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模机的制模插入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920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制模机的制模插入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模机中的制模插入物,用以加工紧密的成型胚体。
背景技术
这种制模插入物特别用于加工混凝土胚体,并与一框架共同形成一振动的模具。制模插入物的模型槽被设置成一个振动的用来填充混凝土物料并在顶部压铸封闭的台子。通过振动台的振荡作用,混凝土物料被很大程度地压紧,因此潮湿的浇注成型的胚体从制模插入物中脱模后仍保留他们的形状,并且可在中间存放,做最后的干燥及加工。
对于这样的中间存放有两种方式a)单层加工系统,把压铸成型的胚体放在振动台和制模插入物之间的一个中间板上,甚至是在振动过程期间。在脱模时从中间板提离制模插入物,并且,使用一层压铸成型的胚体和中间板作为中间存储,通常由此,一块板和一层压铸成型的胚体堆积于彼此之上。
b)多层的加工系统,其中几层压铸成型的胚体被放在没有中间板的彼此之上。因此,在模型槽内压铸成型的胚体必需存放在模型槽内甚至在制模插入物被从振动台提离后或者,如果可以,从中间板提离之后,压出模型槽存放它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适合多层加工的有优点的制模插入物。
本发明在权利要求1中描述制模插入物,有一个或多个模型槽,用于插入制模机中以加工尤其如混凝土石材的密实成型胚体,而后存放在一个多层系统中,同时该制模机包含把密实成型胚体向下推出制模插入物的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型槽的边壁有缓冲结构,有向模型槽的中央下移的支持侧面的凹陷,因此缓冲结构随着模型槽和成型胚体的材料的容量而调整,用这种方式,一方面成型胚体的自重不至于使其从模型槽脱出,但另一方面则可在压力装置的作用下,无需损坏成型胚体侧表面上缓冲结构凹陷的互补状凸起,而从模型槽脱模。
从属的权利要求内容包括本发明的其它有优点的实施例。
在根据发明使用制模插入物的情况下,事实证明其优越性,。一方面,依照压铸的目标,压铸成型的胚体应有他们自己固定的形状,因此由于绝对锁定而能置留在制模插入物内,与固有重力相反(包括也许发生的任何加速度力或惯性力)。另一方面,从DE 44 43 475 A1或DE 197 47 770 A1知道,例如,可以利用紧密的铸造成型的混凝土胚体在潮湿的状态仍然富有弹性的特性。实际为人所知的这两种特性以这种方式有利地结合,在槽壁的缓冲结构凹处和在压铸期间由这些凹处产生的成型胚体侧表面的凸起之间产生很大的绝对锁定接合,以致一方面,以这样简单的方式,通过制模插入物压铸时的相对压力方向垂直的运动提供的成型胚体的脱模所需的力,超出了成型胚体向下的固有重力(由于体积和材料)。但另一方面,绝对锁定接合是有限的,用这种方式在脱模期间,成型胚体的侧壁上的与缓冲结构的凹处接合的凸起不被截割,并且(或)缓冲结构中不留残渣,极大超越了传统的有平滑槽壁的制模插入物的正常量。特别的是,缓冲结构还允许使用制模插入物有对成型胚体的混凝土物料非常轻微的物质黏附力的固化内壁。
缓冲结构有向模型槽内部下方倾斜的支持侧面,作为压铸成型的胚体侧面的凸起支持自身的支持表面。这些支持侧面与垂直位置之间的适合的最大角度为30°,以便在脱模期间,沿着支持侧面的凸起滑动,尽可能在弹性变形范围内随着成型胚体的材料逐渐的侧向变形。凸起的轻微剩余变形在侧表面不是严重的,由于这些凸起的作用,在制模插入物内支持成型胚体的且与它的重力相反的力在脱模后消失。
