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413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装置,特别涉及有源矩阵方式的有机电致
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显示器。
背景技术
有源矩阵驱动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以下,称为有机EL显示 装置),作为下一代平板显示器而备受期待。
以往,作为有机EL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已知采用如下述专利 文献1中公开的那样的、由用于向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以下,称为 有机EL元件)供给电流的驱动用薄膜晶体管(以下,称为EL驱动 TFT)、连接在与EL驱动TFT的栅电极连接并保持图像电压的保持 电容器、连接在EL驱动TFT的栅电极与漏电极之间的复位用薄膜 晶体管(以下,称为复位开关)、点亮用薄膜晶体管(以下,称为点 亮开关)构成的3个晶体管结构的电路。
另 一方面,有机EL元件具有在阴极电极和阳极电极之间夹持有 包括红、绿、或蓝的荧光性有机化合物的薄膜即发光层的结构,通 过向发光层注入电子和空穴并使它们结合来生成激发子,通过在该 激发子钝化时产生的光释放来发光。
此外,作为与本申请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有如下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 - 122301号公才艮

发明内容
有机EL元件的发光效率依存于发光时间(通电时间)或发光量 而降低。对于有机EL元件,由于其发光效率的降低,导致达到亮度 减半状态之前的寿命较短,难以长时间持续使用显示装置。
为了解决该问题,还已知有如下的EL显示装置通过在显示区 域外的区域设置虚拟像素并检测在虚拟像素的EL元件的两端子之 间所施加的端子间电压,来掌握发光效率的降低率并对亮度的降低 进行补偿。
但是,在上述的EL显示装置中,为了检测发光效率的降低,需 要在显示区域外的区域设置虚拟像素,存在成为成本上升的要因这 样的问题点。而且,以往的有机EL显示装置无法检测呈矩阵状配置 的各个有机EL元件的发光效率的降低。
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图像显示装置中抑制成本上升,并且可检测呈
矩阵状配置的各个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下降的技术。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其他目的和新特征通过本i兌明书的记述以及
附图将更加明确。
如果简单说明在本申请所公开的发明中具有代表性的发明的概
要,则如下所述。
(1) 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分别具有电流驱动型发光元件 的多个像素;向上述各像素输入图像电压的多条信号线;以及从上 述多个像素中选择经由上述多条信号线而写入上述图像电压的像素 的像素选择单元,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检测期间,上 述像素选择单元从上述多个像素中选择检测上述发光元件的端子间 电压的像素,将上述信号线兼用作检测上述发光元件的端子间电压 的才全测线。
(2) 在(1)中,上述像素选择单元具有多条扫描线、多条点亮 控制线以及多条检测栅极线,上述各像素具有第一电极与电源线 相连接的驱动晶体管;连接在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栅电极与第二电极 之间的开关晶体管;连接在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多条信 号线中的对应的信号线之间的电容元件;第二电极与上述驱动晶体 管的第二电极相连接且第一电极与上述发光元件的一端相连接的点 亮晶体管;以及第一电极与上述发光元件的一端相连接且第二电极
与上述信号线中的对应的信号线相连接的检测晶体管,上述各像素 的上述发光元件的另 一端与基准电位相连接,上述开关晶体管的栅 电极与上述多条扫描线中的对应的扫描线相连接,上述点亮晶体管 的栅电极与上述多条点亮控制线中的对应的点亮控制线相连接,上 述检测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多条检测栅极线中的对应的检测栅极 线相连接。
(3) —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分别具有电流驱动型发光元件
的多个像素;向上述各像素输入图像电压的多条信号线;以及从上 述多个像素中选择经由上述多条信号线而写入上述图像电压的像素 的像素选择单元,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像素选择单 元具有多条检测栅极线,上述各像素具有第 一 电极与电源线相连接
且第二电极与上述发光元件的一端相连接的驱动晶体管;和第一电 极与上述发光元件的一端相连接且第二电极与上述信号线中的对应 的信号线相连接的检测晶体管,上述各像素的上述发光元件的另一 端与基准电位相连接,上述检测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多条检测栅 极线中的对应的检测栅极线相连接,上述检测晶体管在检测期间导 通。
