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面呈梯形的展示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1673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截面呈梯形的展示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广告展示牌,具体涉及一种截面呈梯形的广告展 示牌。主要应用于各种体育比赛场所的围栏式展示。属广告展示牌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在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以往用于各种体育比赛场所围栏式广告的展 示牌大多采用纸质材料制成,也有采用铝塑板整体焊接而成。纸质展示牌 虽然制作较为简单、材料成本也较低,但其质量太轻,容易被一些比赛用
球如足球冲击击倒;而整体铝塑板整体式展示牌质量较重,不会被一些比 赛用球如足球冲击击倒,但其制成品长度尺寸不可改变,为适应不同的比 赛场地的不同的围栏尺寸,只能将其制作成多节车箱式展示牌单元,在现 场再根据场地尺寸进行简单的首尾相靠,相邻展示牌单元之间不能拼接固 定,这样会导致很轻易地被人为搬动而影响展示牌的整体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相邻展示牌单元之间 能现场拼接的截面呈梯形的展示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截面呈梯形的展示牌,其特征
在于所述展示牌包括含有展示牌端头单元体和展示牌中间单元体,展示 牌端头单元体和展示牌中间单元体截面呈梯形,
所述展示牌端头单元体包括左底板i 、左腰板i 、顶板i 、左插片 i 、右底板i 、右腰板i 、右插片i 、端封板i和中间肋板i ,
所述左底板i 、左腰板i 、顶板i和左插片i首尾相连构成一个腰顶 连体板i整体,
所述右底板i 、右腰板i和右插片i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右腰板i整体, 所述腰顶连体板i和右腰板i左、右相对布置,构成展示牌端头单元
体的外框,所述中间肋板i嵌置于该外框围成的空腔内,端封板i封装于
该外框的端部,
所述中间肋板i顶边靠近右角部位置处开设有一个斜豁口 i ,所述腰 顶连体板i的左插片i和右腰板i的右插片i均插置于该斜豁口i内;
所述展示牌中间单元体包括左底板n、左腰板n、顶板n、左插片n、 右底板n、右腰板n、右插片n、端封板n和中间肋板n,
所述左底板n、左腰板ii、顶板n和左插片n首尾相连构成一个腰顶 连体板n整体,
所述右底板n 、右腰板ii和右插片n首尾相连构成一个整体, 所述腰顶连体板n和右腰板n左、右相对布置,构成展示牌中间单元 体的外框,
所述中间肋板n嵌置于该外框围成的空腔内,端封板n封装于该外框 的端部,该端封板n的左右两腰部向背面设置有弯边,
所述中间肋板II顶边靠近右角部位置处开设有一个斜豁口 II ,所述腰 顶连体板II的左插片II和右腰板II的右插片II均插置于该斜豁口 II ,
连接时,所述展示牌端头单元体和中间单元体首尾相接,并将中间单 元体端封板II两腰部弯边的一半留在该中间单元体内,另一半插入与之相 邻的另一个中间单元体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片铝塑板插接而成,相邻展示牌单元之间能拼接固 定,这样不会被人为搬动而影响展示牌的整体效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头单元体的一中间肋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头单元体的另一中间肋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头单元体的端封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头单元体的腰顶连体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头单元体的右腰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头单元体的切角后的腰顶连体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头单元体的切角后的右腰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头单元体的切角后的一中间肋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头单元体的切角后的另一中间肋板正面结构示 