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62956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油墨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墨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油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的砂磨机加工,故需要将一砂磨机加工完成后的油墨转移至下一砂磨机,改造前油墨的输送是通过输送管道配合中转缸完成,输送管道全部是用350元/米的胶质溶剂管组成,由于胶质管较软所以全部直接放在地上,位置无法固定,人员通过是有被拌倒的危险。中转缸是用100升以上的不锈钢圆型移动桶,占用空间很大,且移动不方便,输送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油墨输送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油墨输送系统,包括中转桶、输出管道、泵体、输入管道,砂磨机的输出口通过输出管道连接至中转桶,中转桶底部通过泵料管道连接至泵体的入口,所述泵体的出口通过输入管道连接至另一砂磨机的输入口,所述输出管道、输入管道均架空设置。
[0006]所述输出管道与输入管道均为不锈钢管道。
[0007]所述输出管道、输入管道、砂磨机的输出口、砂磨机的输入口的衔接处通过一快装装置连接,所述快装装置包括两个能够闭合的锁紧半环,其中两个锁紧半环的一端相互铰接,两个锁紧半环的另一端通过一螺纹锁紧结构锁紧,所述锁紧半环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输出管道、输入管道、砂磨机的输出口、砂磨机的输入口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凹槽对应的安装法兰,两个安装法兰相接时能够装入至凹槽内,并通过螺纹锁紧结构锁紧两个安装法兰。
[0008]所述螺纹锁紧结构包括螺杆及设在螺杆上的蝶形螺母,所述螺杆一端铰接在其中一锁紧半环端部,另一锁紧半环的端部设置有能够卡住蝶形螺母的U型部。
[0009]所述锁紧半环为半圆结构,所述安装法兰为圆形端面。
[0010]所述凹槽截面呈向外张开的梯形结构,所述安装法兰边缘为与该梯形结构对应的斜面。
[0011]两个安装法兰之间配置有密封垫,所述安装法兰上设有与该密封垫对应的密封槽。
[0012]所述泵体为一气动泵。
[0013]所述中转桶配置有桶盖。
[0014]所述中转桶上半部分为方形结构,其下半部分为倒锥形结构。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油墨输送系统,包括中转桶、输出管道、泵体、输入管道,砂磨机的输出口通过输出管道连接至中转桶,中转桶底部通过泵料管道连接至泵体的入口,所述泵体的出口通过输入管道连接至另一砂磨机的输入口,所述输出管道、输入管道均架空设置,防止拌倒意外的发生,解除安全隐患,中转桶用作临时存储作用,容积要求不大,通过输出管道、输入管道将多台的砂磨机串接在一起,开启泵体即可完成油墨的转移输送,占用空间少,输送效率高,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快装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快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锁紧半环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参照图1至图4,图1至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油墨输送系统,包括固定在砂磨机9上的中转桶1、输出管道2、泵体90、输入管道4,砂磨机9的输出口 91通过输出管道2连接至下一砂磨机9上的中转桶1,中转桶I底部通过泵料管道11连接至泵体90的入口,所述泵体90的出口通过输入管道4连接至砂磨机9的输入口 92,所述输出管道2、输入管道4均架空设置,防止拌倒意外的发生,解除安全隐患,中转桶I用作临时存储作用,容积要求不大,本实施例中,设置为25升即可满足输送要求,通过输出管道2、输入管道4将多台的砂磨机9串接在一起,开启泵体90即可完成油墨的转移输送,占用空间少,输送效率高,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0022]作为优选的,所述输出管道2与输入管道4均为不锈钢管道,防止油墨腐蚀,并方便管道的悬空架设,保证生产车间的整洁。
[0023]作为优选的,所述泵体90为一气动泵,无电火花产生,保证生产的安全。
[0024]作为优选的,所述中转桶I配置有桶盖12,防止油墨溅出,所述中转桶I上半部分为方形结构,其下半部分为倒锥形结构,方便油墨的汇集送出。
[0025]如图所示,所述输出管道2、输入管道4、砂磨机9的输出口 91、砂磨机9的输入口92的衔接处通过一快装装置8连接,所述快装装置8包括两个能够闭合的锁紧半环3,其中两个锁紧半环3的一端相互铰接,两个锁紧半环3的另一端通过一螺纹锁紧结构锁紧,所述锁紧半环3内壁设置有凹槽31,所述输出管道2、输入管道4、砂磨机9的输出口 91、砂磨机9的输入口 9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凹槽31对应的安装法兰61,两个安装法兰61相接时能够装入至凹槽31内,并通过螺纹锁紧结构锁紧两个安装法兰61。