成型胚体的同有重量不仅依赖体积而且在材料的密度上,但是通常这没有相当大变化,所以紧密的成型胚体的重量可以根本上为人所知。在多层生产情况下必须考虑对所需持有力的估计,在制模插入物的压铸后,压铸成型的胚体垂直和水平运动,因此,不允许产生导致成型胚体落在制模插入物外的加速度力。关于在压铸后潮湿的成型胚体的变形是否可能发生更大的变化,取决于压铸的程度,并且对持有力和最大弹性变形度产生影响。因此以高刚性低弹性的变形性设计缓冲结构的深度,且因潮湿的压铸成型的胚体的易变形性,在期望的变化范围内,所有支撑侧面的整个支撑表面为低刚性设计是有利的。
有利的缓冲结构的缓冲深度经证明最大为1.5毫米,个别0.8毫米,最小有利深度0.2毫米。为了在所有支持侧面的支持表面获得充足的支持力,所有在水平支持侧面累计与侧壁平行的扩张距离,至少与成型胚体的周长相等,以周长的两倍为宜。缓冲结构有多个支持侧面是有利的,在垂直的方向上逐个被不受任何支持力的缓冲结构的段分隔分割。
其有利体现在缓冲结构包含相对比较大的弯曲半径的凹面和(或)凸面区域,其半径至少为缓冲深度五倍为宜。凹面和(或)凸面区域逐个形成波形。
缓冲结构包含拉长的基本水平的凹槽,个别凹槽有恒定的横断面是有利的。在多角形情况下,这样的凹槽占据多于二个相邻角间距离的1/2。缓冲结构的支持侧面位于以模型槽重心为中心相对的槽壁表面,且(或)关于模型槽的垂直中心轴交替对称。
缓冲结构的凹槽和在侧壁上的凸起的概念原则上也可交替使用,但明显地涉及到具体装置中,模型槽(最好在上部边缘区域)至少有一个棱柱分隔有没有任何缓冲结构的垂直槽壁表面,并且缓冲结构后退至棱柱分隔的延续表面后。
如果缓冲结构主要(至少60%)在模型槽的垂直扩张的下半部分形成是有利的。根据进一步的发展,在缓冲过程中,形成在下方加宽的模型槽清楚的横截面。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解释,以首选的模具为基础,其中图1是制模插入物的上方斜视图。
图2根据图1使用制模插入物生产出的铸造成品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沿剖切线A-A的截面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4的可选择缓冲结构的细节图。
图6是图3中带凸起的缓冲结构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显示,带若干个模型槽FN的制模插入物,从上方倾斜呈现模型槽的视图。如例子中所示模型槽近似矩形,并且由侧壁或WS分隔为界。模型槽向上开放,以便未压铸的混凝土物料可被填入,并把压力装置的末端连近似模型槽的外形的压力板,设置入模型槽,然后由重力或以某种其它方式向下压入。操作过程中,制模插入物被设置于一张振动台上,如果有需要插入中间板,并且通过在图中没有显示的模型框架向下压入。振动台通过震动振动或失衡振动产生震荡,振动转移到被填装了的材料,在短时间内,在压力设备的重压作用下,压紧密混凝土材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此生产出的铸造成型的胚体,此时虽然仍然潮湿,但有稳定的形状。
在多层生产情况下,制模插入物被设置于存放区域,例如作为第一层的一个板台,或已经存在的层,在压铸过程完成后,保持制模插入物和压力设备的相对位置。这样,不但板台可代替振动台在制模插入物下移动,而且制模插入物和压力板可在板台上一侧移动。通过提离模插入物,铸造成型的胚体向下被压出模型槽,通过压力装置的没有提离的压力板,放置在存放区域或已经存在的铸造成型的胚体层,以便干燥和加工。
如图1所示的制模插入物,很明显看到分隔模型槽的WS壁表面带有缓冲结构RS,如例所示,其不但位于纵向LR的槽壁表面NWL上,且位于横向方向QR的槽壁表面NWQ上。如首选的模型所示,缓冲结构为水平延伸的如需要可以隔断的凹槽形状,在水平方向上占槽壁表面的主要部份。在垂直方向,几条这样水平凹槽互相接连。如例所示,缓冲结构RS占据多于一半侧壁表面的高度。另外,凹处位于AA侧壁表面,在被铸造的胚体的侧表面间形成间隔。
