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近视持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5430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近视持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近视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准确把握书写持笔位置的防近视持笔器具。
背景技术
近视眼的发生现已知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直接有关。看书写字时眼睛距书本的距离越近,越易发生近视,因此,人们认为预防近视眼的有效途径在于限制过多的近视物活动。注意用眼卫生,端正书写姿势是预防近视的一条可行途径,书写的正确姿势为“一尺、一寸、一拳头”,一尺即眼睛距书本的距离为一尺,一寸即笔尖到持笔母指与食指的距离为一寸,一拳头即身体腹部距书桌的距离为一拳头。做到这些对端正书写姿势非常重要。“一尺”可由书桌和凳子的高、矮来调节,“一拳”可由凳子离书桌的距离来掌握,唯有这“一寸”因人而异,较难以掌握,尤其是刚入学的儿童掌握起来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持笔者书写时拇指、食指的持笔位置距笔尖的距离限制为“一寸”的防近视持笔器,从而达到端正书写姿势,预防近视眼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它由高度为30mm的笔尖套组成,笔尖套由高度为20mm的笔套和高度为10mm的锥体头部构成,笔套的内径大小与笔杆相应,锥体头部的大小与笔头相应,笔套的端部设有一环形凸起。
书写时拇指与食指的持笔位置紧靠笔套端部的环形凸起,笔尖套的高度加上笔尖的高度从而使持笔位置控制在“一寸”,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使用方便,可采用弹性材料制作,可与钢笔、圆珠笔、铅笔等配合,使用时,套在笔头部位即可有效地把握书写时持笔的位置,达到端正书写姿势,预防近视眼的目的。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图中2为高度为20mm的笔套,笔套2的下部设有高度为10mm的锥体头部3,笔套2的内径大小与笔杆相应,锥体头部的大小与笔头相应,笔套2的端部设有一环型凸起1。
权利要求1.一种防近视持笔器,其特征是它由高度为30mm的笔尖套组成,所述笔尖套由高度为20mm的笔套(2)和高度为10mm的锥体头部(3)构成,笔套(2)的内径大小与笔杆相应,锥体头部(3)的大小与笔尖相应,笔套(2)的端部设有一环形凸起(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近视持笔器,由高度为30mm的笔尖套组成,笔尖套由高度为20mm的笔套和高度为10mm的锥体头部构成,笔套的内径大小与笔杆相应,锥体头部的大小与笔头相应,笔套的端部设有一环形凸起。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使用方便,书写时能有效地使拇指与食指的持笔位置距笔尖的距离限制为一寸,从而达到端正书写姿势,预防近视眼的目的。
文档编号B43K23/00GK2614138SQ0321642
公开日2004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8日
发明者杨炫, 杨昆 申请人:杨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