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38841发布日期:2022-11-18 21:58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喷墨印刷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墨印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制造电子装置时可用于形成图案或层的喷墨印刷装置或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电子装置的制造过程中,可以利用打印系统。例如,在制造诸如发光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之类的显示装置时,可以使用喷墨印刷装置形成图案或层。
3.喷墨印刷装置可以通过在改变喷墨头与对象物的相对位置的同时从配备于喷墨头的喷嘴朝向对象物排出墨液滴来执行印刷。在进行喷墨印刷时,喷墨头内的墨具有的颗粒随着时间的经过而沉淀,从而喷嘴内墨的颗粒的浓度可能增加。在从喷墨头的喷嘴连续地排出墨的情况下,可以保持喷嘴内墨的颗粒浓度。但是,在从喷墨头的喷嘴不持续地排出墨而停止的情况下,颗粒会随着时间的经过而沉淀,从而喷嘴内墨的颗粒的浓度可能增加。
4.当在基板上进行喷墨印刷时,可能在最初涂覆墨的区域(例如,基板的边缘区域)涂覆颗粒浓度增加的墨。结果,在最初涂覆墨的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可能发生墨内颗粒(例如,量子点)的浓度差,从而可能发生亮度差,并且最初涂覆的区域可能被识别为斑点。


技术实现要素:

5.实施例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对象物的整个区域以均匀的颗粒浓度执行喷墨印刷工艺的喷墨印刷装置。并且,实施例用于提供一种避免喷墨头的喷嘴内墨的颗粒浓度增加的喷墨印刷装置。
6.根据一实施例的喷墨印刷装置包括:浮置台;喷墨头,位于所述浮置台上方;第一夹持器,夹持基板而使所述基板在所述浮置台上方移动;以及第一墨收容部,位于所述浮置台上方,收容从所述喷墨头的喷嘴排出的墨。
7.根据一实施例的喷墨印刷装置包括:浮置台;喷墨头,位于所述浮置台上方;第一夹持器,夹持基板而使所述基板在所述浮置台上方移动;以及第一墨收容部,结合或贴附于所述第一夹持器,收容从所述喷墨头的喷嘴排出的墨。
8.所述第一墨收容部能够与所述第一夹持器一同沿第一方向移动。
9.所述第一夹持器可以使所述基板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墨收容部包括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多个通道。
10.所述喷墨印刷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吸入部,位于所述第一墨收容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吸入部与形成于所述第一墨收容部的通道连接。
11.所述第一墨收容部可以与所述第一吸入部一体地形成。
12.所述通道可以平坦地形成。
13.所述通道可以向所述第一吸入部侧倾斜地形成。
14.所述第一夹持器可以夹持所述基板的一侧边缘,所述喷墨印刷装置还包括:第二夹持器,夹持所述基板的另一侧边缘而使所述基板在所述浮置台上方移动;以及第二吸入
部,位于所述第一墨收容部的另一侧,与所述通道连接。
15.所述第一夹持器可以位于所述浮置台的一侧,所述第一墨收容部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器的一侧,所述喷墨印刷装置还包括:第二夹持器,位于所述浮置台的另一侧,夹持所述基板而使所述基板在所述浮置台上方移动;以及第二墨收容部,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器的另一侧,收容从所述喷墨头的喷嘴排出的墨。
16.根据一实施例的喷墨印刷装置包括:浮置台;喷墨头,位于所述浮置台上方;夹持器,位于所述浮置台的一侧,夹持基板而在所述浮置台上方移动所述基板;以及墨收容部,在所述浮置台上方位于所述夹持器的一侧,收容从所述喷墨头的喷嘴排出的墨。
17.所述墨收容部可以结合或贴附于所述夹持器。
18.所述墨收容部能够与所述夹持器一同沿第一方向移动。
19.所述夹持器可以使所述基板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墨收容部可以包括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多个通道。
20.所述喷墨印刷装置还可以包括:吸入部,位于所述墨收容部的一侧,其中,所述吸入部可以与形成于所述墨收容部的通道连接。
