,且该滑道112与通孔111相连通。此时,第二支板220朝向第一支板210的一侧设有一卡块223,且第一支板210对应该卡块223处设有避让槽214,卡块223可被操控地穿设于滑道112。
72.具体地,滑动件200滑动方向即为滑动槽长度方向,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滑道112及卡块223,使得用户在移动第二支板220时,卡块223能够沿滑道112方向移动,与固定支架430所设置的滑动槽相结合,导向作用更加显著,使得第一支板210和第二支板220能够更为平稳地移动。尤其是当第一支板210和第二支板220在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500的作用下进行复位时,同时设置滑动槽和滑道112能够保证第一支板210和第二支板220的快速复位,避免第一支板210和第二支板220在复位过程中发生卡顿的现象,进一步提高打印机的使用性能及寿命。
73.更进一步地,参见图1、图3及图4,抓持部221端面与壳体100表面相齐平,如此,能够进一步优化结构设置,提高了打印机开盖装置的美观度。而且,抓持部221端面不凸出于壳体100表面,能够有效避免抓持部221在打印机在运输过程中,与其他零件或设备发生碰撞,降低打印机及其他零件或设备在运输途中受到的损坏。此外,抓持部221端面不凸出于壳体100表面,还能避免用户在打印机周围活动时被抓持部221碰伤。当然,在实际生产中,抓持部221端面也可低于壳体100表面,本实施例仅列举一最有方案,在此不作限制,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74.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75.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