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头单元体的切角后的端封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头单元体的贴封边胶后的腰顶连体板正面结 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头单元体的贴封边胶后的右腰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头单元体的贴封边胶后的一中间肋板正面结 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头单元体的贴封边胶后的另一中间肋板正面 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头单元体的贴封边胶后的端封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单元体的一中间肋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单元体的另一中间肋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单元体的端封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单元体的腰顶连体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单元体的右腰板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单元体的切角后的中间肋板的正面结构示 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单元体的贴封边胶后的腰顶连体板的正面 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单元体的贴封边胶后的右腰板的正面结构
图24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单元体的贴封边胶后的一中间肋板的正面 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单元体的贴封边胶后的另一中间肋板的正 面结构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单元体的贴封边胶后的端封板的正面结构
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头单元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单元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中间肋板I 1、端封板I 2、腰顶连体板I 3、右腰板I 4、双面胶带5、 加强肋折痕I 1.1、斜豁口 I 1.2、封边折痕I 2.1、左腰板I 3.1、顶板I 3.2、 左底角折痕I3.3、左顶角折痕I3.4、顶板右缘折痕I3.5、左端头折痕I 3.6、左底板I3.7、左插片I3.8、左端插片I3.9、右底角折痕l4.1、右顶 角折痕I4.2、右端头折痕I4.3、右底板I4.4、右腰板I4.5、右插片I 4.6 和右端插片I 4.7;
中间肋板Iir 、端封板II2'、腰顶连体板II3'、右腰板II4'、封 边II5'、加强肋折痕II1.1'、斜豁口II1.2'、封边折痕II2.1'、左腰板 II3.1'、顶板II3.2'、左底角折痕II3.3'、左顶角折痕II3.4'、顶板右 缘折痕II3.5'、左底板II3.7'、左插片II3.8'、右底角折痕II4.1'、右 顶角折痕II4.2'、右底板II4.4'、右腰板II4.5'和右插片II4.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截面呈梯形的展示牌,分展示牌端头单元体和展 示牌中间单元体两部分,它们的制作方法分别如下 一、展示牌端头单元体的制作 步骤一、切割与开槽
1) 按图l、 2和3所示尺寸切割获得三小块梯形铝塑板,其中二小块梯 形铝塑板尺寸相同,作为展示牌端头单元体的中间肋板I 1,如图1和图2, 中间肋板I 1的底边长446mm,顶边长152mm,高882mm,另外一小块 梯形铝塑板尺寸略大于中间肋板,作为展示牌端头单元体的端封板I 2,如 l中的(c),端封板l2的底边长447mm,顶边长142mm,高912mm。在中 间肋板I 1的靠近左右两腰位置的背面{图1和图2中点划线的位置}各开 一条135"C的V型凹槽作为中间肋板的加强肋折痕I 1.1 (要特别注意开槽 后必须留下0.3 mm的铝塑板的PE芯层),加强肋折痕I 1.1与相应的腰 相平行且离相应腰的距离bl为30mm,在中间肋板顶边靠近右角部位置处 开设有一个斜豁口 I 1.2,在端封板I 2的左右两腰位置和顶边位置的背面 {图3中点划线的位置}各开一条135。C的V型凹槽作为端封板的封边折痕 12.1,封边折痕I2.1与相应的腰或顶边相平行且离相应腰或顶边的距离