(4) 在(3)中,上述像素选择单元具有多条点亮控制线,上述 各像素具有第二电极与上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相连接且第一电 极与上述发光元件的 一端相连接的点亮晶体管,上述点亮晶体管的 栅电极与上述多条点亮控制线中的对应的点亮控制线相连接,上述 点亮晶体管在检测期间截止。
(5) 在(4)中,上述像素选择单元具有多条扫描线,还具有连 接在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栅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开关晶体管;和连 接在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多条信号线中的对应的信号线 之间的电容元件,上述开关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多条扫描线中的 对应的扫描线相连接。
(6) —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分别具有电流驱动型发光元件 的多个像素;向上述各像素输入图像电压的多条信号线;向上述多
条信号线供给图像电压的信号线驱动电路;以及从上述多个像素中 选择经由上述多条信号线而写入上述图像电压的像素的像素选择单 元,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信号线驱动电路具有图像 电压生成电路、检测电路、以及与上述各信号线的一端相连接的开 关电路A,其中上述开关电路A在写入期间向上述各信号线供给从 上述图像电压生成电路输出的图像信号,并在检测期间向上述检测 电路输入上述发光元件的端子间电压。
(7) 在(6)中,具有连接在上述开关电路A与上述各信号线的 一端之间的开关电路B,上述开关电i 各B在上述写入期间和上述枱r 测期间,将上述各信号线的一端连接到上述开关电路A上,在与上 述写入期间接续的发光期间,将上述各信号线的一端连接到供给电 压电平随着时间变化的倾斜波形电压的倾斜波电压输入线上。
(8) 在(6)或(7)中,上述检测电路具有向上述各信号线 供给恒定电流的多个恒流源;和按上述各信号线的每一条而设置, 并当从上述各恒流源向上述各信号线供给了恒定电流时对在上述各 信号线的 一 端生成的电压值进行检测的电压检观'J电路。
(9) 在(8)中,上述电压检测电路具有将检测到的电压值转换 为数字值的A/D转换器,上述图像电压生成电路根据从上述A/D转 换器输出的数字值来校正从外部输入的正常的图像数据。
(10) 在(6)至(9)的任意一个中,上述像素选择单元具有多 条扫描线、多条点亮控制线以及多条检测栅极线,上述各像素具有 第 一 电极与电源线相连接的驱动晶体管;连接在上述驱动晶体管的 栅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开关晶体管;连接在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栅 电极与上述多条信号线中的对应的信号线之间的电容元件;第二电 极与上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相连接且第一电极与上述发光元件 的一端相连接的点亮晶体管;以及第一电极与上述发光元件的一端 相连接且第二电极与上述信号线中的对应的信号线相连接的检测晶
体管,上述各像素的上述发光元件的另一端与基准电位相连接,上 述开关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多条扫描线中的对应的扫描线相连
接,上述点亮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多条点亮控制线中的对应的点 亮控制线相连接,上述检测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多条检测栅极线 中的对应的检测栅极线相连接。
(11 )在(2)、 (5)、 ( 10)中,在写入期间内,上述各点亮晶体 管在向上述多条点亮控制线中的对应的点亮控制线供给点亮电压的 第一期间和第二期间内导通,在除此以外的期间内截止,在上述写 入期间内,上述各开关晶体管在向上述多条扫描线中的对应的扫描 线供给复位电压的上述第二期间和第三期间内导通,在除此以外的 期间内截止,在上述写入期间内,上述各检测晶体管截止,在与上 述写入期间接续的发光期间内,上述各点亮晶体管导通,在上述发 光期间内,上述各开关晶体管截止,在上述发光期间内,上述各检 测晶体管截止,在检测期间,上述各点亮晶体管截止,在上述检测 期间内,上述各开关晶体管截止,在上述检测期间内,上述各检测 晶体管在向上述多条检测栅极线中的对应的检测栅极线供给检测电 压的期间内导通,在除此以外的期间内截止。
(12)在(1 )至(11 )的任意一个中,上述发光元件是有机发 光二极管。
