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538605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例如有机发光装置的显示装置的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 法。特别是,本发明涉及适合于应用到所谓全固体密封结构的显示设备及其 制造方法,在所谓全固体密封结构中提供有显示装置的驱动面板和密封面板 通过在它们之间的结合层彼此结合。
背景技术
近些年,采用有机发光装置的有机发光显示设备作为取代液晶显示器的显示设备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图22和23图示了这样的有机发光显示设备 的结构的示例。该显示设备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驱动面板210和密封面板 220彼此相对,并且通过在它们之间的结合层230彼此结合。驱动面板210具有电路部分212、涂层213和包括多个有机发光装置的 显示部分214,它们依次形成在包括玻璃等的驱动基板211之上。密封面板 220具有包括玻璃等的密封基板221。在驱动面板210的显示部分214 —侧 和结合层230之间,提供包括氮化硅(SiNx)或者二氧化硅(Si02)等的无 机绝缘膜240,以便将显示部分214相对大气屏蔽(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 请7>开No. 2005-38633 )。电路部分212、涂层213和显示部分214提供在驱动面板210和密封面 板220之间的结合区域200A中。驱动面板210的一个边缘形成从密封面板 220突出的终端区域200B。金属配线251从电路部分212延伸进入终端区域 200B,并且终端部分252^是供在金属配线251的末端。金属配线251和终端 部分252包括低电阻金属,例如铝(Al )。发明内容根据相关技术的这样的显示设备中,如图23所示,在结合区域200A 中,金属配线251覆盖有连续的涂层213。因为涂层213包括有机绝缘材料, 其易于吸收水(湿气)并且对无机绝缘膜240的结合性很低。因此,结合区域200A与终端区域200B之间的边界部分在高水蒸气压力的环境下易于受 水(湿气)的影响。因此,水和杂质离子渗透通过涂层213的内部或者通过 涂层213和无机绝缘膜250的交界面,并且产生在金属配线251之间的电位 差引起金属配线251的腐蚀,导致断路或短路。金属配线251的电腐蚀原因的示例包括金属配线构成材料的离子的离子 交换路径、水(湿气)等和由于相邻金属配线251之间的电位产生的电场。 在相关技术中,就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平11-142871所描述的示例而言, 提供了如下的减少相邻配线之间的电位影响的方法,该电位影响是电腐蚀的 原因之一,这通过设定平行排列的配线的设置顺序以最小化相邻配线之间的 电位差,此外提供虚拟配线或者配线。然而,在图24所示的根据相关技术 的显示设备中,水(湿气)和杂质离子可以通过涂层213自由渗入金属配线 之间的区域,从而即使相邻配线之间的电位差很小也难于消除腐蚀。因此,需要可以抑制金属配线腐蚀,并且可以提高可靠性的显示设备, 及其制造方法。为了满足上述需求,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器包括驱 动面板,该驱动面板包括依次提供在驱动基板之上的电路部分、涂层和具有 多个显示装置的显示部分。在该显示设备中,该驱动面板包括结合区域, 包括电路部分、涂层和显示部分,密封面板通过中间的结合层结合到该结合 区域上;以及终端区域,从该密封面板和结合层突出。在该显示设备中,在 结合区域中电连接到电路部分的多条金属配线延伸进入终端区域,且涂层提 供在结合区域中,且具有在多条金属配线之间的至少一个分隔区;以及涂层 的分隔区形成为使得其边缘部分延伸超过结合区域到达终端区域而没有到 达终端区域的端部边缘。本发明还提供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在驱动面板上提 供结合区域和终端区域,在结合区域中形成电路部分,并且形成从电路部分 延伸进入终端区域的多条配线;并且形成覆盖电路部分的涂层使得其端部边 缘没有到达所述终端区域的端部边缘。该方法还包括下面的步骤为涂层提 供多条配线之间的分隔区,从而涂层的分隔区的端部边缘延伸超过结合区域 到达终端区域而不到达涂层的端部边缘,由此在涂层的分隔区的端部边缘与 涂层的端部边缘之间形成平坦区域,其中涂层的上表面构成终端排列方向上 的平坦表面;并且在结合区域中的涂层之上形成显示部分。该方法还包括下面的步骤在终端区域中用遮蔽胶带覆盖涂层的上侧,并且使平坦表面和遮蔽胶带彼此完全接触;将密封面板通过其间的结合层结合到结合区域;并且 切掉终端区域中的密封面板和结合层,并且去除遮蔽胶带,以由此暴露配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结合区域中的涂层具有在多条金属配线之间 的分隔区,从而防止水(湿气)和杂质离子通过涂层渗入相邻金属配线之间 的区域。因此,可以抑制金属配线的腐蚀,并且可以显著提高显示设备的可 靠性。而且,因为涂层的分隔区的端部边缘不到达终端区域的端部边缘,所在终端区域的端部边缘的范围内可以确保用于遮蔽的平坦区域(全接触区 域)。因此,通过提高遮蔽的确定性,可以确定地防止结合层突入终端区域。 结果,可以提高显示设备的可靠性和生产量。


