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轮式印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4219发布日期:2024-03-28 18:37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滚轮式印章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印章,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滚轮式印章。


背景技术:

1、在进行算数教学时,需要老师根据算数的运算方法出题,方便学生课后的练习,然而,在现有的技术中,大多需要通过老师自行出题,非常的麻烦且浪费时间,同时,当学生算术题相同时,容易出现抄袭的现象。滚轮式印章通过滚动的方式实现数学公式或者数字或者其他图文快速纸面印刷的功能,滚轮式印章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公告号为cn216993646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双滚轮印章,包括外壳和章盖,所述外壳和章盖活动卡合,所述滚轮机构包括第一滚轮印章和第二滚轮印章,所述第一滚轮印章的两端分别与外壳的一侧内壁和隔片转动连接,所述隔片远离第一滚轮印章的一侧与外壳的另一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块。通过在第一滚轮印章和第二滚轮印章上设置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当第一滚轮印章和第二滚轮印章转动时,两组阿拉伯数字上不同的数字与运算法则对应形成算术题,方便老师进行出题。此种同轴双滚轮印章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旋转调节扭和第二旋转调节扭可以对第一滚轮印章和第二滚轮印章上的数字进行调换,保证数字的不同,使不同学生的题目不同,防止学生互相参考。通过频繁地手动旋转第一旋转调节扭和第二旋转调节扭来对第一滚轮印章和第二滚轮印章上的数字进行调换,此种操作十分麻烦,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也会降低产品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滚轮式印章,该滚轮式印章在使用的过程中,不需要转动两侧的滚轮即可实现自动更换数字组合,方便用户使用,有效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感。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滚轮式印章,包括外壳、滚轮组件及章盖;所述的外壳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的滚轮组件安装于所述的外壳设有开口的端部上,所述的章盖连接在所述的外壳设有开口的端部上且该章盖盖住所述的滚轮组件;所述的滚轮组件包括大滚轮、小滚轮及同步件,所述的大滚轮的外径大于所述的小滚轮的外径且所述的大滚轮上的数字多于所述的小滚轮上的数字,所述的大滚轮和小滚轮均转动连接在所述的外壳上;所述的同步件连接在所述的大滚轮和小滚轮之间,所述的同步件能带动所述的大滚轮和小滚轮同步转动;所述的大滚轮和小滚轮的一侧均露置在所述的外壳外且该大滚轮的一侧和小滚轮的一侧在同一水平线上。

3、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式印章,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4、由于本滚轮式印章的滚轮组件包括大滚轮和小滚轮,所述的大滚轮的外径大于所述的小滚轮的外径且所述的大滚轮上的数字多于所述的小滚轮上的数字,受同步件作用,所述的大滚轮和小滚轮同步转动,在使用过程中所述的大滚轮和小滚轮贴纸面的线速度相同,因此,不需要转动两侧的滚轮即可实现自动更换数字组合,方便用户使用,有效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感。

5、作为改进,所述的大滚轮和小滚轮之间设有中间支架,所述的中间支架安装在所述的外壳上,所述的同步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的中间支架上;所述的大滚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的中间支架的一侧与所述的外壳一侧的内壁之间,所述的小滚轮转动连接在所述的中间支架的另一侧与所述的外壳的另一侧的内壁之间;所述的大滚轮与所述的同步件的一端之间通过第一齿轮传动结构传动连接,所述的小滚轮与所述的同步件的另一端之间通过第二齿轮传动结构传动连接。采用此种结构后,大滚轮、小滚轮及同步件安装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6、作为改进,所述的外壳的内壁上设有插槽,所述的中间支架的两侧插接在所述的插槽内,所述的中间支架将所述的外壳内腔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的大滚轮安装在所述的第一腔体内,所述的小滚轮安装在所述的第二腔体内。采用此种结构后,中间支架支撑在外壳内不仅用于安装大滚轮和小滚轮,还能起到加固外壳的作用,使得结构更加可靠。

7、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齿轮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圈和第一齿轮,所述的第一齿圈设于所述的大滚轮靠近所述的同步件的一侧上,所述的第一齿轮设于所述的同步件靠近所述的大滚轮的一端上,所述的第一齿轮安装在所述的第一齿圈内且该第一齿轮与所述的第一齿圈下侧啮合。采用此种结构后,同步件与大滚轮之间传动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传动效果好。

8、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二齿轮传动结构包括第二齿圈和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二齿圈设于所述的小滚轮靠近所述的同步件的一侧上,所述的第二齿轮设于所述的同步件靠近所述的小滚轮的一端上,所述的第二齿轮安装在所述的第二齿圈内且该第二齿轮与所述的第二齿圈下侧啮合。采用此种结构后,同步件与小滚轮之间传动结构简单,组装方便且传动效果好。

9、作为改进,所述的同步件的中部为连接轴,所述的连接轴连接在所述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所述的连接轴横截面的直径小于所述的第一齿轮的外径和第二齿轮的外径;所述的中间支架的下端设有嵌入槽,所述的连接轴嵌入在所述的嵌入槽内。采用此种结构后,同步件与中间支架的安装结构简单,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对同步件左右限位,可避免同步件左右移动,安装较可靠。