图2显示了一个如图1所示的制模插入物FE的模型槽FN加工出的混凝土铸造的胚体斜视图。在它的侧表面,间隔AH(Abstandhalter)和反缓冲结构GR都与缓冲结构RS和在模型槽的槽壁表面NWL,NWQ的凹处AA(Aussparung)形成了互补结构。使用已知的压力板压铸成型,使侧壁表面到混凝土铸造的胚体的表面的边缘成斜角如图2。
图3展示模型槽沿图1的A-A切割的一个垂直切面的水平视角的细节图。缓冲结构RS主要位于边缘表面NWL的下半部和占去槽壁表面多于1/2的高度,如例所示,在水平的方向,缓冲结构以凹处AA为间隔被隔断。这两部份结构都有长度RL,由此缓冲结构的整个纵向的扩张是2RL,大于模型槽纵向扩张NL的1/2。又如,负载的压力设备的压力板DP,在后者被填装后被设置在模型槽上。
如放大的细节4所示,缓冲结构包括从模型槽的内部呈凹形的水平凹槽NU。如例所示,凹槽有统一的、大于缓冲结构的缓冲深度RT的曲率半径。通过带有缓冲结构的模型槽生产的压铸成型的胚体以它的侧表面实现绝对锁定,并用这种方式在振动台的支持消失以后存放在模型槽内,由此吸收了重力的支持力应用于由个别凹槽的较低区域形成的支持表面HF,且在各例中都有对模型槽向下的表面正切,因此缓冲结构不提供支持力的部份表面有垂直的或从模型槽直接向下的表面正切。对在模型槽里的成型胚体有效的整个支持力由作用于支持表面HF合力组成。由于在水平方向上的扩张和在垂直方向上的缓冲结构的凹槽的多序列,产生了抵消成型胚体重力的支持力,甚至是在低缓冲深度RT处由于成型胚体甚至在压铸以后仍然可弹性变形,所以由支持表面HF提供的支持力是有限的,且会因侧向压缩与支持表面HF一起被向下推挤。但是,以这样的方式衡量缓冲结构,成型胚体自身的重力并不足以使成型胚体变形至此程度,因此缓冲结构中的,沿支持表面的成型胚体的凸起克服向下缓冲。另一方面,以这样的方式衡量缓冲结构,以至成型胚体的变形是可能的。至少在其四周,使用比固有重力更大的力,不截割与缓冲结构接合的成型胚体的凸起,由此这些凸起在下方克服缓冲结构,使成型胚体可被压出模型槽。
缓冲深度RT至少1.5毫米是有利的,最大0.8毫米为宜,个别最大的0.5毫米。最小深度RT为0.1毫米是有利的,0.2毫米为宜,个别0.3毫米。如例所示,让我们为所有凹槽采用统一合适的但不是必需的缓冲深度。
图5展示了一个显示模型槽内部的凸起区域NX的缓冲结构的具体模型。作用方法类似于如图4的缓冲结构。
根据图1和图3的显示,模型槽在上部区域有一个带有垂直无结构的槽壁表面和在垂直方向上保持一致的横断面的棱柱形连接。在图3中,槽壁表面NWR的缓冲结构RS被设置在相对棱柱形分隔AP垂直延伸之后。由于在脱模期间的向下缓冲,成型胚体相应的分隔上部的棱柱不经历任何变形。另一个模型中,如图6所示,缓冲结构RSX也可相对高于模型槽内部的分隔AP的棱柱表面的垂直延伸。根据图6的样式,值得注意的是,与模型槽壁特意保持了大约0.5毫米缝隙的压力板,如果因脱模过程需要,能移出缓冲结构。
形成于成型胚体侧壁上的间隔体凹处AA的深度显著大于缓冲深度RT。这些凹处向下开口,以便在成型胚体上形成的间隔体在成型胚体从模型槽脱模期间不经历任何压缩变形。
图1中的缓冲结构显然只存在于模型槽的一纵向表面和一横向表面,在每个例了中,缓冲结构至少在二个相对的槽壁表面或最好在所有槽壁表面形成。这样,首先支持力均匀产生,另外,其可被分布在大量有低缓冲深度的支持表面。
以上及在权利要求中描述的,以及从那些从图中获得的特征,可以单独地和用不同的组合有利地实施。该发明不受所描述的具体模型的限制,但最好在熟悉技术的人的能力范围内,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改进。特别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形状组合的多数可能性,或其他非线性部份的结构,都是可能的缓冲结构的形状。部份结构的范围也可能更小且在空间上分隔更大。
