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客运专线系统线路设置及番号编码的方法

文档序号:2616955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城市公共客运专线系统线路设置及番号编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城市公共客运专线系统线路设置及番号编码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以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为依据,结合城市人口分布及客流走势,运用模糊概念,按数理统计相关性原理,对公共客运线路进行优化设置,并用数字和部分字母组成代码来表示城市公共客运专线系统线路和番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城市公共客运专线系统线路设置及番号编码的一种技术方案。运用模糊概念,按数理统计相关性原理,把优化设置的公交线路进行线性回归,并归纳为纵线、横线、左斜线、右斜线和环(含弧)线,分别用数字1、2、4、5和3表示,称其为线形码,用作线路番号的首位。公交线路运行的方位和区间,按例表所示确定的第二位数,称其为方位区间码。该区间范围内同形线路的序数,称其为序数码。城市公交线路番号通常由三位数组成。即线形码+方位区间码+序数码。
三位数的公交线路番号适用于中大城市、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个别超特大城市的序数码可以比通常增加一位数。
中小城市和小城市的公交线路番号由二位数组成(两位数已能满足需要,序数码已无必要)。即线形码+方位区间码。
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周边组团(即各近郊区)的公交线路规模与中小城市规模相当,为体现城市的整体性,本方案把周边组团按东、南、西、北分成四个区位,分别用6、7、8、9四个数码表示,这里称为区位码。因此,周边组团的公交线路番号仍是三位数。即区位码+线形码+方位区间码城市的地铁、轻轨或气垫船等特殊公共客运专线的番号,由线形码和方位区间码组成,只是在番号前加一个适应的字母(如地铁D 轻轨Q等)作打头。
对部分城市因地形、地势和道路的特殊,除纵横环斜五种基本线形外尚有极少数特殊线形,

本方案选用部分英语字母作特形后缀。
C——与城市中心离心的弧形或环形线。
L——折拐线长达1/10-1/3。
P——部分线段(站点)因单行道形成的迂回圈。
S——明显的大“S”走势,多用于山丘和半岛地形。
Z——双折拐形,中间段长达1/10。
同线上的异变用字母A、B作后缀。
1.同线上的同向延长或分支(分支线长不宜超过总长1/3);2.同线上的加强段;3.同线上的快、慢之分;4.同线上某段呈双向迂回形聚合。
关键词中心依据《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图》结合城市道路交通确定的该城市(中心城区)的地理中心。
纵轴线经过城市中心,与地图南北经线平行的直线。
横轴线经过城市中心,与地图东西纬线平行的直线。
左斜轴线经过城市中心,与纵、横轴线分别成45°斜交且成东北往西南走向的直线。
右斜轴线经过城市中心,与左斜轴线正交即西北往东南走向的直线。
区间与某轴线平行,且成等距离分布的带状区域。
区间值中心城区最大半径的1/5,取500m的倍数。
现行公交线路设置多有不确定性,番号编排多以开行先后顺序作代码,同城番号多种,线路多有重复。公交快不了,市民乘车难。
本发明的实施,有在改善现有公交线路及番号秩序,促进城市公交线路设置和番号的规范性;优化公交运行线路,使番号编码和识别统一,促进公交方便、快捷;使城市交通管理的基础条件得到改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缓解公交乘车难,提高载客率,促进营运经济效益。
本发明容易理解,方便运用,易于推行。本发明的实施将促进区域交往,推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化进程,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本发明广泛用于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客运线路设置及番号编码、城市公交线路及番号的优化调整、城乡公交专线及番号的优化整合。


附图是某城市公交客运线路实施例示意图。图中粗实线为公交线路,所示数字为线路的番号。
具体实施例方式
结合附图1.确定城市地理中心。2.绘出纵、横、左斜、右斜四条轴线。3.测算区间值。若该城市中心城区最大半径10km,区间值=2km。
实施例1纵线101——线路站点回归直线与纵轴线平行(首位线形码“1”),在纵轴西方第1区间内(第二位方位区间码“0”),是该区间内纵线第1条(第三位序数码“1”)。实施例2横线214——线路站点回归直线与横轴线相似平行(首位线形码“2”),在横轴线南方第1区间内(第二位方位区间码“1”),如果是该区间内横线第4条(第三位序数码“4”)。
实施例3环线322——该线在中心城区的二环路上(首位线形码“3”、第二位方位区间码“2”),是该环形线上第2条(第三位序数码“2”),(东面先有一条321线,或称321路)。
实施例4左斜线402——线路站点回归直线与左斜轴相似平行,在其西北方第1区间内,是该区间内左斜线第2条。
权利要求
1.一种城市公共客运专线系统线路设置及番号编码的方法,用数字或和字母组成代码,以表示公交线路及番号,其特征是把优化设置的城市公共客运线路进行线性回归,并归纳为纵线、横线、左斜线、右斜线和环(含弧)线,分别用线形码1、2、4、5和3表示;部分特殊线形和同线上的异变,以字母作后缀表示;用称其为方位区间码的数字,以奇偶辩方位、按大小分远近来表示线路运行的方位和区间;序数码只表示该区间范围内同形线路的序数;大城市东南、西、北的周边组团(即近郊区)分别有6、7、8、9作为区位码来表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是确定城市地理中心,以地图经纬网或方向标为基准,过中心作纵、横、左斜、右斜四条轴线,并以轴线为参照确定公交线路的线形,同时把线路归纳为纵线、横线、左斜线、右斜线和环(含弧)线五种基本线形,分别用1、2、4、5和3表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是在四条轴线两侧划分区间,以城市最大半径的1/5取500m的倍数为区间值,以数字奇偶辩方位,按大小分远近来表示线路运行的方位和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是城市公交线路番号通常由线形码+方位区间码+序数码三位数码组成(超特大城市序数码可以比通常增加一位数);城市周边组团公交线路番号由区位码+线形码+方位区间码三位数组成;城市地铁、轻轨等特殊专线番号由线形码+方位区间码二位数前加打头字母组成;中小城市的公交线路番号由线形码+方位区间码二位数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是特形线路用特形字母作后缀C——与城市中心离心的弧形或环形线;L——折拐线长达1/10-1/3;P——部分线段(站点)因单行道形成的迂回圈;S——明显的大“S”走势,多用于山丘和半岛地形;Z——双折拐形,中间段长达1/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是同线上的异变用字母A、B作后缀①.同线上的同向延长或分支(分支线不宜超过总长1/3);②.同线上的加强段;③.同线上的快、慢之分;④.同线上某段呈双向迂回形聚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城市公共客运专线系统线路设置及番号编码的方法。运用模糊概念,按数理统计相关性原理把优化设置的公交线路进行线性回归,并归纳为纵线、横线、左斜线、右斜线和环(含弧)线。用数字和部分字母组成代码来表示城市公交的线路和番号,对番号中不同位置的数字分别赋于特定的含意,必要时用特形字母作后缀。不同于通常以线路开行顺序作为番号。本发明的番号编码通常是三位数(中小城市两位数,超特大城市四位数),容易理解、方便运用、易于推行。本发明广泛用于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客运专线设置及番号编码、城市公交线路及番号的优化调整、城乡公交专线及番号的优化整合。
文档编号G09B29/00GK1776773SQ200510022119
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3日
发明者刘康金 申请人:刘康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