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6724阅读:6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看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看板,是于容置箱的内表面处布满复数个发光元件,且于容置箱正面开口处所设置的面板上开设有可供发光元件外露的透孔,并于容置箱与面板的相向面设有相结合的结构并令其结合,以达具静态图文的面板于组装更换时更简易快速且又稳固不脱落。
然而,第一,此等电子看板的发光元件均直接暴露在外,且无防尘、防风或防雨的构造,故障率偏高;第二,在阳光下电子看板的发光元件所射出的光线将被阳光抵消,造成阳光下效果不佳的缺点。
第二种是为帆布式广告看板,惟其图文完全固定(静态)无法变化,且另须以多数探照灯照明之。
第三种是为利用多数条可翻转的三角横梁所构成的活动看板,当每一三角横梁翻转至第一面时,即呈现第一幅静态图文;而当每一三角横梁翻转至第二或三面时,即呈现第二或三幅静态图文。其虽具有可供变化的图文,惟最多亦仅三种,仍不若第一种的电子看板来得多变且生动,且亦另须以多数的探照灯来加以照明。
第四种的霓虹灯看板,其图文的变化亦仅有几种而已,仍属有限而无法如第一种的电子看板来得多变且生动;充其量亦不过以各种跑马灯的方式添加附属的变化而已。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各种看板结构加以研究改良,并已申请在案,该案即为台湾89218561专利申请,请参阅


图1及图2所示,是为该申请的看板的组合剖面图及立体分解图。如图所示是于一外围具侧壁31的容置箱3的内表面30布满复数个发光元件2,并于发光元件2底部与容置箱3的内表面30插接处注有胶材5,以防止水气或灰尘渗入插接处,且于容置箱3正面开口处设置有一面板4,并于该面板4上开设与复数个发光元件2相对的透孔41,以供发光元件2外露,使用时,于面板4未开设透孔41的图文处42可绘制图形或文字,俾于白天时可呈现静态图文,夜晚时可导亮发光元件2,呈现出类似电视图或电子看板效果的另一幅动态图文,确实具有极佳的产业利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看板,其主要是在容置箱的内表面处布满复数个发光元件,于该容置箱的正面开口处设有一面板,并于该面板上开设有与发光元件相对的透孔,使发光元件外露,并于发光元件底部与内表面插接处注有胶材,而图形或文字绘制于面板上未开设透孔的图文处,其中面板其绘制图文处的背面上设置有磁性元件,另在该容置箱的内表面未固设发光元件且又相对于面板的磁性元件处设置有磁性元件,而藉由磁性元件的吸附,使具静态图文的面板在组装更换时更简易快速且又稳固不脱落。
以下结合附图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2是现有有板前案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展开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组合剖面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组合剖面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磁性元件为置入胶材中的组合剖面图;图9为面板的外缘面再增设一第二面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10为面板的外缘面再增设一第二面板的立体展开示意图;
图11为面板的外缘面再增设一第二面板的组合剖面图;
图12为容置箱的侧壁的内侧开设凹槽的立体分解图;
图13为容置箱的侧壁的内侧开设凹槽的立体组合图;
图14为容置箱的侧壁的内侧开设凹槽的组合剖面图。
附图标号说明1凹槽;2发光元件;3容置箱;30内表面;31侧壁;4面板;41透孔;42图文处;5胶材;6磁性元件;7磁性元件;8磁感性金属材;9第二面板;91图文处;92透孔;101磁性元件;102凹槽;103封填材。
请参阅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组合剖面图。如图所示该面板4其绘制图文处42的背面上设置磁性元件7,则在该容置箱3的内表面30未固设发光元件2且又相对于面板4的磁性元件7处所设置的磁性元件6可改为磁感性金属材8(如铁质材料或任何可被磁性元件吸附的材料),使该面板4装设于容置箱3内,而该面板4的透孔41恰相对于发光元件2,以提供发光元件2外露于面板4上。
请参阅图7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组合剖面图。如图所示该容置箱3的内表面30未固设发光元件2处设置磁性元件6,则在该面板4其绘制图文处42的背面上且又相对于容置箱3的磁性元件6处所设置的磁性元件7可改为磁感性金属材8(如铁质材料或任何可被磁性元件吸附的元件),使该面板4装设于容置箱3内,而该面板4的透孔41恰相对于发光元件2,以提供发光元件2外露于面板4上。
