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印刷辊的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95573发布日期:2022-11-15 23:25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调节印刷辊的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印刷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调节印刷辊的印刷机。


背景技术:

2.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3.然而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可调节的印刷辊结构过于简单,导致在上下调节的过程中顿挫感明显,影响后续印刷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可调节的印刷辊结构过于简单,导致在上下调节的过程中顿挫感明显,影响后续印刷质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印刷辊的印刷机。
5.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印刷辊的印刷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便于调节印刷辊的印刷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上方对称设置有两组螺杆,所述螺杆均与外壳之间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有辊轴架,所述辊轴架的形状设置成u形状,所述辊轴架的内壁中转动连接有从动辊,所述辊轴架穿过外壳延伸至内部,所述辊轴架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组件;
7.所述螺杆远离辊轴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之间的外壁套设有第一传动带,一侧所述凸轮远离螺杆的一侧设置有摇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带有摇把的凸轮转动同时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另一侧凸轮进行转动,由于凸轮与螺杆之间固定连接,凸轮转动的同时螺杆同步转动,从而提升螺杆的同步转动效果,保证从动辊调节过程中的稳定性。
9.可选的,所述外壳的两侧内壁中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辊轴架两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远离辊轴架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均位于限位槽中滑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与限位槽的端口处进行卡接,对辊轴架进行位置的限定,从而提升辊轴架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限位块的下方均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远离限位块的一侧等间距连接有三组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压板的一端均连接至外壳,所述压板与弹簧均位于限位槽中设置,所述压板远离弹簧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持续下调与压板接触,通过弹簧的弹性作用吸收振动,因此可以尽量减少限位块与外壳之间的硬性碰撞,导致限位块的使用寿命减短。
13.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中转动连接有主动辊,所述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对称设
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辊为印刷机中主要的输送辊轴,并配合可调节的从动辊可适应不同厚度的纸张进行印刷,提高实用效率。
15.可选的,所述外壳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方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转动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远离电机的一侧同轴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远离主动轮的一侧固定连接至外壳,所述主动轮的外壁套设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二传动带的内壁中远离主动轮的一侧设置有从动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辊、传动轴和从动轮一体成型,通过第二传动带实现从动轮与主动轮的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主动辊持续转动,并且有利于后期的检修维护。
17.可选的,所述从动轮靠近外壳的一侧同轴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过外壳与主动辊同轴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同步效果,保证主动辊的输送效率。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0.1、通过摇把可带动一侧凸轮进行转动,为了提升两组螺杆的同步转动效果,带有摇把的凸轮转动同时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另一侧凸轮进行转动,由于凸轮与螺杆之间固定连接,凸轮转动的同时螺杆同步转动,从而提升螺杆的同步转动效果,由于螺杆与外壳的螺纹连接关系,螺杆正转或者反转即可带动辊轴架进行调节,从而带动从动辊进行快速便捷的调节。
