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439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书写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书写笔,特别是一种中性笔或圆珠笔。
背景技术
笔是我们平常生活、学习、工作所不可缺少的一种工具。在不使用时, 我们通常将笔通过笔夹挂在衣服口袋上,或者挂在书本上,以方便随时使 用。
常见的笔一般为揿动式结构的。如2006年1月18日公告授权的 200420023311.1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 一种揿动式书写笔,包括笔 杆、笔夹、揿动结构,笔杆前端设有握持部;笔夹设置于笔杆末端;揿动 结构,设置于笔杆内,包括揿头、揿芯,揿头露出于笔杆;揿头上设有揿 动部,该揿动部为软性弹性体结构。揿头与揿动部为一体结构;揿动部软 性弹性体结构为热塑材料。本实用新型在揿头和握手部分采用软性弹性体 材料与通常使用的硬性材料相结合注塑而成,又能解决按动时手会不舒服 甚至疼痛,以及握手部分长时间书写手会疲劳等问题。
但是,上述笔存在这样的问题当需要将其挂在口袋上时,由于笔夹 紧靠笔杆,不容易张开,很不方便。但是如果笔夹与笔帽之间的距离太大, 又会造成笔容易从口袋掉落,将笔丢失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书写笔,其通过设置笔夹张开装 置可以很轻松地打开笔夹,使用方便,结构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书写笔包括 笔杆,其为一腔体结构;
笔帽,其连接于笔杆的一端,并设有笔夹;
尖套,其连接于笔杆的另一端;
笔芯;揿动组件,其包括揿头,揿芯、转轮和弹簧;
及笔夹张开装置,该笔夹张开装置连接在笔夹上,通过按压该笔夹装 开装置的一端使其另一端翘起,从而带动笔夹张开。
所述笔夹张开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按动件和支撑件,该按动件上设有 孔及收容槽,笔夹从该孔穿过,笔夹末端固定在收容槽内,该支撑件固定 在笔杆上。
所述按动件内侧设有弧形凸起,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与凸起相配合的弧 形凹槽。所述按动件的弧形凸起的顶端表面优选为半圆形。所述按动件可 由塑料制成。
为了使用比较舒适,该书写笔还包括护套,其套设在笔杆的下端。所 述笔杆上设有至少一个凸块,护套通过该凸块固定在笔杆上。所述护套由 弹性体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在笔夹上设置了笔夹张开装置,在 需要打开笔夹时,按压按动件的上端,其下端会翘起,从而带动笔夹张开, 这样可以很方便地将其挂在衣服口袋或书本等物体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笔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笔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笔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1中笔帽的立体图5为图1中笔夹张开装置的按动件的侧视图; 图6为图1中笔夹张开装置的按动件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书写笔
10笔杆 11凸块
20笔帽 21笔夹
211凸起 30尖套
40笔芯 50揿动组件
51弹簧 52转轮
4521传动部
522连接部 53揿芯 532凹槽 60笔夹装开装置 611孔
613弧形凸起 621弧形凹槽 71孔
523凸起 531锯齿 54揿头 61按动件
612收容槽
62支撑件 70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目的,请参阅以下有关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及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的书写笔1,例如中性笔或圆柱笔, 包括笔杆10、笔帽20、尖套30、笔芯40、揿动组件50及笔夹装开装置 60。其中,笔杆10为一腔体结构,其一端与笔帽20连接,另一端与尖套 30连接,连接方式可以选用螺纹连接或卡固等其它已知方式。从侧面看去, 笔杆10与笔帽20连接处为一 S型曲面。笔杆10与尖套30也可一体形成, 此时笔杆IO需由两部分可拆卸地连接构成。笔帽20上设有笔夹21,笔夹 21的末端设有凸起211,该凸起211为半圆形或任何形状。
揿动组件50包括弹簧51、转轮52、揿芯53及揿头54。笔芯40的一 端穿过弹簧51,并从尖套30穿出,其另一端与转轮52接触或收容在转轮 52内,转轮52上方依次连接揿芯53及揿头54。例如将转轮52收容在揿 芯53内,而揿芯53收容在揿头54内。转轮52包括传动部521和连接部 522,传动部521圆周上设有至少两个方形的凸起523,本实施例中优选设 有4个凸起,该凸起523延伸超出连接部522 —部分。揿芯53的下端设 有若干锯齿531,揿芯53的外圆周上设有凹槽532,该凹槽532用于收容 转轮52上的凸起523,其数目与转轮52上的凸起523相对应。揿芯53的 上端连接揿头54,该揿头54从笔帽20穿出,揿芯53和揿头54也可一体 形成。笔杆IO的内壁上设有导轨(图未示),该导轨与揿芯53和转轮52 配合,实现笔芯40的揿动。使用时,按动揿头54,带动揿芯53、转轮52在导轨的作用下向下滑动并转动,将笔芯40顶出尖套30外;不使用时,
