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黑板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35939阅读:7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黑板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黑板擦,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式固定在黑板上方和下方的第一横向支杆(2),所述第一横向支杆(2)的两端头均设置有转轴(3),上下向对应的两所述转轴(3)上绕有链子(4),两所述链子(4)上水平连接有第二横向支杆(5),所述第二横向支杆(5)上活动连接有黑板擦,所述转轴(3)与电机(1)相连。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黑板擦,无需人工擦黑板,可快速、自动擦黑板并且可根据需要保留部分字迹。
【专利说明】
一种全自动黑板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黑板擦,属于教学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教学中使用较多的黑板擦为手掌大小,需要人工擦拭。教师在上课中可能需要多次擦拭黑板,由于板擦面积较小,导致教师很容易疲惫。另外,擦黑板产生的粉笔灰会对教师的健康有很大的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工擦黑板,可快速、自动擦黑板的全自动黑板擦;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根据需要保留部分字迹的全自动黑板擦。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种全自动黑板擦,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式固定在黑板上方和下方的第一横向支杆,所述第一横向支杆的两端头均设置有转轴,上下向对应的两所述转轴上绕有链子,两所述链子上水平连接有第二横向支杆,所述第二横向支杆上活动连接有黑板擦,所述转轴与电机相连。
[0006]所述链子包括绳子和均匀连接于所述绳子上的球体,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便于所述球体转动的空腔。
[0007 ]所述第二横向支杆的外径大于所述球体的外径。
[0008]所述第二横向支杆为套杆结构,所述第二横向支杆包括固定的内层杆和绕着所述内层杆转动的外层杆,所述内层杆的外部有两个凸起,所述外层杆内侧有一个与所述凸起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外层杆上设置有所述黑板擦。
[0009]两个所述凸起呈直线型排布。
[0010]所述内层杆的端头外面活动式套有线圈,所述线圈外面活动式套有磁铁,所述线圈与设置于所述线圈内侧的外层杆固定连接,所述内层杆为空心结构,所述内层杆内设置有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所述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与所述磁铁相连,所述黑板擦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的连通的第一按钮和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启闭的第二按钮。
[0011]所述内层杆与所述线圈的连接面,所述线圈与所述磁铁的连接面均为光滑面。
[0012]所述光滑面上涂布有润滑油。
[0013]所述凸起与凹槽之间的阻力小于所述线圈旋转的动力。
[0014]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手动擦黑板转化为按钮操作,节约了老师擦黑板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保护了教师的身体健康。
[0015]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驱动,带动转轴旋转,从而带动链子转动,并使得第二横向支杆运动。通过第二按钮控制第二横向支杆上下运动,通过第一按钮控制第二横向支杆自身旋转,用于保留需要的字迹,解决了现有的自动黑板擦无法保留字迹的缺陷。黑板擦可拆卸,以方便需要时进行清理。驱动装置为运用由球体链接起来组成的链子,电机带动转轴旋转,带动链子运动从而带动第二横向支杆的运动。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全自动黑板擦,通过电机驱动转轴转动,通过链子带动第二横向支杆运动,从而使黑板擦上下运动,最终擦除黑板上的字迹。通过第二横向支杆旋转,可以保留需要留在黑板上的部分。电机、转轴和链子的设置,实现了第二横向支杆的上下运动,从而使黑板擦上下运动;内层杆、外层杆、线圈、磁铁和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的设置,实现了第二横向支杆旋转,从而可以保留需要留在黑板上的字迹部分;两个凸起呈直线型排布的设置,实现了黑板擦的180度旋转,从而使黑板擦背过去,保留需要留在黑板上的字迹部分;凸起与凹槽之间的阻力小于线圈旋转的动力的设置,使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接通时,外层杆可一直反复旋转,如果遇到需要保留的字迹,可以按下第一按钮,使外层杆旋转18 O度;第二横向支杆的外径大于球体的外径的设置,由于第二横向支杆的直径比较粗,所以第二横向支杆不能通过转轴,即黑板擦只能在黑板的正面工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意图;
[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链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凸起和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横向支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23]如图1?图5所示,一种全自动黑板擦,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式固定在黑板上方和下方的第一横向支杆2,所述第一横向支杆2的两端头均设置有转轴3,上下向对应的两所述转轴3上绕有链子4,两所述链子4上水平连接有第二横向支杆5,所述第二横向支杆5上活动连接有黑板擦,所述转轴3与电机I相连。