如果简单说明通过在本申请中公开的发明中的代表性的发明而 得到的效果,则如下所述。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在图像显示装置中,能够抑制成 本的上升,并且能够对呈矩阵状配置的各个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的 降低进行检测。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有机EL显示面板的 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2 - 1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像素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2-2是示出图1所示的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1帧期间内的、写
入控制线、特性控制线、点亮控制线的电压电平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写入期间"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面板 的第k行像素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5是用于说明"发光期间"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面板 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6是用于说明"检测期间"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面板 中的第k行像素的动作的时序图。
图7是示出图2-2所示的图像电压生成电路的一例的框图。
图8是示出有机EL元件的发光效率(t]eJ与端子间电压(VEL) 的时间变化的图形。
标号"i兌明
1有机EL元件
10图像电压生成电路
11输出端子
15存储器(EPROM)
16D/A转换器
20检测电路
21恒流源
22运算放大器
23A/D转换器
30三角波电压输入线
31、,32与电路
33或电^各
51写入控制线
52特性控制线
53点亮控制线
70像素
71复位线
72薄膜晶体管(驱动TFT)
73点亮用薄膜晶体管(点亮TFT)
74保持电容器
75点亮开关线
76复位用薄膜晶体管(复位开关) 78信号线 79电源线
80有才几EL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
84扫描电路
86信号线驱动电路
90端子间电压检测用的薄膜晶体管(检测TFT)
91检测栅极线
SWA、 SWB开关电路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详细地进行il明。
另外,在用于说明实施例的全部图中,对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 附加相同标号,并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有机EL显示面板 的概率结构的框图。
如图l所示,在有机EL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80内呈矩阵状设 置有多个像素70。在像素70上,分别连接有信号线78和复位线(本 发明的扫描线)71、点亮开关线75、检测栅极线91、以及电源线79。
复位线71与与电路32相连接,向与电路32输入扫描电路84 的扫描输出和写入控制线51的电压。
检测栅极线91与与电路31相连接,向与电路31输入扫描电路 84的扫描输出和特性控制线52的电压。
点亮开关线75与或电路33相连接,向或电路33输入扫描电路 84的扫描输出和点亮控制线53的电压。
该扫描电路8 4的结构是 一 般公知的移位寄存器电路,所以在此 省略其详细的i兌明。
信号线78经由开关电路SWB,与信号线驱动电路86的对应的 输出端子11和三角波电压输入线30相连接。开关电路SWB在后述 的"写入期间"、"检测期间"将信号线78连接到信号线驱动电路86 的对应的输出端子11,在"发光期间"将信号线78连接到三角波电压 输入线30。
此外,在此,像素70、扫描电路84、信号线驱动电路86等各 电路全部使用一般公知的低温多晶硅薄膜并形成在玻璃基板上。另 外,实际上像素70在有机EL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80内配置有多个, 但为了简化附图而在图1中,仅记载了 4个像素。另外,如后述那 样,对像素70还布线了公共接地线,但省略了这些记载。
图2 - 1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像素70的结构的电路图。
如图2-1所示,在各像素70中设置有作为发光元件的有机电 致发光元件(以下称为有机EL元件)1,有机EL元件1的阴极电 极被连接到公共接地线。另外,阳极电极经由点亮用的n型薄膜晶 体管(以下,称为点亮TFT) 73和p型薄膜晶体管(以下称为驱动 TFT ) 72与电极线79相连接。
另外,驱动TFT72的栅电极经由保持电容器(本发明的电容元 件)74与信号线78相连接,在驱动TFT 72的漏电极与栅电极之间 设置有复位用的薄膜晶体管(以下,称为复位开关)76。此外,复 位开关76的栅电极与复位线71相连接。另外,点亮TFT73的栅电 极与点亮开关线75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有机EL元件1的阳极电极与信号线78之间 连接有有机EL元件1的端子间电压检测用的薄膜晶体管(以下,称 为检测TFT) 90,该检测TFT90的栅电极与检测栅极线91相连接。