结合附图,参考描述可见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标,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通常构造的平面图;图2是如图1所示显示设备沿图1中的II-II线剖取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在如图1所示的显示设备的边界部分附近的一部分以放大形式的平面图;图4是沿图3中的IV-IV线剖取的截面图;图5是示出图2所示的显示部分的示例的截面图;图6A至6F是图解制造图1所示的显示设备的方法的步骤顺序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修改示例1的显示设备构造的截面图;图8是示出在如图7所示的显示设备的边界部分附近的一部分以放大形式的平面图;图9是示出在根据发明修改示例2的显示设备的边界部分附近的一部分 以放大形式的平面图;图IO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修改示例3的显示设备在边界部分附近的一 部分以;改大形式的平面图;图ll是示出图2的显示设备的另一修改示例的平面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修改示例4的显示设备在边界部分附近的一部 分以;改大形式的平面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在边界部分附近的一部分以放大形式的平面图;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在边界部分附近的一部分以放大形式的平面图;图15示出了显示本发明实施例结果的照片;图16示出了显示比较示例结果的照片;图17A和17B是图解埋线分隔区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图1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在边界部分附近的一部分以放大形式的平面图;图19A至19C是图解在配线间分隔区的端部边缘附近的抗蚀剂残渣产生概要的截面图;图20A和20B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的埋线分隔 区的端部边缘的平面图形状的示例;图21A至21C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的埋线分隔 区的端部边缘形状的另 一示例的平面图;图2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相关技术的显示设备构造的平面图;图23是沿图22中XIX-XIX线剖取的截面图;和图24是沿图23中XXI-XXI线剖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在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组成元 件以便于观察者理解本发明的这样的形状、尺寸和位置关系示出,并且它们 所显示的尺寸也不同于实际尺寸。<第一实施例〉图1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总体结构,而图2图示 了图1所示的显示设备以II-II线剖取的截面结构。例如,显示设备是一种被 采用的由薄膜晶体管(TFT)驱动的有源或无源型超薄有机发光显示设备, 并具有这样的构造,其中驱动面板10和密封面板20彼此相对,并且通过它 们之间的结合剂30彼此结合。驱动面板IO具有电路部分12、涂层13和包括多个稍后描述的有机发光 装置的显示部分14,它们依次形成在包括诸如玻璃的无机绝缘材料的驱动基8板11上。在驱动面板10的显示部分14一侧和结合层30之间,设置了包括氮化硅(SiNx)或二氧化硅(Si02)的无机绝缘膜40,将显示部分14相对于 大气屏蔽。电路部分12包括驱动电路(未示出)和周边电路(未示出),该驱动电 路包括用于驱动显示部分14的有机发光装置的TFT等,而周边电路则设置 在显示部分14的周边。涂层13具有例如0.2至50 (im的厚度,并包括诸如聚酰亚胺、聚酰胺、 丙烯酸树脂(acrylic resin )、苯并环丁烯(BCB, benzocyclobutene )和聚酰 亚胺-酰胺(polyimide-amide )化合物的有机光敏材料。电路部分12、涂层13和显示部分14设置在驱动面板10与密封面板20 彼此结合的结合区域10A中。驱动面板10的一个边缘形成从密封面板20 突出的终端区域IOB。电连接到电路部分12的周边电路的多个金属线51延 伸到终端区域10B中,并且终端部分52设置在金属线51的端部。每个金属 线51优选包括具有低电阻和极好反射率及可加工性的金属,具有例如约50 nm到5 pm的厚度,并且优选包括铝(Al)或含铝(Al)的合金。