[0024]所述链子4包括绳子6和均匀连接于所述绳子6上的球体7,所述转轴3上设置有便于所述球体7转动的空腔。
[0025]所述第二横向支杆5的外径大于所述球体7的外径。
[0026]所述第二横向支杆5为套杆结构,所述第二横向支杆5包括固定的内层杆8和绕着所述内层杆8转动的外层杆9,所述内层杆8的外部有两个凸起1,所述外层杆9内侧有一个与所述凸起10相配合的凹槽11,所述外层杆9上设置有所述黑板擦。
[0027]两个所述凸起10呈直线型排布。
[0028]所述内层杆8的端头外面活动式套有线圈12,所述线圈12外面活动式套有磁铁13,所述线圈12与设置于所述线圈12内侧的外层杆9固定连接,所述内层杆8为空心结构,所述内层杆8内设置有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所述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与所述磁铁13相连,所述黑板擦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的连通的第一按钮和用于控制所述电机I启闭的第二按钮。
[0029]所述内层杆8与所述线圈12的连接面,所述线圈12与所述磁铁13的连接面均为光滑面。
[0030]所述光滑面上涂布有润滑油。
[0031]所述凸起10与凹槽11之间的阻力小于所述线圈12旋转的动力。
[0032]电机I用于带动第二横向支杆5上下移动。
[0033]链子4并不是简单的绳子,而是由一个个规则的球体7用绳子6串联而成,这样通过电机I带动转轴3转动,就可以带动整个链子4进行运动,从而给黑板擦动力。
[0034]第二横向支杆5的一侧有黑板擦,而另一侧没有。第二横向支杆5为套杆结构,内层杆8的内部安装有小型的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和磁铁13。通过第一按钮可控制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的连通,并且每次均旋转180度,在内层杆8的外部有两个凸起10,而外层杆9内侧有一个凹槽11,该设计用于断电时固定黑板擦,防止其旋转。该结构的阻力小于电机旋转的动力,即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接通时,外层杆9可一直反复旋转。如果遇到需要保留的字迹,可以按下第一按钮,使外层杆9旋转180度,此时有黑板擦的一侧朝外,从而跳过那些需要保留的字迹,若要继续完成擦黑板的任务,仅需再次按下第一按钮,使得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接通,外层杆9旋转180度,继续实现黑板擦的功能。
[0035 ]线圈12通电后可在磁场的作用下旋转;外层杆9与线圈12连接,当线圈12旋转时可带动外层杆9旋转;内层杆8内部为空,起到支撑和存放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的作用。
[00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全自动黑板擦,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式固定在黑板上方和下方的第一横向支杆(2),所述第一横向支杆(2)的两端头均设置有转轴(3),上下向对应的两所述转轴(3)上绕有链子(4),两所述链子(4)上水平连接有第二横向支杆(5),所述第二横向支杆(5)上活动连接有黑板擦,所述转轴(3)与电机(I)相连;所述第二横向支杆(5)为套杆结构,所述第二横向支杆(5 )包括固定的内层杆(8 )和绕着所述内层杆(8 )转动的外层杆(9 ),所述内层杆(8)的外部有两个凸起(10),所述外层杆(9)内侧有一个与所述凸起(10)相配合的凹槽(11),所述外层杆(9)上设置有所述黑板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链子(4)包括绳子(6)和均匀连接于所述绳子(6)上的球体(7),所述转轴(3)上设置有便于所述球体(7)转动的空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支杆(5)的外径大于所述球体(7)的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黑板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凸起(10)呈直线型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杆(8)的端头外面活动式套有线圈(12),所述线圈(12)外面活动式套有磁铁(13),所述线圈(12)与设置于所述线圈(12)内侧的外层杆(9)固定连接,所述内层杆(8)为空心结构,所述内层杆(8)内设置有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所述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与所述磁铁(13)相连,所述黑板擦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电路的连通的第一按钮和用于控制所述电机(I)启闭的第二按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杆(8)与所述线圈(12)的连接面,所述线圈(12)与所述磁铁(13)的连接面均为光滑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滑面上涂布有润滑油。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黑板擦,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10)与凹槽(11)之间的阻力小于所述线圈(12 )旋转的动力。
【文档编号】B43L21/00GK205416901SQ201620075626
【公开日】2016年8月3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6日
【发明人】董增川, 贾文豪
【申请人】河海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