10、作为改进,外壳设有开口的端部上设有滚轮支架,所述的滚轮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的外壳一侧的底面之间形成第一轴孔,所述的大滚轮靠近所述的第一轴孔的一端设有第一滚轮轴,所述的第一滚轮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的第一轴孔内;所述的滚轮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的外壳另一侧的底面之间形成第二轴孔,所述的小滚轮靠近所述的第二轴孔的一端设有第二滚轮轴,所述的第二滚轮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的第二轴孔内。采用此种结构后,大滚轮和小滚轮通过滚轮支架进行安装,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11、作为改进,所述的滚轮支架通过第一卡扣结构可拆式连接在所述的外壳设有开口的端部。采用此种结构后,拆装大滚轮和小滚轮较方便。

12、作为改进,所述的大滚轮包括大滚轮体及大滚轮轮毂,所述的大滚轮体套装在所述的大滚轮轮毂外,所述的大滚轮轮毂内设有第一储液腔,所述的大滚轮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出液间隙,所述的第一出液间隙与所述的第一储液腔相互连通,所述的第一储液腔内的液体透过第一出液间隙填充在大滚轮体和所述的大滚轮轮毂之间。采用此种结构后,大滚轮由大滚轮体及大滚轮轮毂组装而成,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13、作为改进,所述的大滚轮轮毂包括大轮毂体及大轮毂盖,所述的大轮毂体靠近所述的大轮毂盖的一侧设有第一储液槽,所述的大轮毂盖扣接在所述的大轮毂体的第一储液槽的开口内,所述的大轮毂体与大轮毂盖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一储液腔,所述的大轮毂盖与所述的大轮毂体的连接处留有间隙形成所述的第一出液间隙。采用此种结构后,大滚轮轮毂由大轮毂体及大轮毂盖组装而成,所述的大轮毂盖与所述的大轮毂体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出液间隙,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14、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一滚轮轴设于所述的大轮毂体远离所述的大轮毂盖的一侧上,所述的第一滚轮轴为中空结构,该第一滚轮轴的内腔与所述的大轮毂体的内腔相互连通,所述的第一滚轮轴的开口处堵塞有第一密封塞;所述的第一齿圈设于所述的大轮毂盖远离所述的大轮毂体的一侧上,所述的大轮毂盖的该侧上还设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的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的中间支架的一侧的侧壁上。采用此种结构后,打开第一密封塞就能向所述的第一储液腔内补充液体,结构简单,使用也较方便。

15、作为改进,所述的大轮毂体靠近所述的大轮毂盖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一凸块,所述的大轮毂盖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的第一凸块相匹配的第一凹槽,多个第一凸块一一对应地插接在多个第一凹槽内,所述的第一凸块与所述的第一凹槽的连接处留有间隙形成所述的第一出液间隙。采用此种结构后,受第一凸块和第一凹槽的结构作用,从第一出液间隙透出的液体在大滚轮体内侧填充地会比较均匀,有效提高印刷效果。

16、作为改进,所述的小滚轮包括小滚轮体及小滚轮轮毂,所述的小滚轮体套装在所述的小滚轮轮毂外,所述的小滚轮轮毂内设有第二储液腔,所述的小滚轮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出液间隙,所述的第二出液间隙与所述的第二储液腔相互连通,所述的第二储液腔内的液体透过第二出液间隙填充在小滚轮体和所述的小滚轮轮毂之间。采用此种结构后,小滚轮由小滚轮体及小滚轮轮毂组装而成,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17、作为改进,所述的小滚轮轮毂包括小轮毂体及小轮毂盖,所述的小轮毂体靠近所述的小轮毂盖的一侧设有第二储液槽,所述的小轮毂盖扣接在所述的小轮毂体的第二储液槽的开口内,所述的小轮毂体与小轮毂盖之间形成所述的第二储液腔,所述的小轮毂盖与所述的小轮毂体的连接处留有间隙形成所述的第二出液间隙。采用此种结构后,小滚轮轮毂由小轮毂体及小轮毂盖组装而成,所述的小轮毂盖与所述的小轮毂体的连接处形成第二出液间隙,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18、作为改进,所述的第二滚轮轴设于所述的小轮毂体远离所述的小轮毂盖的一侧上,所述的第二滚轮轴为中空结构,该第二滚轮轴的内腔与所述的小轮毂体的内腔相互连通,所述的第二滚轮轴的开口处堵塞有第二密封塞;所述的第二齿圈设于所述的小轮毂盖远离所述的小轮毂体的一侧上,所述的小轮毂盖的该侧上还设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的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的中间支架的另一侧的侧壁上。采用此种结构后,打开第二密封塞就能向所述的第二储液腔内补充液体,结构简单,使用也较方便。

19、作为改进,所述的小轮毂体靠近所述的小轮毂盖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二凸块,所述的小轮毂盖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的第二凸块相匹配的第二凹槽,多个第二凸块一一对应地插接在多个第二凹槽内,所述的第二凸块与所述的第二凹槽的连接处留有间隙形成所述的第二出液间隙。采用此种结构后,受第二凸块和第二凹槽的结构作用,从第二出液间隙透出的液体在小滚轮体内侧填充地会比较均匀,有效提高印刷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