合金的具 体示例包括铝(Al)与钛(Ti)、硅(Si)、钼(Mo)、铜(Cu)、铬(Cr)、 镍(Ni)、钇(Pd)、钼(Pt)、鴒(W)或等同物的合金。此外,可以采用 这些材料的层叠结构。图3示出了在结合区域IOA和终端区域10B之间的边界部分10C的一 部分平面结构,而图4示出了沿图3的IV-IV线剖取的截面结构。涂层13 具有配线间分隔区13A,每个配线间分隔区13A形成在相邻金属配线51之 间。这可确保显示设备中的金属配线51的腐蚀受到限制,并可显著增强显 示设备的可靠性。顺便提及,在图3中,形成有涂层13的区域是阴影区。涂层13优选覆盖该多条金属配线51的上表面和侧表面。这使得可以防 止金属配线51短路或损坏,例如由于在制造过程中在金属配线51上沉积的 异物所引起的 短路或损坏。另夕卜,无机绝缘膜40优选与在多条金属配线51之间的区域中的驱动基 板11接触。原因在于,因为驱动基板11包括无机材料,诸如上面提到的玻 璃,所以可以增强在无机绝缘膜40和驱动基板11之间的结合,并且可以防 止水(湿气)或杂质离子通过在结合区域10A和终端区域10B之间的边界 部分10C渗透进入在金属配线51之间的区域。配线间分隔区13A的宽度D或在金属配线51排列方向上的尺寸根据相 邻配线51之间的距离优选地设定为尽可能地大。另外,配线间分隔区13A 的长度L或沿金属配线51方向上的尺寸希望设定为尽可能地大。此外,配线间分隔区13A这样形成,其一侧的端部边纟彖或其位于终端部 分52的外周边边缘侧的纵向上的端部边缘,延伸超过结合区域10A到达终 端区域10B,但没有到达终端区域10B的端部边缘(外周边边缘)。如果配 线间分隔区13A的端部边缘没有到达终端区域10B的端部边缘,则可确保 在例如遮蔽(masking)以避免结合层30突出到终端区域10B中的情况下, 确保用于遮蔽的平坦区(全部接触区)在到终端区域10B的端部边缘的范围 内。可以确保平坦区(全部"l姿触区)在到终端区i或10B的端部边缘的范围内 的构造保证了,例如可以期待遮蔽胶带的结合力的改进,通过确实增强遮蔽 可以确保防止结合层突出进入终端区域中,实现增强显示设备的可靠性,及 提高生产产量。图1和2所示的密封面板20具有密封基板21,其位于驱动面板10的显 示部分14 一侧上,并与结合层30 —起有效地密封有机发光装置110R、 110G 和110B。密封基板21包括诸如玻璃的材料,该材料对在有机发光装置110R、 110G和110B中产生的光是透明的。密封基板21例如设置有彩色滤光片或 滤光片(未示出),并有效地拾取有机发光装置110R、 110G和110B中产生 的光,且吸收由有机发光装置IIOR、 110G和110B及它们之间的配线反射 的外部光,从而改善对比度。结合层30例如包括热固性树脂或UV固化树脂。图5图示了显示部分14的构造的示例。显示部分14具有产生红光的有 机发光装置IIOR、产生绿光的有机发光装置IIOG和产生蓝光的有机发光装 置110B,它们总体上依次设置成矩阵图案。每个有机发光装置IIOR、 IIOG和110B例如具有作为阳极的第一电极 112、包括发光层的有机层113和作为阴极的第二电极114,它们从驱动基板 11 一侧依次堆叠。第一电极112也用作反射层,并包括诸如铂(Pt)、金(Au)、铬(Cr)、 银(Ag)和鵠(W)的金属或合金。顺便提及,第一电极112通过设置在涂 层13中的接触孔(未示出)连接到在电路部分12中的驱动电路。有机层113具有这样的结构,其根据有机发光装置产生光的颜色而不同。每个都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空穴传输层、发光 层和电子传输层从第一电极112 —侧依次堆叠,然而有机发光装置110G具 有这样的结构,其中空穴传输层和发光层从第一电极112—侧依次堆叠。空 穴传输层是用于提高注入空穴到发光层效率的层。发光层是当电流注入其中 时产生光的层。电子传输层是用于提高电子注入到发光层的效率的层。构成有机发光装置110R中空穴传输层的材料的示例包括二- [(N-萘 基)-N-苯基]对二氨基联苯(a-NPD ) ( bis[(N-naphthyl)-N-phenyl]benzidine )。 在有机发光装置110R中构成发光层材料的示例包括2,5-二-[4-[N-(4-曱氧苯 基)->^-氰乙基苯胺]]苯乙烯基苯-1,4-二腈(BSB)(2,5-bis[4-[N-(4-methoxyphenyl)-N-phenylamino]]styrylbenzene-l,4-dicarbonitri le (BSB),而在有机发光装置110R中构成电子传输层的材料的示例包括8-羟基p奎啉铝络和物(Alq3) ( 8-quinolinol aluminum complex )。在有机发光装置110G中构成空穴传输层的材料的示例包括a-NPD,而 在有机发光装置110G中构成发光层的材料的示例包括Alq3与1体积百分比 的香豆素6 ( C6 ) ( Coumarin 6 )的混合物。第二电极114包括半透明电极,并且在发光层中产生的光从第二电极 114一侧提取。第二电极114包括金属或合金,诸如银(Ag)、铝(Al)、镁 (Mg)、钙(Ca)和钠(Na)。如上的显示设备例如可以制造如下。