此外,驱动TFT72、点亮TFT73、复位开关76、以及检测TFT 90分别使用将多晶硅用于半导体层的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来形成在玻 璃基板上。此外,关于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或者有机EL元件1的制
造方法等,由于与一般公知的方法没有很大差别,所以在此省略其说明。
图2-2是示出图1所示的信号线驱动电路86的概略结构的框图。
如该图所示,信号线驱动电路86具有图像电压生成电路10和 检测电路20。图像电压生成电路10和检测电路20经由开关电路SWA 与信号线驱动电路86的对应的输出端子11相连接。
检测电路20具有恒流源21、和经由使用了运算放大器22的电 压电路(所谓緩沖电路)取出在信号线78的一端产生的电压并转换 成数字值的A/D转换器23。
图7是示出图2-2所示的图像电压生成电路10的一例的概略 结构的框图。图7所示的图像电压生成电路10在存储器(例如 EPROM) 15内预先存储有与所输入的显示数据(Di)和从A/D转换 器23输出的校正数据(Dr)对应的校正显示数据(Do),并根据所 输入的显示数据(Di)和校正数据(Dr)读出对应的校正显示数据 (Do),通过D/A转换器16将该校正显示数据(Do)转换成模拟电 压并生成模拟图像电压。
开关电路SWA在后述的"写入期间"连接图像生成电路10与信 号线驱动电路86的对应的输出端子11,并且在"检测期间"连接检测 电路2 0与信号线驱动电路8 6的对应的输出端子11 。
使用图3至图6对本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面板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3是示出本实施例的1帧期间内的写入控制线51、特性控制 线52、点亮控制线53上的电压电平的图。
在本实施例中,预先设定为1/60秒的1帧期间被分割成"写入期 间"、"发光期间"和"检测期间"这3个。其分割比率例如"写入期间" 和"发光期间"为70 % ,"检测期间"为30 % 。
点亮控制线53在"写入期间"、"检测期间"为低电平(以下称为 L电平),在"发光期间"为高电平(以下称为H电平),由此,在"发
光期间",经由点亮开关线75向点亮TFT 73的栅电极施加H电平的 电压,所以全部像素的点亮TFT73—起变为导通状态。
另外,写入控制线51在"发光期间"、"检测期间"为L电平(低 电平),在"写入期间"为H电平(高电平),由此,在"写入期间", 扫描电路84的扫描输出经由复位线71而被施加到复位开关76的栅 电极上,各像素70的复位开关76按每行(或者每个显示线)依次 变为导通状态。
进而,特性控制线52在"写入期间"、"发光期间"为L电平,在"检 测期间"为H电平,由此,在"检测期间",扫描电路84的扫描输出 经由检测栅极线91被施加到检测TFT 90的栅电极,各像素70的检 测TFT90按每行(或者每个显示线)依次变为导通状态。
(写入期间)
在1帧的"写入期间",扫描电路84依次对各行的多个像素进行 扫描,与其同步地,经由开关电路SWA和开关SWB,由信号线驱 动电路86向信号线78写入模拟图像电压。
在此,使用图4对由扫描电路84选择的第k行像素70的"写入 期间"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4是用于说明"写入期间"的本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面板中的 第k行的像素70的动作的时序图,表示由扫描电路84选择该像素 70的行并写入图像电压时的复位开关76、点亮TFT 73以及检测TFT 90的动作。
此外,对于复位开关76、点亮TFT73、以及检测TFT 90的驱 动定时波形,下表示截止的状态,上表示导通的状态。
在1帧的"写入期间",写入控制线51为H电平,特性控制线52 为L电平,点亮控制线53为L电平,因此在"写入期间",4全测TFT 90保持截止状态。
在向像素电极70写入像素电压时,在时刻TO,点亮TFT73导 通,接着在时刻T1,复位开关76导通。由此,驱动TFT72成为连 接有栅电极与漏电极的二极管连接,在之前的场中存储在保持电容
器74中的驱动TFT 72的栅电极的电压被清零。
接着,当在时刻T2点亮TFT 73截止时,驱动TFT 72和有机 EL元件1强制性地变为电流截止状态,但此时,驱动TFT 72的栅 电极与漏电极被复位开关76被短路,所以保持电容器74的一端即 驱动TFT 72的栅电极的电压被自动地复位为比电源线79的电压低 阈值电压(Vth)的电压。另外此时,从信号线78向保持电容器74 的另一端输入Vs (k)的模拟图像电压。
接着,当在时刻T3复位开关76截止时,保持电容器74的两端 的电位差直接存储到保持电容器74。即,在向保持电容器74的信号 线78侧输入了与在"写入期间,,写入的Vs (k)的模拟图像电压相等 的电压时,驱动TFT 72的栅电极的电压被强制地设定为比电源线79 的电压低阈值电压(Vth)的电压。
此时,如果对保持电容器74的信号线侧输入的电压值比Vs(k) 的模拟图像电压高,则驱动TFT72为截止状态,如果对保持电容器 74的信号线侧输入的电压值比Vs (k)的模拟图像电压低,则驱动 TFT72为导通状态。但是,在对其他行的像素进行扫描的期间,该 像素的点亮TFT 73总是为截止状态,所以与信号线78的模拟图像 电压的高低无关,有机EL元件1不会点亮。
于是,向像素写入模拟图像电压如上所述按每行依次进行,在 对所有像素的写入结束的时刻,1帧的"写入期间"结束。
(发光期间)
