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可视复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3842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步可视复读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数字数据处理设备及处理方法,更特别的是一种同步可视复读机。
目前,复读机已经成为学习外语的重要工具,但是传统的复读机使用磁带作为存储介质,这就导致存在一些缺陷,如①只能存贮声音而不能同时存储文本,因此如果需要同时对照文本学习的话必须拿对应的书本看。这时经常会出现听着听着找不到对应的文本,很不方便。②体积很大,不便于携带。③磁带和对应的书需要保存在一起,不方便保存。④多次使用音质会下降,这是由磁带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现在,我们正面临着一个数字化的时代,复读机也应该脱离模拟技术的限制,转而使用全数字技术,从而摆脱上述的缺陷,使人们使用时更方便。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步可视复读机产品。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制作同步可视复读机的方法。
本发明同步可视复读机,它包括壳体、显示屏、操作按钮、电源、喇叭、插孔、插槽,还包括微处理器、语音芯片、存储器、驱动器、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壳体内安装有由微处理器、语音芯片、存储器、驱动电路、控制电路集成的主板,所述的微处理器分别与语音芯片、存储器、驱动电路、控制电路连接。
本发明同步可视复读机的复用合成方法,其步骤为(a)采集原始声音并将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化信号经压缩、加入识别码、同步码进行打包合成音频包;(b)采集应辅以声音的文本进行录入并存储为电子文本格式,经打包形成文本包;(c)对音频包和文本包进行复用处理,形成一个连续的码流存放到存储器中。
所述的同步可视复读机,对录制好的原始声音制成音频包进行的压缩方式可采用MP3、AAC、ADPCM、CELP中的任何一种格式。
所述的同步可视复读机,其打包是对压缩过的声音和文本分别分割成一小段一小段格式,再在段头或段尾加上识别码和同步码形成。
所述的同步可视复读机,其对音频包和文本包的复用处理采用交错排列方式。
所述的同步可视复读机,其存储介质可选用如硬盘、CD盘、MMC卡、CF卡、MEMORY STICK、SD卡、DATAPLAY盘的数字存储器。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①使用数字存储介质,无论使用多少次不会影响声音效果,不存在复读时间限制,可以复读任意长度的内容。
②可以在听的同时同步看到对应的文字,不会出现找不到书上对应文字的问题。
③一种介质同时存储声音和文字,不需要分别保管两种不同类型的介质。(比如磁带、光盘和书)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实现装置的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制作流程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播放和复读流程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限制权利保护的范围。
请参看图1、图2所示。同步可视复读机,它包括壳体、显示屏、操作按钮、电源、喇叭、插孔、插槽,还包括微处理器、语音芯片、存储器、驱动器、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壳体内安装有由微处理器、语音芯片、存储器、驱动电路、控制电路集成的主板,所述的微处理器分别与语音芯片、存储器、驱动电路、控制电路连接。
本发明同步可视复读机的复用合成方法,其步骤为(a)采集原始声音并将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化信号经压缩、加入识别码、同步码进行打包合成音频包;(b)采集应辅以声音的文本进行录入并存储为电子文本格式,经打包形成文本包;(c)对音频包和文本包进行复用处理,形成一个连续的码流存放到存储器中。
本发明使用全数字化技术来实现同步可视复读机。所谓同步是指朗读的声音和对应文字的显示是同步的、一致的;所谓可视是指可以看到文字或图片。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如下所述首先将录制好的声音是用数字方式记录下来并压缩(可以采用任何一种压缩方式,如MP3、AAC、ADPCM、CELP等);其次将对应的文本通过计算机录入,形成纯文本;然后将压缩过的声音和录入的文本分别分割成小段,加上识别码和同步码形成小包(称为打包);最后将声音小包和文本小包交错排列(称为复用)形成一个连续的码流存放到数字存储介质上(可以是任何一种数字存储介质,如硬盘、CD盘、MMC卡、CF卡、MEMORY STICK、SD卡、DATAPLAY盘等)。回放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同步码同时在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正在播放的话对应的文本。