图6A至6F图示了按制造步骤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首先,如图6A所 示,包括驱动电路和周边电路的电路部分12形成在由上述材料形成的驱动 基板11上,以上述厚度由上述材料形成的多条金属配线51从电路部分12 延伸到终端区域10B的计划形成区域10B1中,并且终端部分52设置在金 属配线51的端部。接下来,如图6B所示,例如,上述的材料例如通过旋涂方法涂敷,接 着曝光和显影,以形成上述厚度的涂层13。在这里,在曝光的时候,在结合 区域10A的计划形成区域10A1中的涂层13 ^皮部分地去除,由此配线间分 隔区13A的每一个设置在相邻的金属配线51 (在图6B中未示出;参见图3 和4 )之间。随后,如图6C所示,显示部分14形成在涂层13上。在形成显示部分 14时,首先,由上述材料组成的第一电极112的膜例如由直流(DC)溅射ii法形成,并且例如通过光刻工艺选择性蚀刻该膜,将该膜图案化为预定形状。 然后,由上述材料组成的有机层113和第二电4及114通过例如气相沉积法依次形成,以形成如图5所示的有机发光装置110R、 110G和110B。以此方式, 形成了驱动面板10。其后,如图6D所示,由上述材料组成的无机绝缘膜40形成在显示部分 14上。在形成驱动面板10后,如图6E所示,结合层30形成在无机绝缘膜40 上。其后,设置有彩色滤光片并由上述材料组成的密封基板21制备为密封 面板20,并且如图6E所示,驱动面^反10和密封面板20通过在它们之间的 结合层30彼此结合。在驱动面板10和密封面板20 4皮此结合后,如图6F所示,位于终端区 域10B的计划形成区域10B1中密封面板20和结合层30的那些部分被切掉, 然后通过例如蚀刻去除无机绝缘膜40,以暴露金属配线51和终端部分52。 这时,形成了终端区域IOB和结合区域IOA。结果,完成图l至5中所示的 显示设备。在显示设备中,当第一电极112和第二电极114之间施加预定的电压时, 电流注入到有机层113中的发光层中,并且发生空穴和电子的复合,导致发 光。光通过第二电极114、无机绝缘膜40和密封面板20取出。这里,在结 合区域10A中的涂层13具有在金属配线51之间的配线间分隔区13A,从而 防止水(湿气)和杂质离子通过涂层渗入到相邻金属配线51之间的区域, 由此增强了显示设备的可靠性。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在结合层10A中的涂层13提供有在相邻金 属配线51之间的配线间分隔区13A,所以可以防止水(湿气)和杂质离子 通过涂层13进入到相邻金属配线51之间的区域。因此,可以抑制金属配线 51的腐蚀,从而防止严重问题,诸如由于金属配线51之间的短路而导致的 像素导通的失效、基本性能损坏等,并显著地提高显示设备的可靠性。另外,配线间分隔区13A可以通过简单的工艺形成,其中只改变了涂层 13曝光时的平面案。因此,可以实现高可靠性的显示设备,而防止由于 提供附加层而导致结构和制造工艺变复杂,且不增加材料成本等。特别地,因为无机绝缘膜与多条金属配线51之间的驱动基板11接触, 所以可以提高无机绝缘膜40和由诸如玻璃的无机材料构成的驱动基板11之间的结合,并防止水(湿气)和杂质离子通过在结合层IOA和终端区域10B 之间的边界部分10C进入到金属配线51之间的区域。现在,将描述第一实施例的修改示例1至3。除了涂层13和配线间分隔 区13A的形状或布局改变外,修改示例l至3与第一实施例具有相同的构造。 修改示例1至3中的显示设备可以与第一实施例同样的方式制造,并且其运 行及效果与第一实施例中的一样。因此,对应于在上面第一实施例中的那些 组成元件由如同上面使用的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修改示例1>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修改示例1的显示设备的截面结构,而图8示出 了边界部分10C附近部分的平面结构。在此显示设备中,涂层13设置在结 合区域10A和部分的终端区域10B中。配线间分隔区13A设置成延伸超过 结合区域IOA进入到终端区域10B中。在本》务改示例中,这保证了在制造 过程中驱动面板10和密封面板20彼此结合以后,以图6F所示的步骤在终 端区域10B的计划形成区域10B1中可以吸收在切开密封面板20和结合层 30中而产生的偏差(dispersion )。<修改示例2〉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修改示例2的显示设备在边界区域10C附近的一 部分的平面结构。该显示设备具有这样的结构,其中涂层13在整个结合区 域10A和终端区域10B上设置。涂层13设置有对应于终端部分52的开口 13B。通过这个修改示例,也可以获得如上述^f奮改示例1同样的效果。<〈'务改示例3〉图10示出了在根据本发明修改示例3的显示设备中边界部分10C附近 的一部分的平面结构。在该显示设备中,涂层13部分切掉,以形成在金属 配线51排列的方向上延伸的交叉分隔区13C,并且通过该交叉分隔区13C, 显示部分14形成在涂层13上的部分和在边界部分10C附近金属配线51被 覆盖的部分彼此分离。在本修改示例中,这确保能可靠地抑制水(湿气)或 杂质离子通过涂层13渗入到边界部分10C附近的金属配线51之间的区域。顺便提及,如图10所示,涂层13可以提供有对应于终端部分52的开 口 13B,或者如图11所示,涂层13可以只^隻盖金属配线51而不到达终端 部分52。