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光七段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6723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白光七段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白光七段显示器。
(2)背景技术因发光二极管其耗电量远较一般灯泡小,同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近来已广泛应用于周遭设备,较常见的应用领域诸如广告看板、小型照明设备、交通号志、甚至于手机上液晶显示面板的照明装置也是利用发光二极管实现。
但上述所采用的发光二极管,其光色大多为红色、绿色、黄色、蓝色或其它彩色,鲜少见到白色光的发光二极管,因其工艺技术较其它颜色来得困难,现有产生白色光源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适当混合三原色的比例而得到白光,其主要手段是利用三个可发出三原色光线的芯片,控制其发光强度,当三种不同颜色的光源强度调整至适当比例后,即可混合得到白色光源。
然而,上述混合三原色以得到白光的方式存在有一极大缺点,因精确地控制三原色的混合比例为欲得到白色光线的先决条件,一旦其中某一颜色的发光强度产生偏差,则白光即无法产生,因此欲同时控制三个不同颜色的发光芯片,其困难度即自然而然地提高。另外,若三个芯片中任一芯片毁损时,自然也无法达到产生白光的目的。
(3)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仅利用单一个蓝色发芯片并搭配黄色萤光粉剂即可产生白色光源的七段显示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白光七段显示器,其特点是,包括有一印刷电路板,于其表面适当位置形成有多条导线;数个蓝光芯片,设置于该多条导线上,其中蓝光芯片的排列方式是依据七段显示器的显示笔划所设;一封装壳体,其底面为一透空状用于容置所述印刷电路板,其表面于各适当位置分别形成有镂空的透光部,各透光部是分别对正于七段显示器的显示笔划,于各透光部内充填有由树脂及黄色萤光粉混合而成的封装树脂,借此可于各蓝光芯片上形成一封装树脂层;其中当各蓝光芯片通予电流发光蓝色光后,该蓝色光遂经过上方的封装树脂层产生混色作用以获得白色光线。
其中,所述蓝光芯片规格为C470-CB290。该封装胶液所使用的树脂成分为EP700A与EP700B,又黄色萤光粉剂的成分为Y-460,三者的混合比例为EP700A∶EP700B∶Y-460=100∶100∶3.8。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步骤示意图,显示蓝光芯片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步骤示意图,显示蓝光芯片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并完成连接线。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步骤示意图,显示蓝光芯片上方填充有一层树脂封装层。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蓝光芯片设置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外观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白光七段显示器的印刷电路板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白光七段显示器的外观平面图。
(5)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白光七段显示器的制作示意图,于图1中,主要是于一印刷电路板10上先形成有导线20,再于导线20的端部上设置一蓝光芯片30作为发光光源,于本实施中该蓝光芯片30可选用编号为C470-CB290的规格。
请参考图1所示,该蓝光芯片30采用打线方式,通过连接线40与相对应的另一导线22相连接以构成电流回路,其中该蓝光芯片30是设置于导线20的其中一电极端如正电极端,而通过连接线40连接至导线22的另一电极端如负电极端,该蓝光芯片30设置于导线20上的立体外观是如图4所示。
如图3所示,将该印刷电路板10置于七段显示器的外壳内部后,以一封装树脂层32将蓝光芯片30包覆。其中该封装树脂层32其组成成份即为以胶水EP700A、EP700B混合黄色萤光粉Y-460而得到,其中胶水与黄色萤光粉的混合比例为EP700A∶EP700B∶Y-460=100∶100∶3.8当导线20、22通予电流而驱动该蓝光芯片30发光后,蓝色光线通过所包覆的封装树脂层32产生混色作用即可产生白光。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七段显示器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为一七段显示器的内部印刷电路板10,该印刷电路板10表面分别于适当位置形成有导线20,而导线22配合位于七段显示器各段位置于印刷电路板10上排列成一「日」字形,意即一般七段显示器的七个显示笔划21。
如图5的七段显示器「日」字型的最下方一段为例,导线20除位于七段显示器的显示笔划21外,该导线20上设置有蓝光芯片30并以连接线40连接至印刷电路板10上的导线22,该导线22是与提供电源的接点相接;当然该蓝光芯片30亦可置于导线22上并以连接线40连接至另一导线20以构成一电流回路,借此提供芯片点亮时所需工作电流。
又于印刷电路板10右下角处亦设置有蓝光芯片30,用于构成七段显示器右下角处的显示光点。
请参阅图6所示是一用于封装所述印刷电路板10的中空封装体50,即为一般七段显示器的外壳部分,该封装体50底面为透空状,以便由底面装入印刷电路板10,其表面对应于印刷电路板10上显示笔划21的适当位置形成有长条状的透光部51,该透光部51是构成一「日」字型,又于封装体50的右下角形成一呈点状的透光部52。
所述各透光部51、52是为镂空开口,当印刷电路板10置于封装体50内部后,是将封装树脂由各透光部51、52充填灌入,这样即可于印刷电路板10的蓝光芯片30上方形成封装树脂层32,如前所述,该封装树脂的组成成分即为胶水EP700A、EP700B及黄色萤光粉Y-460的混合,其成分比例如同上述为EP700A∶EP700B∶Y-460=100∶100∶3.8。
当驱动七段显示器而使蓝光芯片30发出蓝色光后,该蓝色光线将通过其上方的封装树脂层32产生混色效果而产生白光,于本实施例中可控制流经蓝光芯片30的电流为5~20mA,其中若施以20mA的电流将可获得最佳的白光品质。
当然,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白光七段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印刷电路板,于其表面适当位置形成有多条导线;数个蓝光芯片,设置于该多条导线上,其中蓝光芯片的排列方式是依据七段显示器的显示笔划所设;一封装壳体,其底面为一透空状用于容置所述印刷电路板,其表面于各适当位置分别形成有镂空的透光部,各透光部是分别对正于七段显示器的显示笔划,于各透光部内充填有由树脂及黄色萤光粉混合而成的封装树脂,借此可于各蓝光芯片上形成一封装树脂层;其中当各蓝光芯片通予电流发光蓝色光后,该蓝色光遂经过上方的封装树脂层产生混色作用以获得白色光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白光七段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蓝光芯片规格为C470-CB290。
3.如权利要求1或2述白光七段显示器,其特征在于,组成该封装树脂层的树脂及黄色萤光粉的成分比例为EP700A∶EP700B∶Y-460=100∶100∶3.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白光七段显示器,其特征在于,通过该蓝光芯片的电流为5~20mA。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白光七段显示器,主要是利用一蓝色光芯片做为发光源,于该芯片上方再设一层封装树脂层,该封装树脂层的主要成分是黄色荧光粉,当该芯片发出蓝色光源后,蓝光于是通过上方的封装树脂层与黄色荧光粉产生混色作用,借此可混合得到一白色发光光源。
文档编号G09G3/04GK2524330SQ0220211
公开日2002年12月4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17日
发明者李明顺 申请人:李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