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的湿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66328发布日期:2022-10-19 10:02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机的湿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印刷机的湿润装置。


背景技术:

2.平版印刷利用油、水不相混合的原理进行印刷。印刷中除消耗油墨之外,还必须不断地用水润湿印版的空白部分,也就是说在印版打墨前,有一道润滑工序是必须要做的,即在印刷过程中需要润版液,因此在胶印机上设置有润湿系统,以适当的水量湿润印版的空白部分,并配合有控制水量和调节水量的装置。
3.现有的湿润装置包括依次设置出水棍、传水棍、匀水棍和着水棍,出水棍用于从水槽内吸附水,传水棍在出水棍和匀水棍之间摆动,用于接触出水棍并吸附部分水分后,与匀水棍接触,将吸附的水分传递到匀水棍上,匀水棍与着水棍相互接触,并在着水棍的摩擦带动下转动,将水分传至着水棍上,最终通过着水棍与与印版接触,达到润湿的目的。为了避免匀水棍上水分不均造成版上形成条状水纹,通常需要让匀水棍沿轴向窜动,现有的匀水棍主要通过圆柱凸轮机构来实现轴向窜动,该结构需要加工圆柱凸轮的槽,导致加工成本高,容易磨损,导致零件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加工难度低,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的印刷机的湿润装置。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印刷机的湿润装置,包括机架和匀水棍,所述机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侧板,所述匀水棍的两端通过轴套组件可轴向窜动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侧板上;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侧板的外侧具有平行设置的摆轴,所述摆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侧板上;所述匀水棍的一端穿过对应的所述侧板,且该端具有两个沿径向突出形成的挡环,所述挡环与所述摆轴位于同一侧板的同一侧;所述摆轴上固定有沿径向设置的第一摆杆,所述第一摆杆的端部具有朝向所述挡环突出设置的拨柱,所述拨柱位于两个所述挡环之间,且直径与两个所述挡环的间距相匹配;所述摆轴上还固定有沿背离对应的所述侧板的方向设置的第二摆杆,所述第二摆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沿竖向设置,且另一端偏心地铰接在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
7.上述结构中,由于第一连杆的端部偏心地铰接在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上,第一旋转驱动机构转动时,第一连杆在偏心铰接点的带动下上下移动,从而推动与之铰接的第二摆杆上下摆动,由于第二摆杆固定在摆轴上,同时,第一摆杆与摆轴固定连接,使得第一摆杆的端部沿匀水棍的轴向摆动,而第一摆杆的端部设置有拨柱,且拨柱在匀水棍的两个挡环之间,最终通过拨柱往复推动两个挡环实现匀水棍的轴向窜动。上述装置的各部件结构简单,加工更加容易,从而可以降低加工成本。一旦发生磨损,也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进行维护或更换。
8.进一步的,所述拨柱包括安装在第一摆杆上的立柱,所述立柱的端部可更换地套设有拨套,所述拨套的外径与两个所述挡环的间距相匹配。
9.由于工作状态下的匀水棍在窜动的过程中,还要转动,使得拨套与挡环之间存在相对磨损,一旦出现磨损,就可以通过更换拨套进行维修,成本更低,也更便捷。
10.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上具有沿所述匀水棍的轴向贯通设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内径与所述匀水棍的转轴直径相匹配,使所述匀水棍的转轴可相对所述轴套沿轴向窜动和沿轴向转动。
11.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上还具有沿所述安装槽的深度方向设置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穿设有压块,所述压块上具有朝向所述安装槽延伸形成的压杆,所述压杆的端部抵接在所述轴套上;所述螺纹杆的外端还具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压块之间压缩地设置有弹簧。
12.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还具有水平设置的水槽和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上的出水棍,所述出水棍位于所述水槽内靠近所述匀水棍的一侧,所述出水棍和匀水棍之间还具有平行设置的传水棍,所述传水棍的两端可转动地铰接有摆臂,两个所述摆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摆臂轴,所述摆臂轴的两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侧板上,所述摆臂轴的一端穿过对应的所述侧板,并安装有第一连板,所述第一连板远离所述摆臂轴的位置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沿竖向设置,且另一端偏心地铰接在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使所述传水棍可在出水棍和匀水棍之间摆动,并分别与所述出水棍和匀水棍接触。
13.这样,由于第二连杆偏心地铰接在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转动后将会带动第二连杆、摆臂轴往复转动,使得固定连接在摆臂轴上的摆臂在出水棍和匀水棍之间摆动并接触,出水棍从水槽上吸附的水通过与传水棍接触后,传递到传水棍上,传水棍摆动到匀水棍接触后,将水传递至匀水棍上。
