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6587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打印机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说来涉及一种用于在介质插入口处校正介质的倾斜的打印机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校正许多种介质的倾斜的打印机设备。
打印机设备是用于在一种介质(例如在金融等部门中的诸如银行存折、支票和传票等)上进行打印的设备。在这种打印机设备中,如果介质被倾斜地插入,打印也就倾斜地实现。因而就要求操作者把介质在插入口处以正确的位置插入,以防止介质的倾斜。
但是,当操作者进行这项插入操作时,可能会由于这项操作而感到麻烦。所以在这种打印机设备上设置有一个用于校正介质倾斜的自动调节装置。该自动调节装置在操作者把介质从介质插入口插入以后能自动地校正介质的倾斜。要求这类打印机设备应当能稳定地校正介质的倾斜而与其厚度无关。


图19是示出现有技术的一个说明性视图。
如图19中所示,在该打印机设备中,从插入口90插入的介质通过输送辊92,93进行输送。然后,打印头95在该介质上实现打印。完成打印以后,该介质返回到插入口90。
用于校正倾斜的倾斜校正辊91设置在插入口90处。这种倾斜校正装置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第4-22657和2-23135号中已经公开。该倾斜校正辊91使插入的介质撞在一个碰撞件94上。倾斜校正辊91被构造成能在介质碰撞以后停止该介质的输送。所以,倾斜校正辊91被制成为多边形辊。辊91可制成例如一个方形辊。
迄今,一个单个的多边形辊设置在插入口90处。然后,该一个多边形辊使介质撞在碰撞件94上,从而校正了介质的倾斜。
但是,在使用具有不同尺寸的各种介质的情况下,就会产生一个很难使所有各种尺寸的介质都撞在该碰撞件上的问题。
此外,打印机设备还会遭遇到具有各种厚度的介质,即例如银行存折这样的厚介质和例如传票这样的薄介质。厚介质的碰撞需要较大的输送力。如果薄介质的碰撞由该输送力来实行,在该薄介质撞在碰撞件上以后就会发生回跳。所以这里存在着一个薄介质很难校正的问题。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校正具有各种尺寸的介质的倾斜的打印机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个用于校正具有各种厚度的介质的倾斜的打印机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止介质发生回跳的打印机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打印机设备在从插入口插入的介质上进行打印。该打印机设备包括一个用于对插入的介质的倾斜进行校正的倾斜校正装置,一个用于输送其倾斜已校正的介质的输送辊以及一个用于在由输送辊输送的介质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
而且,该倾斜校正装置包括多个具有互不相同的转动相位的多边形辊,以及一个被该多边形辊所输送的介质撞在其上的碰撞件。
根据本发明,首先设置了多个多边形辊。这些多边形辊能够使介质的碰撞具有与其宽度无关的稳定性。其次,该多个多边形辊被调整到具有不同的转动相位。即,由该多边形辊输送的各个相位被相应地调整为各不相同的。由于该项调整,介质的沿横向的右和左部分被分别地输送并且撞在碰撞件上。
因此,介质的一侧由第一多边形辊输送,然后介质的这一侧随即发生碰撞。当介质的这一侧发生碰撞时,第一多边形辊就发生打滑。此时,另一个多边形辊输送介质的另一侧。然后当介质的该另一侧发生碰撞时,该另一个多边形辊就发生打滑。介质的右和左边缘的这种运动是利用一个时间延迟进行的,因而在某个时间内用于输送介质的力就减小了。此外,由于介质的右和左边缘是以时间延迟的方式以较小的输送力输送的,所以可以防止薄介质在碰撞时发生回跳。因此,介质的倾斜可以被稳定地校正而与其厚度无关。
本发明的其他的特点和优点通过下面参照附图的说明将一目了然。
