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49817发布日期:2022-12-14 02:3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工作台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印刷设备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刷工作台。


背景技术:

2.工作台,采用优质冷扎板精工制作而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脏性、抗冲击性和承重能力强等特点。
3.相关技术中,参照图5,印刷工作台通常包括操作台2、印刷块30、印刷轮31和固定件29,固定件29将操作台2固定于桌面上,由操作人员将需要印制的固件放到印刷块30上,推动印刷轮31,使印刷轮31紧密抵触固件,使用刮板,刮取印刷轮上的油墨,在固件上印刷上标签。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印刷工作台固定在桌面上,导致印刷工作台的高度不能改变,不同身高的人员使用印刷工作台时,不能使工作人员以最合适的姿态进行操作,导致人员印刷时的舒适感低,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人员使用印刷工作台时的舒适感,本技术提供一种印刷工作台。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印刷工作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印刷工作台,包括操作台,还包括设置于桌面上的升降台,所述操作台设置于升降台远离桌面的一侧,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控制操作台远离或靠近升降台的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位于升降台与操作台之间;
8.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丝杆和丝杆螺母,所述丝杆与丝杆螺母螺纹配合,所述丝杆螺母与升降台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与操作台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台上开设有供丝杆穿设的穿设孔。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丝杆螺母,使丝杆进行位移,从而使丝杆控制操作台靠近或远离升降台,从而使不同身高的人以最适合的姿态进行印刷操作,进而提高人员使用印刷工作台时的舒适感。
10.可选的,所述操作台上开设有供丝杆进入的转动槽,所述丝杆上靠近操作台的一侧一体设置有卡接柱,所述操作台上开设有供卡接柱插入并卡接的卡接孔,所述转动槽与卡接孔互相连通。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丝杆进入转动槽内,使卡接柱与卡接孔过盈配合,从而使丝杆与操作台连接,进而提高丝杆与操作台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2.可选的,所述升降台上设置有轴承,所述升降台上开设有供轴承安装的安装槽,所述轴承的内环与丝杆螺母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与穿设孔互相连通。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轴承的内环与丝杆螺母过盈配合,从而使轴承与丝杆螺母连接,提高轴承与丝杆螺母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提高丝杆螺母的转动效率。通过将轴承安装在安装槽中,从而确定轴承的安装位置,提高轴承与升降台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4.可选的,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电机设置于升降台上靠近操作台的一侧,所述升降台上开设有供电机安装的固定槽,所述从动齿轮一体设置于丝杆螺母远离操作台的一侧,所述主动齿轮设置于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互相啮合。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使丝杆进行滑移,提高丝杆移动的效率。将电机安装在固定槽内,从而确定电机的安装位置,提高电机与升降台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6.可选的,所述电机的外向侧壁上一体设置有用于限制电机周向转动的限位块,所述升降台上开设有供限位块插入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固定槽互相连通。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电机安装进固定槽内,从而使限位块进入限位槽内,从而使限位块沿电机的周向方向将电机限位于固定槽内,提高电机与升降台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8.可选的,所述操作台包括用于缓冲丝杆与操作台之间震动的缓冲台,所述缓冲台位于操作台上靠近丝杆的一侧,所述转动槽和卡接孔均位于缓冲台上靠近丝杆的一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丝杆的一端插入转动槽内,从而使丝杆与缓冲台互相抵触,使丝杆不与操作台直接抵触,进而降低丝杆与操作台之间的磨损,降低丝杆对操作台造成的震动。