[0026]如图所示,所述螺纹锁紧结构包括螺杆41及设在螺杆41上的蝶形螺母42,所述螺杆41 一端铰接在其中一锁紧半环3端部,另一锁紧半环3的端部设置有能够卡住蝶形螺母42的U型部43,所述螺杆41能够翻转至扣入U型部43内,并通过旋紧蝶形螺母42实现螺纹锁紧结构的锁紧,当松开蝶形螺母42,将螺杆41翻转脱离U型部43后,两个锁紧半环3能够相对转动打开。
[0027]作为优选的,所述锁紧半环3为半圆结构,所述安装法兰61为圆形端面,当然,其还可采用其他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以达到定位的效果,在此不作详述。
[0028]作为优选的,如图所示,所述凹槽31截面呈向外张开的梯形结构,所述安装法兰61边缘为与该梯形结构对应的斜面611,通过梯形结构与斜面611的配合,使得两个安装法兰61被紧紧的夹紧,保证的连接的密封性,防止泄露。
[0029]进一步,两个安装法兰61之间配置有密封垫5,所述安装法兰61上设有与该密封垫5对应的密封槽612,进一步加强两个安装法兰61相接的密封性能。
[0030]组装时,旋开蝶形螺母42,将螺杆41翻转脱离U型部43,打开两个锁紧半环3,将两个安装法兰61相接后装入凹槽31,翻转螺杆41至扣入U型部43内,旋紧蝶形螺母42即可锁紧两个安装法兰61,即可完成管道的安装,安装非常的方便,拆卸时,松开蝶形螺母42,将螺杆41翻转脱离U型部43后,相对转动打开两个锁紧半环3即可分离拆卸管道,拆装非常的方便,方便了管道的清理及组装。
[003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油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转桶(1)、输出管道(2)、泵体(90)、输入管道(4),砂磨机(9)的输出口(91)通过输出管道(2)连接至中转桶(1),中转桶(1)底部通过泵料管道(11)连接至泵体(90 )的入口,所述泵体(90 )的出口通过输入管道(4 )连接至另一砂磨机(9)的输入口(92),所述输出管道(2)、输入管道(4)均架空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道(2)与输入管道(4)均为不锈钢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管道(2)、输入管道(4)、砂磨机(9)的输出口(91)、砂磨机(9)的输入口(92)的衔接处通过一快装装置(8)连接,所述快装装置(8)包括两个能够闭合的锁紧半环(3),其中两个锁紧半环(3)的一端相互铰接,两个锁紧半环(3)的另一端通过一螺纹锁紧结构锁紧,所述锁紧半环(3)内壁设置有凹槽(31),所述输出管道(2)、输入管道(4)、砂磨机(9)的输出口(91)、砂磨机(9)的输入口(92)的端部分别设置有与凹槽(31)对应的安装法兰(61),两个安装法兰(61)相接时能够装入至凹槽(31)内,并通过螺纹锁紧结构锁紧两个安装法兰(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锁紧结构包括螺杆(41)及设在螺杆(41)上的蝶形螺母(42),所述螺杆(41) 一端铰接在其中一锁紧半环(3)端部,另一锁紧半环(3)的端部设置有能够卡住蝶形螺母(42)的U型部(4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半环(3)为半圆结构,所述安装法兰(61)为圆形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1)截面呈向外张开的梯形结构,所述安装法兰(61)边缘为与该梯形结构对应的斜面(61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安装法兰(61)之间配置有密封垫(5 ),所述安装法兰(61)上设有与该密封垫(5 )对应的密封槽(6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90)为一气动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桶(1)配置有桶盖(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桶(1)上半部分为方形结构,其下半部分为倒锥形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墨输送系统,包括中转桶、输出管道、泵体、输入管道,砂磨机的输出口通过输出管道连接至中转桶,中转桶底部通过泵料管道连接至泵体的入口,所述泵体的出口通过输入管道连接至另一砂磨机的输入口,所述输出管道、输入管道均架空设置,防止拌倒意外的发生,解除安全隐患,中转桶用作临时存储作用,容积要求不大,通过输出管道、输入管道将多台的砂磨机串接在一起,开启泵体即可完成油墨的转移输送,占用空间少,输送效率高,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b/>
【IPC分类】B41F31-02
【公开号】CN204472109
【申请号】CN201520020076
【发明人】冯顺权, 彭之文, 肖新正
【申请人】洋紫荆油墨(中山)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