4务改示例4〉图12示出在根据本发明修改示例4的显示设备中边界部分10C附近的 一部分的平面结构。在该显示设备中,金属配线51在边界部分10C附近弯 曲,涂层13也提供有根据金属配线51的弯曲形状的配线间分隔区13A。通 过这个修改示例,也可以获得如上述修改示例1同样的效杲。<第二实施例>图13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边界部分10C附近的 一部分的平面结构。除了配线间分隔区13A的宽度D根据通过中间的配线 间分隔区13A彼此相邻的金属配线51之间的电位差变化之外,该显示设备 具有与第二修改示例相同的结构。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 运行和效果与修改示例2的相同。因此,对应于上述修改示例2的组成元件 使用与上述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例如,在设置有四条金属配线51A、 51B、 51C和51D的情况下,在金 属配线51A和51B之间的电位差Vl极小时,可以采用这样的构造,其中之 间的距离D1为零,即没有设置配线间分隔区13A。该构造可以改善腐蚀可 能性低的金属配线51之间的涂层13的平面度。另外,在金属配线51B和 51C之间的电位差V2不是很大时,它们之间的距离D2可以较小。在金属 配线51C和51D之间的电位差V3很大时,它们之间的距离D3可以期望设 定为很大。从而,在本实施例中,配线间分隔区13A的宽度D才艮据通过中间的配 线间分隔区13A彼此相邻的金属配线之间的电位差变化。因此,可以保持腐 蚀可能性低的金属配线51之间的涂层13的平面度。另一方面,对于腐蚀可 能性高的金属配线51,可以确保抑制水(湿气)或杂质离子的渗透。这导致 更进一 步地增进显示设备的可靠性。<第三实施例>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边界部分10C附近的 一部分的平面结构。除多条金属配线51相对于边界区域10C在终端区域10B 一侧用涂层13覆盖外,该显示设备具有与上述^f奮改示例3相同的构造。该 显示设备可以用与上述相同的制造方法制造。在该显示设备中,光发射可以按第一实施中同样的方法实现,并且光在 密封面板20—侧提取。这里,因为多条金属配线51相对于边界区域IOC在 终端区域10B —侧上覆盖有涂层13,所以可以防止水(湿气)和杂质离子通过涂层13从边界部分10C渗入到结合区域IOA。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多条金属配线51相对于终端区域10B和结合区 域IOA之间的边界部分IOC在终端区域10B —侧上覆盖有涂层13,从而可 以防止水(湿气)或杂质离子通过涂层13从边界部分IOC—侧渗入到结合 区域10A。因此,能够抑制金属配线51的腐蚀,由此防止因金属配线51之 间的短路导致的诸如像素导通的失效和基本性能损坏的严重问题,并且显著 提高显示设备的可靠性。此外,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示例。<示例>显示设备按上面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制造。在此情况下,金属配线51 由铝(Al)形成,而涂层13由聚酰亚胺形成。涂层13的平面形状设定为与 图IO所示的修改示例3相同,配线间分隔区13A每个都设置在相邻的金属 配线51之间,并且由氮化硅(SiNx )构成的无才几绝缘膜40和由玻璃构成的 驱动基板11设置成彼此接触。每个配线间分隔区13A的宽度D都为10|im。 由此获得的显示设备在40°C和95%湿度的热且潮的条件下运行1000小时, 然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金属配线51。结果如图15所示。作为本发明的比较示例,该显示设备按与本实施例相同的方式制造,除 了金属配线在结合区域中覆盖有连续涂层之外。在本比较示例中的显示设备 也在40。C和95%湿度的热且潮的条件下运行1000小时,然后在光学显微镜 下观察金属配线51。结果如图16所示。如从图15所见,根据本示例,金属配线51的腐蚀很轻微。另一方面, 在该比较示例中,认识到了金属配线的腐蚀明显在进行。具体地讲,发现在 结合区域10A中的涂层13提供有在金属配线51之间的配线间分隔区13A 时,可以抑制金属配线51的腐蚀。<第四实施例>图17A和17B示出了配线间分隔区的截面结构。如上述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显示设备中的多条金属配线51 覆盖有涂层13。在此应当注意的是,涂层13由有机光敏材料形成,且因此 允许水(湿气)(H20)容易在其间通过。因此,例如如图17B所示,如果金属配线51仅覆盖有涂层13,则吸收 水(湿气)进入到涂层13中将导致相邻金属配线51之间的离子交换反应,这可以导致金属配线51的腐蚀。考虑到这一点,如图17A所示,在上述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每个配线间分隔区13A都设置在金属配线51之间,以便打断离子交换反应所需的途 径,因此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如上构造的显示设备中,结合区域10A中的驱动面板10 的上侧通过它们之间的结合层30由密封面板20密封。