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控制供墨的凹版彩色印刷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57038发布日期:2022-12-14 04:23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自动控制供墨的凹版彩色印刷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自动控制供墨的凹版彩色印刷设备。


背景技术:

2.凹版印刷时,版辊的下部需浸在油墨槽中1-3cm,当版辊旋转时,其表面就会粘附上一层油墨,为了保证印刷质量,版辊浸入墨水之中的深度要保持在恒定的范围内,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印刷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cn210174365u)公开的一种凹版印刷机供墨装置,其通过墨槽内的墨汁溶液压力以及压缩弹簧的压力来实现调节,但墨槽内的墨汁溶液高度高低,其压力较小,从而不仅控制精度较低,而且整体结构复杂,不能很好的保证印刷质量,实用性不强,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将其进一步改进,使其更具备实用性,才能符合实际使用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控制供墨的凹版彩色印刷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控制供墨的凹版彩色印刷设备,包括四个印刷机组,每个印刷机组均包括机壳,机壳内部设置有转动方向相反的版辊和压印滚筒,其内部还设置有用于给版辊供墨的供墨装置,所述供墨装置包括有供墨盒和油墨箱,供墨盒和油墨箱螺栓固定于机壳内壁上,且两者通过第一循环管、第二循环管和第三循环管构成循环回路结构;
5.供墨盒包括有导墨板和刮墨板,导墨板由横板和斜板构成,横板和斜板焊接连接,且两者侧壁与供墨盒内壁焊接连接;
6.第一循环管顶端贯穿供墨盒底壁并与横板焊接连接并相连通;
7.刮墨板包括有竖板和刮板,竖板和刮板焊接连接,且两者侧壁与供墨盒内壁焊接连接;
8.竖板和横板垂直设置,两者之间的间距大于斜板和版辊之间的间距,且竖板、横板和供墨盒内壁之间围合形成有半封闭式的腔体;
9.刮板不与竖板连接的一端与版辊外圆壁相贴合,竖板上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刮板的角度。
10.进一步的,所述斜板底部处的供墨盒底壁垂直向下延伸形成有凹槽,凹槽的槽壁上焊接连接有集墨板;
11.集墨板呈“v”状,第二循环管顶端贯穿供墨盒底壁并与集墨板焊接连接并相连通。
12.进一步的,所述机壳内壁上螺栓固定有油墨泵,油墨泵的进液端与第三循环管法兰密封连接,出液端与第一循环管法兰密封连接;
13.第三循环管底端贯穿油墨箱并插入至油墨箱内部,第二循环管底端与油墨箱顶壁
焊接连接并相连通。
14.进一步的,所述竖板和刮板均为不锈钢材质,且刮板和竖板组合成“∠”状结构,刮板面向于竖板一侧外壁焊接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和刮板长度一致。
15.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筒,固定筒一端与供墨盒壁体焊接连接并相连通,其另一端与竖板焊接连接并相连通,且固定筒内部穿入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杆;
16.螺纹杆的一端呈半球形并与固定柱抵合。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自动控制供墨的凹版彩色印刷设备在油墨盒内设置有横板和斜板组成的导墨机构,墨液通过横板可以顺着斜板向下流淌,这样墨液就会在斜板表面形成一层墨帘,版辊在转动时,可以与墨帘接触,进而版辊表面可以粘附上一层油墨,本装置通过油墨泵带动油墨在横板和斜板上循环流动,就可以实现自动供墨,结构简单,同时使得版辊吸附油墨的量保持恒定,提高了印刷质量;