14.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棍的一端穿过对应的所述侧板,并通过棘轮棘爪机构安装有第二连板,所述第二连板远离所述出水棍的位置铰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沿竖向设置,且另一端偏心地铰接在第三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
15.这样,第三旋转驱动机构通过偏心结构带动第三连杆往复地上下摆动,第二连板往复地绕出水棍的轴心摆动,由于第二连板与出水棍之间设置有棘轮棘爪机构,第二连板的往复摆动只能驱动出水棍沿一个方向间歇式地转动,从而可以控制出水棍在水槽内的吸水量。
16.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棍上还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板并排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可相对转动的套设在所述出水棍上,所述限位板上具有朝向所述第二连板突出设置的限位柱,所述第二连板上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出水棍轴心的距离大于所述限位柱与所述出水棍的轴心距;所述限位板和第二连板之间连接有补偿弹簧,使所述第二连板的限位部沿所述出水棍的转动方向抵接在所述限位柱上;所述机架上还具有可调节限位端位置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板上具有沿厚度方向突出设置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在所述出水棍的转动方向上位于所述限位机构的限位端前方。
17.这样,当第三连杆拉动第二连板正向转动时,第二连板的限位部推动限位板的限位柱一同转动,此时,棘轮棘爪机构带动出水棍转向转动,当第三连杆拉动第二连板反向转动时,第二连板通过补偿弹簧拉动限位板一同反向转动,直至限位板上的第一限位块与限
位机构的限位端接触,此时,限位板无法继续转动,而第二连板在第三连杆的作用下继续反向转动,拉伸补偿弹簧,直到第三连杆到达最大行程后反向。通过调节限位机构的限位端位置,就可以控制出水棍每次的转动角度,从而控制出水棍的吸水量。
1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出水棍上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上具有朝向所述限位板突出设置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位于所述限位板朝向所述调节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在周向上正对设置;所述调节板的边缘设置有蜗轮齿;还包括与所述蜗轮齿相配合设置的蜗杆,所述蜗杆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侧板上,且端部设置有握把。
19.这样,通过握把转动蜗杆,就能够带动调节板绕出水棍转动,进而调节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对出水棍每次转动角度的调整,控制吸水量。
20.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还具有与所述匀水棍平行设置的着水棍,所述着水棍的两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侧板上,所述着水棍与所述匀水棍摩擦接触,所述着水棍上安装有用于连接动力系统的齿轮。
21.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水壶,所述水壶位于所述水槽的上方。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工难度低,有利于降低加工成本等优点。
附图说明
23.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位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7.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4所示,一种印刷机的湿润装置,包括机架1和匀水棍2,所述机架1包括对称设置的侧板11,所述匀水棍2的两端通过轴套组件3可轴向窜动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侧板11上;其中一个所述侧板11的外侧具有平行设置的摆轴12,所述摆轴12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侧板11上;所述匀水棍2的一端穿过对应的所述侧板11,且该端具有两个沿径向突出形成的挡环21,所述挡环21与所述摆轴12位于同一侧板11的同一侧;所述摆轴12上固定有沿径向设置的第一摆杆13,所述第一摆杆13的端部具有朝向所述挡环21突出设置的拨柱14,所述拨柱14位于两个所述挡环21之间,且直径与两个所述挡环21的间距相匹配;所述摆轴12上还固定有沿背离对应的所述侧板11的方向设置的第二摆杆15,所述第二摆杆15的端部铰接有第一连杆16,所述第一连杆16沿竖向设置,且另一端偏心地铰接在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
28.上述结构中,由于第一连杆的端部偏心地铰接在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上,第一旋转驱动机构转动时,第一连杆在偏心铰接点的带动下上下移动,从而推动与之铰接的第二摆杆上下摆动,由于第二摆杆固定在摆轴上,同时,第一摆杆与摆轴固定连接,使得第一摆杆的端部沿匀水棍的轴向摆动,而第一摆杆的端部设置有拨柱,且拨柱在匀水棍的两个挡环之间,最终通过拨柱往复推动两个挡环实现匀水棍的轴向窜动。上述装置的各部件结构简单,加工更加容易,从而可以降低加工成本。一旦发生磨损,也能够以更低的成本
进行维护或更换。
29.实施时,所述拨柱14包括安装在第一摆杆13上的立柱,所述立柱的端部可更换地套设有拨套,所述拨套的外径与两个所述挡环21的间距相匹配。