再次按动揿头54,笔芯40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状态。
再结合图4、图5及图6所示,笔夹张开装置60包括按动件61及支 撑件62。该支撑件62固定在笔杆IO上,其与笔夹21相对,并设有一个 弧形凹槽621。该按动件61上设有长方形的孔611及收容槽612,笔夹21 从孔611穿过,笔夹21的末端通过凸起211卡固在该收容槽612内。按 动件61内侧设有至少一个弧形凸起613,本实施例中优选设有两个弧形凸 起,凸起613的顶端表面优选为半圆形。该凸起613支撑在支撑件62上 的弧形凹槽621内,并可在该凹槽621内滑动。
笔1在不使用的时候,只需用手按压按动件61的上端,弧形凸起613 在弧形凹槽621内滑动,使按动件61的下端翘起,并带动笔夹21张开, 此时可以很方便地将其挂在衣服口袋或其它地方,然后弧形凸起613会在 凹槽621内滑动并回复到最初状态。这样,可以避免由于笔夹21与笔杆 10的距离过大而导致笔容易掉落。
为了使用更舒服,该笔还包括护套70,该护套70由弹性材料制成,例 如橡胶等,其套设在笔杆10的下半部分。例如可在护套70上设有孔71, 在笔杆10上设有凸块11,护套70通过孔71套设在笔杆10的凸块11上, 借此将护套70固定在笔杆10上,当然也可以选用粘接或其它已知方式。
上述笔夹张开装置还可以采取其它方式,只要借助一个支撑点,按动 该笔夹张开装置的一端,使其另一端向上翘起,从而带动笔夹张开即可。 上述实施例中的支撑件可与笔杆一体形成。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将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 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 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申请专利的权利要求范 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书写笔(1),其包括笔杆(10)和笔帽(20),笔帽(20)上设有笔夹(21),其特征在于,该书写笔(1)还包括笔夹张开装置(60),该笔夹张开装置(60)连接在笔夹(21)上,通过按压该笔夹张开装置(60)的一端使其另一端翘起,从而带动笔夹(21)张开。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书写笔(1),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夹张开装 置(60)包括相互配合的按动件(61)和支撑件(62),该按动件(61) 上设有孔(611)及收容槽(612),笔夹(21)从该孔(611)穿过,笔 夹的末端固定在收容槽(612)内,该支撑件(62)固定在笔杆(10)上。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书写笔(1),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动件(61) 内侧还设有弧形凸起(613),所述支撑件(62)上设有与凸起(613)相 配合的弧形凹槽(621)。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书写笔(1),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动件(61) 的弧形凸起(613)的顶端表面为半圆形。
5. 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书写笔(1),其特征在于,所' 述按动件(61)由塑料制成。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书写笔(1),其特征在于,该书写笔(1)还 包括护套(70),其套设在笔杆(10)的下端。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书写笔(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70) 由弹性材料制成。
8. 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书写笔(1),其特征在于,所述笔杆(IO) 上设有至少一个凸块(11),护套(70)通过该凸块(11)固定在笔杆(10)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书写笔,其包括笔杆和笔帽,笔帽上设有笔夹,其特征在于,该书写笔还包括笔夹张开装置,该笔夹张开装置连接在笔夹上,通过按压该笔夹装开装置的一端使其另一端翘起,从而带动笔夹张开,这样可以方便地将笔挂在衣服口袋或其它地方。
文档编号B43K7/00GK201333860SQ20082015604
公开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7日
发明者陈湖雄 申请人:上海中韩晨光文具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