21.所述墨收容部可以与所述吸入部一体地形成。
22.所述通道可以平坦地形成。
23.所述通道可以向所述吸入部侧倾斜地形成。
24.所述喷墨印刷装置还可以包括:另一夹持器,位于所述浮置台的另一侧,夹持所述基板而在所述浮置台上移动所述基板;以及另一吸入部,位于所述墨收容部的另一侧,与所述通道连接。
25.所述喷墨印刷装置还可以包括:另一墨收容部,位于所述夹持器的另一侧,结合或贴附于所述夹持器。
26.根据一实施例的喷墨印刷装置包括:浮置台,使基板浮置;喷墨头,位于所述浮置台上方;夹持器,位于所述浮置台的至少一侧,夹持基板而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及墨收容部,结合或贴附于所述夹持器,收容从所述喷墨头的喷嘴排出的墨。
27.所述墨收容部可以位于所述浮置台上方。
28.所述墨收容部可以与所述浮置台隔开。
29.所述墨收容部可以包括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多个通道。
30.所述喷墨印刷装置还可以包括:吸入部,位于所述墨收容部的一侧,其中,所述吸入部可以与形成于所述墨收容部的通道连接。
31.所述墨收容部可以与所述吸入部一体地形成。
32.所述通道可以平坦地形成。
33.所述通道可以向所述吸入部侧倾斜地形成。
34.所述喷墨印刷装置还可以包括:另一吸入部,位于所述墨收容部的另一侧,与所述通道连接。
35.所述墨收容部可以结合或贴附于所述夹持器的一侧,所述喷墨印刷装置还可以包括:另一墨收容部,结合或贴附于所述夹持器的另一侧。
36.根据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在对象物的整个区域以均匀的颗粒浓度执行喷墨印刷工艺的喷墨印刷装置。并且,根据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避免喷墨头的喷嘴内墨的颗粒
浓度增加的喷墨印刷装置。并且,根据实施例,具有在整个说明书中可认识到的有利效果。
附图说明
37.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喷墨印刷装置的立体图。
38.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喷墨头的剖视图。
39.图3是沿图1中的a-a'线截取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40.图4是沿图1中的b-b'线截取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41.图5、图6及图7分别是沿图1中的c-c'线截取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42.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喷墨印刷装置的立体图。
43.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44.附图标记说明
45.10:浮置台
ꢀꢀꢀꢀꢀꢀꢀꢀꢀꢀꢀꢀꢀꢀꢀꢀꢀꢀꢀ
110:孔
46.20:喷墨头
ꢀꢀꢀꢀꢀꢀꢀꢀꢀꢀꢀꢀꢀꢀꢀꢀꢀꢀꢀ
210:喷嘴
47.30、30a、30b:夹持器
ꢀꢀꢀꢀꢀꢀꢀꢀꢀ
40a、40b:墨收容部
48.410:通道
ꢀꢀꢀꢀꢀꢀꢀꢀꢀꢀꢀꢀꢀꢀꢀꢀꢀꢀꢀꢀ
50a、50b、50c、50d:吸入部
49.sb: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50.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使在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基本知识的人可以容易地实施。
51.当提及层、膜、区域、板等部分位于另一部分“上方”或者“之上”时,其不仅包括位于另一部分“紧邻的上方”的情形,还包括在两者中间还有其他部分的情形。与此相反,当提及到某一部分位于另一部分“紧邻的上方”时,表示在两者中间没有其他部分。
52.在整个说明书中,当提及某一部分“包括”某一构成要素时,在没有特别相反的记载的前提下,表示还可能包括其他构成要素。
53.在整个说明书中,当提及“连接”时,其并非仅表示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直接连接的情形,可以表示两个以上的构成要素通过其他构成要素而间接连接的情形、物理连接的情形以及电连接的情形,或者虽然根据位置或功能而以不同的名称进行了命名但是可以表示为一体的情形。
54.在图中,使用符号“x”、“y”及“z”表示方向,在此,“x”为第一方向,“y”为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z”为与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三方向。