在制造具有这种构造 的显示设备的情况下,通常的做法是覆盖终端区域10B的上侧,更具体地讲, 用遮蔽胶带覆盖终端区域10B中的涂层13的上侧,以便防止构成结合层30 的热固性树脂或UV-固化树脂流出终端区域1OB的侧面。然而,在涂层13上,配线间分隔区13A设置成延伸超过结合区域IOA, 以到达终端区域10B。因此,在设置有配线间分隔区13A的区域中,将在涂 层13的上表面和用于保护结合层30而附着的遮蔽胶带之间会产生间隙,这 可能导致构成结合层13的热固性树脂或UV-固化树脂穿透该间隙。特别地,近年来,已经倾向于更窄节距的金属配线51,然而对配线间分 隔区13A的最小允许宽度存在限制。因此,在相关的基础上,基于涂层13 的上表面由配线间分隔区13A占据的比例在增加,结果热固性树脂或UV-固化树脂的渗透变得显著地发生。考虑到前述的情况,在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每个配线间分隔区13A 形成来使得其端部边缘延伸超过结合区域10A,以达到终端区域10B,但没 有达到终端区域的端部边缘。图18是示出本实施例中的显示设备中结合区域IOA和终端区域IOB之 间的边界部分10C附近的一部分的放大形式的平面图。如图所示,在驱动面板IO上,其一个端部附近的区域分成结合区域10A 和终端区域10B,在它们之间为边界部分IOC。在终端区域10B中,涂层13 形成在边界部分10C —侧,但在终端区域10B端部边缘侧上没有形成涂层 13,且因此暴露终端部分52。换言之,涂层13的端部边缘位置没有到达终 端区域10B的端部边缘,而是相对于终端区域10B端部边缘位于结合区域 10A 一侧。另外,覆盖金属配线51的涂层13提供有配线间分隔区13A,配线间分 隔区13A每一个形成在相邻金属配线51之间。这里应当注意的是,每一个 配线间分隔区13A都这样形成,其端部边缘部分延伸超过结合区域10A以到达终端区域10B,但没有到达终端区域10B的端部边缘,更具体地讲,没有到达涂层13的端部边缘位置。这导致在涂层13A上没有形成配线间分隔区13A的区域,即涂层13的 上表面在终端排列方向上构成平坦表面的平坦区10D,在配线间分隔区13A 和涂层13的端部边缘之间得以确定。在如上构造的显示设备中,在结合区域10A和终端区域10B之间的边 界部分10C的附近,配线间分隔区13A的端部边缘部分没有到达涂层13的 端部边缘位置。因此,在结合遮蔽胶带到涂层13上以便防止构成结合层30 的热固性树脂或UV固化树脂流出到终端区域10B —侧的情况下,在配线间 分隔区13A的端部边缘和涂层13的端部边缘之间确定的平面区域10D允许 在平坦区域10D和遮蔽胶带之间的完全接触,由此保证了遮蔽胶带的结合 力。换言之,通过确定适于在其上结合遮蔽胶带的平坦区IOD,可以期待改 进遮蔽胶带的结合力。因此,通过确保遮蔽,能够确实地防止构成结合层30的热固性树脂或 UV固化树脂流出到终端区域10B中或渗入涂层13的上表面和遮蔽胶带之 间的间隙中。从而,促使改善显示设备的可靠性和产量。顺便提及,配线间分隔区13A的端部边缘的位置不特别限定,只要其延 伸超过结合区域10A以达到终端区域10B而没有达到涂层13的端部边缘。 然而,配线间分隔区13A希望形成如下。为了配线间分隔区13起到切断离子交换反应的途径,且因此防止金属 配线51腐蚀,形成配线间分隔区13A从而其端部边缘的位置与结合区域10A 的端部边缘相符,即与边界部分10C的位置相一致,就足够了。然而,在此 应当意的是,如果使配线间分隔区13A的端部边缘的位置与边界部分10C 的位置相一致,由于在形成配线间分隔区13A中的偏差,端部边缘部分可能 不能到达边界部分10C。因此,考虑到在形成配线间分隔区13A时的偏差, 配线间分隔区13A的端部边缘部分希望形成为,至少以对应于偏差的预定量 (以预定的余量)突出超过边界部分10C到终端区域10B —侧。另外,关于确保遮蔽胶带的结合力,当平坦区IOD的区域越大时获得越 好的结果。考虑到这一点,在不减少预定边缘余量的范围内,配线间分隔区 13A的端部边缘的位置希望尽可能地靠近边界区域IOC设置。<第五实施例>在上述第四实施例中描述的显示设备中,配线间分隔区13A的端部边缘没有到达涂层13的端部边缘,并且在它们之间确定了平坦区10D。然而,在此应当注意的是,近些年中倾向于窄节距的金属配线51,并且随之配线间分隔区13A的宽度也趋向于减少。因此,在涂层13和配线间分隔区13A构造成配线间分隔区13A的端部边缘不到达涂层13的端部边缘的情况下,抗蚀剂残渣可以在配线间分隔区13A的端部边缘附近产生。图19A至19C图示了抗蚀剂残渣产生的概况。如图19A所示,在配线间分隔区13A的端部边缘附近,具体地讲,在 配线间分隔区13A和涂层13之间的台阶附近,如果台阶是陡峭的,则在附 近区域上侧面上形成抗蚀剂膜产生这样的问题,其抗蚀剂膜的厚度将不能跟 随台阶,且抗蚀剂膜厚度的跟随特性劣化。因而,在一些附近区域中在涂层 13 —侧和配线间分隔区13A—侧之间产生膜厚度差。因此,如图19B所示,抗蚀剂膜厚度很厚以致在后续曝光时由于曝光不 足在台阶附近产生未反应的部分,具体地讲,产生在出现膜厚度差的区域中。 结果,如图19C所示,产生抗蚀剂残渣。