18.油墨盒内部设置有刮墨板,吸附油墨后的版辊在从油墨盒被旋出之前,其表面多余的油墨已被刮掉,这样避免高速旋转的版辊将表面的油墨甩出,避免墨液浪费,节约了成本,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供墨盒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横板、斜板、竖板和刮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机壳;2、版辊;3、压印滚筒;4、供墨盒;5、油墨箱;6、第一循环管;7、第二循环管;8、油墨泵;9、横板;10、斜板;11、凹槽;12、集墨板;13、竖板;14、刮板;15、固定筒;16、螺纹杆;17、固定柱;18、第三循环管。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控制供墨的凹版彩色印刷设备,包括四个印刷机组,每个印刷机组均包括机壳1,机壳1内部设置有转动方向相反的版辊2和压印滚筒3,其内部还设置有用于给版辊2供墨的供墨装置,纸张再从版辊2和压印滚筒3经过时,在压印滚筒3的压力作用下,版辊2上的油墨就可以转移到纸张上,实现印刷,四个印刷机组内的供墨装置中的油墨颜色各不相同,分别为黄、青、红和黑,这样纸张依次经过四个印刷机组后,就可以实现彩色印刷;
27.供墨装置包括有供墨盒4和油墨箱5,供墨盒4和油墨箱5螺栓固定于机壳1内壁上,且两者通过第一循环管6、第二循环管7和第三循环管18构成循环回路结构,机壳1内壁上螺栓固定有油墨泵8,油墨泵8的进液端与第三循环管18法兰密封连接,出液端与第一循环管6
法兰密封连接,第三循环管18底端贯穿油墨箱5并插入至油墨箱5内部,第二循环管7底端与油墨箱5顶壁焊接连接并相连通,在作业时,在油墨箱5内注入适量的油墨,同时将油墨泵8接通电源,油墨泵8通过第三循环管18将油墨箱5内的油墨泵压入至第一循环管6内,这样油墨可以被送入至供墨盒4内,部分油墨会版辊2吸附掉,部分油墨通过第二循环管7重新流回至油墨箱5内,通过油墨循环流动,可以自动实现供墨操作;
28.供墨盒4包括有导墨板和刮墨板,导墨板由横板9和斜板10构成,横板9和斜板10焊接连接,且两者侧壁与供墨盒4内壁焊接连接,第一循环管6顶端贯穿供墨盒4底壁并与横板9焊接连接并相连通,第一循环管6内的油墨喷出后,会顺着横板9和斜板10向下流淌,进而在斜板10表面形成一层墨帘,这样旋转的版辊2在与墨帘接触时,其表面就会吸附上油墨,从而实现供墨;
29.刮墨板包括有竖板13和刮板14,竖板13和刮板14焊接连接,且两者侧壁与供墨盒4内壁焊接连接;
30.竖板13和横板9垂直设置,两者之间的间距大于斜板10和版辊2之间的间距,且竖板13、横板9和供墨盒4内壁之间围合形成有半封闭式的腔体,从第一循环管6内喷出的油墨会先聚积在该腔体内,由于竖板13和横板9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这样油墨会通过该间隙缓慢的向下流淌,并且迫使油墨在流淌时,可以平铺于横板9和斜板10上,这样可以对版辊2均匀供墨,同时竖板13和横板9高度设计,使得斜板10上形成的墨帘厚度大于斜板10和版辊2的间距,这样保证版辊2上的凹坑内也可以吸附上油墨;
31.刮板14不与竖板13连接的一端与版辊2外圆壁相贴合,竖板13上设置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用于调节刮板14的角度,版辊2在旋转时,其表面的油墨会被刮板14刮除掉,这样保证印刷作业的进行,同时避免油墨在版辊2的高速旋转带动下被甩飞。
32.斜板10底部处的供墨盒4底壁垂直向下延伸形成有凹槽11,凹槽11的槽壁上焊接连接有集墨板12,集墨板12呈“v”状,第二循环管7顶端贯穿供墨盒4底壁并与集墨板12焊接连接并相连通,斜板10上的墨帘部分被版辊2吸附走,部分流淌至供墨盒4底部并聚积在集墨板12的中间处,最后通过第二循环管7回流至油墨箱5内。
33.竖板13和刮板14均为不锈钢材质,且刮板14和竖板13组合成“∠”状结构,刮板14面向于竖板13一侧外壁焊接连接有固定柱17,固定柱17和刮板14长度一致,调节机构包括有固定筒15,固定筒15一端与供墨盒4壁体焊接连接并相连通,其另一端与竖板13焊接连接并相连通,且固定筒15内部穿入有与其螺纹连接的螺纹杆16,螺纹杆16的一端呈半球形并与固定柱17抵合,通过拧动螺纹杆16,螺纹杆16可以在固定筒15内旋转向前移动,当螺纹杆16的球形端面与固定柱17抵合时,就会挤压刮板14,迫使刮板14发生偏转,刮板14和竖板13之间的角度就会发生变化,通过调节刮板14的偏转角度,可以调节刮板14的压力角,使其可以与版辊2更换的贴合,提高了刮墨效果;
34.同时刮板14会被螺纹杆16抵住,这样版辊2在高速转动时,不会将刮板14抬起,确保刮板14始终与版辊2贴合,保证了印刷质量;
35.固定柱17的设置,使其在受到螺纹杆16挤压后,可以带动整个刮板14同步转动。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