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着墨印章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16399发布日期:2024-04-18 17:30阅读:20来源:国知局
用于自着墨印章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着墨印章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具有用于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置放面的止挡和与该止挡连接的卡锁元件,所述卡锁元件的前侧构造用于卡锁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内侧上。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该固定装置和自着墨印章的印章装置。


背景技术:

1、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自着墨印章通常包括操作部件、壳体和压印单元。在此压印单元具有设置在印台容器中的印台,用于给印板上墨。通过按压操作部件,印板旋转180°并且因此产生印章印记。

2、在闭锁位置中自着墨印章借助固定装置固定,从而限制操作部件相对于壳体的移动。设置在操作部件中的复位弹簧在此处于压缩状态。

3、在静止位置(也是上墨位置)中,不借助固定装置固定自着墨印章并且复位弹簧是卸载的。自着墨印章的壳体在静止位置中在很大程度上设置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之外。在自着墨印章的适合操作的状态中,壳体因此设置在操作部件之下,并且印板的用于印章印记的一侧向上定向。

4、在压印位置中,不借助固定装置固定自着墨印章并且压力作用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上,从而壳体位于操作部件的内部并且复位弹簧被压缩。在自着墨印章的适合操作的状态中,印板的用于印章印记的一侧朝向下方并在适合的基底上产生印记。

5、一般而言,固定装置和印章、尤其是借助固定装置固定的自着墨印章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在大多数的公开内容中描述了可以套到印章上并且可取下的固定装置。

6、wo 2016/197172 a1描述了一种覆盖件,该覆盖件通过窄侧被推到被压缩的印章上,在此覆盖件保持在壳体的保持元件上。

7、ep 2634005 b1和ep 1796909 b1描述了一种覆盖罩,其通过夹紧装置与手动印章的压印单元的轴或轴端连接。在手动印章的压缩状态中,ep 2634005 b1的覆盖罩在此通过卡锁元件与压印单元卡锁。

8、ep 0873245 b1公开了一种覆盖件与印章在其外表面上的卡锁。

9、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描述固定装置与印章卡锁的大多数公开内容中,卡锁的释放和固定装置的取下通过施加拉力来实现。这种力作用会导致构件失效,尤其是导致卡锁元件的不可逆的变形或疲劳断裂,从而不能再闭锁印章。

10、at 523250a1描述了一种用于印章、尤其是自着墨印章的覆盖件,在该覆盖件上设置有两个对置的操作元件。每个操作元件具有一个卡锁元件、如卡锁钩,该卡锁钩在闭锁位置中与印章的操作部件卡锁。通过将操作元件压向一起,卡锁钩被向内按压。通过施加压力释放覆盖件与印章操作部件的卡锁并且覆盖件可以在没有力的情况下从印章取下。同时,借助覆盖件固定的印章在复位弹簧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变换到其静止位置中。但不利的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卡锁元件相对容易意外地自行释放,例如基于在长时间使用之后的材料疲劳或因为材料基于例如在新印章交货和运输期间的较高温度而变得更软并且因此更易屈服。

11、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固定装置以及自着墨印章的壳体和操作部件通常由最高持续工作温度约为70至90℃的塑料制成。当借助固定装置固定的自着墨印章在升高的温度下、例如在运输期间储存时,构件会在塑料的玻璃化转变或熔化范围内软化。这导致机械性能、尤其是强度和刚度的显著降低。在已知的装置中,固定装置的闭锁能力也会随之大大降低。固定装置与操作部件的卡锁常常不能承受自着墨印章的复位弹簧的反向复位力并且相对容易被压入固定装置与自着墨印章壳体之间所设置的空隙中,从而导致卡锁释放。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用于自着墨印章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具有改善的闭锁能力并且即使在长期使用时和在印章装置的整个持续工作温度范围中储存时也能以更高的可靠性保持该闭锁能力。

2、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着墨印章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锁元件不仅构造用于以卡锁元件的前侧卡锁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内侧上,而且还构造用于以卡锁元件的与操作部件的内侧对置的后侧贴靠在借助固定装置固定的自着墨印章的壳体上。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印章装置,其中,所述自着墨印章借助固定装置固定。

3、本发明基于以下认识:通过设置卡锁元件,该卡锁元件以其后侧贴靠在借助固定装置固定的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外侧上,显著改善了固定装置在印章装置的整个持续工作温度范围内的可靠闭锁能力。