结合在本说明书中并组成其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目前的几个最佳实施例,该附图连同上面给出的一般说明和下面给出的对最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一起,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附图中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打印机设备的结构的视图;图2是图1中的介质插入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的介质插入装置的顶视图;图4是示出图2中的一个装置的驱动系统的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操作的流程图;图7A,7B,7C和7D是一些说明性的视图,每个图示出一个在图2中所示结构的拉入操作;图8A,8B,8C,8D和8E是一些说明性视图,每个图示出了一个在图2中所示结构的倾斜校正操作;图9是在图2中所示结构的输送导向件的说明性视图;图10A,10B,10C和10D是一些说明性视图,每个图示出了一个在图2中所示结构的阅读/写入操作;图11是在图2中所示结构的一个联锁装置的透视图;图12是在图11中所示结构的该联锁装置的分解图;图13是在图11中所示结构的该联锁装置的横剖面图;图14是在图11中示出的该联锁装置的说明性视图(部分1);图15是在图11中示出的该联锁装置的说明性视图(部分2);图16是在图11中示出的该联锁装置的说明性视图(部分3);图17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倾斜校正辊的顶视图18是另一个倾斜校正辊的透视图;以及图19是现有技术的一个说明性视图。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打印机设备的结构的视图。
如图1中所示,一个介质插入口1是一个其中可插入例如一本银行存折和一张传票等这样的介质的孔口。一个磁条阅读器/写入器2从银行存折的磁条上读出数据并且把该数据写入该磁条中。一个多边形辊3被制成一个方形辊。方形辊3的转动用来校正插入介质的倾斜。一个输送辊4用来输送插入的介质。一个压紧辊5用来把介质夹在输送辊4与压紧辊5本身之间以输送该介质。
当校正介质的倾斜时,该介质碰撞在一个碰撞板6上。一个打印头7就在该介质上进行打印。在打印过程中,一块压印板8支承着该介质。输送辊9用来输送该介质。一个页面翻转机构10用来翻转银行存折的页面。输送辊11用来输送该介质。
下面对该打印机设备的工作进行说明。插入介质插入口1中的介质由多边形辊3进行输送并且撞在碰撞板6上。因而介质的倾斜得到了校正。然后,介质由输送辊4,5进行输送。该介质由打印头7进行打印并且随后返回到介质插入口1。
如果该介质为银行存折一类,该银行存折的磁条上的数据就由磁条阅读器/写入器2读出。此外,如果页面需要翻转,页面翻转机构10就将该页面翻转。
图2是图1中的介质插入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该介质插入装置的顶视图。图4是示出该介质插入装置的驱动系统的视图。
如图3中所示,输送辊4的一个驱动轴41上设置有4个输送辊4a-4d。3个方形辊3a-3c设置在相应输送辊的前面。驱动轴41上设置有3个驱动齿轮40a-40c。此外,从动齿轮36a-36c固定在相应的方形辊3a-3c上。
驱动齿轮40a-40c通过中间齿轮31a-31c驱动从动齿轮36a-36c、碰撞板6的端部60配置在输送辊40a-40c的后面。用来检测介质插入的第一传感器12设置在方形辊3a-3c的前面。用来检测介质碰撞的第二传感器13设置在碰撞板6的端部60的前面。
如图4中所示,3个方形辊3a-3c的转动相位是互不相同的。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方形辊3b的转动相位与第一方形辊3a的转动相位偏移22.5度。第三方形辊3c的转动相位与第二方形辊3b的转动相位偏移22.5度。
电机42的驱动力通过驱动皮带43传递到输送辊4的驱动轴41上。驱动轴41上设置有驱动齿轮40a-40c,因而驱动轴41的转动力可通过中间齿轮31a-31c传递到从动齿轮36a-36c上。
因此,当输送辊4a-4d由电机42带动旋转时,方形辊3a-3c也转动。即,输送辊4a-4d的转动和方形辊3a-3c的转动都由单个电机42给出。
如图2中所示,输送辊4的驱动轴41上设置有一个支架32。支架32上设置有中间齿轮31(31a-31c),从动齿轮36a-36c以及方形辊3(3a-3c)。
其一端支承着支架32的L型驱动臂33固定在第一转动轴34上。驱动臂33的另一端通过弹簧35连接在支架32上。
