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启型防伪标签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1115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揭启型防伪标签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防伪标签,尤指一种揭启型防伪标签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如今防伪市场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大多数产品为电码防伪、镭射防伪(俗称激光防伪)、用防伪油墨等等。电码防伪查询率低,而且在实践中发现有回收旧编码造假的现象,另外,电码防伪必须要求消费者用电话查询,鉴别方式十分不便。镭射防伪的生产泛滥造成无序竞争,现已恶化到无法管理的地步,已经完全丧失了防伪的作用。防伪油墨属于材料型防伪,材料供应商无法审核材料买家的购买目的和真正用途,所以其防伪目的很难得到实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揭启表层覆盖层,能方便识别产品真伪的揭启型防伪标签。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揭启型防伪标签的制作工艺。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揭启型防伪标签,为层状结构,由一层或一层以上的表层和一层或一层以上的防伪层组合而成,防伪层下表面可与底层复合,或防伪层底表面直接与产品复合,其中,表层下表面有胶或部分有胶,能够被揭开,防伪标签底表面有背胶,表层为透明或半透明,表层为可区别防伪层油墨不同性质的具有滤光特性的薄膜,防伪层为一种可以在滤光片下产生颜色变化的防伪油墨。
为了防止防伪标签被轻易撕下,该防伪标签下表面与产品的结合力超过表层与防伪层或防伪层与底层间的结合力。
表层可以是聚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或其他透明材料。
透明表层和防伪层为彩色或黑白。
为提供娱乐性、对产品进行说明或其他功用,防伪层下方可设置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底层,该底层上印制文字或图案或其组合,如问答题、中奖信息、图片、产品说明等,通过压制与表层及防伪层复合。
本发明揭启型防伪标签的制备工艺,其制作工艺为(1)防伪层的制作工艺为采用在滤光片下显现不同色彩的防伪油墨印刷;(2)防伪层与表层复合。
防伪油墨的特点是①防伪层油墨为市场上易得的防伪油墨,此油墨在同一种颜色中有两种不同性质的油墨,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油墨,同时印刷在同一被印物中,在普通光源的正常观察下基本相同,肉眼较难分辨。但在不同滤光片下观察下,如红色滤光片、蓝色滤光片、橙色滤光片等等,可以较为容易的看出这两种不同性质油墨的差别。其中一种会比另外一种油墨要深。见示意图。
②通过表层的有色透明层或半透明层观察底层,可以较为清楚的看出这两种同色系不同性质油墨的特点。
③此类油墨可以从市场中买到,如美国的SUNA公司的CTA62571D和CTA62572D号油墨就是此类油墨。
为了增强防伪层的防伪显示效果,还可以用网点偏移的方法进行印刷,具体方法如下a、制作一组有规律的网点;b、将要表现的图案制作成网点;c、将图案的网点放于有规律的网点上进行0.1mm的偏移;为了进一步达到防伪目的,在防伪层上喷印连续代码、随机代码或条形码中的一种或其组合,通过电话、传真、PDA产品或互联网输入随机数码或条形码,然后与服务器进行号码比对。
本发明用防伪纸张印刷。
本发明具有表层揭启图案消失的特性,其优点是1、可以在第一时间用最简单、最直观、最易学的防伪方式来鉴别产品的真伪;2、难以仿造;3、易于与其它防伪方式结合。


图1为本发明揭启型防伪标签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揭启型防伪标签表层揭启前后的变化流程图。
图3为双层揭启型防伪标签截面示意图。
其中,图1中标号说明1-彩色透明聚酯层2-防伪层3-底层 4-结合力小的粘合层5-结合力大的粘合层图3中标号说明1’-彩色透明聚酯层 2’-防伪层3’-结合力小的粘合层4’-结合力大的粘合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截面示意图、图2本发明揭启型防伪标签表层揭启前后的变化流程图。
一种揭启型防伪标签,为层状结构,选用透明聚酯薄膜为表层材料,其上印上色彩或网点,制成为可区别防伪层油墨不同性质的具有滤光特性的彩色透明聚酯层1,下表面周围有结合力小的粘合层4,使表层能够被较容易地揭开;防伪层2采用可以在滤光片上显现不同颜色的防伪油墨印刷。防伪层2油墨选用一种特殊的在市场上购得的防伪油墨,该油墨包含两种颜色相同,性质不同的油墨,在普通光源的正常观察下基本相同,肉眼较难分辩,但在不同滤光片下观察则可较容易的看出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油墨的区别,一种油墨比另一种油墨颜色深。该防伪油墨在彩色透明聚酯层1下能反映出其中两种不同性质油墨的差别。如美国SUNA公司的CTA62571D和CTA62572D号油墨就是此类防伪油墨。
