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印印刷用自动加墨收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80518发布日期:2024-04-18 11:56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印印刷用自动加墨收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包装印刷,具体涉及一种胶印印刷用自动加墨收墨系统。


背景技术:

1、胶印印刷时,每个色组一般都是通过人工进行加墨的,每次加墨1~2kg,然后等待油墨快使用完时,再通过人工继续添加油墨,直至某个产品印刷结束为止;此过程费时费力,且很难控制油墨的流速以及墨量的大小。

2、另外,当一个产品印刷结束后,需要由人工用塑料刮刀将机器上的油墨进行回收,并存储至空的油墨罐中。此过程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而且通过此方式回收的油墨会含有杂质,进而会影响后续使用。因此,以上问题亟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胶印印刷用自动加墨收墨系统,通过泵、空气压滤机以及过滤膜的配合使用,不仅实现了自动收墨,省时省力,还可对回收的油墨进行过滤,从而减少了杂质,提高了油墨回收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胶印印刷用自动加墨收墨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加墨装置和收墨装置,且所述加墨装置设置在色组上方,并通过加墨装置进行自动加墨;所述收墨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固定板、回收箱、抽拉机构、泵、软管和过滤膜;所述上壳体水平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中间位置,且二者整体成型成一内部连通的凸字型中空腔体;在所述上壳体的内部中间偏下位置还左右间隔竖直对称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固定板,每一所述固定板均竖直纵向设置,且其下表面均竖直向下延伸至下壳体内部,并分别与下壳体的内底面垂直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还上下水平平行设有两个回收箱,且每一所述回收箱分别通过抽拉机构做水平纵向滑动;在所述上壳体的内部相对于固定板上方还水平设有与其相匹配的过滤膜,且在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还设有泵,所述泵的下端与所述上壳体内部密封连通,且其上端与所述软管下端密封连通,进而通过泵将墨斗内的油墨抽至上壳体内,经过滤膜过滤后,再存储至对应回收箱内。

3、优选的,所述加墨装置包括存储罐、加墨管和控制阀;所述存储罐设置在墨斗上方,且在其下表面沿其长度方向还依次间隔竖直设有数个加墨管,每一所述加墨管的上端分别竖直向上与所述存储罐的内部密封连通,且在其下端还分别设有控制阀,进而通过控制阀控制油墨流速以及墨量大小。

4、优选的,在所述下壳体的内底面相对于两个固定板之间还水平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加强板,且所述加强板分别与所述下壳体的内底面以及对应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进而对两个固定板进行加强固定;在每一所述固定板的外侧面与所述下壳体的内底面之间还分别竖直固定设有筋板,进而通过筋板对两个固定板进行加强固定。

5、优选的,每一所述回收箱均为上端开放式的中空长方体结构,且在其内部还分别套接设有与其相匹配的收集袋,每一所述收集袋的收集端均朝上设置,进而通过收集袋对经过滤后的油墨进行收集存储;在每一所述回收箱的前侧端面中间位置还嵌入式固定设有第一把手,每一所述第一把手的表面还设有橡胶材质制成的防滑套,且在每一所述防滑套上还设有防滑纹;靠下侧所述回收箱水平放置在所述加强板的上表面,且通过抽拉机构进行水平纵向抽拉运动;在靠下侧所述回收箱的上表面靠左右两侧边沿处还分别水平纵向设有第二滑轨,两个所述第二滑轨左右对称设置,且分别对油墨收集至对应收集袋的动作不产生影响;在靠上侧所述回收箱的下表面还呈矩形设有四个与第二滑轨相匹配的第二滑块,且每一所述第二滑块的设置位置均与对应所述第二滑轨的设置位置相对应,进而通过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块的配合使用,靠上侧所述回收箱沿靠下侧所述回收箱做水平纵向滑动。

6、优选的,每一所述抽拉机构均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在每一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相对于对应回收箱位置处还分别上下平行间隔设有两个第一滑轨,每一所述第一滑轨均水平纵向设置,且分别与对应所述固定板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在每一所述回收箱的左右外侧面还分别呈矩形设有四个与第一滑轨相匹配的第一滑块,每一所述第一滑块的设置位置均与对应所述第一滑轨的设置位置相对应,进而通过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的配合使用,每一所述回收箱分别在两个固定板之间做水平纵向抽拉运动。

