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答题卡标识装置及标识方法和识别方法

文档序号:2570373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答题卡标识装置及标识方法和识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试用具,尤其涉及一种答题卡标识装置及标识方法和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考试时,对于选择题,为了提高评卷的效率,通常由机器对答题卡上的 标识记号进行识别从而实现自动评卷,目前采用的答题卡标识方法是在答案题卡上注明 题号,在题号后面标上若干个可用于涂上记号或颜色的标识区域,标识区域通常呈圆 形、长方形或方形,每个题号后面标识区域的数量通常与考卷上该题的选项个数相等并 对应排列,应考人员在答题时,针对每道题的答案,只需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后面对应 的标识区域处用笔涂上记号或颜色形成可供机器识别的标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考 试人员在答题卡的标识区域处涂上标识时不但浪费时间,而且经常出现标识不规范的情 况,比如标识大小不统一,标识颜色深浅有差别,给机器评卷的准确性带来不利的影 响,往往使机器识别错误,造成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考试人员在答题卡标识区域处用笔涂上标识时不但浪费时间,而 且经常出现不规范的情况,给机器评卷的准确性带来不利的影响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 种供考试人员在答题卡上打上标识孔的装置,本发明还提出制作一种具有标识孔答题卡 的方法,另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机器识别具有前述标识孔答题卡的方法。本发明解决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答题卡识别装置,是将答题卡置于可以叠合的上板、下板之间,上板和下 板可以打开或叠合,上板可以是透明板,上板和下板均设置有与答题卡上各个题号后面 标识区域一一对应的对应孔,为了使对应孔与答题卡上的标识区域一一对应,在上板、 下板和答题卡上均设置有定位构件,使用时,先将上板拿开或翻开,通过定位构件,将 答题卡准确置于在下板上面,然后合上上板,此时,上板、下板上的对应孔与答题卡上 的标识区域将一一对应,同时,本发明还提出需要一个可用于在答题卡上打上通孔的冲 笔,冲笔上具有一个冲头,握住冲笔将冲头置于上板的对应孔之中并向下压,可以准确 地在答题卡的标识区域上打上一个通孔。
一种答题卡标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前述的答题卡标识装置的上板 取开或翻开;第二步将答题卡通过定位构件准确地放置在下板上,然后盖上上板;第三 步,考试人员在答题时,针对每道题的答案,利用所述上板的对应孔,将所述冲笔的冲 头置于上板对应孔之中并向下压,则在答题卡上各题号后面的标识区域处准确地打上通 孔构成标识孔,由此制成具有标识孔的答题卡,以标识孔作为可供机器识别的标识。—种答题卡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具有标识孔的答题卡置于一个色板上 面,色板颜色可由机器识别,当答题卡置于色板上面时,在标识孔将显示出色板颜色,相当于在标识孔上涂上色板颜色,然后置于机器识别区域中由机器识别出标识孔的位 置;或机器是采用透光识别,则无需采用色板,答题卡必须由遮光材料制成,由于标识 孔是通孔,可以透光,而其它位置则不透光,由此机器也可以识别出标识孔位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上述方案中,考试人员可以快速地将冲笔上的冲 头置于上板的对应孔之中并快捷地在答题卡对应的标识区域上打上一个通孔作为一个标 识孔,标识孔大小统一且位置准确,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机器识别的准确性,节省考 试人员在答题卡上作出标识的时间,而且由于答题过程中不需要与答题卡直接接触,可 以确保整个答题卡干净整洁,还可以节省色笔材料的消耗。


图1、图2、图3、图4、图5是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是 拆开时透视图,图2是使用时的透视图,图3是主视图,图4是图3在I-I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的一个构件图。图6、图7是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6是主视图,图7是图 6在I-I处的剖视图。图8、图9、图10是本发明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是透视图, 图9是主视图,图10是图9在I-I处剖视图。图11是本发明第四个实施例的剖视图。图12是本发明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3、图14是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发明第七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答题卡,1.1答题卡定位孔,1.2标识区域,1.3题号,1.4选项,2.上 板,2.1上板定位孔,2.2对应孔,2.3题号,2.4选项,2.5销座,2.6卡件,3.下板,3.1定 位突件,3.2对应孔,3.3下槽,3.4,上槽,3.5销座,3.6缺口,3.7卡口,2-3连接体, 4.包套,5销轴,6.冲笔,6.1冲头,7外套。