21.2、为了尽量避免限位块调节至最低位时与外壳发生碰撞,限位块持续下调与压板接触,通过弹簧的弹性作用吸收振动,因此可以尽量减少限位块与外壳之间的硬性碰撞,导致限位块的使用寿命减短,缓冲垫采用软橡胶材质制成,进一步提升了对限位块的保护。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技术中的整体装置立体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中的整体装置正剖示意图;
24.图3为本技术中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5.图4为本技术中的主动轮与从动轮结构立体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螺杆;3、凸轮;4、第一传动带;5、摇把;6、辊轴架;7、从动辊;8、限位槽;9、延伸杆;10、限位块;11、压板;12、弹簧;13、缓冲垫;14、主动辊;15、支架;16、电机;17、主动轮;18、从动轮;19、第二传动带;20、传动轴;21、支撑轴。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8.实施例:
29.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和图2,该便于调节印刷辊的印刷机,包括外壳1,外壳1的上方对称设置有两组螺杆2,螺杆2均与外壳1之间螺纹连接,螺杆2的一端设置有辊轴架6,辊轴架6的形状设置成u形状,辊轴架6的内壁中转动连接有从动辊7,螺杆2沿轴座(图中未标示)进行转动,由于螺杆2与外壳1的螺纹连接关系,螺杆2正转或者反转即可带动辊轴架6进行调节,从而带动从动辊7进行快速便捷的调节,辊轴架6穿过外壳1延伸至内
部,螺杆2远离辊轴架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凸轮3,凸轮3之间的外壁套设有第一传动带4,一侧凸轮3远离螺杆2的一侧设置有摇把5,通过摇把5可带动一侧凸轮3进行转动,为了提升两组螺杆2的同步转动效果,带有摇把5的凸轮3转动同时通过第一传动带4传动另一侧凸轮3进行转动,由于凸轮3与螺杆2之间固定连接,凸轮3转动的同时螺杆2同步转动,从而提升螺杆2的同步转动效果。
30.请参阅图2,外壳1的两侧内壁中均开设有限位槽8,为了提高辊轴架6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辊轴架6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辊轴架6两侧固定连接有延伸杆9,延伸杆9远离辊轴架6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0,限位块10均位于限位槽8中滑动连接,限位块10与限位槽8的端口处进行卡接,对辊轴架6进行位置的限定,从而提升辊轴架6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31.请参阅图3,为了尽量避免限位块10调节至最低位时与外壳1发生碰撞,限位块10的下方均设置有压板11,压板11远离限位块10的一侧等间距连接有三组弹簧12,弹簧12远离压板11的一端均连接至外壳1,压板11与弹簧12均位于限位槽8中设置,限位块10持续下调与压板11接触,通过弹簧12的弹性作用吸收振动,因此可以尽量减少限位块10与外壳1之间的硬性碰撞,导致限位块10的使用寿命减短,压板11远离弹簧12的一侧设置有缓冲垫13,缓冲垫13采用软橡胶材质制成,进一步提升了对限位块10的保护。
32.请参阅图2,外壳1的内壁中转动连接有主动辊14,主动辊14与从动辊7之间对称设置,主动辊14为印刷机中主要的输送辊轴,并配合可调节的从动辊7可适应不同厚度的纸张进行印刷,提高实用效率。
33.请参阅图4,外壳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架15,支架15的上方安装有电机16,支架15起到对电机16支撑的作用,提高电机16运作时的稳定性,电机16输出端转动连接有主动轮17,主动轮17远离电机16的一侧同轴连接有支撑轴21,支撑轴21远离主动轮17的一侧固定连接至外壳1,电机16可直接驱动主动轮17进行转动,并且主动轮17在支撑轴21的支撑下提高主动轮17转动时的稳定性,主动轮17的外壁套设有第二传动带19,第二传动带19的内壁中远离主动轮17的一侧设置有从动轮18,从动轮18靠近外壳1的一侧同轴连接有传动轴20,传动轴20穿过外壳1与主动辊14同轴连接,主动辊14、传动轴20和从动轮18一体成型,通过第二传动带19实现从动轮18与主动轮17的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主动辊14持续转动,并且有利于后期的检修维护。
34.本技术实施例的便于调节印刷辊的印刷机的实施原理为:
35.使用前,根据所需印刷的支撑厚度对从动辊7与主动辊14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通过摇把5可带动一侧凸轮3进行转动,带有摇把5的凸轮3转动同时通过第一传动带4传动另一侧凸轮3进行转动,由于凸轮3与螺杆2之间固定连接,凸轮3转动的同时螺杆2同步转动,由于螺杆2与外壳1的螺纹连接关系,螺杆2正转或者反转即可带动辊轴架6进行调节,从而带动从动辊7进行快速便捷的调节。印刷时启动电机16,电机16可直接驱动主动轮17进行转动,主动辊14、传动轴20和从动轮18一体成型,通过第二传动带19实现从动轮18与主动轮17的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主动辊14持续转动,并且有利于后期的检修维护。
3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