20.可选的,所述缓冲台上一体设置有燕尾块,所述燕尾块位于缓冲台与操作台相抵触的一侧,所述操作台上开设有供燕尾块插入的卡接槽。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燕尾块插入卡接槽内,使缓冲台与操作台连接,从而提高缓冲台与操作台之间连接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丝杆带动操作台移动时的稳定性。
22.可选的,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用于稳定操作台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位于操作台的顶点位置,所述升降台上开设有供限位柱穿设的柱槽,所述限位柱靠近升降台的一端始终位于柱槽内。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限位柱插入限位柱槽内,从而使限位柱沿操作台的周向方向将操作台限位于升降台上,提高操作台与升降台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24.可选的,所述限位柱的外侧设置有用于提高限位柱与升降台之间摩擦力的缓冲垫,所述限位柱上开设有供缓冲垫安装的缓冲槽。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限位柱插入柱槽中,使缓冲垫与升降台紧密抵触,从而提高限位柱与升降台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尽量避免操作台晃动,提高操作台与升降台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将缓冲垫安装在缓冲槽内,从而确定缓冲垫的安装位置,提高缓冲垫与限位柱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26.可选的,所述缓冲台上设置有第一吸合磁体,所述第一吸合磁体位于缓冲台与操作台相抵触的一侧,所述缓冲台上开设有供第一吸合磁体安装的第一凹槽;
27.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与第一吸合磁体互相吸合的第二吸合磁体,所述第二吸合磁体位于操作台与第一吸合磁体相抵触的位置,所述操作台上开设有供第二吸合磁体安装的第二凹槽。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吸合磁体与第二吸合磁体互相吸合,从而为缓冲台与操作台提供互相抵压的力,从而提高缓冲台与操作台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一
吸合磁体安装在第一凹槽内,从而确定第一吸合磁体的安装位置,提高第一吸合磁体与缓冲台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将第二吸合磁体安装在第二凹槽内,从而确定第二吸合磁体的安装位置,提高第二吸合磁体与操作台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1.通过丝杆螺母转动,使丝杆移动,从而使丝杆带动操作台远离或靠近升降台,从而调节操作台的高度,使人员以最合适的姿态使用操作台,提高人员使用使用印刷工作台时的舒适感;
31.2.通过在操作台与丝杆之间安装缓冲台,使丝杆不与操作台直接接触,从而降低丝杆对操作台造成的震动和磨损;
32.3.通过将限位柱插入柱槽内,从而使限位柱沿操作台的周向方向将操作台限位于升降台上,从而提高操作台与升降台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印刷工作台的整体示意图。
3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机、轴承、丝杆、丝杆螺母和升降台的爆炸示意图。
3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操作台、缓冲垫、缓冲台和第一吸合磁体的爆炸示意图。
3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操作台、缓冲台和第二吸合磁体的爆炸示意图。
37.图5是现有技术的整体示意图。
38.附图标记说明:1、卡接孔;2、操作台;3、第二吸合磁体;4、第二凹槽;5、升降台;6、升降装置;7、丝杆;8、丝杆螺母;9、从动齿轮;10、电机;11、穿设孔;12、转动槽;13、安装槽;14、轴承;15、固定槽;16、主动齿轮;17、缓冲台;18、燕尾块;19、卡接槽;20、卡接柱;21、限位柱;22、柱槽;23、缓冲垫;24、缓冲槽;25、限位块;26、限位槽;27、第一吸合磁体;28、第一凹槽;29、固定件;30、印刷块;31、印刷轮。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0.参照图1与图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印刷工作台,包括操作台2、升降台5和升降装置6。操作台2用于印刷固件,操作台2位于升降台5远离桌子的一侧。升降装置6位于操作台2与升降台5之间,升降装置6用于控制操作台2靠近或远离升降台5。
41.参照图1与图2,升降台5上焊接有固定件29,固定件29通过螺栓将升降台5固定在桌子上。操作台2上安装有印刷块30,印刷块30通过螺栓安装于操作台2远离升降台5的一侧,印刷块30用于供印刷品放入,并且印刷块30可将印刷品转动一定的角度。操作台2上铰接有印刷轮31,印刷轮31位于操作台2远离升降台5的一侧,印刷轮31远离操作台2的一侧可安装墨囊,印刷轮31用于对印刷品进行印刷。
