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黑板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7674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尘黑板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现有黑板擦结构的改进,特别是通过对滚动揩体的控制以及设立刮尘、集尘结构,达到自动除尘的目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黑板擦,一般由揩体与盒体组成,在擦去黑板上字迹的同时,会导致粉尘飞扬,而且多次揩擦后必须拍除粘在揩体上的粉尘,才能继续使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继出现了无尘粉笔、磁性黑板擦以及电动黑板擦等。但无尘粉笔书写时字迹不够清晰;磁性黑板擦必须配用磁性粉笔,而且上述二种解决方案除尘效果不明显。至于电动黑板擦则因体积大、成本高、结构复杂易损,不宜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重量轻、结构紧奏、造价低且方便耐用的无尘黑板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本发明所述的黑板擦,其构件至少包括盒体、支板、不少于二根的圆辊、单向止动件及刮尘件。支板与刮尘件可装配在盒体上,亦可与盒体连为一体。圆辊由转轴及与其表面结合在一起的柔性层组成转轴两端装配在支板上端,圆辊之间留有间隙且互相平行构成揩体。单向止动件为轮体固定在转轴端头上的棘轮机构,使得揩体在黑板擦移动时,总有一部分圆辊静止不动,起擦拭黑板的作用,另一部分圆辊滚动粘起粉笔灰。并且沿黑板擦前进方向的第一根辊处于滚动态。刮尘件位于体与盒体底面之间并与圆辊表面接触,其接触长度不小于圆辊柔性层的轴向长度,当圆辊滚动时与其摩擦,刮下粘起的粉尘。支板与盒体两端平面形成集粉腔;腔体设有单向落料口和可开合的排尘口,刮下的粉尘经落料口进入集粉腔,通过开启排尘口倒出粉笔灰。为了提高除尘效果,柔性层材料采用毛毡、海绵或类似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上述结构的黑板擦,通过棘轮装置使圆辊具备了擦与粘的功能,粘起的粉尘在刮尘件的作用下,靠自身重力进入集粉腔,达到了自动除尘的目的。并且构成黑板擦的各部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作,特别是当支板、刮尘件成为盒体的一部分时,更体现了整体结构紧奏、经久耐用的特点,而与电动黑板擦相比,其造价低则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1为本发明所描述的黑板擦的整体结构图。
附图2为本发明所描述的一种集尘结构。
附图3为本发明除尘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用实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如图1所示,支板5靠螺钉1固定在盒体3的侧面上。揩体由两根转轴平行且端部置于支板座孔2中的圆辊12构成,圆辊互相之间留间隙,其柔性层14的材料为毛毡。连接在支板上的搬把11中的棘轮10,被固定在转轴13上,两尊轮齿向相反,棘爪9被固定在凹槽中的凸台8上,与圆辊表面接触的刮尘件4与盒体底面造为一体。支板面下部设一单向阀门7,其开启角小于9度,阀门两侧设有两头与支板连为一体的挡块6。作为排尘口的盖板15的一端被铰接在支板上端,以便将转轴限制在座孔中,另一端设有扣16与盒体两端内侧扣紧,为达到同一效果,还可将盖板整体压配在支板与盒体上.
如附图2所述,集尘结构中的落料口可以是将支板下部与盒体低面分别做成斜面A、B,两斜面的间隙作为落料口。
权利要求1一种无尘黑板擦,其特征是其构件至少包括盒体、支板、不少于二根的圆辊、单向止动件及刮尘件;支板与刮尘件可装配在盒体上,亦可与盒体连为一体,单向止动件为轮体固定在转轴端头上的棘轮机构,刮尘件位于体与盒体底面之间并与圆辊表面接触,其接触长度不小于圆辊柔性层的轴向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尘黑板擦,其特征是圆辊由转轴及与其表面结合在一起的柔性层组成,圆棍转轴两端装配在支板上端,圆辊之间留有间隙且互相平行构成揩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尘黑板擦,其特征是支板与盒体两端平面形成的集粉腔设有单向落料口和可开合的排尘口,刮下的粉尘经落料口进入集粉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尘黑板擦,其特征是柔性层材料采用毛毡、海绵或类似物。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尘黑板擦,其构件至少包括盒体、支板、不少于二根的圆辊、单向止动件及刮尘件,通过棘轮装置使圆辊具备了擦与粘的功能,粘起的粉尘在刮尘件的作用下,靠自身重力进入集粉腔,达到了自动除尘的目的。其重量轻、结构紧奏、造价低且方便耐用。
文档编号B43L21/00GK2850957SQ20052004736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9日
发明者徐爽 申请人:徐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