4、本发明的所有公开的实施方式是相互关联的,并且每种公开的实施方式和/或每个公开的特征性特征可以彼此组合并且也可以作为两种或更多种实施方式和/或实施方式特征的任何组合进行组合。

5、就本公开而言,表述“上部”、“下部”、“之上”、“之下”等涉及自着墨印章的按规定的操作状态,以便在适合的基底(例如纸)上产生印记,印墨粘附在该基底上。

6、固定装置具有卡锁元件。该卡锁元件的一个区段例如基于暴露的位置而易于变形。卡锁元件以其前侧卡锁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内侧上,在此可以在操作部件的内侧上设置例如凹槽形式的空隙,卡锁元件容纳在该空隙中。通过在卡锁元件和操作部件之间形成形锁合连接,自着墨印章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闭锁位置中。卡锁元件与固定装置的止挡连接,在使用时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置放面在闭锁位置中平放在该止挡上。在该闭锁位置中,卡锁元件的前侧贴靠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内侧上。此外,卡锁元件的后侧贴靠在壳体的外侧上。因此,卡锁元件与自着墨印章在两侧接触。因此,在卡锁元件的后侧与自着墨印章的壳体之间没有提供空隙,卡锁元件在受到压力加载或通过温度升高而软化时可能会偏移到该空隙中,如果卡锁元件无法再由自身的力承受复位弹簧的复位力。更确切地说,卡锁元件夹紧在操作部件和自着墨印章的壳体之间。因此,为了释放卡锁,不仅使卡锁元件变形,而且也使壳体变形。由此,显著改善了固定装置的闭锁能力。

7、固定装置可以由塑料制成,例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因为这种热塑性塑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尤其是良好的弹性,这有利于固定装置、尤其是卡锁元件的变形或弯曲。自着墨印章的壳体也由塑料制成,该塑料出于美观的原因可以是透明的。基于其透明度以及高强度和冲击韧性,热塑性聚碳酸酯(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例如适合于此,其中pmma尤其是基于其优异的抗划伤强度证明是非常适合的。已经发现,通过形成卡锁元件与自着墨印章的双侧接触,根据本发明的固定装置的闭锁能力在固定装置和自着墨印章所使用的塑料的整个持续工作温度范围内,即也在升高的温度下,得到显著地改善。

8、固定装置的卡锁元件可以具有卡锁钩,以便进一步提高固定装置的保持力。卡锁钩可以在卡锁元件的前侧上设置在其暴露区段中,从而卡锁钩在闭锁状态中卡锁在设置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内部的卡锁凸鼻中。基于卡锁钩与操作部件内侧的垂直于复位弹簧的复位力设置的接触面,形成特别稳定的形锁合连接并且固定装置的闭锁能力特别高。

9、固定装置的卡锁元件的后侧还可以具有支撑元件。在闭锁位置中,支撑元件贴靠在壳体的外侧上。支撑元件可以构造成不同的几何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形状或细长形状,尤其是支撑肋的形式。一方面,固定装置的局部刚度通过设置在卡锁元件上的支撑元件增加。由此可以减小卡锁元件的壁厚以节省材料。如果支撑元件在用于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置放面的止挡与卡锁元件之间的区域上延伸,则该区域也可以通过支撑元件的加固而实施有更薄的壁厚。此外,通过设置支撑元件,减小了卡锁元件与自着墨印章之间的接触面。接触面的减小不会影响固定装置的闭锁能力,但通过因接触面的减小而减小的摩擦力显著简化了固定装置从自着墨印章的取下。

10、代替在卡锁元件上设置支撑元件或附加于此,可以在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外侧上设置支撑元件。该支撑元件可以构造成不同的几何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形状或细长形状,尤其是支撑肋的形式。一方面,该支撑元件增加了壳体的局部刚度。另一方面,该支撑元件在闭锁位置中贴靠在固定装置的卡锁元件的后侧上并且由此减小了接触面,从而通过减小的摩擦力显著简化了固定装置从自着墨印章的取下。

11、与在自着色印章的壳体上设置支撑元件相比,在固定装置的卡锁元件上设置支撑元件具有的优点是:不需要调整用于制造壳体的模具,壳体的制造例如通过注塑成型来实现。相反,通过设置在固定装置的卡锁元件上的支撑元件可能在从自着墨印章上取下固定装置时而划伤壳体。取而代之,通过在自着墨印章的壳体上设置支撑元件防止了这种情况,从而该实施方式出于美观原因是有利的。