因此,支架32被设置成能围绕输送辊4的驱动轴41转动。支架32受到弹簧35的顺时针偏压。在这种情况下,方形辊3处于上部位置。当第一转动轴34顺时针转动时,驱动臂33也顺时针转动。因此,弹簧35的恢复力减小,并且支架32围绕驱动轴41反时针转动。方形辊3的位置因而降低。从而该方形辊3就能输送插入的介质。
相反,当第一转动轴34沿反时针方向转动时,驱动臂33也沿反时针转动。因而驱动臂33推动支架32向上,并且使支架32围绕驱动轴41顺时针转动。于是,方形辊3又返回到以前的上部位置。此时,方形辊3与插入的介质脱离,从而不再输送介质。
第三传感器14用来检测介质的上边缘,以便在介质上进行打印。碰撞板6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三转动轴61上。当第三转动轴61顺时针转动时,碰撞板6就下降离开输送通路。而当第三转动轴61反时针转动时,碰撞板6就被推入该输送通路中。
面向输送辊4的压紧辊5由板弹簧50所支承。板弹簧50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转动轴51上。当第二转动轴51顺时针转动时,压紧轮5就被推入该输送通路中。当介质被夹在输送辊4与压紧辊5之间时,压紧辊5就对介质进行输送。当第二转动轴51沿反时针转动时,压紧辊5就移回离开该输送通路。由于这项操作,输送辊4就不能进行输送。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参看图5,与图1至图4中所示出的那些零件相同的零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输送电机42驱动上述的输送辊4和方形辊3。第一传感器12检测介质的插入。驱动电机20操作一个将参照图11及其后各图进行说明的联锁装置22。由于这项操作,就使第一至第三转动轴35,51,61转动,从而引起方形辊3、压紧辊5和碰撞板6的上下运动。
第二传感器13检测出介质撞在碰撞板6上的情况。打印装置7就在插入介质上进行打印。阅读/写入装置2从银行存折的磁条读出数据并且将该数据写入在该存折的磁条上。
控制电路100是由微处理机构成的。控制电路100根据传感器12和13的输出信号来操纵电机42,20,并且该控制电路还操纵打印装置7和阅读/写入装置2。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操作流程图。图7A至7D是示出介质如何被拉入的说明性视图。图8A至8E是示出校正介质倾斜的操作的说明性视图。
(步骤1)如图7A中所示,在初始状态中,方形辊3处于一个升高位置。压紧辊5处于一个降低位置。碰撞板6伸进输送通路中。在这种情况下,控制电路100检测出第一传感器12的一个输出信号。
(步骤2)当从第一传感器12的输出信号中检测出介质时,控制电路100就识别出介质已经插入。控制电路100起动驱动电机20并且驱动下面将要描述的联锁装置22。由此方形辊3被下降到一个较低位置。控制电路100输送电机42以低速运行。因而如图7B中所示,使方形辊3产生转动。这样,方形辊3把插入的介质朝着碰撞板6的方向输送。
此外,如图4中所示,输送辊4也由输送电机42带动旋转。但是,此时,压紧辊5却处于降低位置(后退位置),所以输送辊4没有进行输送操作。因此,通过单个输送电机只能完成碰撞操作。
(步骤3)控制电路100起动一个计时器。只要该计时器的预先确定的碰撞时间还没有过去,控制电路100就监测着第二传感器13的输出信号。当第二传感器13的输出信号表示已检测出介质时,控制电路100就判断该介质已经撞在碰撞板6上。相反,当在计时器预定的碰撞时间内第二传感器13的给出的输出信号没有表示检测到介质时,控制电路100把故障通知该系统,由此结束了该处理过程。
(步骤4)当第二传感器13检测出介质时,控制电路100便停止输送电机42的运转。由于这项操作,碰撞动作也就停止。
(步骤5)控制电路100使驱动电机20和下面将要说明的联锁装置22工作。如图7C中所示,在此工作期间,方形辊3向上移动到升高位置。然后压紧辊5上升而碰撞板6下降。因而,介质PB就被夹在输送辊4与压紧辊5之间。
(步骤6)控制电路100使输送电机42以高速运转。因而如图7D中所示,介质被以高速向着打印装置7输送。如图4中所示,此时方形辊3也由输送电机42带动旋转。但是,由于方形辊3此时处于升高位置(后退位置),所以不会完成输送操作。因此,通过单个输送电机42只能完成输送操作。
下面将进一步说明倾斜校正操作。如图4中所示,3个方形辊3a-3c用来输送介质而且其转动相位是互不相同的。如图8A至8E中所示,当第一方形辊3a输送介质PB的一侧时,介质PB的这一侧就碰撞在碰撞件60上。当介质PB撞在碰撞件上时,第一方形辊3a就发生滑动。其时,第二方形辊3b输送介质PB的另一侧。然后,当介质PB的另一侧撞在碰撞件60上时,第二方形辊3b就发生滑动。第三方形辊3c以同样的方式工作。