考虑到这一点,在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配线间分隔区13A的端部边 纟彖部分的平面形状构造如下。图20A和20B图示了配线间分隔区13A的平面形状的示例。在配线间分隔区13A的端部边缘部分的平面形状为矩形的情况下,即如 图20B所示,在由两个直角和使它们彼此连接的线段构成的情况下,配线间 分隔区13A和涂层13之间的台阶是陡峭的,并且认为抗蚀剂残渣容易产生。为了消除这个问题,在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如图20A所示,端部边 缘部分的平面图构造设置成锥形形状,从而端部的大小不大于形成配线间分 隔区13A时的分辨极限(resolution limit)。换言之,使得不大于分辨极限的 端部部分的长度(见图中的L )为不小于一定值。这保证了配线间分隔区13A 和涂层13之间的台阶不是陡峭的而是緩和地倾斜。结果,在形成抗蚀剂膜 时,与图20B中的构造的情况相比,抗蚀剂膜厚度的跟随特性得到增强,从 而可以抑制抗蚀剂残渣的产生。<^奮 文示例>同样根据配线间分隔区13A的端部边缘部分的平面形状的影响,应当考18虑到抗蚀剂残渣易于形成。例如,如图20B所示,如果所有构成配线间分隔区13A的端部边缘部分的顶角是直角,在顶角中抗蚀剂残渣易于形成。如果顶角为小于直角的锐角,抗蚀剂残渣产生的可能性也更高。考虑到这一点,配线间分隔区13A的端部边缘部分的平面形状可以设定图21A至21C图示了配线间分隔区13A的端部边缘部分的平面形状的 其它的示例。在图21A所示的配线间分隔区13A的端部边缘部分的平面形状中,所 有构成端部边缘部分的顶角是大于直角的钝角。顶角的数量不特别限定,只 要所有顶角为钝角即可。按着以这样的方式构成的配线间分隔区13A的端部 边缘部分,与顶角是直角或锐角的情况相比,可以抑制抗蚀剂残渣的产生。另外,在图21B所示的配线间分隔区13A的端部边缘部分的平面形状 中,端部边缘部分比其它部分形成得更宽。即端部边缘部分的宽度D5比其 它部分的宽度D4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构成端部边缘部分的所有顶角也都 是钝角。在此应当注意的是,顶角数量不特别限定。以这样方式构成的配线 间分隔区13A的端部边缘对于抑制在配线间分隔区13A的端部边缘部分产 生抗蚀剂残渣很有效,即使金属配线51的节距趋向于变小并且随之配线间 分隔区13A的宽度D4也趋向于变小。在此使用的"顶角是钝角"的表述包含顶角不清晰时的情形的含意。具 体地讲,即使在如图21C所示的配线间分隔区13A的边缘部分以圓形形成, 以及顶角的呈现不能说是很明显,这种情性微观上看也可以认为是等同于顶 角呈现为钝角的情况。因此,这种情况也被视为顶角是钝角的模式的一种。尽管本发明已如上描述了所示出的实施例(和示例),但是本发明不限 于上述的实施例,并且各种修改是可能的。例如,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 描述了多条金属配线51都以规则的间隔设置,但是多条金属配线51也可以 以不同的间隔设置。在此情况下,配线间分隔区13A的宽度D可以根据金 属配线51的间隔而变化。除此之外,在上述的第二实施例中,多条金属配线51可以按不同的间 隔排列,并且配线间分隔区13A的宽度D可以根据金属配线51的间隔和金 属配线51之间的电卩立差变4b。此外,例如,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各层的材料和厚度或膜的形成方法及各层的形成条件不限于如上所述的那些,并且可以采用其它的材料和厚度或 其它的膜形成方法及条件。另外,尽管在上面的实施例中已经具体描述了有机发光装置110R、110G、 110B的构造,但是没有必要提供上述所有的层,并且还可以提供其它的层。除此之外,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这样的情况,其中驱动面板10和无机绝缘膜40与密封面板20在整个区域上通过形成在它们之间的结合 层30彼此结合,但是本发明也可应用到这样的情况,其中驱动面板10和密 封面板20仅部分具有结合层30,例如,结合层仅形成在驱动面板10的周边 边缘部分,并且密封面板20等结合在其上的情况。另外,本发明不但可应用到采用有机发光装置的显示设备,而且可以应 用到采用其它显示装置的显示设备,例如无机电致发光装置、液晶显示装置、 电沉积(electrodeposition )型或者电致变色(electrochromic )型显示装置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在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特征的范围内, 根据设计需要和其它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结合、部分结合和替换。