12、固定装置的卡锁元件的后侧可以具有滚轮。该滚轮可以代替支撑元件设置。滚轮的旋转轴线在此垂直于固定装置从自着墨印章的取下方向。通过减小的摩擦力(滚动摩擦而不是滑动摩擦),固定装置的取下显著简化并且可以通过滚动运动来完成。因此,减少或完全防止了滑动摩擦的发生,从而可以避免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外侧的划伤。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滚轮设置在卡锁元件的下端部处,即在卡锁元件的暴露区段之下。因此,通过施加压力释放卡锁不会因滚轮的存在而受到影响。此外,在闭锁位置中,通过滚轮减小了固定装置与自着墨印章之间的接触面。也可以仅发生沿圆柱滚轮的高度与自着色印章的壳体的外侧的线接触。这进一步简化了取下。同时,通过滚轮提供足够高的刚度,使得卡锁元件在该实施方式中也不会轻易和意外地自行释放。

13、固定装置的止挡可以构造为用于覆盖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置放面的覆盖面。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的复位力在固定装置的覆盖面和壳体的置放面之间实现了高的压力,从而实现良好的密封。为了覆盖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置放面,固定装置的覆盖面可以在壳体的整个置放面上延伸。这使得能够防尘地封闭自着墨印章的内部并且能够将在闭锁位置中由复位弹簧的复位力产生的压力均匀地施加到自着墨印章与固定装置的接触面上。此外,通过完全覆盖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置放面避免了印墨不期望地污染例如物体。

14、自着墨印章的平面图例如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梯形、尤其是矩形。为了例如良好地封闭例如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具有基本上梯形的、尤其是矩形的平面图的置放面,固定装置的覆盖面也可以基本上是梯形、尤其是矩形的,以便完全覆盖壳体的置放面。

15、此外,固定装置可以具有侧壁。如果固定装置具有覆盖面,则所述侧壁邻接覆盖面并且大致垂直于覆盖面竖立。侧壁不仅改善了用户友好性、尤其是固定装置的操作,而且也改善了固定装置的闭锁能力,因为固定装置的侧壁在闭锁位置中与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侧壁部分地重叠。由此增大了固定装置与自着墨印章之间的接触面并且限制了固定装置的自由度,从而减少了固定装置相对于自着墨印章的旋转和/或移动并由此进一步改善了闭锁能力。在闭锁位置中,固定装置的侧壁可以与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侧壁齐平地终止,从而自着墨印章的壳体在闭锁位置中完全位于印章装置的内部。这不仅赋予印章装置美观的印象,而且还非常好地保护印章装置的内部以免灰尘进入。

16、如果固定装置具有侧壁,则侧壁的不同区段可以具有不同的高度。例如在基本上矩形设计的情况下,宽侧侧壁可以具有比纵向侧侧壁更小的高度。由此实现了固定装置的纵向侧侧壁与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外侧的相对大的重叠。随之而来的是具有基本上为矩形的横截面的操作部件的侧壁的对应的不同高度,该操作部件在宽侧侧壁的区段上比在纵向侧侧壁的区段上更高,从而在闭锁位置中确保固定装置的侧壁与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侧壁齐平地终止。操作部件的纵向侧侧壁的相对小的高度使得印台容器(印台位于其中)在静止位置中设置在操作部件之外并且能够从自着墨印章的壳体被压出并更换。操作部件的相对高的宽侧侧壁又支承和保护压印单元的轴承,该压印单元例如可借助于销形轴部在导向槽中相对于壳体线性移动,所述导向槽可以设置在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宽侧侧面中。

17、固定装置可以具有两个相互对置的卡锁元件。在此这两个卡锁元件的后侧彼此面对,所述卡锁元件设置用于卡锁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内侧上。设置两个相互对置的卡锁元件(其后侧彼此平行地设置并且尤其是关于待固定的印章的复位弹簧的中心轴线相互对置)对于固定装置的闭锁能力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复位弹簧的复位力在此均匀地通过这两个卡锁元件导入到固定装置中。在具有基本上为矩形的覆盖面的固定装置中,两个卡锁元件可以设置在覆盖面的两个纵向侧上。如果固定装置具有侧壁,则两个卡锁元件可以设置在两个纵向侧侧壁上。由于固定装置的纵向侧侧壁在中间、即在相应纵向侧的一半处自然能够特别容易变形,因此,在固定装置的纵向侧侧壁的中间设置两个卡锁元件特别适合于封闭基本上为长方体形的自着墨印章。在两个卡锁元件的情况下,每个卡锁元件可以具有一个支撑元件,或者可以在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外侧上设置两个支撑元件,所述支撑元件在闭锁位置中贴靠在卡锁元件的相应后侧上。这使得能够均匀地释放双侧卡锁并从自着墨印章均匀地取下固定装置。