因此,介质PB的右和左边缘的输送具有一个时间延迟,从而使用于输送介质的瞬时力降低。从而可以防止薄介质在碰撞时发生回跳。因而,撞在碰撞件60上的该介质的右和左边缘及其倾斜就可以得到校正。甚至在这样操作时,发生碰撞时的输送力基本上也没有变化,从而可使比较厚的介质(例如银行存折等)的倾斜得到稳定的校正。
此外,方形辊3可以上下运动,压紧辊5也可以上下运动。因而就可以通过单个输送电机42实现方形辊3的碰撞操作和输送辊4的输送操作。这样就可以减少驱动电机的数量,同时还可以降低设备成本和减小设备的尺寸。
况且,当发生碰撞时,输送电机42处于低速下运转,因而即使输送电机42既用于方形辊3的碰撞操作又用于输送辊4的介质输送操作,方形辊3的输送力也可以减小。当发生碰撞时,可以避免薄介质产生回跳。
图9是示出图2中的输送导向件的一个说明性视图。
如图2中所示,输送导向件15设置在与方形辊3和输送辊4成面对面关系支承的一个位置上。输送导向件15上加工有几个位于面向方形辊3的位置上的凹槽部分150。如图9中所示,凹槽部分150a-150c在面向方形辊3a-3c的位置上形成。
利用这种配置,薄介质可跟随在凹槽部分150a-150c后面并且发生弯曲。因而方形辊3a-3c用来输送薄介质的力就可以减小。另一方面,厚介质不跟随在凹槽部分150a-150c后面,因而方形辊3a-3c用来输送厚介质的力不会减小。
因此,方形辊用来输送薄介质的力可以减小。这样在由于方形辊而造成的碰撞发生时,就能够防止薄介质发生回跳。而在另一方面,方形辊用来输送厚介质的力不会减小,所以厚介质的倾斜可以得到稳定的校正。
图10A-10D是示出在图2中所示结构的阅读/写入操作的说明性视图。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传感器12还用来检测银行存折PB的下边缘的位置。
如前面的图7C中所示,已插入的银行存折PB被夹在输送辊4与压紧辊5之间。这样,如图10A中所示,输送辊4和压紧辊5就把银行存折PB沿向右的方向输送。如图10B中所示,当第一传感器12检测出该银行存折PB的下边缘时,控制电路100使输送电机42停止运转。由于该电机停机,使输送辊4停止转动。
控制电路100根据下边缘的上述位置使输送电机42作出一个给定数量的反向转动。由于该转动,如图10C中所示,使输送辊4反向转动,由此使银行存折PB的磁条位于阅读/写入装置2的磁头处。然后,如图10D中所示,阅读/写入装置2的磁头就在银行存折PB的磁条上执行阅读/写入操作。
例如,紧接在对插入的银行存折PB的倾斜进行校正之后,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读出该银行存折的磁条上的数据。然后,根据该磁条上的数据确定打印位置。此外,在磁条上的数据(银行账号等)被传输到一个主计算机中,因此可从该主计算机获得打印数据并且实行打印。
因此,用于检测介质插入的第一传感器12还可以用于检测该介质的基准位置。这种结构特别是在紧接着介质插入以后对该介质的数据的阅读方面是有效的。
图11是示出联锁装置的透视图。图12是该联锁装置的分解图。图13是该联锁装置的横剖面图。图14至图16是该联锁装置的说明性视图。
如图11所示,第一转动臂23安装在第一转动轴34的末端上。驱动臂33则固定在第一转动轴34上。驱动臂33由一个设置在支架32上的伸出件37支承着。支架32可转动地为一个驱动轴41所固定。
支架32上设置有驱动齿轮40,中间齿轮31,从动齿轮36和方形辊3,这些零件参照图2都已经作了说明。因此,如在图2中所述的,方形辊3可以随着第一转动轴34的转动而上下运行。
如图11和12中所示,一个联锁块24设置在装有压紧辊5的第二转动轴51的末端。联锁块24包括一个导向辊24a。此外,一个连杆25固定在联锁块24的副轴24b上。
碰撞板6固定在第三转动轴61上。第三转动臂26安装在第三转动轴61的末端并且与连杆25相连接。
平板凸轮22包括一个第一导向孔22-1,一个第二导向件22-2和一个驱动孔22-3。驱动电机20上设置有一个驱动齿轮21。该驱动齿轮21与平板凸轮22的驱动孔22-3的齿轮相啮合。因而,随着驱动电机20的转动,平板凸轮22就沿着图11中的箭头方向运动。
如图13中所示,导向辊23a固定在安装于第一转动轴34上的第一转动臂23上。导向辊23a由平板凸轮22的导向件22-2导引。因此,第一转动轴34的转动与导向辊23a的上下运动相对应。
导向辊24a固定在安装于第二转动轴51上的联锁块24上。导向辊24a由平板凸轮22的导向孔22-1导引。因此,第二转动轴51的转动与导向辊24a的上下运动相对应。
