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版方法、制版系统及罐体与流程

文档序号:36231453发布日期:2023-12-01 01:52阅读:47来源:国知局
制版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版方法、制版系统及罐体。


背景技术:

1、进行多色印刷的印刷机上安装的印版,通常是制作成能通过叠加印刷多种印刷原色来呈现颜色的(例如专利文献1)。

2、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制版方法,其将经分色后具有4种基色的图像数据网点化处理后,将之改变为具有互不重复的7种颜色的图像数据,再对经改变颜色后具有7种颜色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腐蚀处理,以避免因油墨渗出或印刷机本身存在的偏移而引起油墨相混,然后基于经该腐蚀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来制作各个颜色的印版。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公平7-575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由于网点化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要经历图像腐蚀处理,所以底色容易露出,能够再现的颜色区域即色域容易受限。反之,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如果为了确保较宽的色域而不进行图像腐蚀处理,则容易出现油墨相混。此外,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如果不对网点化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腐蚀处理,则由于要叠加印刷7种颜色的网点,所以容易产生莫尔条纹。

3、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并且将解决上述问题作为其课题之一。即,本发明的一个课题在于:制作一种印版,其仅以印刷原色就可确保较宽色域,同时还能够抑制莫尔条纹的产生且抑制油墨相混。

4、此外,本发明的一个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由以下方法印刷的罐体:即仅以印刷原色就可确保较宽色域,同时还能够抑制莫尔条纹的产生且抑制油墨相混的方法。

5、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版方法,该制版方法用于制作能通过对多种印刷原色中的至少3种颜色的网点进行叠加印刷来呈现颜色的印版,其中所述至少3种颜色中2种颜色的叠加印刷采用挖空套印方式,即在所述2种颜色中的第一色中形成挖空网点,再在所述挖空位置处将后一色的网点叠加印刷上去;所述至少3种颜色中余下颜色与所述2种颜色的叠加印刷采用叠印方式,即所述余下颜色的网点的至少一部分叠加到所述第一色的网点和/或所述后一色的网点上;所述余下颜色至少包含白色。

7、发明效果

8、根据本发明,能够制作一种印版,其仅以印刷原色就可确保较宽色域,同时还能够抑制莫尔条纹的产生且抑制油墨相混。此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由以下方法印刷的罐体:即仅以印刷原色就可确保较宽色域,同时还能够抑制莫尔条纹的产生且抑制油墨相混的方法。



技术特征:

1.一种制版方法,其用于制作一种能通过对多种印刷原色中的至少3种颜色的网点进行叠加印刷来呈现颜色的印版,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余下颜色是以白色为第一色、以黑色为后一色经所述挖空套印方式而成的颜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属于第1色组,组成该第1色组的颜色具有互不重复的色相分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色组由青色、品红色及黄色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用于通过中间转印体将油墨转印到印刷物上的胶版方式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余下颜色的网点以与所述2种颜色的网点不同的网目角度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印版的承印物是大致圆筒形的罐体或金属板。

8.一种制版系统,其用于制作一种能通过对多种印刷原色中的至少3种颜色的网点进行叠加印刷来呈现颜色的印版,其特征在于,

9.一种罐体,其上面的印刷方式为通过叠加印刷多种印刷原色中至少3种颜色的网点来呈现颜色,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制作一种印版,其仅以印刷原色就可确保较宽色域,同时还能够抑制莫尔条纹的产生且抑制油墨相混。本发明提供一种制版方法,该制版方法用于制作能通过对多种印刷原色中的至少3种颜色的网点进行叠加印刷来呈现颜色的印版,其中至少3种颜色中2种颜色的叠加印刷采用挖空套印方式,即在2种颜色中的第一色中形成挖空网点,再在所述位置处将后一色的网点叠加印刷上去;至少3种颜色中余下颜色与2种颜色的叠加印刷采用叠印方式,即余下颜色的网点的至少一部分叠加到第一色的网点和/或后一色的网点上;余下颜色至少包含白色。

技术研发人员:斋藤由树子,长冢良太,山本健一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洋制罐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