18、固定装置可以在用于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置放面的止挡与卡锁元件之间具有操作元件,该操作元件可以成形成大致圆形或椭圆形和/或凹陷的形式并且改善了用户友好性,因为由此很容易看出如何能够将固定装置从自着墨印章取下。操作元件也可以设置在用于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置放面的止挡和卡锁元件的暴露区域之间。通过按压操作元件,释放卡锁元件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内侧上的卡锁。操作元件可以具有防滑装置,例如以沟纹或符号的形式,以确保手指的牢固抓握。此外,操作元件可以设有字样(例如“按压”),从而使用者能够立即看出须在固定装置的哪个位置处施加压力以释放卡锁。如果固定装置具有侧壁,则操作元件可以设置在侧壁上。也可以设置两个相互对置的、彼此平行地设置的操作元件,这进一步改善了用户友好性,因为由此很容易看出相应适合的用于按压固定装置的位置。

19、固定装置的覆盖面可以具有一个支承元件,在闭锁位置中,壳体的置放面平放在该支承元件上。通过设置一个支承元件,在闭锁位置中确保了固定装置的覆盖面和壳体的置放面之间的距离。由于印板的用于印章印记的一侧在闭锁位置中朝向覆盖面,因此通过设置该距离防止覆盖面被粘附在印板上的印墨污染以及印板的划伤。也可以设置四个支承元件,它们例如具有矩形横截面并且以规则的间距分布在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待容纳的覆盖面的周边上。在该实施方式中,壳体的置放面均匀且牢固地平放在支承元件上,从而壳体不能相对于固定装置运动。如果固定装置具有侧壁,则支承元件可以齐平地邻接侧壁,这提高了支承元件的稳定性并简化了注塑过程中的制造。

20、固定装置的覆盖面在在闭锁位置中朝向自着墨印章的一侧上可以具有一个导向元件。导向元件在此设置在壳体的待由固定装置的止挡容纳的置放面之外,从而不会妨碍借助固定装置固定自着墨印章。导向元件例如具有圆形或矩形的横截面并且在闭锁位置中容纳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对应凹部中。例如在运输期间,外力的作用会导致固定装置相对于自着墨印章的相对移动和/或旋转,这不仅会损害闭锁能力,而且也会降低印章装置的使用寿命并导致构件失效。通过将导向元件容纳在操作部件的对应凹部中,防止或至少减少了固定装置相对于自着墨印章的相对移动和/或旋转并且进一步改善了固定装置的闭锁能力。此外,通过导向元件简化了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置放面在固定装置的止挡上的定位和置放。

21、在上述变型方案中,操作部件的容纳有导向元件的凹部可以同时设置用于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中引导壳体。因此,在自动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在闭锁位置中朝向固定装置的一侧上的凹部数量保持较少。由此,不仅保持了操作部件的较高刚度和强度,而且基于操作部件和固定装置的覆盖面之间更大可用的接触面也增加了静摩擦力并且因此改善了固定装置的闭锁能力。

22、如果固定装置具有侧壁,则导向元件当然比侧壁的紧邻导向元件的区段更高,从而导向元件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对应凹部中的容纳不会受到所述侧壁区段的阻碍。导向元件可以齐平地连接到侧壁上。这不仅简化了注塑过程中的制造,而且也有利于导向元件的稳定。

23、固定装置的覆盖面在在闭锁位置中朝向自着墨印章的一侧上在壳体的待容纳的置放面之外尤其是可以具有两个、三个或四个导向元件,所述导向元件在闭锁位置中容纳在自着墨印章的操作部件的对应凹部中。导向元件在此可以分布在覆盖面的周边上。在四边形的覆盖面中,例如四个导向元件可以设置在覆盖面的四个角部区域中。通过两个、三个或四个导向元件在很大程度上防止了固定装置的移动和/或旋转。设置多个导向元件也简化了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置放面在固定装置的止挡上的定位和置放。在此也可以设置具有彼此面对的倒角的导向元件,其在此辅助自着墨印章的壳体的置放面滑动到固定所需的位置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