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发光的名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2292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发光的名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名片,尤其涉及一种可发光的名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及市场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的空间越来越广阔,人与人之间的社 交活动也日趋频繁。为了方便交往工作,作为社交媒介物的名片,其使用的人群逐渐增多, 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使得名片市场日益活跃起来,其已经成为相互联系、沟通信息、交流 业务的一种重要工具。名片具有小巧玲珑、美感直观、花色众多及携带方便等众多优点,其 相关技术请参阅Gang Hua等人于2006年在IEEE上发表的"AUTOMATIC BUSINESS CARD SCANNING WITH A CAMERA" —文。
但是,现有的名片一般都是采用纸张或塑胶等材质所制成,其本身不能发光,使用者只 能依靠外界环境光才能看清名片上所记载的内容。因此,现有的名片无法在黑夜下,酒吧等 光线阴暗处使用,其极大地限制了名片的使用范围。

发明内容
下面将以实施例说明一种可克服上述缺陷的可发光的名片。
一种可发光的名片,其包括 一基体,至少一与基体光学耦合的发光二极管以及一电源 驱动装置。该基体具有一记载信息的第一表面及一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该电源驱 动装置与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间分别形成电连接,以给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分别提供电源使 其发光,以照亮该基体上记载信息的第一表面。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可发光的名片利用电源驱动装置给该发光二极管提供 电源使其发光,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可以照亮该基体上记载有信息的第一表面,因此,本 发明所提供的名片无论是在黑夜下,还是在酒吧等光线阴暗处,使用者都可以清楚地看清该 名片的第一表面上所记载的信息,其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也增大了该名片的使用范围。


图l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发光名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可发光名片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发光名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发光名片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发光的名片100。该名片100包括 一基体110, 一与基体110光学耦合的发光二极管120,以及一电源驱动装置130。
该基体110为一透明硬性材质所制成,其可采用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聚甲基 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聚氯乙烯(PVC),树脂(resin),玻璃 (glass),石英(quartz),硅树脂(silicone),环氧树脂(印oxy),聚丙烯酸脂 (Polyacrylate)等材质制成。该基体110可为一矩形体的卡片状结构,其具有一第一表面 111, 一与第一表面111相对的第二表面112,以及连接该第一表面111与第二表面112的多个 侧面113。
进一步地,该基体110的第一表面111上记载有信息,如图案、文字等等,可用以表述使 用者的身份。该信息可使用油墨网点印刷、半透明有色颜料涂布、加热压印、研磨挖洞或激 光雕刻等方法形成于该基体110的第一表面111上。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该基体110上的第二 表面112上也可以记载有需要表现的信息,其可以用以补充该第一表面lll上所记载的信息。
该发光二极管120与该基体110光学耦合,其可设置在该基体110内。该基体110的侧面 113上可开设一匹配该发光二极管120的开口115,以容纳该发光二极管120。
该电源驱动装置130也可以设置在该基体l 10内,其可以通过在该基体l 10的侧面113上开 设一匹配该电源驱动装置130的开口114,以将该电源驱动装置130容纳在该基体110内。该电 源驱动装置130与该发光二极管120间形成电连接,以给该发光二极管120提供电源使其发光 。该电源驱动装置130可以一薄型电池。优选的,该电源驱动装置130为一检波器充电式薄型 电池,其可以通过吸收无线电波等电磁波对其进行充电。
该电源驱动装置130可通过在该基体110的侧面113上设置一印刷电路140以与该发光二极 管120之间形成电连接,从而给该发光二极管120提供电源。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该名片IOO 可以进一步包括一软性电路板,其粘贴于该基板110的侧面113以实现该电源驱动装置130与 该发光二极管120之间的电连接,从而给该发光二极管120提供电源。该名片100可进一步包 括一控制开关(图未示),其可设置在电连接该电源驱动装置130与该发光二极管120的印刷电 路140或软性电路板上,用以控制该发光二极管120是否发光。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名片100利用电源驱动装置130给该发光二极管120提 供电源使其发光,发光二极管120所发出的光可以照亮该基体110上记载有信息的第一表面 111及第二表面112,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名片100无论是在黑夜下,还是在酒吧等光线阴暗处,使用者都可以清楚地看清名片100的第一表面111及第二表面112上所记载的信息,其 极大地方便了使用者,也增大了名片100的使用范围。
请参阅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发光的名片200。该名片200与第一实 施例所提供的可发光的名片100大致相似,其不同在于,该名片200包括两个与基体210光学 耦合的发光二极管220,其通过在基体210的两个相对的侧面213上分别开设两相匹配的开口 (未标示),以容纳在该基体210内,该电源驱动装置230分别与该两个发光二级管220形成电 连接。
由于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角度一般约为120度,因此,在基体210的两个相对的侧面213上 分别开设两开口以容纳该两个发光二极管220,可以照亮整个基体210,而不会在基体210上 形成阴影。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可发光的名片300。该名片300与第一实 施例所提供的可发光的名片100大致相似,其不同在于,在该基体310的两个相交侧面313的 交接处具有一连接该两个侧面313的切面(未标示),该名片300的发光二极管320通过在该切 面上开设一匹配的开口 (未标示),以容纳在该基体310内。
由于发光二极管的照明角度一般约为120度,而该基体310的两个相交侧面313之间的角 度为90度,因此,发光二极管320设置在该基体310的两个相交侧面313的交接处的切面上, 可以照亮整个基体310,而不会在基体310上形成阴影。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只要其不偏离本发明的技术效 果均可。这些依据本发明精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可发光的名片,其包括一基体,该基体具有一记载信息的第一表面及一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至少一与基体光学耦合的发光二极管,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用以照亮该基体上记载信息的第一表面;一电源驱动装置,该电源驱动装置与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间分别形成电连接,以给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分别提供电源使其发光。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发光的名片,其特征在于,该基体为一透明 硬性材质所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发光的名片,其特征在于,该基体为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树脂,玻璃,石英,硅树脂,环氧树脂,或聚丙烯酸脂 材质制成。
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发光的名片,其特征在于,该电源驱动装置 为一薄型电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发光的名片,其特征在于,该薄型电池为一 检波器充电式薄型电池。
6.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发光的名片,其特征在于,该可发光名片进 一步包括一设置在基体上的印刷电路,通过该印刷电路该电源驱动装置与该至少一发光二极 管形成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发光的名片,其特征在于,该可发光名片进 一步包括一软性电路板,该软性电路板粘贴于基板上,通过该软性电路板该电源驱动装置与 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形成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可发光的名片,其特征在于,该基体进一步包 括多个连接该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的侧面,该侧面上分别开设有匹配该电源驱动装置及该至 少一发光二极管的开口,以容纳该电源驱动装置及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发光的名片,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发光二 极管为两个发光二极管,其分别设置在该基体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发光的名片,其特征在于,该基体的两个 相交侧面的交接处具有一连接该两个侧面的切面,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设置在切面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发光的名片,其包括一基体,至少一与基体光学耦合的发光二极管以及一电源驱动装置。该基体具有一记载信息的第一表面及一与该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该电源驱动装置与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间分别形成电连接,以给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分别提供电源使其发光,以照亮该基体上记载信息的第一表面。
文档编号B42D15/02GK101422995SQ20071020233
公开日2009年5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31日
发明者李泽安, 谢淑惠 申请人:富士迈半导体精密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沛鑫半导体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