本发明包含2007年6月28日提交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7-170145和2007年6月13日提交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7-156535的主题,其全部内容引用结合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驱动面板,包括依次提供在驱动基板之上的电路部分、涂层和具有多个显示装置的显示部分;其中所述驱动面板包括结合区域,包括所述电路部分、所述涂层和所述显示部分,并且密封基板通过中间的结合层结合到所述结合区域上,以及终端区域,从所述密封面板和所述结合层突出,多条金属配线,在所述结合区域电连接到所述电路部分,并延伸进入所述终端区域,并且所述涂层提供在所述结合区域中,并具有在所述多条金属配线之间的至少一个分隔区,以及所述涂层的所述分隔区形成来使得其端部边缘延伸超过所述结合区域到达所述终端区域,但没有到达所述终端区域的端部边缘。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涂层包括有机材料。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涂层包括光敏材料。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 其中所述涂层覆盖所述多条金属配线的上表面和侧表面。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无机绝缘膜提供在所述驱动面板的显示部分一侧和所述结合层之间。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无机绝缘膜在所述多条金属配线之间的区域中与所述驱动基 板接触,且所述驱动基板包括包含玻璃的无机材料。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涂层的所述分隔区的宽度取决于通过所述中间的分隔区彼此 相邻的两条金属配线之间的距离和电位差二者之一 。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显示装置是有机发光装置,所述有机发光装置这样构造,其中从所述驱动基板一侧依次堆叠第一电极、包含发光层的有机层和第二电极, 并且所述发光层中产生的光在该第二电极一侧提取。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涂层的端部边缘相对于所述终端区域的端部边缘设置在所述 结合区域的 一侧,并且所述涂层的所述分隔区的所述端部边缘没有到达所述 涂层的端部边缘。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涂层的上表面构成在终端排列方向上的平坦表面的平坦区域 确保在所述涂层的所述分隔区的所述端部边缘与所述涂层的所述端部边缘 之间。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涂层的所述分隔区的端部边缘部分形成锥形平面形状,从而其 末端尺寸不大于形成所述分隔区的分辨极限。
12、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涂层的所述分隔区的端部边缘部分具有所有的顶角都是钝角 的平面形状。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涂层的所述分隔区的所述端部边缘部分在平面图中形成为比 其它部分宽。
14、 一种制造显示设备的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在驱动面板上提供结合区域和终端区域,在所述结合区域中形成电路部 分,并且形成从所述电路部分延伸进入所述终端区域的多条配线;形成覆盖所述电路部分的涂层使得其端部边缘没有到达所述终端区域 的端部边纟彖;为所述涂层提供在所述多条配线之间的分隔区,从而所述涂层的所述分 隔区的端部边缘延伸超过所述结合区域到达所述终端区域,但不到达所述涂 层的端部边缘,由此在所述涂层的所述分隔区的所述端部边缘与所述涂层的 所述端部边缘之间形成平坦区域,在该平坦区域中所述涂层的上表面构成在 终端排列方向上的平坦表面;在所述结合区域中的所述涂层之上形成显示部分;在所述终端区域中用遮蔽胶带覆盖所述涂层的上侧,并且使所述平坦表面和所述遮蔽胶带彼此完全接触;将密封面板通过中间的结合层结合到所述结合区域;并且 切掉所述终端区域中的所述密封面板和所述结合层,并且去除所述遮蔽 胶带,以由此暴露所述配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该显示设备具有驱动面板,该驱动面板包括依次提供在驱动基板上的电路部分、涂层和显示部分。该驱动面板包括结合区域,包括电路部分、涂层和显示部分,并且密封面板通过中间的结合层结合到该结合区域上;以及终端区域,从密封面板和结合层突出。电连接到结合区域中的电路部分的多条金属配线延伸进入终端区域,涂层提供在结合区域中,且在多条金属配线之间具有至少一个分隔区。涂层的分隔区形成来使得其端部边缘延伸超过结合区域以到达终端区域,但没有到达终端区域的端部边缘。
文档编号G09G3/30GK101325829SQ20081012546
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13日
发明者森川慎一郎, 西川智孝 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