b2和b3均为30mm (b2和b3也可以不相同)。
2) 取两块规格为2440mm X1220mmX 3mm的长方形铝塑板,一块作 为展示牌端头单元体的左腰板I3.1和顶板I3.2的连体板I3,如图4,另 一块作为展示牌端头单元体的右腰板I 4,如图5。在连体板I 3的背面靠 近连体板底边位置处开设有一条135。C的V型凹槽作为连体板I的左底角
折痕I 3.3,该左底角折痕I 3.3与左腰板I 3底边相平行且离左腰板I 3底 边的距离b3为170mm;在连体板的背面靠近连体板顶边位置处开设有二 条135"C的V型凹槽分别作为连体板I的左顶角折痕I 3.4和顶板右缘折痕 I 3.5,所述左顶角折痕I 3.4和顶板右缘折痕I 3.5与连体板顶边相平行且 离连体板顶边的距离b5和b6分别为150mm和50mm。在连体板I 3的背 面靠近连体板端头位置处开设有一条135t的V型凹槽作为连体板I的左 端头折痕I 3.4,该左端头折痕I 3.4与左腰板I 3端头相平行且离左腰板I 3端头的距离b7为30mm;在右腰板I 4的背面靠近右腰板底边和顶边位 置处分别开设有一条135'C的V型凹槽作为右腰板I的右底角折痕I 4.1和 右顶角折痕I 4.2,该右底角折痕I 4.1和右顶角折痕I 4.2分别与右腰板的 底边和顶边相平行且离右腰板的底边和顶边距离b8和b9分别为270mm和 50mm。在右腰板I 4的背面靠近右腰板端头位置处开设有一条135°(3的V 型凹槽作为右腰板I的右端头折痕I 4.3,该右端头折痕I 4.3与右腰板I 4 端头相平行且离右腰板端头的距离b10为30mm。 步骤二、冲角
将展示牌端头单元体的腰顶连体板13 (图6)和右腰板I 4端头(图 7)以及端封板I2 (图10)的顶边进行45。冲角作业,。若没有专用冲角 设备可使用普通的切割工具如曲线锯完成该工。
步骤三、弯边
对中间肋板II (图8、图9)、端封板I 2、腰顶连体板I 3和右腰板 I 4的所有开槽部分按展示牌端头单元体的几何形状沿各自的相应的折痕
进行弯边作业。其中,将中间肋板I1的左右两腰沿加强肋折痕I1.1向背
面弯边,将端封板I2的左右两腰和顶边沿各自的封边折痕I2.1向背面弯边,将腰顶连体板I3的底边、顶边和端头分别沿左底角折痕I3.3、左顶角折痕I3.4、顶板右缘折痕I3.5和左端头折痕I3.6向背面弯边,分别形成展示牌端头单元体的左底板I3.7、左腰板I3.1、顶板13.2、左插片I3.8和端插片I3.9,将右腰板I4的底边、顶边和端头分别沿右底角折痕I4.1、右顶角折痕I4.2和右端头折痕I4.3向背面弯边,分别形成展示牌端头单元体的右底板I4.4、右腰板I4.5和右插片I4.6和端插片I4.7。步骤四、包边
由于铝塑板在切割时产生毛边,所以要用厚度大于lmm的双面胶带5,将腰顶连体板13(图11)和右腰板I4(图12)的顶边和端头进行封边,将中间肋板I1的左、右两腰、端封板I2的左、右两腰和顶边进行封边,如图13、14和15。
二、展示牌中间单元体的制作
步骤一、切割与开槽
1)按图16、17、18所示尺寸切割获得三小块梯形铝塑板,其中二小块梯形铝塑板尺寸相同,作为展示牌中间单元体的中间肋板Iir,如图16和17,中间肋板II1'的底边长446mm,顶边长152mm,高882mm,另外一小块梯形铝塑板尺寸略大于中间肋板II,作为展示牌中间单元体的端封板II2',如图18,端封板II2'的底边长507mm,顶边长212mm,高944mm。在中间肋板IIl'的靠近左右两腰位置的背面{图16和17中点划线的位置}各开一条135r的V型凹槽作为中间肋板II1'的加强肋折
痕ni.i',加强肋折痕ni.i'与相应的腰相平行且离相应腰的距离bi'
为30mrn,在中间肋板顶边靠近右角部位置处开设有一个斜豁口II1.2', 在端封板II2'的左右两腰位置和顶边位置的背面{图18中点划线的位置} 各开一条135'C的V型凹槽作为端封板的封边折痕II2.1',封边折痕I12.1 与相应的腰或顶边相平行且离相应腰或顶边的距离b2'和b3'均为 60mm (b2'和b3'也可以不相同)
2)取两块规格为2440mm X1220mmX 3mm的长方形铝塑板,一块作 为展示牌中间单元体的左腰板II3.1'和顶板II3.2'的连体板II3',如图 19,另一块作为展示牌中间单元体的右腰板II4',如图20。在连体板I13 '的背面靠近连体板底边位置处开设有一条135"的V型凹槽作为连体板 11的左底角折痕113.3',该左底角折痕II33'与左腰板II3'底边相平行 且离左腰板II3'底边的距离b4'为170mm;在连体板的背面靠近连体板 顶边位置处开设有二条135t的V型凹槽分别作为连体板II的左顶角折痕 II3.4'和顶板右缘折痕II3.5',所述左顶角折痕II3.4'和顶板右缘折痕 II3.5'与连体板顶边相平行且离连体板顶边的距离b5'和b6'分别为 150mm和50mm;在右腰板II4'的背面靠近右腰板底边和顶边位置处分别 开设有一条135°(:的V型凹槽作为右腰板II的右底角折痕I14.1'和右顶角 折痕114.2',该右底角折痕II4.1'和右顶角折痕II4.2'分别与右腰板的 底边和顶边相平行且离右腰板的底边和顶边距离b8'和b9'分别为 270謹禾口 50mm。
