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教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03阅读:79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汉语拼音教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用具的一种汉语拼音教具。
现有汉语拼音的教学用具有卡片式和拼块式,其卡片或拼块的组成数量至少等于汉语拼音字母的数量,即由47个组成。因组成的数量较多,又没有固定的排列顺序,查找所需字母既不方便,也容易散落丢失,而且还不包括汉字与汉语拼音字母对照和声调注声标记。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将一组汉字卡片和经过分类的三组汉语拼音字母卡片横向排列,构成整体使用,通过翻动卡片使字母组合,拼出汉字字音。结构简单、直观易懂,是学习汉语拼音的教学用具。
本实用新型是将一组汉字卡片和三组汉语拼音字母卡片横向排列,用通常的装订方法连接成一整体,可以装订在同一活页夹内,使每组的每一页都能被翻动。汉字卡片每页印有一个或多个常见的汉字;三组汉语拼音字母卡片为分别印有汉语拼音声母iuü加整体认读字母、韵母的卡片,每页印有一个汉语拼音字母,另外在活页夹上挂一个注声牌,上面印有声调符号-、′、ˇ、`、注出汉字的四种声调。使用时通过翻动各组卡片,选出字符组合,即可拼出汉字的字音。在印有汉语拼音韵母的一组卡片中,还装有一页可以翻动打开的、印有汉语拼音字母″r″的卡片,用于拼出带儿化韵母的汉字。
为了较快地、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知识,可以在封皮的里页印上图或字用以提示汉语拼音字母的读音和简要汉语拼音规则。为了方便查找所需字符,每组卡片的首页列出了该组卡片的排列顺序,每页卡片留有标明该卡片上字符标记的扉签。每页汉语拼音字母卡片前一页的背面,除了iuü之外,都列出了包括该字母的所有拼音音节;整体认读组的iuü,只列出了在中间的情况,而韵母组的iuü只列出了用在后面的情况;以便对该字母的使用进行系统的综合练习,每页常见汉字卡片前一页的背面,列出了该卡片上汉字的正确汉语拼音,以便自行核对练习的答案。
本实用新型的活页卡,可以用硬纸板或塑料板制成既能折叠,又能支撑在桌面上。用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丝或塑料绳做成螺旋状,连接一组汉字卡片和三组汉语拼音字母卡片,使其横向排列,每页卡片不但能被灵活翻动,也能被支撑竖起,以便前一页卡片的背面和后一页卡片的正面同时使用。
四组卡片可用硬纸片制成,也可以用胶片或塑料片制成。
标明每页卡片字符标记的扉签可以留在每页卡片的下边,所有扉签依次向右落开3mm排列,使之一目了然,方便查找所需字符。
标四声的注声牌,也可用硬纸片或胶片或塑料片制成绕园心转动的园面,上面印有声调符号-、′、ˇ、`,园面外有一罩子上的固定窗口显示声调符号,根据需要使园面转动不同角度,在窗口注出汉字的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声调。
本汉语拼音教具的优点是,查找所需字符方便,能通过整体使用拼出汉字的字音,并具有与汉字进行对照的练习,对每个汉语拼音字母的使用进行系统的练习和学习汉语拼音知识等功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以折叠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直观易懂,因选用了现在小学第一册学拼音部分的81个全部汉字,用于小学一年级时,可以是与课本配合使用的练习工具;用于学龄前儿童时,可以是学龄前的预习工具。还可以放大尺寸,作为讲汉语拼音时的教具。
附图图一,活页夹(1)、汉字卡片(2)、汉语拼音声母卡片(3)、iuü加整体认读字母卡片(4)、韵母卡片(5)、注声牌(6)、螺旋状的连接线(7)、扉签(8)。
图一是本实用新型汉语拼音教具的一种实施例。
活页夹(1)、汉字卡片(2)和三组汉语拼音字母卡片(3)、(4)、(5)用硬纸片制成。
注声牌(6)中印有四种声调符号的园面用硬纸片制成,它外面有固定窗口的罩子用铜片制成。
螺旋状的连接线(7)用直径为1mm的金属丝制成。
印有汉语拼音字母″r″的卡片是向右翻动的纸片。
权利要求
1.一种汉语拼音教具,由卡片组成,其特征是它装有横向排列的一组常见汉字卡片、三组汉语拼音字母卡片,以及一个可移动的标有汉语拼音四种声调符号的注声牌。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汉语拼音教具,其特征是三组汉语拼音字母卡片分别印有汉语拼音声母,iuü加整体认读字母、韵母。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汉语拼音教具,其特征是每页卡片下部留有标明该卡片上字符标记的扉签。
4.根据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汉语拼音教具,其特征是每页汉字卡片前一页的背面列出了该卡片上汉字的正确汉语拼音,每页汉语拼音字母卡片前一页的背面列出了包括该卡片上字母在内的汉语拼音音节。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用具的一种汉语拼音教具。本汉语拼音教具是将部分常见汉字、汉语拼音声母、iu 加整体认读字母、韵母等四组卡片横向排列装订为一整体,通过翻动卡片使字母组合拼出汉字的字音。与汉字进行对照练习,并对每个汉语拼音字母的拼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达到方便使用,熟练、正确地掌握汉语拼音知识,适用于学习汉语拼音的学生使用,也可以放大尺寸作教学的用具。
文档编号B42F19/00GK87202233SQ87202233
公开日1987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1987年2月24日
发明者张泽铭 申请人:张泽铭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