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母式双腔墨水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8613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子母式双腔墨水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墨水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墨水瓶是办公、学习的必备用品。然而,人们目前应用的墨水瓶不论是圆柱形体或长方形体,均存在这样的应用缺陷当钢笔插入墨水瓶后其前端处的笔杆常常被墨水弄脏,这显然给人们带来不便。为了解决这一不便,有人提出了在墨水瓶的瓶口内沿设置一海绵圈,当笔杆被墨水弄脏后可以用海绵将墨水擦去。这种方法虽然能够解决问题,但也带来了墨水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既要解决在吸水时钢笔杆不被弄脏,又避免了墨水的浪费。
一种子母式双腔墨水瓶,它是由瓶体和旋紧封盖构成;瓶体是由两个大小不同的墨水腔室构成,两个腔室的内底面呈同一高度,在大小墨水腔室之间的隔壁上分别的设有距墨水腔室的内底面高度距离不同的上通孔和下通孔,上通孔距墨水腔室内底面15毫米左右,下通孔在两墨水腔室隔壁的底部,大小墨水腔室的上顶端面均置有与外界相通的并呈外螺纹结构的瓶口;旋紧封盖为一端密封的筒形结构,其内壁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大小墨水腔室其上顶端面的瓶口的外螺纹可呈密封配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不管墨水瓶内墨水的水位高或低,都不会淹到钢笔杆。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气体通过上通孔逸放到大墨水腔室上部负压区时的示意图。
各图中,1、瓶体,2、大墨水腔室,3、小墨水腔室,4、上通孔,5、下通孔,6、旋紧封盖,7、负压区。
具体实施方式
当用钢笔吸入墨水时,可旋下瓶体(1)的小墨水腔室(3)其瓶口的旋紧封盖(6)。吸水过程中,若小墨水腔室(3)内的墨水水位低于隔壁的上通孔(4),那么,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外界的气体将自小墨水腔室(3)通过上通孔(4)、大墨水腔室(2)内的墨水逸放到该腔室上部的负压区(7),如图2所示。在气体不断进入这个负压区(7)的过程中,大墨水腔室(2)内的墨水也不断的通过下通孔(5)流进小墨水腔室(3)内,直到小墨水腔室(3)内的墨水液面高于15毫米时将上通孔(4)淹没为止。理论证明,当大墨水腔室(2)内的墨水液面其高度高出上通孔(4)的位置,小墨水腔室(3)内的墨水液面均会保持在刚好淹没上通孔(4)的一种高度,若露出笔杆外的笔尖其长度与该高度相等,那么,吸水过程中墨水就不会淹到笔杆。
当人们需要向大墨水腔室(2)内灌入墨水时,要先将小墨水腔室(3)的瓶口用旋紧封盖(6)密封。待大墨水腔室(2)内灌毕墨水后,要将其上的瓶口用旋紧封盖(6)密封。灌入大墨水腔室(2)内的墨水液面高度最好通过试验给予确定。
权利要求1.一种由瓶体和旋紧封盖构成的子母式双腔墨水瓶,其特征在于瓶体是由两个大小不同的墨水腔室构成,两个腔室的内底面呈同一高度,在大小墨水腔室之间的隔壁上分别的设有距墨水腔室的内底面高度距离不同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大小墨水腔室的上顶端面均置有与外界相通的并呈外螺纹结构的瓶口;旋紧封盖为一端密封的筒形结构,其内壁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大小墨水腔室其上顶端面的瓶口的外螺纹可呈密封配合。
专利摘要当钢笔插入墨水瓶后其前端的笔杆常被墨水弄脏,这是目前墨水瓶给人们带来的不便。由瓶体和旋紧封盖构成的子母式双腔墨水瓶则解决了该问题。该瓶体是由两个大小不同的墨水腔室构成,在大小墨水腔室之间的隔壁上分别的设有高度不同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大小墨水腔室的上顶端面均置有与外界相通的并呈外螺纹结构的瓶口。旋紧封盖与墨水腔室其上顶端面的瓶口的外螺纹呈密封配合。在吸水过程中当小墨水腔室内的水位低于上通孔时,外界的气体将自小墨水腔室通过上通孔进入到大墨水腔室上部的负压区。在气体不断进入这个负压区的过程中,大墨水腔室内的墨水也不断的通过下通孔流进小墨水腔室内,直到小墨水腔室内的墨水液面将上通孔淹没为止。
文档编号B43L25/00GK2803760SQ200520084018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8日
发明者周度 申请人:周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