安装在第三转动轴61上的第三转动臂26通过连杆25连接在联锁块24的副轴24b上。因此,第三转动轴61的转动与联锁块24的导向辊24a的上下运动相对应。
下面参照图14至16说明联锁装置的操作。
如图14所示,在初始状态时,平板凸轮22位于其第一位置(一个初始位置)。在该位置中,转动臂23的导向辊23a位于导向件22-2的凸起位置。因此,固定在第一转动轴34上的驱动臂33把支架32的伸出件37向上推。由此方形辊3位于升高位置。
此外,联锁块24的导向辊24a位于平板凸轮22的导向孔22-1的较低位置。因此,压紧辊5处于降低位置,而碰撞板6伸进输送通路中。
如图15中所示,控制电路100起动驱动电机20,因而平板凸轮22运动到第二位置。由此转动臂23的导向辊23a位于平板凸轮22的导向件22-2的较低位置。所以,转动臂23沿顺时针转动。由于这些转动,支架32就围绕驱动轴41作反时针转动,从而使方形辊3下降到一个降低位置。这样可使方形辊3作出如图7B中所示的碰撞操作。
此时,联锁块24的导向辊24a位于平板凸轮22的导向孔22-1的较低位置。所以,压紧辊5处于降低位置,而碰撞板6伸进到输送通路中。
此外,如图4中所示,输送辊4还可以由输送电机42带动旋转。但是,由于压紧辊5处于降低位置(后退位置),因而输送辊4不能实行输送操作。所以通过单个输送电机只能实现碰撞操作。
当第二传感器13检测出介质后,控制电路100就使输送电机42停止运转。碰撞操作也由于这项操作而停止。然后,如图16中所示,控制电路100使驱动电机20运转,从而使平板凸轮22运动到第三位置。
由于这项操作,使联锁块24的导向辊24a位于平板凸轮22的导向孔22-2的凸起位置。因而,第二转动轴51沿顺时针转动。压紧辊5上升。介质被夹在输送辊4与压紧辊5之间。
与这项操作同时,联锁块24的副轴24b沿该图中的右向运动。由于该运动,使连杆25也沿该图中的右向运动以及第三转动臂26沿顺时针转动。因而碰撞板6离开输送通路。
此时,转动臂23的导向辊23a落在联锁块24上并且位于其凸起位置上。因此使转动臂23沿反时针方向转动并且使第一转动轴34也沿反时针方向转动。相应地,驱动臂33沿反时针方向转动从而把支架32的伸出件37向上推。由于该项操作,支架32的方形辊3上升到升高位置。
如上所述,控制电路100使输送电机42以高速运转。因而,如图7D中所示,介质就以高速向打印装置7输送。此时,如图4中所示,方形辊3由输送电机42带动旋转。但是,方形辊3处于升高位置(后退位置),因而方形辊3不能实现输送操作。因此,通过单个输送电机42只能实现输送操作。
因此,通过使用一个驱动源就可以实现3个零件(方形辊3,压紧辊5和碰撞板6)的进入/后退运动。所以,设备的成本可以降低,并且设备的尺寸可以减小。此外,由于联锁装置包括凸轮的使用,所以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结构实现联锁操作。
图17是示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倾斜校正辊的顶视图。图18是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的倾斜校正辊的透视图。
根据该实施例,方形辊3a-3c相对于介质输送方向倾斜地设置。只要以这种方式进行构造,方形辊3a-3c的碰撞的方向就是前向(碰撞板的方向)和横向(侧壁的方向)。所以通过方形辊可以实现在前向和横向的碰撞。
在该实施例中,方形辊3a-3c还可以使用用于输送辊4a-4d的驱动电机进行驱动。设置了该方形辊的驱动轴38-1。用于输送辊4a-4d的驱动轴41的驱动力通过一个同步皮带45传递到驱动轴38-1上。驱动齿轮38a-38c安装在驱动轴38-1上。安装在方形辊3a-3c上的齿轮39a-39c与驱动齿轮38a-38c相啮合。
因此,由方形辊进行的碰撞和由输送辊进行的输送借助于方形辊的上下运动机构和压紧辊的上下运动机构(已如上所述)可以只通过单个驱动电机进行。
除了上述实施例以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以下变更形式
(1)在上述实施例中,多边形辊被解释为采取方形辊的形式,但是它们还可以包括三角形辊和五边形辊等可用的辊。
(2)该联锁装置被解释为采取平板凸轮的形式,但是它还可以包括使用其他连杆装置。
(3)该打印装置被解释为采取金融部门的打印装置的形式,但它也适用其他应用场合的打印装置。
