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97759发布日期:2024-05-17 12:01阅读:7来源:国知局
输送装置、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输送装置、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以往,使用了输送载体的各种输送装置。其中,有使用输送带来输送载体的输送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喷墨印刷装置,该喷墨印刷装置具备输送带和与该输送带抵接而旋转的测定辊,通过编码器测定伴随输送带的移动而产生的测定辊的旋转角,根据该测定结果来判断输送带的移动量,并根据该移动量来控制布帛的进给量。

2、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7-101121号公报

3、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喷墨印刷装置中,测定辊有可能由于制造公差等而偏心。在专利文献1的喷墨印刷装置中,在测定辊偏心后的情况下,编码器对测定辊的旋转角的测定精度低,输送带的移动量、即布帛的进给量的测定精度低。这样,在使用输送带来输送载体的以往的输送装置中,难以以高精度检测输送带的移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实用新型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装置具备输送介质的输送带以及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具备:接触带,能够通过与所述输送带接触而相对于所述输送带从动旋转;第一轴部件与第二轴部件,缠绕有所述接触带;以及检测部,能够检测所述接触带从动旋转时的所述接触带的移动量,所述第一轴部件与所述第二轴部件构成为不随着所述接触带的从动旋转而旋转。

2、优选地,所述第一轴部件具有能够与所述接触带的内周面接触的第一外周面,所述第二轴部件具有能够与所述接触带的内周面接触的第二外周面,所述第一外周面与所述第二外周面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保持有润滑剂的凹部。

3、优选地,所述凹部具有第一壁部与第二壁部,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第二壁部构成所述凹部的至少一部分,并在所述第一轴部件与所述第二轴部件延伸的方向即轴方向上彼此对置,所述接触带具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从所述接触带的内周面朝向所述凹部突出,并能够与所述第一壁部与所述第二壁部中的至少一方抵接。

4、优选地,所述接触带配置于所述输送带的内侧。

5、优选地,所述第一轴部件与所述第二轴部件中的至少一方是能够随着所述接触带的从动旋转而旋转地安装于所述输送装置的可旋转轴,所述输送装置具备马达以及控制部,所述马达与所述可旋转轴连接,所述控制部使旋转转矩产生,以防所述可旋转轴随着所述接触带的从动旋转而相对于所述马达旋转,所述输送带具有能够粘合所述介质的粘合面,所述接触带与所述粘合面接触,所述控制部能够基于所述旋转转矩的大小来判断所述粘合面的状态。

6、另外,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实用新型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备输送介质的输送带、对所述介质喷出液体的喷出部以及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具备:接触带,能够通过与所述输送带接触而相对于所述输送带从动旋转;第一轴部件与第二轴部件,缠绕有所述接触带;以及检测部,能够检测所述接触带从动旋转时的所述接触带的移动量,所述第一轴部件与所述第二轴部件构成为不随着所述接触带的从动旋转而旋转。

7、另外,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输送介质的输送带的移动量,所述检测装置具备:接触带,能够通过与所述输送带接触而相对于所述输送带从动旋转;第一轴部件与第二轴部件,缠绕有所述接触带;以及检测部,能够检测所述接触带从动旋转时的所述接触带的移动量,所述第一轴部件与所述第二轴部件构成为不随着所述接触带的从动旋转而旋转。



技术特征: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6.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7.一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输送介质的输送带的移动量,所述检测装置具备: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输送装置、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检测装置,以高精度检测输送带的移动量。输送装置(1)具备输送介质(M)的输送带(5)以及检测装置(30),检测装置(30)具备:接触带(31),能够通过与输送带(5)接触而相对于输送带(5)从动旋转;第一轴部件(32)与第二轴部件(33),缠绕有接触带(31);以及检测部(34),能够检测接触带(31)从动旋转时的接触带(31)的移动量,第一轴部件(32)与第二轴部件(33)构成为不随着接触带(31)的从动旋转而旋转。

技术研发人员:滝岛庆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30925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