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答题卡标识装置图1、图2、图3、图4、图5是答题卡标识装置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从上述各图可以看出,上板1及下板2是一个平板,上板2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2.1,对 应孔2.2,题号2.3及选项2.4,下板3设置有定若干个位突件3.1,对应孔3.2,答题卡1 上设置有定位孔1.1,标识区域1.2,题号1.3及选项1.4,上板2和下板3叠合时,对应突 件3.1与定位孔2.1配合起定位作用,上板2对应孔2.2与下板对应孔3.2之间一一对齐, 使用时,先将上板2拿开,在下板3上面放上一张答题卡1,将答题卡上面的定位孔1.1 与下板3的定位突件3.1对齐,此时定位突件3.1从定位孔1.1中穿过将答题卡准确定位, 再把上板2放在答题卡1上面,将定位突件3.1从上板2的定位孔2.1中穿过;由此,上板2、答题卡1及下板3三者依次从上至下准确叠放一起,上板定位 孔、下板定位突件和答题卡定位孔彼此之间互相配合实现定位,上板的对应孔、答题卡 的标识区域和下板对应孔三者依次从上至下一一对应重叠;
图5所示构件是本发明提出的冲笔6,其前端具有一个冲头6.1,冲头6.1可以由 金属材料制成,前端具有锋口以实现在答题卡上冲出通孔,考试时,考试人员在选择答 案时,只需将冲头6.1置于上板2题号后面的对应孔2.2上面或里面并向下压,则冲头6.1 通过上板2的对应孔2.2在答题卡1的标识区域1.2上面冲出一个通孔,并将冲出的纸屑 推进下板3的对应孔3.2中,答题完毕后,在答题卡1各题号的后面出现一些通孔,即标 识孔;所述冲斗6.1外径与上板2对应孔2.2孔径互相配合使冲斗6.1可以置于上板对应 孔2.2之中,且所述冲斗6.1的长度超过上板对应孔2.2的深度,且所述冲头前端具有用 于切割答题卡的锋口,所述下板对应孔3.2的孔径应大于上板对应孔2.2的孔径使冲头6.1 冲出的纸屑可以从下板对应孔3.2中通过;现今使用的答题卡,在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还设置有一些可供机器识别的定位 记号或颜色图案,这一部份可采用现有方法;本发明还提出可以利用在这些定位记号或 颜色图案的位置上设置通孔的方法以便机器识别定位。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上板2、答 题卡1与下板3之间的定位是采用突件插入定位孔的方法进行定位,本发明提示,还可以 采用凹凸配合的方式及其它常用方法进行定位。图6、图7是答题卡标识装置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与 第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本例中下板3具有一个下槽3.3。图8、图9、图10是答题卡标识装置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 出,与第二个实施例不同的是,本例中下板3还具有一个上槽3.4,上板2叠合在下板1 上面时是容纳在上槽3.4中,另外,为了取出方便,本实施例还在下板3上设置用于取出 上板2的缺口 3.6,在本实施当中,上板2与下板3之间的定位是采用突件3.1插入定位孔 2.1的方法进行定位,答题卡1与下板3之间的定位是采用突件3.1插入定位孔1.1的方法 进行定位;在本实施例当中,由于上板2是容纳在上槽3.4当中,也可以采用尺寸限位的方 式进行定位,即上槽3.4的装配尺寸,包括长和宽尺寸与答题卡和上板的相对应的长和宽 尺寸相同,当答题卡1置于上槽3.4当中时,因受尺寸的原因使放置位置受到限定,当再 把上板2置于上槽3.4当中时,也同样由于尺寸的原因使放置位置受到限定,受尺寸限定 的答题卡1、上板2和下板3叠合在一起时,标识区域1.2、对应孔2.2和3.2三者之间形 成重叠并一一对应。图11是答题卡标识装置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与第三 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的下板3上还设置一个包套4,包套4与下槽3.3构成一 个可容纳约屑的空间,冲笔6的部头6.1将冲出的约屑从下板3对应孔3.2中推出并送入 约屑容纳空间。图12是答题卡标识装置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与第一 个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板2与下板3不是分离式的,而是采用一种类似活 页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构成类似笔记本的结构,图中显示,上板2上设置有销座2.5,下 板3上设置有销座3.5,上板2与下板3可以绕销轴5转动,通过转动打开或叠合。图13、图14是本发明第六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上板2与下板3是通过连接体2-3进行连接并使三者构成一体的,上板2与下板3 可以绕一根处于连接体2-3位置上的轴线转动从而实现打开或叠合,在本实施当中,还在上板和下板上设置用于互相扣接的卡件2.6和卡口 3.7,使上板2和下板3在叠合后扣接 在一起,这种结构在注塑行业经常利用,比如日常使用的洗发水塑料瓶盖,瓶盖通常由 一个位于下部的螺纹件和一个瓶嘴盖件连接在一起,下部的螺纹件和瓶嘴盖件是在注塑 时注塑在一起,由于连接部位材料构成很薄,故此使瓶嘴盖件可以转动或闭合。图15是答题卡标识装置第七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与以上 实施例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是在叠合的上板2与下板3设置一个外套7,上板2与 下板3叠合后可装于外套7当中。在上述实施例当中,第二至第七个实施例当中增加的特征既可以单独存在,也 可以组合存在。另外,除了上述各实施例当中出现的特征之外,还可以增加一些其它特 征,比如在下板或上板上增加一个可以容纳冲笔的笔槽,或增加一个可以用于插入冲笔 的插笔孔,这特征构成的方案在现有一些文具用品上已有公知,也容易实现。