防伪层2可选用的防伪材质,如防伪金属线纸、水印纸、纤维纸等;可以用任何材质作为底层3,上印有关产品说明的文字和图案;将彩色透明聚酯层1、防伪层2和底层3压制复合而成揭启型防伪标签。防伪标签下表面有结合力大的粘合层5,防伪标签与产品的结合力高于彩色透明聚酯层1与防伪层2或底层3的结合力。
实施例二如图3为双层揭启型防伪标签截面示意图所示,揭启型防伪标签为层状结构,彩色透明聚酯层1’下表面有结合力小的粘合层3’,能够被揭开。防伪层2’的印刷油墨选用一种特殊的在市场上购得的防伪油墨,该油墨包含两种颜色相同,性质不同的油墨,在普通光源的正常观察下基本相同,肉眼较难分辩,但在不同滤光片下观察则可较容易的看出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油墨的区别,一种油墨比另一种油墨颜色深。该防伪油墨在彩色透明聚酯层1下能反映出其中两种不同性质油墨的差别。如美国SUNA公司的CTA62571D和CTA62572D号油墨就是此类防伪油墨。彩色透明聚酯层1’和防伪层2’复合成防伪标签,其底表面有结合力大的粘合层4’。本实施例的防伪层与底层为一体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揭启型防伪标签,为层状结构,由一层或一层以上的表层和一层或一层以上的防伪层组合而成,表层下表面有胶或部分有胶,能够被揭开,防伪层下表面与底层复合,防伪标签底表面有背胶,其特征在于表层为透明或半透明,表层为可区别防伪层油墨不同性质的具有滤光特性的薄膜,防伪层上印有在滤光片下产生颜色变化的防伪油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揭启型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层与底层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揭启型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伪标签的下表面与产品的结合力超过透明表层与防伪层或底层间的结合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揭启型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透明表层采用透明或半透明薄膜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揭启型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透明表层和防伪层为彩色或黑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揭启型防伪标签,其特征在于防伪层下方设置一层或一层以上的底层,该底层上印制文字、图案或其组合,通过压制与表层及防伪层复合。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揭启型防伪标签的制备工艺,其制作工艺为(1)防伪层的制作工艺为采用在滤光片下显现不同色彩的防伪油墨印刷;(2)防伪层与表层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揭启型防伪标签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层为a、制作一组有规律的网点;b、将要表现的图案制作成网点;c、将图案的网点放于有规律的网点上进行0.1mm的偏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揭启型防伪标签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防伪层上喷印连续代码、随机代码或条形码中的一种或其组合,通过电话、传真、PDA产品或互联网输入随机数码或条形码,然后与服务器进行号码比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揭启型防伪标签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用防伪纸张印刷。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揭启型防伪标签及其制备工艺,一种揭启型防伪标签,为层状结构,由一层或一层以上的表层和一层或一层以上的防伪层组合而成,表层下表面有胶或部分有胶,能够被揭开,防伪层下表面与底层复合,防伪标签底表面有背胶,表层为透明或半透明,表层为可区别防伪层油墨不同性质的具有滤光特性的薄膜,防伪层上印有在滤光片下产生颜色变化的防伪油墨。本发明揭启型防伪标签的制作工艺可以为防伪层采用在滤光片下显现不同色彩的防伪油墨印刷,防伪层与表层复合。本发明具有表层揭启图案消失的特性,其优点在于能以简单、直观、易学的方式来鉴别产品的真伪,难以仿造,易于与其他防伪方式结合。
文档编号G09F3/10GK101079208SQ20071012772
公开日2007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7日
发明者陈斌 申请人:陈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