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及双线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21670发布日期:2023-10-14 13:45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机及双线印刷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硅片丝网印刷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印刷机及双线印刷机。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印刷机采用分体式设计,主要分为印刷转台、检测工位以及印刷机构三个部分,硅片经过前端运输模组将硅片运输至转台上后,通过转台将硅片旋转至印刷机构进行印刷银铝浆,印刷完成后,通过转台将硅片旋转至下道输送模组。印刷转台使用dd马达作为旋转平台的驱动件,成本较高;且单通道完成硅片印刷,步骤复杂,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印刷机,能够降低成本,简化加工步骤,提高效率。

2、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印刷机的双线印刷机。

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印刷机,包括:

4、输送线,具有用于输送硅片的输送面,所述输送线按加工次序依次设有检测工位和印刷工位;

5、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检测工位,所述检测装置设有检测件,所述检测件朝向所述输送面设置,并用于检测所述输送面上硅片的位置,得到硅片的检测位置;

6、网板、网板调整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印刷工位,所述网板与所述输送面相对设置,所述网板与所述网板调整装置传动相连;

7、其中,响应于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得到的检测位置,所述网板调整装置调整网板至与的检测位置相对齐;

8、印刷装置,设置于所述印刷工位,所述印刷装置设有印刷部,所述印刷部位于所述网板远离所述输送面的一侧,且能够刮动浆料透过所述网板至硅片上。

9、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印刷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使用输送线进行整体的输送,节省前端运输模组上料至转台及转台下料至下道运输模组的加工步骤,提高效率,且不再使用转台及dd马达,降低了设备成本;

11、2.在硅片输送至检测工位时,通过检测装置检测硅片相对于运输面的位置,在此硅片移动至印刷工位时,通过网板调整装置对网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使得网板的网孔与输送面上硅片的印刷位置相对齐,在网板的网孔与硅片的印刷位置对齐后,印刷装置的印刷部刮动网板远离硅片一面的浆料,浆料透过网板上的网孔印刷至硅片上,网板与硅片对齐,使得硅片上的印刷位置固定,硅片印刷的质量更高。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印刷装置包括印刷移动机构和印刷组件,所述印刷组件上设有所述印刷部,所述印刷移动机构与所述印刷组件传动相连,以驱动所述印刷部抵接至所述网板,并刮动所述网板上的浆料至硅片上。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印刷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台、印刷横移组件和印刷竖移组件,所述印刷横移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台上,所述印刷横移组件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输送面且垂直于所述输送线的输送方向设置,所述印刷横移组件与所述印刷竖移组件传动相连,以带动所述印刷竖移组件沿所述印刷横移组件的移动方向移动,所述印刷竖移组件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输送面设置,所述印刷竖移组件与所述印刷组件传动相连,以带动所述印刷组件沿所述印刷竖移组件的移动方向移动。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印刷移动机构还包括印刷纵移组件,所述印刷纵移组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输送线的移动方向同向,所述印刷纵移组件设置于所述印刷竖移组件上,与所述印刷组件传动相连,以带动所述印刷组件沿所述输送线的移动方向移动。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印刷移动机构响应于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得到的检测位置,所述印刷移动机构调整所述印刷部至与硅片位置相对齐。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印刷横移组件、所述印刷竖移组件和所述印刷纵移组件其中至少之一为丝杠滑块结构。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网板调整装置包括基座、网板安装台、平面移动机构和网板竖移组件,所述网板竖移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网板竖移组件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输送面设置,所述网板竖移组件与所述平面移动机构传动相连,以带动所述平面移动机构沿所述网板竖移组件的移动方向移动,所述平面移动机构平行于所述输送面设置,所述平面移动机构与所述网板安装台传动相连,以带动所述网板安装台在平行于所述输送面的平面内移动,所述网板安装台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网板的印刷通孔,所述印刷通孔的轴向朝向所述输送面设置。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检测件为ccd相机。

1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送线包括多个带式输送机,所述检测工位和所述印刷工位集中于同一所述带式输送机上。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双线印刷机,包括:分别为第一印刷机和第二印刷机,第一印刷机具有第一输送线、第一检测工位和第一印刷工位,第二印刷机具有第二输送线、第二检测工位和第二印刷工位,所述第一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检测工位和所述第一印刷工位与所述第二检测工位和所述第二印刷工位错位设置。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双线印刷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双线印刷机相较于单一的转台运输,提高了运输效率;并且,双线印刷机的第一检测工位、第一印刷工位与第二检测工位、第二印刷工位可以错位设置,减少第一输送线和第二输送线之间的距离,双线印刷机的占地面积与分体式印刷机的占地面积接近,但双线印刷机能够双线同时加工,双线印刷机的空间利用率更高,且产量更高。

22、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装置包括印刷移动机构和印刷组件,所述印刷组件上设有所述印刷部,所述印刷移动机构与所述印刷组件传动相连,以驱动所述印刷部抵接至所述网板,并刮动所述网板上的浆料至硅片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台、印刷横移组件和印刷竖移组件,所述印刷横移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台上,所述印刷横移组件的移动方向平行所述输送面且垂直于所述输送线的输送方向设置,所述印刷横移组件与所述印刷竖移组件传动相连,以带动所述印刷竖移组件沿所述印刷横移组件的移动方向移动,所述印刷竖移组件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输送面设置,所述印刷竖移组件与所述印刷组件传动相连,以带动所述印刷组件沿所述印刷竖移组件的移动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移动机构还包括印刷纵移组件,所述印刷纵移组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输送线的移动方向同向,所述印刷纵移组件设置于所述印刷竖移组件上,与所述印刷组件传动相连,以带动所述印刷组件沿所述输送线的移动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移动机构响应于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得到的检测位置,所述印刷移动机构调整所述印刷部至与硅片位置相对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横移组件、所述印刷竖移组件和所述印刷纵移组件其中至少之一为丝杠滑块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板调整装置包括基座、网板安装台、平面移动机构和网板竖移组件,所述网板竖移组件设置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网板竖移组件的移动方向垂直于所述输送面设置,所述网板竖移组件与所述平面移动机构传动相连,以带动所述平面移动机构沿所述网板竖移组件的移动方向移动,所述平面移动机构平行于所述输送面设置,所述平面移动机构与所述网板安装台传动相连,以带动所述网板安装台在平行于所述输送面的平面内移动,所述网板安装台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网板的印刷通孔,所述印刷通孔的轴向朝向所述输送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为ccd相机。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包括多个带式输送机,所述检测工位和所述印刷工位集中于同一所述带式输送机上。

10.一种双线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印刷机,分别为第一印刷机和第二印刷机,第一印刷机具有第一输送线、第一检测工位和第一印刷工位,第二印刷机具有第二输送线、第二检测工位和第二印刷工位,所述第一输送线与所述第二输送线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检测工位和所述第一印刷工位与所述第二检测工位和所述第二印刷工位错位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机及双线印刷机,其中印刷机包括:输送线,具有用于输送硅片的输送面,输送线按加工次序依次设有检测工位和印刷工位;检测装置,设置于检测工位,检测装置设有检测件,检测件朝向输送面设置,并用于检测输送面上硅片的位置,得到硅片的检测位置;网板、网板调整装置,均设置于印刷工位,网板与输送面相对设置,网板与网板调整装置传动相连;其中,响应于检测装置检测得到的检测位置,网板调整装置调整网板至与硅片位置相对齐;印刷装置,设置于印刷工位,印刷装置设有印刷部,印刷部位于网板远离输送面的一侧,且能够刮动浆料透过网板至硅片上。能够降低成本,简化加工步骤,提高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利元亨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