本发明的流程包含两部分,1、节目的制作流程(请参照图2所示);2、复读机的播放和复读流程(请参照图3所示)。
在上述节目的制作流程中,压缩可以选用各种压缩算法,如若希望没有失真,可采用ADPCM等无损压缩算法,若希望压缩比大,可采用MP3、AAC、WMA等压缩算法,若希望压缩比特别大同时录制的仅有人声,可采用CELP等语音压缩算法;打包可以采用各种策略,只要每个包中包括识别码和同步码,其中识别码用于标识该包的内容(如是声音还是文本)和压缩格式,同步码用于保持声音和文本的同步;复用就是将音频包和文本包交错存放,形成一个码流,在交错存放时需要注意的是具有相同同步码的音频包和文本包需要紧挨着存放;存储可以在各种数字存储介质上进行。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给出一个推荐的方案压缩采用MP3(具体方式请见国际标准ISO/IEC13818-3);打包和复用采用MPEG2的相同的方式(具体方式请见国际标准ISO/IEC13818-1),其中MPEG2的包的STREAMID即为本发明所说的识别码,MPEG2的包的PTS即为本发明所说的同步码,音频采用MPEG2种分配给音频的识别码,文本采用MPEG2中规定的私有流1的STREAM ID作为识别码;存储介质使用80mm的小CD盘或DATAPLAY盘。
复读机读取节目后,将音频包和文本包分开(解复用)并分别播放和显示。复读机可以根据包中的同步码确定如何将文本与声音同步,使显示的文本和正在播放的声音一致。同时,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不显示文本。由于存储在数字介质上,不必靠内存保存声音,所以不受内存大小的限制可以复读任意时间长度的声音。
若采用80mmCD盘或DATAPLAY盘作为存储介质,除了前述的优点外,还具有如下优点该复读机的节目的销售模式与传统复读机类似,易被用户接收;盘片体积小,方便随身携带。
权利要求
1.同步可视复读机,它包括壳体、显示屏、操作按钮、电源、喇叭、插孔、插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处理器、语音芯片、存储器、驱动器、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壳体内安装有由微处理器、语音芯片、存储器、驱动电路、控制电路集成的主板,所述的微处理器分别与语音芯片、存储器、驱动电路、控制电路连接。
2.同步可视复读机的复用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a)采集原始声音并将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化信号经压缩、加入识别码、同步码进行打包合成音频包;(b)采集应辅以声音的文本进行录入并存储为电子文本格式,经打包形成文本包;(c)对音频包和文本包进行复用处理,形成一个连续的码流存放到存储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同步可视复读机,其特征在于将录制好的原始声音制成音频包进行的压缩方式可采用MP3格式。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同步可视复读机,其特征在于将录制好的原始声音制成音频包进行的压缩方式可采用AAC格式。
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同步可视复读机,其特征在于将录制好的原始声音制成音频包进行的压缩方式可采用ADPCM格式。
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同步可视复读机,其特征在于将录制好的原始声音制成音频包进行的压缩方式可采用CELP格式。
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同步可视复读机,其特征在于打包是对压缩过的声音和文本分别分割成一小段一小段格式,再在段头或者段尾加上识别码和同步码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同步可视复读机,其特征在于对音频包和文本包的复用处理采用交错排列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同步可视复读机,其特征在于存储介质可选用如硬盘、CD盘、MMC卡、CF卡、MEMORY STICK、SD卡、DATAPLAY盘的数字存储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可视复读机及复用合成的方法,它包括壳体、显示屏、操作按钮、电源、喇叭、插孔、插槽,还包括微处理器、语音芯片、存储器、驱动器、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壳体内安装有由微处理器、语音芯片、存储器、驱动电路、控制电路集成的主板,所述的微处理器分别与语音芯片、存储器、驱动电路、控制电路连接。其复用方法为首先采集原始声音并将声音信号转换成数字化信号经压缩、加入识别码、同步码进行打包合成音频包;然后采集应辅以声音的文本进行录入并存储为电子文本格式,经打包形成文本包;再对音频包和文本包进行复用处理,形成一个连续的码流存放到存储器中。
文档编号G09B17/00GK1383075SQ021212
公开日2002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2日
发明者徐翔 申请人:刘昀, 徐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