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速度瞬时性演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7756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加速度瞬时性演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中物理实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加速度瞬时性演示器。
背景技术
牛顿第二定律即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又是教学难点。对它的理解直接影响 学生高中物理力学的学习质量,尤其是物体因受力的变化其加速度瞬间发生变化是学生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难点。而突破这一难点的方法是让学生亲手做一做"加速度瞬间变 化"的实验。但是,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实验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演示物体受力变化的瞬间 时加速度随之变化的实验装置,完全可以满足高中物理教学之需要。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加速度瞬时性演示器,包括支架、小球1、弹性条、小球2、细绳和夹子。其 中,弹性条用螺丝固定在小球和小钢球之间;细绳与小球之间用螺丝固定;细绳的上端 穿过支架上的小孔被夹子夹住。
本发明的实验过程是
1、 将支架放在桌子边缘,让小球2末端的细绳穿过支架上的小孔后用夹子夹住。
2、 突然用手压动夹子,使它释放细绳。同时观察小球1和小球2的运动情况,就 会发现小球2先向小球1运动,小球l此时静止,然后小球1和小球2同步运动。
这说明在释放细绳的瞬间,小球2的加速度瞬时产生,而小球1瞬时加速度为0。 当两球同步运动时,又说明两者的加速度均为g。
本发明装置利用简单易得的材料制成,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的优点,有 利于生产与推广。


附图为本发明一种加速度瞬时性演示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
1——支架 2——小球1 3——弹性条
4——小球2 5——细绳 6——夹子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是如何实现的 实施例
1) 如图所示,支架由钢板制成"Z"字形,上梁长20cm、竖高30cm、底板20cm X10cm。
2) 下球是直径为2cm的钢球。
3) 弹性条是长15cm的细钢丝弹簧。
4) 如图安装器材,然后按动夹子释放细绳,同时观察两小球的运动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加速度瞬时性演示器,包括支架、小球1、弹性条、小球2、细绳和夹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条用螺丝固定在小球和小钢球之间;细绳与小球之间用螺丝固定;细绳的上端穿过支架上的小孔被夹子夹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速度瞬时性演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条为钢丝 弹簧、塑料弹簧、橡皮条、尼龙弹性条中一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速度瞬时性演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球为钢球、 铁球、塑料球、橡皮球中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速度瞬时性演示器,包括支架、小球1、弹性条、小球2、细绳和夹子。其中,弹性条用螺丝固定在小球和小钢球之间;细绳与小球之间用螺丝固定;细绳的上端穿过支架上的小孔被夹子夹住。本发明装置利用简单易得的材料制成,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廉、结构简单的优点,有利于生产与推广。
文档编号G09B23/00GK101441829SQ20071017082
公开日2009年5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3日
发明者姚成兴, 董洁婷, 蔡文学 申请人: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