至此本发明已经通过几个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本发明的要点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作出各种形式的变更,并且这些变更形式仍然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如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效果。
(1)多个多边形辊用来作为倾斜校正辊,因而具有较大或较小宽度的介质的倾斜都能被稳定的校正。
(2)多个多边形辊的转动相位被设定成互不相同,使得介质的右和左边缘能够通过时间延迟以较小的输送力输送。所以,当处于碰撞状态时能防止薄介质发生回跳,并且厚或薄介质的倾斜都能被稳定的校正。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在从插入口插入的介质上进行打印的打印机设备,包括一个用于对插入的该介质的倾斜进行校正的倾斜校正装置;一个用于输送其倾斜已校正的该介质的输送辊;以及一个用于在由所述输送辊输送的该介质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所述倾斜校正装置包括多个用于输送该介质的具有互不相同的转动相位的多边形辊,以及一个被所述多边形辊输送的该介质撞在其上的碰撞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一个用于使所述多个多边形辊上下运动的第一机构;一个用于使所述输送辊后退的第二机构;一个用于使所述碰撞件后退的第三机构;以及一个用于传动所述多边形辊和所述输送辊的单个驱动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该介质是否插入到该介质插入口内的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该介质是否紧密接触在所述碰撞件上的第二检测装置;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输出信号来操纵所述第一机构、所述第二机构、所述第三机构和所述驱动装置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的该输出信号使所述多个多边形辊降低和随后使所述多边形辊转动,以及根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的该输出信号使所述多边形辊升高、使所述碰撞件降低和使所述输送辊运转。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用于当该倾斜由所述多边形辊校正时操纵所述驱动装置慢速以及当该介质由所述输送辊输送时操纵所述驱动装置快速的控制装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一个用于使所述第一机构、所述第二机构和所述第三机构联锁的联锁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印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装置包括一个用于使所述第一机构、所述第二机构和所述第三机构联锁的凸轮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凸轮的驱动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多边形辊相对于该介质输送方向倾斜地设置,以便倾斜地输送该介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还包括面向所述多个多边形辊的输送导向件,所述输送导向件在面向所述多边形辊的位置上加工有凹槽部分。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校正在插入口处的介质的倾斜的打印机设备。该打印机设备可以校正具有各种厚度的介质的倾斜。该打印机设备包括一个用于校正插入介质的倾斜的倾斜校正装置,一个用于输送其倾斜已校正的介质的输送辊,以及一个用于在由输送辊输送的介质上进行打印的打印装置。该倾斜校正装置包括多个用于输送该介质的具有互不相同的转动相位的多边形辊和一个由多边形辊所输送的介质撞在其上的碰撞件。
文档编号B41J13/02GK1202426SQ98103658
公开日1998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13日
发明者梅野秀之 申请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