在1帧的"发光期间",写入控制线51为L电平,特性控制线52 为L电平,点亮控制线53为H电平,所以在"发光期间",检测TFT 90保持截止状态。
另外,扫描电路84停止,点亮控制线53变为H电平,所以经 由或电路33和点亮开关线75,对点亮TFT73的栅电极施加H电平 的电压,所以全部像素的点亮TFT73 —起成为导通状态。
此时,经由开关电路SWB从三角波电压输入线30向信号线78 输入图5所示的三角波电压。另外,图5是用于说明"发光期间"的
本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面板的动作的时序图,示出了复位开关76、 点亮TFT 73 、以及检测TFT 90的动作。
如上所述,各保持电容器74根据信号线78的电压比预先写入 的Vs (k)的模拟图像电压高还是低来进行复位,以使驱动TFT 72 导通或截止。
在此,在"发光期间",点亮TFT73总是处于导通状态,所以由 驱动TFT72按照预先写入的Vs (k)的模拟图像电压与施加在信号 线78的三角波电压的电压关系来驱动各像素的有机EL元件1。
此时,如果驱动TFT 72的互导(gm)充分大,则可视为有机 EL元件1被数字驱动为点亮/熄灭。即,有机EL元件1仅在依存于 预先写入的Vs (k)的模拟图像电压值的期间(图5的Ts的期间), 以大致恒定的亮度连续点亮,该发光时间的调制视觉上被认为是多 灰度的发光。
例如,即使驱动TFT72的特性存在偏差,上述的情况基本上也 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在此,图5所示的三角波电压的振幅优选与模 拟图像电压信号的振幅大致一致。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设为左右对称的三角波电压,以使发光 的时间轴重心不依存于发光灰度,但还可以代替该三角波电压,而 使用非对称的三角波电压、相当于伽马特性调制的非直线三角波电 压、或者多个三角波电压等,由此,还可以得到分别不同的视觉特 性。
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将1场内的有机EL元件1的点亮时间仅控 制为"发光期间",可以在相邻的2场之间设置无发光期间。本实施 例由此可以进行流畅的动态图像显示。另外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利 用向各像素的保持电容器74写入的模拟图像电压的值,对有机EL 元件1的发光期间无时间偏差地进行控制,从而得到灰度显示,所 以能够充分地减小像素间的显示特性偏差。
另外,各薄膜晶体管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了结构简单的单沟道薄 膜晶体管,但还可以将这些薄膜晶体管例如取为CMOS结构。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扫描电路84、信号线驱动电路86等构 成的外围驱动电路由低温多晶硅(polysilicon )薄膜晶体管电路构成, 但也可以由单晶LSI(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大规模集成电路) 电路构成这些外围驱动电路或其一部分来进行安装。在该情况下, 驱动TFT 72、点亮TFT 73、复位开关76、以及检测TFT 90也可以 分别使用将非晶硅用于半导体层的非晶硅薄膜晶体管形成在玻璃基 板上。
(检测期间)
图6是用于说明"检测期间"中的本实施例的有机EL显示面板中 的第k行的像素70的动作的时序图。
如图6所示,在l帧的"检测期间",扫描电路84对各行的多个 像素依次进行扫描,各行的各像素70的检测TFT 90依次成为导通 状态,并且经由开关电路(SWA)和开关(SWB),在信号线78的 一端连接检测电^各20。
由此,从恒流源21向各像素70的有机EL元件1流过恒定电流, 在信号线78的一端产生电压(即有机EL元件1的端子间电压)。
图8是示出有机EL元件1的发光效率(T!EL)和端子间电压(VEL) 的时间变化的图形。
如图8的B所示,有机EL元件1的发光效率(TiEL)随着发光 时间(通电时间)的流逝而降低,如图8的A所示,有机EL元件1
的端子间电压(VEL)随着发光效率(TlEL)的降低而上升。
在本实施例中,由检测电路20对有机EL元件1的端子间电压 (Veij进行检测,在发光效率(T]el)降低的情况下,信号线驱动电 路86进行控制,以使有机EL元件1的发光亮度增大。即,当有机 EL元件1的端子间电压(VEL)随着发光效率(rim)的降低如图8 的A所示那样上升时,信号线驱动电路86对图像电压进行校正,以 增大有机EL元件1的驱动电流(Id)。由此,有机EL元件1的亮度 被增大以补偿发光效率(ml)的降低。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由检测电路20对有
机EL元件1的端子间电压(VEL)进行检测,在发光效率(T]el)降
