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绳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8045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绳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绳结,尤其与纺织品商标固定用线绳结有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纺织品商标固定用线绳结通常是活结,圈数太多,特别是在纺织品商标固 定时,商标正面留有较长的线头,存在着打结不牢固,结容易脱落,浪费缝线,留有线脚,影 响美观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巧妙,打结结实,节约材料,无线脚,外形整洁 美观,应用范围广泛的线绳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线绳结,包括线绳体,线绳 A端及线绳B端,它是按如下过程形成的a.将线绳体绕成一个圈,线绳A端绕过B端形成 弯头I,b.线绳A端围绕圈再绕一个圈,并在弯头I不到处返回形成弯头II,c.线绳A端返 回后围绕圈及圈再绕一个圈,d.线绳A端分别穿过弯头II及弯头I。所述的线绳结,其线绳的直径为0. 01-50毫米。所述的线绳结,其线绳为棉纱线或通用材料制成的绳。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由于采用多圈缠绕,使结更加牢固 稳定;(二)是由于在服装.袜子等纺织品的商标固定时,打结更结实,节省缝线,表面不留 线头,外形更加美观;(三)是这种打结方式也可广泛应用于日常工作、生活及工业、农业等 各行各业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图1是本发明线绳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线绳结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之一。图3是本发明线绳结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之二。图4是本发明线绳结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及图4所示,线绳结,包括线绳体1,线绳A端及线绳B 端,它是按如下过程形成的a.将线绳体1绕成一个圈2,线绳A端绕过B端形成弯头I 5, b.线绳A端围绕圈2再绕一个圈3,并在弯头I 5不到处返回形成弯头II 6,c.线绳A端 返回后围绕圈2及圈3再绕一个圈4,d.线绳A端分别穿过弯头II 6及弯头I 5,线绳的 直径为0. 02毫米,线绳为棉纱线。实施例2 线绳的直径为20毫米,线绳材料为塑料尼龙,可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包扎物品时的打结,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线绳的直径为50毫米,线绳材料为钢丝,可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施工及产 品制造时的打结,其余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一种线绳结,包括线绳体(1),线绳A端及线绳B端,其特征在于它是按如下过程形成的a.将线绳体(1)绕成一个圈(2),线绳A端绕过B端形成弯头I(5),b.线绳A端围绕圈(2)再绕一个圈(3),并在弯头I(5)不到处返回形成弯头II(6),c.线绳A端返回后围绕圈(2)及圈(3)再绕一个圈(4),d.线绳A端分别穿过弯头II(6)及弯头I(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绳结,其特征在于线绳的直径为0.01-50毫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绳结,其特征在于线绳为棉纱线或通用材料制成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绳结。它包括线绳体,线绳A端及线绳B端,它是按如下过程形成的a.将线绳体绕成一个圈,线绳A端绕过B端形成弯头I,b.线绳A端围绕圈再绕一个圈,并在弯头I不到处返回形成弯头II,c.线绳A端返回后围绕圈及圈再绕一个圈,d.线绳A端分别穿过弯头II及弯头I。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巧妙,打结结实,节约材料,无线脚,外形整洁美观,应用范围广泛等优点。
文档编号G09F7/18GK101887657SQ20091009875
公开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4日
发明者李景峰 申请人:李景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