一种答题卡标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前述的答题卡 标识装置的上板 取开或翻开;第二步将答题卡通过定位构件准确地放置在下板上,然后盖上上板;第三 步,考试人员在答题时,针对每道题的答案,利用所述上板的对应孔,将所述冲笔的冲 头置于上板对应孔之中并向下压,则在答题卡上各题号后面的标识区域处准确地打上通 孔构成标识孔,由此制成具有标识孔的答题卡,以标识孔作为可供机器识别的标识。一种答题卡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具有标识孔的答题卡置于一个色板上 面,色板颜色可由机器识别,当答题卡置于色板上面时,在标识孔将显示出色板颜色, 相当于在标识孔上涂上色板颜色,然后置于机器识别区域中由机器识别出标识孔的位 置;或机器是采用透光识别,则无需采用色板,答题卡必须由遮光材料制成,由于标识 孔是通孔,可以透光,而其它位置则不透光,由此机器也可以识别出标识孔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答题卡标识装置,是实施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专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 括具有定位构件且具有对应孔的上板、具有定位构件且具有对应孔的下板和具有定位构 件且具有题号和标识区域的答题卡,所述上板、答题卡及下板三者依次从上至下准确定 位叠放一起,所述上板定位构件、下板定位构件和答题卡定位构件彼此之间互相配合实 现定位,所述上板的对应孔、答题卡的标识区域和下板的对应孔三者依次从上至下一一 对应重叠。
2.根据要利要求1所述的答题卡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根带有冲头的 冲笔,所述冲斗外径与上板对应孔孔径互相配合使冲斗可以置于上板对应孔这中,且所 述冲斗的长度超过上板对应孔的深度,且所述冲头前端具有用于切割答题卡的锋口,所 述下板对应孔的孔径应大于上板对应孔的孔径使冲头冲出的纸屑可以从下板对应孔中通 过。
3.根据要利要求1所述的答题卡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定位构件、下板 定位构件和答题卡定位构件彼此之间的互相配合是采用定位突件插入定位孔的配合,也 可以是采用凹凸配合的方式进行定位或采用尺寸限位的方式进行定位。
4.根据要利要求1所述的答题卡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具有一个下槽, 和/或具有一个可容纳上板的上槽。
5.根据要利要求1所述的答题卡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设置有缺口以便 用手将上板打开。
6.根据要利要求1所述的答题卡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与下板之间构成 转动连接并且通过转动实现打开或叠合。
7.根据要利要求6所述的答题卡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连接包括销轴连 接或注塑连体的方式连接。
8.根据要利要求6所述的答题卡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板和下板上还设 置具有使上板和下板在叠合时互相扣接的扣件。
9.根据要利要求1至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答题卡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 底部还具有一个包套,所述包套与下槽构成一个容纳纸屑的空间。
10.根据要利要求1所述的答题卡标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个外套,所述上 板与下板叠合后可以置于外套之中。
11.一种答题卡标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答题卡标识装置的上板拿开或翻开;第二步将答题卡通过定位构件准确地放置在下板上,然后盖上上板;第三步,考试人员在答题时,针对每道题的答案,利用所述上板的对应孔,将所述 冲笔的冲头置于上板对应孔之中并向下压,则在答题卡上各题号后面的标识区域处准确 地打上通孔构成标识孔,由此制成具有标识孔的答题卡,以标识孔作为可供机器识别的 标识。
12.一种答题卡识别方法,是一种可供机器识别由权利要求11所述方法得到的具有标 识孔的答题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具有所述标识孔的答题卡置于一个可供机 器识别的色板上面,此时在标识孔上显示出底板颜色,相当于在标识孔处涂上颜色,然 后置于机器识别区域中由机器识别出标识孔的位置;或机器是采用光识别,则无需采用色板,答题卡必须由遮光材料制成,由于标识孔是通孔,可以透光,而其它位置则不透光,由此机器也可以识别出标识孔位置。
全文摘要
一种答题卡标识装置及标识方法和识别方法,为了克服目前考试涂卡不方便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答题卡标识装置,是将答题卡置于可以叠合的上板与下板之间,上板和下板均设置有与答题卡上各个题号后面的标识区域一对应的对应孔,考试人员将冲笔的冲头置于上板的对应孔之中并向下压,可以准确地在答题卡的标识区域上打上一个通孔即标识孔。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答题卡标识方法,考试人员在答题时,针对每道题的答案,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后面对应的标识区域打上通孔构成标识孔,以标识孔作为可供机器识别的标识;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答题卡识别方法,是将具有标识孔的答题卡置于一个色板上面,在标识孔将显示出色板颜色,相当于在标识孔上涂上色板颜色,由此可供机器识别出标识孔位置。
文档编号B43L13/20GK102009557SQ20091025809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9日
发明者何少敦 申请人:何少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