权利要求
1.制模插入物(FE),有一个或多个模型槽(FN),用于插入制模机中以加工尤其如混凝土石材的密实成型胚体(FS),而后存放在一个多层系统中,同时该制模机包含把密实成型胚体(FS)向下推出制模插入物的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型槽(FN)的边壁有缓冲结构(RS),有向模型槽的中央下移的支持侧面(HF)的凹陷,因此缓冲结构(RS)随着模型槽(FN)和成型胚体(FS)的材料的容量而调整,用这种方式,一方面成型胚体(FS)的自重不至于使其从模型槽脱出,但另一方面则可在压力装置的作用下,无需损坏成型胚体(FS)侧表面上缓冲结构(RS)凹陷的互补状凸起(GR),而从模型槽脱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模插入物,其特征在于,缓冲结构(RS)的缓冲深度(RT)应少于1.5毫米,最好少于0.8毫米。
3.如权利要求1至2所述的制模插入物,其特征在于,支持侧面(HF)呈条形且大部分水平。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制模插入物,其特征在于,支持侧面(HF)在竖直方向上排列设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制模插入物,其特征在于,支持侧面(HF)的累计长度应大于成型胚体(FS)的周长,最好应大于其周长的两倍。
6.如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制模插入物,其特征在于,支持侧面(HF)在至少有两个关于成型胚体(FS)重心相对的模型槽壁表面形成。
7.如权利要求1至6所述的制模插入物,其特征在于,缓冲结构(RS)包含凹槽(NU,NX),一个凹面和(或)拱形的横断面。
8.如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制模插入物,其特征在于,模型槽(FN)壁包含棱柱形分隔并且缓冲结构(RS)被设置于相对棱柱分隔的墙壁表面之后。
9.如权利要求1至8所述的制模插入物,其特征在于,缓冲结构(RS)主要在模型槽(FN)壁的垂直延伸的下半部分形成。
10.如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制模插入物,其特征在于,模型槽(FN)的内横断面在缓冲结构(RS)的垂直方向向下方加宽。
11.如权利要求1至10所述的制模插入物,其特征在于,模型槽壁为产生被压铸于成型胚体上的间隔体(AH)而设置有比缓冲结构更深的向底部开口的凹陷(AA)。
12.如权利要求1至11所述的制模插入物,其特征在于,模型槽(FN)的槽壁的表面(NWL,NWQ)被加固。
全文摘要
制模插入物,有一个或多个模型槽,用于插入制模机中以加工尤其如混凝土石材的密实成型坯体,而后存放在一个多层系统中,同时该制模机包含把密实成型坯体向下推出制模插入物的压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模型槽的边壁有缓冲结构,有向模型槽的中央下移的支持侧面的凹陷,因此缓冲结构随着模型槽和成型坯体的材料的容量而调整,用这种方式,一方面成型坯体的自重不至于使其从模型槽脱出,但另一方面则可在压力装置的作用下,无需损坏成型坯体侧表面上缓冲结构凹陷的互补状凸起,而从模型槽脱模。
文档编号G09F7/16GK1678437SQ03821128
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6日
发明者鲁道夫·布劳恩加特, 埃尔温·施穆克尔 申请人:科布拉成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