55.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喷墨印刷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喷墨头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中的a-a'线截取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1中的b-b'线截取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图6及图7分别是沿图1中的c-c'线截取的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56.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喷墨印刷装置可以包括浮置台(floating stage)10、喷墨头(inkjet head)20、夹持器(gripper)30、墨收容部40a、40b以及吸入部50a、50b。
57.浮置台10可以是通过气压使作为印刷对象物的基板sb浮置的空气浮置台(air floating stage)。基板sb可以在浮置台10上方通过夹持器30沿第一方向x左右移送的同时
执行喷墨印刷工艺,由此可以在基板sb上形成图案或层。浮置台10可以包括执行喷墨印刷工艺的处理部(或工作部)以及位于处理部的一侧和另一侧的搬入部和搬出部,图示的部分可以是处理部。基板sb可以在浮置台10上方以非接触方式被移送,因此在移送基板sb时,可以防止因接触而导致的表面划痕。
58.浮置台10可以在上表面包括用于提供压缩空气(正压)或提供真空吸入(负压)的多个孔110。提供正压的孔110与提供负压的孔110可以以预定的密度混合。据此,可以高精度地保持基板sb的浮置高度。作为另一例,浮置台10可以利用多孔质板(例如,多孔质陶瓷板)形成,从而将压缩空气从浮置台10的下部向上部喷出,可以通过基板sb的孔110吸入空气。喷墨印刷装置还可以包括压力提供部(未图示),所述压力提供部包括提供压缩空气的加压器和提供真空吸入的减压器,或者可以与这样的压力提供部连接。
59.喷墨头20可以在浮置台10上方执行喷墨印刷操作。为此,喷墨头20可以在浮置台10(尤其,处理部)上方沿第二方向y移动,也可以沿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移动。喷墨头20可以在下部包括喷射墨的喷嘴210,并且可以通过从喷墨头20的喷嘴210向基板sb上喷射液滴的方式滴加墨而在基板sb上方形成图案和/或层。例如,在基板sb为显示装置的基板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从喷嘴210向基板sb上方滴加将滤色器、颜色转换层、有机层等的材料混合或溶解于溶剂而成的墨来形成滤色器、颜色转换层、有机层等。在图2中,喷嘴210被图示为从喷墨头20凸出,但是喷嘴210也可以以孔或开口的形态提供于喷嘴板。
60.夹持器30可以夹持基板sb而使基板sb在第一方向x上沿左右移动。夹持器30可以沿在浮置台10的一侧与浮置台10平行地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引导轨道(未图示)移动。因此,夹持器30可以在浮置台10的一侧在第一方向x上沿左右移动。夹持器30可以包括与引导轨道紧固或接触的部分。夹持器30可以借助于诸如线性马达之类的驱动部(未图示)移动。夹持器30可以从浮置台10的一侧朝向中心部延伸而可拆卸地支撑基板sb的边缘。夹持器30中支撑基板sb的部分可以位于浮置台10上方。夹持器30可以以使基板sb与浮置台10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夹持基板sb。夹持器30可以以真空吸附方式夹持基板sb,或者以机械方式夹持基板sb。
61.在喷墨头20执行在基板sb上形成图案和/或层的喷墨印刷操作之前,当喷墨头20位于墨收容部40a、40b上方时,墨收容部40a、40b可以收容从喷墨头20的喷嘴210喷射的墨。喷墨头20内的墨所包括的颗粒可能随时间的经过而沉降,从而位于喷墨头20的下部的喷嘴210内的墨中颗粒浓度可能增加。在喷墨印刷工艺之前,通过将颗粒浓度可能增加的喷嘴210内的墨排出到墨收容部40a、40b而不涂覆在基板sb上,可以执行在基板sb的整个区域涂覆具有均匀的颗粒浓度的墨的喷墨印刷工艺。由于颗粒浓度增加的墨不涂覆在例如基板sb的边缘区域,因此可以防止由于颗粒浓度差异而可能在基板sb的边缘区域发生的诸如斑点之类的不良,并且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及良品率。