7、优选的,在所述上壳体的内部相对于过滤膜与固定板之间还水平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与上壳体内部相匹配的漏斗状结构,且其上端为大径端,并与所述上壳体的对应内侧面连接;所述导流板的外锥面支承在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上端,且其小径端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相对于靠上侧回收箱的正上方,并对靠上侧所述回收箱的抽拉运动不产生干涉;所述导流板的小径端内径小于对应所述收集袋的收集端大小,进而确保经过滤的油墨可通过导流板导流至对应收集袋中进行存储。

8、优选的,还包括固定块、限位板、销轴和第二把手;在所述过滤膜的右侧面还水平对齐固定设有与其相匹配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嵌入设置在所述上壳体的右侧面对应位置,且其右侧面水平向右延伸出所述上壳体的右侧面;在所述固定块超出上壳体部分还上下对称水平设有限位板,且每一所述限位板的左侧面分别与所述上壳体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在上边一个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还垂直设有销轴,所述销轴的下端竖直向下依次贯穿上边一个所述限位板、固定块以及下边一个所述限位板,并对过滤膜的水平横向滑动进行限位;在所述固定块与所述上壳体的接合处还套接设有与固定块相匹配的密封垫,且所述密封垫与所述上壳体嵌入式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块的右侧面中间位置还垂直设有第二把手,且所述第二把手与两个所述限位板互不干涉设置。

9、优选的,还包括空气压滤机和管路;在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靠左侧还设有空气压滤机,且所述空气压滤机分别与泵以及软管互不干涉设置;所述空气压滤机的输出端与所述管路的一端密封连通,且所述管路的另一端竖直向下延伸至所述上壳体的内部,并在所述上壳体的内顶面相对于管路与上壳体连接处还设有空气过滤网,进而通过增加上壳体内部的空气压力,将泵入的油墨进行压滤。

10、优选的,在所述上壳体的内顶面中间位置还水平贴合固定设有喇叭状的缓冲箱,所述缓冲箱的上端为小径端,并与所述泵的下端密封连通;所述缓冲箱间隔设置在所述过滤膜的正上方,且其大径端与所述过滤膜正对着设置;在所述缓冲箱的内部从上至下还平行间隔交错设有数个扰流板,且每一所述扰流板均朝缓冲箱中心方向水平向下倾斜,每一所述扰流板均与所述缓冲箱的内部对应位置相匹配,且其长度均为所述缓冲箱对应位置直径的四分之三,靠左侧设置的每一所述扰流板的左端面分别与所述缓冲箱的左内侧面固定连接,且靠右侧设置的每一所述扰流板的右端面分别与所述缓冲箱的右内侧面固定连接;墨斗内的油墨通过泵抽至缓冲箱内,经扰流板进行缓冲减速后,再流入至过滤膜上进行过滤。

11、优选的,还包括液压缸、万向轮和支腿;在所述下壳体的内底面四个直角处相对于固定板外侧还竖直对称设有液压缸,且四个所述液压缸的动作同步,并分别与对应所述固定板以及筋板互不干涉设置;每一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分别竖直向下延伸出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并分别与对应所述万向轮连接;在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四个直角处还竖直对称设有支腿,且每一所述支腿均设置在四个所述万向轮围成的方形区域内;处于上极限位置时每一所述万向轮的下端面均设于对应所述支腿下端所在水平面的上方,且在液压缸的驱动下,通过万向轮和支腿的配合,进行移动状态和收墨状态的切换。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泵、空气压滤机以及过滤膜的配合使用,不仅实现了自动收墨,省时省力,还可对回收的油墨进行过滤,从而减少了杂质,提高了油墨回收率;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回收箱的交替使用,从而无需暂停作业,提高了回收效率;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五个加墨管以及相对应的控制阀,不仅提高了加墨速度,还可控制油墨的流速以及墨量的大小,省时省力,提高了加墨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