请参阅图8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磁性元件为置入胶材中的组合剖面图。
如图所示,于前述容置箱3的内表面30未固设发光元件2且又相对于面板4的磁性元件处,开设一凹槽1以嵌置磁性元件6或一磁感性金属材8(如铁质材料或任何可被磁性元件吸附的材料),达缩小面板4与胶材5之间的间隔,进而达到组装时更稳固的功效。
请参阅图9、
图10及
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立体展开示意图及组合剖面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亦可于面板4的外缘面再进一步增设一第二面板9,并可于第二面板9未开设透孔92的图文处91上绘制图形或文字,而此第二面板9在其绘制图文处91的背面且相对应于面板4的磁性元件7处亦设置磁性元件101,以达更换第二面板9时更容易且更稳固,且藉由磁性元件的吸附,亦可在第二面板9的外缘面再增设复数个面板,以达在组装更换看板图文时更便利且更容易。
请参阅
图12、
图13及
图14。如图所示该容置箱3其侧壁31的内侧开设有一凹槽102,以供面板4置放于凹槽102内,并以封填材103封黏住面板4及凹槽102的接合处,故藉由上述的结构,俾达具静态图文的面板4在组装时更稳固而不脱落。
前述的面板4,其组装于容置箱3,是可为一种可更换型式,以使看板的静态图文乃可因自由更换的面板4而具自由更换的功效。面板4的可更换型式并不限定于单一式样,凡是可将面板4组装于容置箱3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看板,其改善了各式传统看板的缺点,并兼具各式传统看板的优点且另具防尘、防风或防雨的功效,进而在组装更换具静态图文的面板上更简易快速且又稳固不脱落。
权利要求1.一种看板,其主要是在容置箱的内表面处布满复数个发光元件,于该容置箱的正面开口处设有一面板,并于该面板上开设有与发光元件相对的透孔,使发光元件外露,并于发光元件底部与内表面插接处注有胶材,而图形或文字绘制于面板上未开设透孔的图文处,其特征在于面板其绘制图文处的背面上设置有磁性元件,另在该容置箱的内表面未固设发光元件且又相对于面板的磁性元件处设置有磁性元件,而藉由磁性元件的吸附,使具静态图文的面板在组装更换时更简易快速且又稳固不脱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看板,其特征在于于面板的外缘面再进一步增设一第二面板,且可于第二面板未开设透孔的图文处上绘制图形或文字,而此第二面板绘制图文处的背面且在相对于面板的磁性元件处亦设置有磁性元件,使组装该外侧的第二面板时更简易快速而又稳固不脱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看板,其特征在于该容置箱的内表面未固设发光元件处设置磁性元件,则在该面板其绘制图文处的背面上且又相对于容置箱的磁性元件处所设置的磁性元件可为磁感性金属材。
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看板,其特征在于面板的绘制图文处的背面上设置磁性元件,则在该容置箱的内表面未固设发光元件且又相对于面板的磁性元件处所设置的磁性元件为磁感性金属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看板,其特征在于面板的绘制图文处的背面上设置磁性元件,则在该容置箱的内表面未固设发光元件且又相对于面板的磁性元件处开设一凹槽以嵌置一磁性元件或一磁感性金属材,以缩小面板与胶材之间的间隔,进而达到组装时更稳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看板,其特征在于容置箱其侧壁的内侧开设有一凹槽,以供面板置放于凹槽内,使具静态图文的面板在组装时更稳固而不脱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看板,其特征在于封填材封黏住面板及凹槽的接合处,使具静态图文的面板组装时更稳固而不脱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看板,特别是一种容置箱与面板的相向面所设的结合结构,其中,该容置箱的内表面处布满复数个发光元件,且于发光元件底部与内表面插接处注有具防水、防尘的胶材,并于容置箱正面开口处所设置的面板上开设有可供发光元件外露的透孔,藉由令容置箱与面板的相向面所设的结合结构相结合,以达到具静态图文的面板于组装更换时更简易快速且又稳固不脱落。
文档编号G09F13/20GK2529335SQ0220217
公开日2003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8日
发明者黄桥声 申请人:群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