62.墨收容部40a、40b可以位于浮置台10上方。墨收容部40a、40b可以与浮置台10隔开预定间隔。即,墨收容部40a、40b可以不与浮置台10接触而位于浮置台10上方。与此不同,墨收容部40a、40b也可以与浮置台10接触。
63.墨收容部40a、40b可以不与基板sb重叠地位于基板sb或夹持器30的两侧或一侧。例如,在喷墨印刷工艺从基板sb的左侧向右侧进行的情况下,墨收容部40a位于与基板sb的印刷开始区域邻近的基板sb或夹持器30的左侧可能是有利的。在喷墨印刷工艺从右侧向左
侧进行的情况下,墨收容部40a位于与基板sb的印刷开始区域邻近的基板sb或夹持器30的右侧可能是有利的。墨收容部40a、40b可以位于基板sb或夹持器30的左侧和右侧两处,使得墨收容部40a、40b可以对应于喷墨印刷工艺从左侧向右侧进行的情况以及从右侧向左侧进行的情况两者。墨收容部40a、40b可以具有约2mm以下的厚度(例如,约1mm至约2mm的厚度),从而可以防止喷墨头20与墨收容部40a、40b之间的干涉。
64.墨收容部40a、40b可以包括沿第二方向y较长地形成的通道410。通道410可以从墨收容部40a、40b的上表面凹陷地形成。通道410可以是具有约1000μm以下的宽度及深度(例如,约1μm至约1000μm、约1μm至约500μm或约10μm至约100μm的宽度及深度)的微型通道。排出到墨收容部40a、40b的墨可以通过通道410移送到与墨收容部40a、40b(尤其,通道410)连接的吸入部50a、50b(或储存部)。此时,墨可以通过在通道410发生的毛细管现象移动到吸入部50a、50b。
65.墨收容部40a、40b可以与夹持器30结合,或者可以贴附到夹持器30,从而与夹持器30一同沿第一方向x移动。墨收容部40a、40b也可以与夹持器30一体地形成。为了将喷墨头20的喷嘴210内的墨排出到墨收容部40a、40b,夹持器30可以移动,使得墨收容部40a、40b位于喷墨头20下方。与此不同,喷墨头20也可以向墨收容部40a、40b上方移动而排出颗粒浓度增加的墨。
66.墨收容部40a、40b的上表面可以是与基板sb的上表面实质上相同的平面(即,墨收容部40a、40b的上表面与基板sb的上表面为实质上相同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在从喷墨头20的喷嘴210向墨收容部40a、40b排出墨之后,当向基板sb上排出墨时,即使不调节喷墨头20的高度,喷墨头20与墨收容部40a、40b之间的间隔和喷墨头20与基板sb之间的间隔也可以保持恒定。换言之,在不变更喷墨头20与基板sb之间设定的间隔的情况下,在执行喷墨印刷工艺之前,可以执行将颗粒浓度增加的喷嘴内的墨向墨收容部40a、40b排出的过程。
67.与图示不同,墨收容部40a、40b的上表面可以高于或低于基板sb的上表面。由于墨收容部40a、40b与夹持基板sb的夹持器30一同移动,因此墨收容部40a、40b可以与基板sb一同沿第一方向x移动。因此,例如,即使墨收容部40a、40b的上表面高于基板sb的上表面,即,即使墨收容部40a、40b在第三方向z上比基板sb凸出,也不会与基板sb发生干扰或限制基板sb的移动。
68.吸入部50a、50b可以抽入由墨收容部40a、40b收容的墨并将其排出到外部。吸入到吸入部50a、50b的墨可以通过真空泵等排出到外部。
69.吸入部50a、50b可以分别位于墨收容部40a、40b的一侧。吸入部50a可以与墨收容部40a一体地形成。吸入部50a也可以结合或贴附于墨收容部40a。吸入部50b可以与墨收容部40b一体地形成。吸入部50b可以结合或贴附于墨收容部40b。墨收容部40a和吸入部50a可以为整体上沿第二方向y较长地延长的板形。墨收容部40b和吸入部50b可以为整体上沿第二方向y较长地延长的板形。墨收容部40a、40b和吸入部50a、50b可以利用诸如塑料、金属等材料形成。
70.排出到墨收容部40a、40b的墨可以通过墨收容部40a、40b的通道410移动到吸入部50a、50b。吸入部50a、50b可以与通道410连接。吸入部50a、50b的底面可以低于通道410的底面。
71.如图5所示,通道410可以从墨收容部40a、40b的平坦的上表面以预定深度平坦地
形成。如图6所示,在通道410中,墨收容部40a、40b的上表面可以向吸入部50a、50b侧倾斜,通道410可以从墨收容部40a、40b的上表面以预定深度形成。据此,通道410可以向吸入部50a、50b侧倾斜地(即,向下倾斜地)形成。如图7所示,通道410可以随着从墨收容部40a、40b的平坦的上表面向吸入部50a、50b侧逐渐变深地形成。在图5的实施例中,通道410的底面实质上可以是水平面,在图6的实施例和图7的实施例中,通道410的底面可以是朝向吸入部50a、50b侧向下的倾斜面。在某些情况下,通过在通道410发生的毛细管现象,排出到墨收容部40a、40b的墨可以输送到吸入部50a、50b。
