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抽取式吸墨钢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4805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容量抽取式吸墨钢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容量抽取式吸墨钢笔。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抽取式吸墨钢笔的贮墨管和容纳推杆的滑行套管均占据了笔杆内上下各二分之一的空间,导致贮墨量比普通钢笔减少了近一半;而且必须拧开笔杆才能吸墨水,较为不便;以及经常出现吸墨水时,搁置一旁的笔杆易滚落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不需拧开笔杆便可吸墨水的大容量抽取式吸墨钢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大容量抽取式吸墨钢笔,包括笔帽、笔尖、笔头、和笔杆,其中所述的笔杆通过密封圈盖与固接活塞的推杆相连,笔杆内设有金属圈管,墨水吸入后直接贮存于笔杆内,笔杆外侧还设有一外侧平、内侧凹的平凹块,平凹块内设有便于推杆后段卡入的凹槽;所述的活塞外周壁上套有密封胶圈;所述的推杆分前、后两个部分,且通过一个“十”字形连杆将推杆的前、后两部分的同侧凹槽活动铆接,从而实现推杆在单侧方向的两次弯折。
利用本实用新型吸墨时先把推杆从平凹块的凹槽中拉出并向单侧方向把前、后推杆及“十”字形连杆掰直;然后,手持推杆后段将活塞向笔头方向推至顶端;接着,把笔尖及笔头前段放入墨水瓶的墨水中缓慢后拉推杆将活塞带至末端,墨水即被吸入笔杆贮存;最后,向单侧方向把推杆两次弯折后卡入平凹块的凹槽中即可。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极大地增加了抽取式吸墨钢笔的贮墨量;无需拧开笔杆便可吸墨,既方便又杜绝了笔杆的滚落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推杆及活塞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爆炸图。
附图中(1)笔帽、(2)笔尖、(3)笔头、(4)笔杆、(41)平凹块、(42)凹槽、(5)密封圈盖、(6)活塞、(61)密封胶圈、(7)推杆、(71)“十”字形连杆、(8)金属圈管。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附图1、2、3所示,利用现有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制成本实用新型大容量抽取式吸墨钢笔,包括笔帽(1)、笔尖(2)、笔头(3)、和笔杆(4),其中所述的笔杆(4)通过密封圈盖(5)与固接活塞(6)的推杆(7)相连,笔杆(4)内设有金属圈管(8),墨水吸入后直接贮存于笔杆(4)内,笔杆(4)外侧还设有一外侧平、内侧凹的平凹块(41),平凹块(41)内设有便于推杆(7)后段卡入的凹槽(42)。
所述的活塞(6)外周壁上套有密封胶圈(61)。
所述的推杆(7)分前、后两个部分,且通过一个“十”字形连杆(71)将推杆的前、后两部分的同侧凹槽活动铆接,从而实现推杆在单侧方向的两次弯折。
所述的推杆(7)后段卡入凹槽(42)内后,推杆(7)尾端略露出凹槽(42)外。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推杆(7)后段卡入凹槽(42)内后,推杆(7)尾端通过扣位装置与凹槽(42)扣合。
上述实施例中,推杆(7)和金属圈管(8)用金属材料制成,笔杆(4)用透明或半透明硬质塑料制成,密封胶圈(61)用橡胶制成,其余部件用硬质塑料制成。
使用本实施例具有极大地增加了抽取式吸墨钢笔的贮墨量;无需拧开笔杆便可吸墨,既方便又杜绝了笔杆的滚落问题。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使用方便可靠、容易推广实施。
权利要求1.一种大容量抽取式吸墨钢笔,包括笔帽(1)、笔尖(2)、笔头(3)、和笔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笔杆(4)通过密封圈盖(5)与固接活塞(6)的推杆(7)相连,笔杆(4)内设有金属圈管(8),墨水吸入后直接贮存于笔杆(4)内,笔杆(4)外侧还设有一外侧平、内侧凹的平凹块(41),平凹块(41)内设有便于推杆(7)后段卡入的凹槽(42);所述的活塞(6)外周壁上套有密封胶圈(61);所述的推杆(7)分前、后两个部分,且通过一个“十”字形连杆(71)将推杆的前、后两部分的同侧凹槽活动铆接,从而实现推杆在单侧方向的两次弯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抽取式吸墨钢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7)后段卡入凹槽(42)内后,推杆(7)尾端略露出凹槽(42)外,或推杆(7)后段卡入凹槽(42)内后,推杆(7)尾端通过扣位装置与凹槽(42)扣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容量抽取式吸墨钢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杆(7)和金属圈管(8)用金属材料制成,笔杆(4)用透明或半透明硬质塑料制成,密封胶圈(61)用橡胶制成,其余部件用硬质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容量抽取式吸墨钢笔,包括笔帽、笔尖、笔头、和笔杆,其中所述的笔杆通过密封圈盖与固接活塞的推杆相连,笔杆内设有金属圈管,墨水吸入后直接贮存于笔杆内,笔杆外侧还设有一外侧平、内侧凹的平凹块,平凹块内设有便于推杆后段卡入的凹槽;所述的活塞外周壁上套有密封胶圈;所述的推杆分前、后两个部分,且通过一个"十"字形连杆将推杆的前、后两部分的同侧凹槽活动铆接,从而实现推杆在单侧方向的两次弯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使用方便可靠、容易推广实施。
文档编号B43K5/06GK2908169SQ20062005091
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2日
发明者寻海天, 丁辉 申请人:寻海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