42.参照图1与图2,升降装置6包括丝杆7、丝杆螺母8、电机10、从动齿轮9和主动齿轮16。丝杆螺母8位于升降台5上靠近操作台2的一侧。升降台5上安装有轴承14,轴承14位于升降台5上靠近操作台2的一侧,丝杆螺母8与轴承14的内环过盈配合,使丝杆螺母8与轴承14转动连接。升降台5上开设有安装槽13,安装槽13位于升降台5与轴承14相抵触的位置,轴承14的外环与安装槽13过盈配合,从而使丝杆螺母8限位于安装槽13内。
43.参照图1与图2,电机10位于升降台5上靠近操作台2的一侧。升降台5上开设有固定槽15,电机10安装于固定槽15内,电机10与升降台5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电机10上一体设置有限位块25,限位块25位于电机10与升降台5相抵触的一侧。升降台5上开设有限位槽26,限位槽26位于升降台5与限位块25相抵触的位置,限位槽26与固定槽15互相连通。限位块25插入限位槽26内,从而使限位块25沿电机10的周向方向将电机10限位于升降台5上。
44.参照图1与图2,从动齿轮9位于丝杆螺母8远离升降台5的一侧。主动齿轮16安装于电机10的输出端上,主动齿轮16与从动齿轮9互相啮合。电机10带动主动齿轮16转动时,使主动齿轮16带动从动齿轮9转动,使从动齿轮9带动丝杆螺母8转动。
45.参照图1与图2,丝杆7位于升降台5与操作台2之间,升降台5上开设有穿设孔11,穿设孔11位于升降台5与丝杆7相抵触的位置,丝杆7穿设于穿设孔11中,穿设孔11与安装槽13互相连通。丝杆7与丝杆螺母8螺纹配合,在电机10驱动丝杆螺母8转动时,丝杆螺母8使丝杆7在穿设孔11中沿丝杆7的长度方向进行滑移。
46.参照图3与图4,操作台2上包括缓冲台17,缓冲台17位于操作台2靠近丝杆7的一侧,缓冲台17用于降低丝杆7移动时对操作台2造成的磨损和震动。
47.参照图3与图4,缓冲台17上开设有转动槽12,转动槽12位于缓冲台17与丝杆7相抵触的位置。丝杆7插入转动槽12内,从而使丝杆7与缓冲台17连接。丝杆7上一体设置有卡接柱20,卡接柱20位于丝杆7靠近缓冲台17的一侧。缓冲台17上开设有卡接孔1,卡接孔1位于缓冲台17与卡接柱20相抵触的位置,卡接孔1与转动槽12互相连通。丝杆7插入转动槽12内,使卡接柱20插入卡接孔1中,使卡接柱20与卡接孔1过盈配合,从而将丝杆7限位于缓冲台17上。
48.参照图3与图4,缓冲台17上一体设置有燕尾块18,燕尾块18位于缓冲台17与操作台2相抵触的一侧。操作台2上一体设置有卡接槽19,卡接槽19位于操作台2与燕尾块18相抵触的一侧,燕尾块18插入卡接槽19中,从而使缓冲台17与操作台2连接。
49.参照图3与图4,缓冲台17上安装有第一吸合磁体27,第一吸合磁体27位于缓冲台17与操作台2相抵触的一侧。缓冲台17上开设有第一凹槽28,第一凹槽28位于缓冲台17与第一吸合磁体27相抵触的位置,第一吸合磁体27进入第一凹槽28内,使第一吸合磁体27与缓冲台17连接。为了使第一吸合磁体27与第一凹槽28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定,可在第一凹槽28内涂抹环氧树脂胶水,从而使第一吸合磁体27粘接在第一凹槽28内。
50.参照图3与图4,操作台2上安装有第二吸合磁体3,第二吸合磁体3位于操作台2与第一吸合磁体27相抵触的位置,第二吸合磁体3与第一吸合磁体27的极性相反,第二吸合磁体3与第一吸合磁体27互相吸合,从而将缓冲台17与操作台2吸合连接。操作台2上开设有第二凹槽4,第二凹槽4位于操作台2与第二吸合磁体3相抵触的位置,第二吸合磁体3进入第二凹槽4内,使第二吸合磁体3与操作台2连接。为了使第二吸合磁体3与第二凹槽4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定,可在第二凹槽4内涂抹环氧树脂胶水,从而使第二吸合磁体3粘接在第二凹槽4内。
51.参照图2与图3,操作台2上焊接有限位柱21,限位柱21位于操作台2靠近升降台5的一侧,限位柱21安装有四个,限位柱21位于操作台2的顶点处。升降台5上开设有柱槽22,柱槽22位于升降台5与限位柱21相抵触的位置。限位柱21插入柱槽22内,从而使限位柱21沿操作台2的周向方向将操作台2限位于升降台5上,提高操作台2与升降台5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52.参照图2与图3,限位柱21上安装有缓冲垫23,缓冲垫23位于限位柱21与升降台5相抵触的一侧。限位柱21上开设有缓冲槽24,缓冲槽24位于限位柱21与缓冲垫23相抵触的位置,缓冲垫23进入缓冲槽24内,使缓冲垫23与限位柱21连接。为了使缓冲垫23与缓冲槽24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定,可在缓冲槽24内涂抹环氧树脂胶水,从而使缓冲垫23粘接在缓冲槽24内。将限位柱21插入柱槽22内,从而使缓冲垫23与升降台5紧密抵触,从而使缓冲垫23提高限位柱21与升降台5之间的摩擦力,使操作台2与升降台5之间的连接更加的稳定。
53.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印刷工作台的安装过程为:
54.1.将固定件29安装在桌子上,转动螺栓,使螺栓压紧桌子,从而将升降台5固定在桌子上。
55.2.将电机10安装进固定槽15内,使限位块25进入限位槽26内,通过螺栓将电机10固定在升降台5上。
56.3.将丝杆螺母8与轴承14的内环过盈配合,将轴承14安装于安装槽13内,使轴承14的外环与安装槽13过盈配合,从而使从动齿轮9与主动齿轮16互相啮合。
57.4.将丝杆7与丝杆螺母8进行螺纹配合,从而使丝杆7进入穿设孔11内。
58.5.将燕尾块18插入卡接槽19内,使第一吸合磁体27与第二吸合磁体3互相吸合,使缓冲台17与操作台2连接,使用螺栓将缓冲台17与操作台2固定。
59.6.将限位柱21插入限位槽26内,从而使丝杆7进入转动槽12内,使卡接柱20插入卡接孔1内,并使卡接柱20与卡接孔1过盈配合,从而将丝杆7限位于缓冲台17上。
60.7.将印刷块30通过螺栓固定在操作台2上,将印刷轮31铰接于操作台2上,完成印刷工作台的安装。
6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