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化银人工降雨演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3879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碘化银人工降雨演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实验教学用的碘化银人工降雨演示装置。
技术背景通常的人工降雨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在云雾厚度比较大的中低层云系中播撒碘化银, 从而达到降雨的目的。中学化学新课程为了让中学生了解人工降雨的原理和过程,特地 开设了有关人工降雨的课程内容,但是由于只有抽象的介绍而无实验演示装置,使得学 生仅能凭借想象去理解这一原理和过程,虽然气象科研部门及科研院所有实验室中模拟 大气中降雨过程及检测人工冰核成核率的装置,但它造价高,不能普遍应用于中学实验 教学,因此中学生几乎无机会亲眼观看这个过程。 发明内容为了使学生能在课堂上更直观的观察和了解人工降雨过程,使抽象的理论和难以捕 捉的,空现象视觉化,本实用新型拟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的碘化银人工降一、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碘化银人工降雨演示装置由 超声波雾化器、喷雾口、云室、进雾口、取物磨口、具支架磨塞、载玻片、进料口、磨 口塞组成;其特征在于超声波雾化器的喷雾口通过内螺纹与云室的进雾口的外螺纹旋 转相接,云室右下侧焊接一个取物磨口,取物磨口通过磨砂面相接具支架磨塞,具支架 磨塞的支架上放有载玻片,云室左上侧焊有一只进料口,进料口通过磨砂面连接磨口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超声波雾化器通过喷雾口和云室的进雾口将由冰水混合物 产生的冷雾送入云室,此时只要从进料口就可以非常方便的散播碘化银粉末,当碘化银 与冷雾发生反应形成微小的雨点后,取出具支架磨塞,便可通过显微镜观察到降落在载 玻片上的雨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碘化银人工降雨演示装置非常逼真地模拟了高空 中人工降雨的过程及现象;其次,该装置制作简单、操作容易、实验现象明显,能够使 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碘化银人工降雨的原理和过程。

图1是碘化银人工降雨演示装置的正视图。 图1中各标号说明如下 (1)超声波雾化器、(2)喷雾口、 (3)进雾口、 (4)云室、(5)取物磨口、 (6)具支架磨塞、(7)载玻片、(8)进料口、 (9)磨口塞。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超声波雾化器1的喷雾口 2通过内螺纹与云室4的进雾口 3的外螺纹旋 转相接,云室4是一个高度大于25cm,直径大于10cm的圆柱形透明玻璃容器,进雾口 3是直径大于3cm外侧带螺纹的通孔;云室4右下侧焊接一只取物磨口 5,取物磨口 5 的直径大于3cm,取物磨口 5通过磨砂面相连具支架磨塞6,具支架磨塞6的支架是一支 边长8cm,宽3cm的长方形玻璃片,云室4左上侧焊有一只进料口 8,进料口 8的直径 为3cm,进料口 8上通过磨砂面连接磨口塞9。
权利要求1.一种碘化银人工降雨演示装置由超声波雾化器(1)、喷雾口(2)、进雾口(3)、云室(4)、取物磨口(5)、具支架磨塞(6)、载玻片(7)、进料口(8)、磨口塞(9)组成;其特征在于超声波雾化器(1)的喷雾口(2)通过内螺纹与云室(4)的进雾口(3)的外螺纹旋转相接,云室(4)右下侧焊接一个取物磨口(5),取物磨口(5)通过磨砂面相接具支架磨塞(6),具支架磨塞(6)的支架上放有载玻片(7),云室(4)左上侧焊有一只进料口(8),进料口(8)通过磨砂面连接磨口塞(9)。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碘化银人工降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云室(4)是一 个高度大于25cm,直径大于10cm的圆柱形透明玻璃容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碘化银人工降雨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支架磨塞(6) 的支架是一支边长8cm,宽3cm的长方形玻璃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碘化银人工降雨演示装置,主要由超声波雾化器(1)、云室(4)组成;其特征在于超声波雾化器(1)的喷雾口(2)通过内螺纹与云室(4)的进雾口(3)的外螺纹旋转相接,云室(4)右下侧焊接一个取物磨口(5),取物磨口(5)上通过摩擦相接具支架磨塞(6),具支架磨塞(6)的支架上放有载物片(7),云室(4)左上侧焊有一只进料口(8),进料口上塞有磨口塞(9)。
文档编号G09B23/00GK201218997SQ20082013052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6日
发明者吴跃千, 李金娜, 楚加燕, 王锦化, 邱晓洁, 顾红霞 申请人:楚加燕;王锦化;吴跃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