低的情况下,信号线驱动电路86可以进行控制,以使有机EL元件 1的发光亮度增大。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将信号线78兼用于模拟 图像电压的写入和有机EL元件1的端子间电压(VEL)的检测,所 以无需如以往的图像显示装置那样,为了对发光效率的降低进行检 测而在显示区域外的区域设置虛拟像素。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会提高成本,能够对有机EL元件1的 发光效率的降低进行检测。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对矩阵状地 配置的各个有机EL元件1的发光效率的降低进行检测。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按每1帧检测各像素70的端子间电压 (VEL),但如图8所示,有机EL元件1的发光效率(riEL)不会随着 发光时间(通电时间)的流逝而急剧降低,所以也可以在将本实施 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电源为接通时执行上述的"检测期间"中的有机 EL元件1的端子间电压(VEL)的检测。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还 可以用于由温度变化引起的有机EL元件1的发光效率(T|EL)的补 偿。
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当然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可 进行各种变更。
权利要求
1. 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分别具有电流驱动型发光元件的多个像素;向上述各像素输入图像电压的多条信号线;以及从上述多个像素中选择经由上述多条信号线而写入上述图像电压的像素的像素选择单元,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检测期间,上述像素选择单元从上述多个像素中选择检测上述发光元件的端子间电压的像素,将上述信号线兼用作检测上述发光元件的端子间电压的检测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像素选择单元具有多条扫描线; 多条点亮控制线;以及多条检测栅极线, 上述各像素具有第 一 电极与电源线相连接的驱动晶体管;连接在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栅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开关晶体管;连接在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多条信号线中的对应的 信号线之间的电容元件;第二电极与上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相连接且第 一 电极与上 述发光元件的一端相连接的点亮晶体管;以及第一电极与上述发光元件的一端相连接且第二电极与上述信号 线中的对应的信号线相连接的检测晶体管,上述各像素的上述发光元件的另 一端与基准电位相连接,上述开关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多条扫描线中的对应的扫描线 相连接,上述点亮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多条点亮控制线中的对应的点 亮控制线相连接,上述检测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多条检测栅极线中的对应的检 测栅极线相连接。
3. —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 分别具有电流驱动型发光元件的多个像素; 向上述各像素输入图像电压的多条信号线;以及 从上述多个像素中选择经由上述多条信号线而写入上述图像电压的像素的像素选择单元,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像素选择单元具有多条检测栅极线, 上述各像素具有第一电极与电源线相连接且第二电极与上述发光元件的一端相 连接的驱动晶体管;和第一电极与上述发光元件的一端相连接且第二电极与上述信号 线中的对应的信号线相连接的检测晶体管,上述各像素的上述发光元件的另一端与基准电位相连接,上述检测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多条检测栅极线中的对应的检测栅极线相连4lr,上述检测晶体管在检测期间导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像素选择单元具有多条点亮控制线,上述各像素具有第二电极与上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相连接 且第一电极与上述发光元件的一端相连接的点亮晶体管,上述点亮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多条点亮控制线中的对应的点 亮控制线相连接,上述点亮晶体管在检测期间截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像素选择单元具有多条扫描线,还具有连接在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栅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开关晶体管;和连接在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多条信号线中的对应的 信号线之间的电容元件,上述开关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多条扫描线中的对应的扫描线 相连接。
