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放墨加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80679发布日期:2024-04-01 13:49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机放墨加热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墨槽加热,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印刷机放墨加热机构。


背景技术:

1、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

2、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而油墨的温度较低的话会影响印刷的质量。现有的印刷机用油墨存放装置对于油墨的加热效果差。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油墨会凝固,导致印刷机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印刷机放墨加热机构,有利于实现印刷机油墨加热保温。

2、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发明目的:

3、一种印刷机放墨加热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墨槽,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螺纹孔、一组出墨孔及槽口,一组所述螺纹孔及一组所述出墨孔分别连通所述槽口;一组顶针,设置在所述墨槽的一侧,分别螺纹连接对应的所述螺纹孔;垫板,固定连接所述墨槽;墨槽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垫板的下侧,设置有对称的存储槽及人字槽,对称的所述存储槽分别连通所述人字槽,对称的所述存储槽内分别设置有加热棒,两个所述加热棒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接线柱,每个所述接线柱分别设置所述人字槽内;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墨槽支撑板。

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墨槽对应每个所述顶针分别设置有数字标识。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墨槽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侧板,所述侧板、所述垫板及所述墨槽封闭所述槽口。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垫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孔,两个锁紧螺栓匹配两个所述定位孔,两个所述锁紧螺栓分别螺纹连接所述墨槽支撑板。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钢片压块、上钢片及下钢片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墨槽的斜上方,紧固螺钉自上而下依次螺纹连接所述钢片压块、所述上钢片、所述下钢片及所述墨槽。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9、(1)本装置通过设置加热棒,实现对印刷机油墨的加热保温,避免油墨凝固,保持印刷机正常工作;

10、(2)本装置的一个加热棒内置热感应传感器,实现对印刷机内部温度检测,当温度过低时,实现对油墨的自动加热保温;

11、(3)本装置通过采用锁紧螺栓,实现墨槽等与墨槽支撑板及加热棒连接,拆卸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印刷机放墨加热机构,其特征是,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放墨加热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墨槽(1)对应每个所述顶针(2)分别设置有数字标识(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放墨加热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墨槽(1)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侧板(7),所述侧板(7)、所述垫板(3)及所述墨槽(1)封闭所述槽口(1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印刷机放墨加热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垫板(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定位孔(301),两个锁紧螺栓(8)匹配两个所述定位孔(301),两个所述锁紧螺栓(8)分别螺纹连接所述墨槽支撑板(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机放墨加热机构,其特征是:钢片压块(9)、上钢片(10)及下钢片(11)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墨槽(1)的斜上方,紧固螺钉自上而下依次螺纹连接所述钢片压块(9)、所述上钢片(10)、所述下钢片(11)及所述墨槽(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机放墨加热机构,其特征是,包括:墨槽,设置有一组均匀分布的螺纹孔、一组出墨孔及槽口,一组所述螺纹孔及一组所述出墨孔分别连通所述槽口;一组顶针,设置在所述墨槽的一侧,分别螺纹连接对应的所述螺纹孔;垫板,固定连接所述墨槽;墨槽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垫板的下侧,设置有对称的存储槽及人字槽,对称的所述存储槽分别连通所述人字槽,对称的所述存储槽内分别设置有加热棒。本技术涉及墨槽加热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印刷机放墨加热机构。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印刷机放墨加热机构,有利于实现印刷机油墨加热保温。

技术研发人员:李康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聚康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07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