30.由于工作状态下的匀水棍在窜动的过程中,还要转动,使得拨套与挡环之间存在相对磨损,一旦出现磨损,就可以通过更换拨套进行维修,成本更低,也更便捷。
31.实施时,所述侧板11上具有沿所述匀水棍2的轴向贯通设置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轴套31,所述轴套31的内径与所述匀水棍2的转轴直径相匹配,使所述匀水棍2的转轴可相对所述轴套31沿轴向窜动和沿轴向转动。
32.实施时,所述侧板11上还具有沿所述安装槽的深度方向设置的螺纹杆32,所述螺纹杆32上穿设有压块33,所述压块33上具有朝向所述安装槽延伸形成的压杆34,所述压杆34的端部抵接在所述轴套31上;所述螺纹杆32的外端还具有螺母35,所述螺母35与所述压块33之间压缩地设置有弹簧36。
33.实施时,所述机架1上还具有水平设置的水槽4和可转动地设置在两个所述侧板11上的出水棍5,所述出水棍5位于所述水槽4内靠近所述匀水棍2的一侧,所述出水棍5和匀水棍2之间还具有平行设置的传水棍6,所述传水棍6的两端可转动地铰接有摆臂61,两个所述摆臂6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摆臂轴62,所述摆臂轴62的两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侧板1上,所述摆臂轴62的一端穿过对应的所述侧板1,并安装有第一连板63,所述第一连板63远离所述摆臂轴62的位置铰接有第二连杆64,所述第二连杆64沿竖向设置,且另一端偏心地铰接在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使所述传水棍6可在出水棍5和匀水棍2之间摆动,并分别与所述出水棍5和匀水棍2接触。所述机架1上还设置有水壶9,所述水壶9位于所述水槽4的上方。
34.这样,由于第二连杆偏心地铰接在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第二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转动后将会带动第二连杆、摆臂轴往复转动,使得固定连接在摆臂轴上的摆臂在出水棍和匀水棍之间摆动并接触,出水棍从水槽上吸附的水通过与传水棍接触后,传递到传水棍上,传水棍摆动到匀水棍接触后,将水传递至匀水棍上。
35.实施时,所述出水棍5的一端穿过对应的所述侧板11,并通过棘轮棘爪机构安装有第二连板51,所述第二连板51远离所述出水棍5的位置铰接有第三连杆52,所述第三连杆52沿竖向设置,且另一端偏心地铰接在第三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端。
36.这样,第三旋转驱动机构通过偏心结构带动第三连杆往复地上下摆动,第二连板往复地绕出水棍的轴心摆动,由于第二连板与出水棍之间设置有棘轮棘爪机构,第二连板的往复摆动只能驱动出水棍沿一个方向间歇式地转动,从而可以控制出水棍在水槽内的吸水量。
37.实施时,所述出水棍5上还具有与所述第二连板51并排设置的限位板53,所述限位板53可相对转动的套设在所述出水棍5上,所述限位板53上具有朝向所述第二连板51突出设置的限位柱54,所述第二连板51上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出水棍5轴心的距离大于所述限位柱54与所述出水棍5的轴心距;所述限位板53和第二连板51之间连接有补偿弹簧55,使所述第二连板51的限位部沿所述出水棍5的转动方向抵接在所述限位柱54上;所述机架1上还具有可调节限位端位置的限位机构7,所述限位板53上具有沿厚度方向突出设置的第一限位块56,所述第一限位块56在所述出水棍5的转动方向
上位于所述限位机构7的限位端前方。
38.这样,当第三连杆拉动第二连板正向转动时,第二连板的限位部推动限位板的限位柱一同转动,此时,棘轮棘爪机构带动出水棍转向转动,当第三连杆拉动第二连板反向转动时,第二连板通过补偿弹簧拉动限位板一同反向转动,直至限位板上的第一限位块与限位机构的限位端接触,此时,限位板无法继续转动,而第二连板在第三连杆的作用下继续反向转动,拉伸补偿弹簧,直到第三连杆到达最大行程后反向。通过调节限位机构的限位端位置,就可以控制出水棍每次的转动角度,从而控制出水棍的吸水量。
39.实施时,所述限位机构7包括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出水棍5上的调节板71,所述调节板71上具有朝向所述限位板53突出设置的第二限位块72,所述第一限位块56位于所述限位板53朝向所述调节板71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限位块56和第二限位块72在周向上正对设置;所述调节板71的边缘设置有蜗轮齿;还包括与所述蜗轮齿相配合设置的蜗杆73,所述蜗杆73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侧板11上,且端部设置有握把。
40.这样,通过握把转动蜗杆,就能够带动调节板绕出水棍转动,进而调节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的间距,从而实现对出水棍每次转动角度的调整,控制吸水量。
41.实施时,所述机架1上还具有与所述匀水棍2平行设置的着水棍8,所述着水棍8的两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侧板11上,所述着水棍8与所述匀水棍2摩擦接触,所述着水棍8上安装有用于连接动力系统的齿轮。
42.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机构、第二旋转驱动机构和第三旋转驱动机构可以是独立设置的电机,也可以是连接在印刷机上旋转的转轴上。
43.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湿润装置,工作原理如下:
44.着水棍通过齿轮连接印刷机的动力系统,驱动着水棍转动,由于着水棍与匀水棍摩擦接触,使得匀水棍在着水棍的带动下保持转动,传水棍在匀水棍和出水棍之间摆动,将出水棍上的水吸附后,摆动至与匀水棍接触,并在匀水棍的带动下转动,将水传递到匀水棍上,匀水棍在拨柱的作用下,轴向窜动,从而将水分更加均匀地传至着水棍上,最后由着水棍与印版接触,达到润湿的目的。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