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辊刮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82681发布日期:2024-01-06 22:5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辊刮墨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印刷辊清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印刷辊刮墨器。


背景技术:

1、在现有的印刷设备中,大部分都采用在印刷辊的表面附着油墨,从而进行印刷。当印刷完毕时,印刷辊上仍然残留有油墨,若没有将残留的油墨清洗掉时,油墨干透后会粘结在印刷辊的表面,从而影响印刷辊进行下一次的印刷操作,进而降低印刷质量。因此,需要对印刷完毕后的印刷辊进行清洗,以清除掉印刷辊表面的油墨。

2、现有技术的印刷辊清洁装置的清洁方式大多都是通过一组清洁毛刷对转动的印刷辊进行清洁,该方式清洁毛刷不动,印刷辊进行转动,当印刷辊转动慢,清洁耗时长,当印刷辊转动过快,印刷辊会有残留的墨印没清洁干净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用印刷辊不转动,清洁毛刷转动的方式来进行清洁。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印刷辊刮墨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印刷辊刮墨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辊刮墨器,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为矩形体,工作台的前后两端壁面上均开设有矩形槽,前端矩形槽的腔内设置有螺纹杆,工作台的一侧壁面上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印刷辊本体,印刷辊本体与工作台之间设置移动支撑作用的支撑组件,工作台的顶端壁面上设置有可以对印刷辊本体外壁面进行清洗的清洗组件。

3、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有支撑框和移动块,清洗组件和移动块的数量均为两个,支撑框呈倒u型,两个支撑框之间通过移动块固定连接。

4、作为优选,两个所述支撑框的顶端壁面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支撑块的左右两侧壁面之间均开设有卡合槽。

5、作为优选,两个所述移动块位于支撑框的内侧壁面上,移动块可活动卡合在矩形槽内,螺纹杆活动贯穿对应的移动块,螺纹杆的左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矩形槽的左侧壁面上,螺纹杆的右端活动贯穿矩形槽并与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6、作为优选,所述清洗组件包括有固定块和清洗筒,固定块为两个,两个固定块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壁面上,清洗筒通过轴承活动呈水平状态活动贯穿两个固定块,清洗筒与工作台呈相互平行状态。

7、作为优选,所述清洗筒的外壁面上固定安装有旋转齿,旋转齿活动啮合有齿轮,齿轮的轴心线上固定贯穿有转动杆。

8、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杆靠近固定块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固定块的一侧壁面上,转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顶端壁面上,转动杆靠近伺服电机的一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9、作为优选,所述清洗筒为空心,清洗筒的直径比印刷辊本体大,清洗筒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刷毛,刷毛围绕清洗筒的轴心线呈环形阵列分布。

10、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辊刮墨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一种印刷辊刮墨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组件与螺纹杆和转动电机之间配合可以将印刷辊本体进行左右移动,通过设置清洗组件可以对印刷辊本体的外壁面进行清洗,使得印刷辊本体可以在左右移动过程中进行清洗,清洗筒在旋转过程中可以对印刷辊本体的外壁面进行全方位的清洁,且清洗筒转速越高清洁力度大,从而确保清洁效果好,避免出现印刷辊本体外壁面出现遗漏的情况。

13、(2)、该一种印刷辊刮墨器,在使用时,将印刷辊本体穿过清洗筒,印刷辊本体的两端分别卡合在支撑块的卡合槽内,然后转动电机驱动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转动带动移动块和支撑框整体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印刷辊本体整体进行左右的移动,通过设置移动块卡合在矩形槽内,可以提高装置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14、(3)、该一种印刷辊刮墨器,通过设置清洗组件,清洗组件包括有固定块和清洗筒,清洗筒与固定块之间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清洗过程中伺服电机驱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转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清洗筒外壁面的旋转齿活动啮合,从而齿轮带动清洗筒进行转动,清洗筒内壁面的刷毛对印刷辊本体外壁面进行清洁,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可以对印刷辊本体的外壁面进行深度清洁,清洗筒的转速越快,清洁力度越大,清洗效果越好。



技术特征:

1.一种印刷辊刮墨器,包括工作台(10),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0)为矩形体,工作台(10)的前后两端壁面上均开设有矩形槽(11),前端矩形槽(11)的腔内设置有螺纹杆(12),工作台(10)的一侧壁面上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13),工作台(10)的上方设置有印刷辊本体(14),印刷辊本体(14)与工作台(10)之间设置移动支撑作用的支撑组件(15),工作台(10)的顶端壁面上设置有可以对印刷辊本体(14)外壁面进行清洗的清洗组件(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辊刮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5)包括有支撑框(17)和移动块(20),清洗组件(16)和移动块(20)的数量均为两个,支撑框(17)呈倒u型,两个支撑框(17)之间通过移动块(2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辊刮墨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框(17)的顶端壁面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块(18),支撑块(18)的左右两侧壁面之间均开设有卡合槽(1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辊刮墨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块(20)位于支撑框(17)的内侧壁面上,移动块(20)可活动卡合在矩形槽(11)内,螺纹杆(12)活动贯穿对应的移动块(20),螺纹杆(12)的左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矩形槽(11)的左侧壁面上,螺纹杆(12)的右端活动贯穿矩形槽(11)并与转动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辊刮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组件(16)包括有固定块(21)和清洗筒(22),固定块(21)为两个,两个固定块(21)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0)的顶端壁面上,清洗筒(22)通过轴承活动呈水平状态活动贯穿两个固定块(21),清洗筒(22)与工作台(10)呈相互平行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辊刮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筒(22)的外壁面上固定安装有旋转齿(23),旋转齿(23)活动啮合有齿轮(24),齿轮(24)的轴心线上固定贯穿有转动杆(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辊刮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6)靠近固定块(21)的一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在固定块(21)的一侧壁面上,转动杆(26)的另一端设置有伺服电机(25),伺服电机(25)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0)的顶端壁面上,转动杆(26)靠近伺服电机(25)的一端与伺服电机(2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辊刮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筒(22)为空心,清洗筒(22)的直径比印刷辊本体(14)大,清洗筒(22)的内侧壁面上设置有刷毛(27),刷毛(27)围绕清洗筒(22)的轴心线呈环形阵列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印刷辊清洗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印刷辊刮墨器,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为矩形体,工作台的前后两端壁面上均开设有矩形槽,前端矩形槽的腔内设置有螺纹杆,工作台的一侧壁面上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印刷辊本体,印刷辊本体与工作台之间设置移动支撑作用的支撑组件,工作台的顶端壁面上设置有可以对印刷辊本体外壁面进行清洗的清洗组件。本技术通过设置支撑组件与螺纹杆和转动电机之间配合可以将印刷辊本体进行左右移动,通过设置清洗组件可以对印刷辊本体的外壁面进行清洗,使得印刷辊本体可以在左右移动过程中进行清洗,清洗筒在旋转过程中可以对印刷辊本体的外壁面进行全方位的清洁。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坤,成小平,徐小霞,成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志坤印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