6. —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分别具有电流驱动型发光元件的多个像素; 向上述各像素输入图像电压的多条信号线; 向上述多条信号线供给图像电压的信号线驱动电路;以及 从上述多个像素中选择经由上述多条信号线而写入上述图像电 压的像素的像素选择单元,上述图像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信号线驱动电路具有图像电压生成电路、检测电路、以及 与上述各信号线的一端相连接的开关电路A,其中,上述开关电路A在写入期间向上述各信号线供给从上述图像电 压生成电路输出的图像信号,并在检测期间向上述检测电路输入上 述发光元件的端子间电压。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连接在上述开关电路A与上述各信号线的一端之间的开关电路B,上述开关电路B在上述写入期间和上述检测期间,将上述各信 号线的一端连接到上述开关电路A上,在与上述写入期间接续的发 光期间,将上述各信号线的 一端连接到供给电压电平随着时间变化 的倾斜波形电压的倾斜波电压输入线上。
8. 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检测电路具有向上述各信号线供给恒定电流的多个恒流源;和 按上述各信号线的每一条而设置,并当从上述各恒流源向上述 各信号线供给恒定电流时对在上述各信号线的一端生成的电压值进 行4企测的电压检测电路。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压检测电路具有将检测到的电压值转换为数字值的A/D转换器,上述图像电压生成电路根据从上述A/D转换器输出的数字值来 校正从外部输入的正常的图像数据。
10. 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 征在于,上述像素选择单元具有多条扫描线、多条点亮控制线以及多条 才企测4册极线,上述各像素具有第 一 电极与电源线相连接的驱动晶体管;连接在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栅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开关晶体管;连接在上述驱动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多条信号线中的对应的 信号线之间的电容元件;第二电极与上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电极相连接且第一电极与上 述发光元件的一端相连接的点亮晶体管;以及第一电极与上述发光元件的一端相连接且第二电极与上述信号 线中的对应的信号线相连接的检须'J晶体管,上述各像素的上述发光元件的另 一端与基准电位相连接,上述开关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多条扫描线中的对应的扫描线 相连接,上述点亮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多条点亮控制线中的对应的点 亮控制线相连接,上述检测晶体管的栅电极与上述多条检测栅极线中的对应的检 测栅极线相连接。
11. 根据权利要求2、 5或IO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写入期间内,上述各点亮晶体管在向上述多条点亮控制线中 的对应的点亮控制线供给点亮电压的第 一期间和第二期间内导通, 在除此以外的期间内截止,在上述写入期间内,上述各开关晶体管在向上述多条扫描线中 的对应的扫描线供给复位电压的上述第二期间和第三期间内导通, 在除此以外的期间内截止,在上述写入期间内,上述各检测晶体管截止,在与上述写入期间接续的发光期间内,上述各点亮晶体管导通,在上述发光期间内,上述各开关晶体管截止,在上述发光期间内,上述各检测晶体管截止,在检测期间,上述各点亮晶体管截止,在上述检测期间内,上述各开关晶体管截止,在上述检测期间内,上述各检测晶体管在向上述多条检测栅极 线中的对应的检测栅极线供给检测电压的期间内导通,在除此以外 的期间内截止。
12. 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 特征在于,上述发光元件是有机发光二极管。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分别具有电流驱动型的发光元件的多个像素;向各像素输入图像电压的多条信号线;以及从多个像素中选择经由多条信号线写入图像电压的像素的像素选择单元,其中,像素选择单元具有多条检测栅极线,各像素具有第一电极与电源线相连接且第二电极与发光元件的一端相连接的驱动晶体管;和第一电极与发光元件的一端相连接且第二电极与信号线中的对应的信号线相连接的检测晶体管,各像素的发光元件的另一端与基准电位相连接,检测晶体管的栅电极与多条检测栅极线中的对应的检测栅极线相连接,检测晶体管在检测期间导通。能够抑制成本的上升,并且能够对呈矩阵状配置的各个发光元件的发光效率的降低进行检测。
文档编号G09G3/32GK101393720SQ20081021313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9日
发明者宫本光秀, 河野亨, 石井雅人, 秋元肇, 笠井成彦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