步骤二、冲角
将展示牌中间单元体的端封板II2'的顶边进行45°冲角作业,如图 21。若没有专用冲角设备可使用普通的切割工具如曲线锯完成该工。 步骤三、弯边
对中间肋板II1'、端封板II2'、腰顶连体板II3'和右腰板II4'的 所有开槽部分按展示牌中间单元体的几何形状沿各自相应的折痕进行弯边 作业。其中,将中间肋板II1'的左右两腰沿加强肋折痕II1.1'向背面弯 边,将端封板II2'的左右两腰和顶边沿各自的封边折痕II2.1'向背面弯 边,将腰顶连体板II3'的底边和顶边分别沿左底角折痕II3.3'、左顶角 折痕II3.4'和顶板右缘折痕II3.5'向背面弯边,分别形成展示牌中间单元 体的左底板II3.7'、左腰板II3.1'、顶板113.2'和左插片II3.8',将右 腰板4II'的底边和顶边分别沿右底角折痕II4.1'和右顶角折痕II4.2'向 背面弯边,分别形成展示牌中间单元体的右底板II4.4'、右腰板II4.5'和 右插片II4.6'。
步骤四、包边
用厚度大于lmm的双面胶带5,将腰顶连体板II3'和右腰板II4'的 顶边封边,将中间肋板Iir的左、右两腰,端封板II2'的左、右两腰和 顶边封边,如图22、图23、图24、图25和图26。
三、拼接
现场安装时,将展示牌端头单元体和中间单元体首尾相接并相互接插 连接即完成整个截面呈梯形的展示牌的现场安装,如图27和图28。
权利要求1、一种截面呈梯形的展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示牌包括含有展示牌端头单元体和展示牌中间单元体,展示牌端头单元体和展示牌中间单元体截面呈梯形,所述展示牌端头单元体包括左底板I(3.7)、左腰板I(3.1)、顶板I(3.2)、左插片I(3.8)、右底板I(4.4)、右腰板I(4.5)、右插片I(4.6)、端封板I(2)和中间肋板I(1),所述左底板I(3.7)、左腰板I(3.1)、顶板I(3.2)和左插片I(3.8)首尾相连构成一个腰顶连体板I(3)整体,所述右底板I(4.4)、右腰板I(4.5)和右插片I(4.6)首尾相连构成一个右腰板I(4)整体,所述腰顶连体板I(3)和右腰板I(4)左、右相对布置,构成展示牌端头单元体的外框,所述中间肋板I(1)嵌置于该外框围成的空腔内,端封板I(2)封装于该外框的端部,所述中间肋板I(1)顶边靠近右角部位置处开设有一个斜豁口I(1.2),所述腰顶连体板I(3)的左插片I(3.8)和右腰板I(4)的右插片I(4.6)均插置于该斜豁口I(1.2)内;所述展示牌中间单元体包括左底板II(3.7)、左腰板II(3.1′)、顶板II(3.2′)、左插片II(3.8)、右底板II(4.4′)、右腰板II(4.5′)、右插片II(4.6′)、端封板II(2′)和中间肋板II(1′),所述左底板II(3.7)、左腰板II(3.1′)、顶板II(3.2′)和左插片II(3.8)首尾相连构成一个腰顶连体板II(3′)整体,所述右底板II(4.4′)、右腰板II(4.5′)和右插片II(4.6′)首尾相连构成一个整体,所述腰顶连体板II(3′)和右腰板II(4′)左、右相对布置,构成展示牌中间单元体的外框,所述中间肋板II(1′)嵌置于该外框围成的空腔内,端封板II(2′)封装于该外框的端部,该端封板II(2′)的左右两腰部向背面设置有弯边,所述中间肋板II(1′)顶边靠近右角部位置处开设有一个斜豁口II(1.2′),所述腰顶连体板II(3′)的左插片II(3.8)和右腰板II(4′)的右插片II(4.6′)均插置于该斜豁口II(1.2′),连接时,所述展示牌端头单元体和中间单元体首尾相接,并将中间单元体端封板II(2′)两腰部弯边的一半留在该中间单元体内,另一半插入与之相邻的另一个中间单元体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截面呈梯形的展示牌,包括含有展示牌端头单元体和展示牌中间单元体,展示牌端头单元体包括左底板I(3.7)、左腰板I(3.1)、顶板I(3.2)、左插片I(3.8)、右底板I(4.4)、右腰板I(4.5)、右插片I(4.6)、端封板I(2)和中间肋板I(1),腰顶连体板I(3)和右腰板I(4)左、右相对布置,构成展示牌端头单元体的外框,所述中间肋板I(1)嵌置于该外框围成的空腔内,端封板I(2)封装于该外框的端部,所述中间肋板I(1)顶边设有一个斜豁口I(1.2),所述左插片I和右插片I均插置于该斜豁口I内。连接时,所述展示牌端头单元体和中间单元体首尾相接,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片铝塑板插接而成,相邻展示牌单元之间能拼接固定,这样不会被人为搬动而影响展示牌的整体效果。
文档编号G09F15/00GK201177941SQ20082003087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4日
发明者向海林, 吴相庆, 谢春龙, 维 赵, 赵建明 申请人:江阴标榜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