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移型磁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737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转移型磁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发明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条,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多功能涂层的转移型磁条。
背景技术
转移型磁条被用来大量制作高速公路卡、银行存折卡等各种卡制品。目前生产的转移型磁条一般采用四~五个涂层,即剥离层,保护层、黑色层、磁性层和粘接层。日本专利日开平8-2154(JP8002154)公开了一种转移型磁条,该磁条由剥离层、保护层、黑色有色层、磁性层组成,该磁条的制备方法是在聚酯薄膜带基(厚23μm)上依次涂布剥离层、保护层、黑色有色层、磁性层,制成转移磁条,然后在ABS树脂制造的卡基上设置一层粘接层,将磁条粘贴于卡基的粘接层上,再进行热压制成磁条式磁卡,该磁条的制造工艺繁琐、工时增加、成本提高,同时涂布层数的增加,使得涂布工艺不易控制,有可能造成成品率下降。另外,若在12μm的聚酯薄膜带基进行剥离层、保护层、黑色层、磁层、粘接层涂布则易造成皱折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的具有多功能涂层的转移型磁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移型磁条,由带基(1)、磁性层(3)、粘接层(4)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一层多功能层(2)。
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的多功能层(2)的厚度为1.2~2.4微米,最好是1.6~2.0微米。
一般用于磁条的带基是聚酯薄膜,它的厚度一般为12微米和23微米。
本实用新型的转移型磁条的制备方法是在聚酯薄膜带基上,通过棒涂、凹板涂布、挤压涂布、反转辊涂布等方式涂布多功能层,然后再涂布磁性层以及粘接层,得到含有多功能层的转移型磁条。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对比例在23μm的聚酯薄膜带基上通过反转辊涂布方式涂布厚度为1.2μm的剥离层。然后在剥离层上涂布1.2μm厚的保护层,再依次涂布黑色有色层、磁性层、粘接层。切成12.7mm宽的磁条,制出转移磁条的样品。然后进行剥离特性测试和耐磨测试。
实施例1在12μm的聚酯薄膜带基上通过反转辊涂布方式涂布厚度为1.8微米的多功能层,然后,在多功能层上依次涂布磁性层、粘接层,切成12.7mm宽的磁条,制出转移磁条样品。然后,进行剥离特性测试和耐磨测试。
实施例2在12μm的聚酯薄膜带基上通过反转辊涂布方式涂布厚度为1.6微米的多功能层,然后,在多功能层上依次涂布磁性层、粘接层,切成12.7mm宽的磁条,制出转移磁条样品。然后,进行剥离特性测试和耐磨测试。
实施例3在12μm的聚酯薄膜带基上通过反转辊涂布方式涂布涂布厚度为2.0微米的多功能层,然后,在多功能层上依次涂布磁性层、粘接层,切成12.7mm宽的磁条,制出转移磁条样品。然后,进行剥离特性测试和耐磨测试。
有益效果

剥离特性的测试方法在热滚为100-200℃条件下,用加工高速公路磁条卡的滚压热复合机(产地德国妙沙)进行滚压热复合,将磁条转移到纸基或PVC膜上,然后将带基剥下,带基上没有涂层物残留,剥离完全即合格。
耐磨测试方法将样品进行层压复合,制出PVC磁条硬卡,用欧姆龙刷卡器进行耐磨测试。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采用本发明的多功能层后,制出的转移型磁条的剥离特性和耐磨特性均符合要求,这样既减少了转移型磁条在制造过程中的涂布层数,又降低了原材料的消耗和磁条的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转移型磁条,由带基(1)、磁性层(3)、粘接层(4)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一层多功能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型磁条,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功能层(2)的厚度为1.2~2.4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移型磁条,其特征是,所述的多功能层(2)的厚度为1.6~2.0微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条,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多功能涂层的转移型磁条,该转移型磁条由带基(1)、磁性层(3)、粘接层(4)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一层多功能层(2),该实用新型制造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文档编号B42D15/10GK2589207SQ02294188
公开日2003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31日
发明者赵战粮, 王德胜 申请人: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