72.吸入部50a、50b可以结合或贴附于夹持器30,从而与夹持器30一同沿第一方向x移动。吸入部50a、50b也可以与夹持器30一体地形成。墨收容部40a、40b可以直接与夹持器30结合,或者可以通过吸入部50a、50b与夹持器30结合。因此,夹持器30、墨收容部40a、40b及吸入部50a、50b可以以保持它们之间的相对布置的状态一同移动。并且,在基板sb被夹持器30夹持的状态下,基板sb、夹持器30、墨收容部40a、40b及吸入部50a、50b可以以保持它们之间的相对布置的状态一同移动。
73.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喷墨印刷装置的立体图。
74.参照图8,喷墨印刷装置可以包括位于浮置台10的两侧的夹持器30a、30b。夹持器30a可以可拆卸地支撑基板sb的一侧边缘,夹持器30b可以可拆卸地支撑基板sb的另一侧边缘。夹持器30a、30b可以沿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各个的引导导轨(未图示)在第一方向x上移动,并且夹持基板sb以使基板sb沿第一方向x移动。
75.喷墨印刷装置可以包括位于夹持器30a、30b的两侧的墨收容部40a、40b,各个墨收容部40a、40b可以包括在第二方向y上延伸的通道410。墨收容部40a、40b中的每一个的一端可以结合或贴附于夹持器30a,另一端可以结合或贴附于夹持器30b。墨收容部40a、40b也可以与夹持器30a和/或30b一体地形成。
76.在墨收容部40a的两侧可以布置有吸入部50a、50c,在墨收容部40b的两侧可以布置有吸入部50b、50d。吸入部50a、50c可以与墨收容部40a一体地形成,或者可以与墨收容部40a结合。吸入部50a、50c可以与形成在墨收容部40a的通道410连接。吸入部50b、50d可以与墨收容部40b一体地形成,或者可以与墨收容部40b结合。吸入部50b、50d可以与形成在墨收容部40b的通道410连接。墨收容部40a和吸入部50a、50c可以为整体上沿第二方向y较长地延长的板形。墨收容部40b和吸入部50b、50d可以为整体上沿第二方向y较长地延长的板形。
77.吸入部50a、50b可以与夹持器30a结合,或者可以贴附于夹持器30a,或者可以与夹持器30a一体地形成。吸入部50c、50d可以与夹持器30b结合,或者可以贴附于夹持器30b,或者可以与夹持器30b一体地形成。墨收容部40a、40b可以直接结合或贴附于夹持器30a、30b,或者可以通过吸入部50a、50b、50c、50d与夹持器30a、30b结合。
78.即使喷墨印刷装置包括一对夹持器30a、30b,吸入部50a或50c也可以仅位于墨收容部40a的一侧,吸入部50b或50d也可以仅位于墨收容部40b的一侧。
79.喷墨印刷装置的其他构成的特征可以与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喷墨印刷装置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80.在下文中,针对包括可以利用根据一实施例的喷墨印刷装置形成的图案或层的显示装置进行简略说明。
81.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82.参照图9,根据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部dsp以及位于显示部dsp上方或者面向显示部dsp的颜色转换部ccp。显示部dsp与颜色转换部ccp可以结合,或者在显示部dsp上方层叠颜色转换部ccp。在显示部dsp与颜色转换部ccp之间可以布置有包括填充物质的填充层fl。
83.显示部dsp可以包括基板sb1以及位于基板sb1上方的层及元件。基板sb1可以包括诸如玻璃、塑料之类的绝缘物质。
84.在基板sb1上方可以布置有电路层cl。电路层cl可以包括用于驱动诸如晶体管、电容器、布线等显示装置的像素的元件。并且,电路层cl可以包括用于构成元件或使元件之间绝缘的绝缘层。元件可以包括可以包含铝(al)、铜(cu)、钛(ti)、钼(mo)等的导电层,并且可以包括可以包含多晶硅、非晶硅、氧化物半导体等的半导体层。绝缘层可以包括包含硅氧化物、硅氮化物、硅氮氧化物等无机绝缘物质的无机绝缘层和/或包含酰亚胺系高分子、丙烯酸系高分子、硅氧烷系高分子等有机绝缘物质的有机绝缘层。
85.在电路层cl上可以布置有发光二极管led。发光二极管led可以构成显示装置的像素。各个发光二极管led可以包括第一电极e1、发光层el及第二电极e2。虽然图示了三个发光二极管led,但是显示装置可以包括符合分辨率的发光二极管led。
86.第一电极e1可以与包括在电路层cl的晶体管电连接。第一电极e1可以包括诸如银(ag)、锂(li)、钙(ca)、铝(al)、镁(mg)、金(au)之类的金属。第一电极e1可以包括诸如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之类的透明导电性氧化物(tco)。
87.在第一电极e1上可以布置有像素限定层pdl。像素限定层pdl可以具有与第一电极e1重叠的开口。像素限定层pdl可以包括有机绝缘物质。
88.发光层el可以位于第一电极e1及像素限定层pdl上方。发光层el可以通过像素限定层pdl的开口与第一电极e1接触。与图示不同,发光层el也可以位于像素限定层pdl的开口内。发光层el可以包含发出蓝色光的发光物质。除了蓝色光之外,发光层el也可以包含发出红色光或绿色光的发光物质。除了发光层el之外,在第一电极e1上可以布置有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及电子注入层中的至少一个。
89.第二电极e2可以位于发光层el上。第二电极e2可以包括钙(ca)、钡(ba)、镁(mg)、铝(al)、银(ag)、铂(pt)、钯(pd)、金(au)、镍(ni)、钕(nd)、铱(ir)、铬(cr)、锂(li)等的金属。第二电极e2可以包括诸如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之类的透明导电性氧化物(tco)。
90.第一电极e1可以单独设置于每个像素而接收驱动电流。第二电极e2可以共同设置于像素而接收公共电压。第一电极e1可以被称为像素电极,第二电极e2可以被称为公共电极。第一电极e1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的阳极(anode),第二电极e2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的阴极(cathode)。
91.在第二电极e2上方可以布置有封装层en。封装层en可以是包括无机绝缘层il1、il2和有机绝缘层ol的薄膜封装层。
92.在封装层en上方可以布置有填充层fl。在填充层fl上方可以布置有颜色转换部ccp。
93.颜色转换部ccp可以包括基板sb2。基板sb2可以包括诸如玻璃、塑料之类的绝缘物质。
94.在基板sb2上方可以布置有阻光部件bm及滤色器cf1、cf2、cf3。
95.阻光部件bm可以与显示部dsp的像素限定层pdl重叠。阻光部件bm可以布置为不与作为发光区域的像素限定层pdl的开口重叠。阻光部件bm可以位于相邻的滤色器cf1、cf2、cf3之间。阻光部件bm可以包括黑色颜料或染料,并且可以减少或防止由显示部dsp的金属层等引起的光反射。阻光部件bm可以被称为黑矩阵。
96.滤色器cf1、cf2、cf3可以与像素限定层pdl的开口重叠。滤色器cf1、cf2、cf3可以包括使红色光透射的红色滤色器cf1、使绿色光透射的绿色滤色器cf2及使蓝色光透射的蓝色滤色器cf3。滤色器cf1、cf2、cf3可以使用上述喷墨印刷装置形成。
97.在阻光部件bm上方可以布置有隔壁bk。隔壁bk可以与像素限定层pdl重叠。隔壁bk可以划分像素区域。隔壁bk可以包括有机绝缘物质。在图示的实施例中,阻光部件bm位于基板sb2与隔壁bk之间,但是隔壁bk也可以位于基板sb2与阻光部件bm之间。颜色转换部ccp可以不包括阻光部件bm,在这种情况下,滤色器cf1、cf2、cf3也可以重叠而提供阻光区域。滤色器cf1、cf2、cf3的重叠部可以位于基板sb2与隔壁bk之间。
98.在滤色器cf1、cf2上方可以布置有颜色转换层cc1、cc2。颜色转换层cc1、cc2可以位于由隔壁bk限定的空间内。颜色转换层cc1、cc2可以包括红色颜色转换层cc1及绿色颜色转换层cc2。红色颜色转换层cc1可以与红色滤色器cf1重叠,绿色颜色转换层cc2可以与绿色滤色器cf2重叠。颜色转换层cc1、cc2可以使用上述喷墨印刷装置形成。
99.红色颜色转换层cc1和绿色颜色转换层cc2可以包括彼此不同的半导体纳米晶体。例如,入射到红色颜色转换层cc1的蓝色光可以通过红色颜色转换层cc1包括的半导体纳米晶体转换成红色光并发出。入射到绿色颜色转换层cc2的蓝色光可以通过绿色颜色转换层cc2包括的半导体纳米晶体转换成绿色光并发出。
100.半导体纳米晶体可以包括将入射的蓝色光转换成红色光或绿色光的荧光体和/或量子点(quantum dot)。量子点可以根据颗粒大小来调节发出的光的颜色,由此,量子点可以发出蓝色、红色、绿色等多种颜色的光。
101.在蓝色滤色器cf3上方可以布置或者未布置代替颜色转换层cc1、cc2的透射层。透射层可以包括能够使蓝色光透射的聚合物物质。
102.在颜色转换层cc1、cc2上方可以布置有钝化层pv。钝化层pv可以包括无机绝缘物质或有机绝缘物质。
103.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然而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并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概念而进行的多种变形以及改良形态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