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中性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2744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中性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书写用笔,特别是内装墨水的自来水笔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签字笔由笔芯和笔套(可称笔管、笔筒或笔身)组成。笔芯置于笔套内,笔尖 从笔套下部开口中伸出。笔芯内灌装有墨水,墨水上面有一阻隔空气的油层,笔芯内墨水用 完后,需更换新的笔芯。由于现有笔芯都是一根上下直径相同的细管,因而笔芯内盛装的墨 水量较少,书写时间较短;另一方面,由于笔芯内墨水压强不够,到后期墨水难以流出,不能 用尽,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墨水盛装量较大、墨水基本不造成浪费的新型中性 笔。 本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中性笔,包括笔芯,笔套,笔芯由上部扩张 段、中部收縮段以及下部微管组成,笔尖安装在下部微管上,且中部收縮段上设置有外螺 纹;笔套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笔套旋接在笔芯的中部收縮段上,笔芯的笔尖从笔套下部的 开口中伸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节省墨水,墨水基本能够用尽,不造成浪费 使用中,随着书写量的增加,墨水水位逐渐降低。当墨水水位降至一定高度时,由 于压强不够,墨水将很难写出来,必然造成笔芯内一定水位高度墨水的浪费。由于本实用新 型笔芯下部为微管,其管径较小,因而同样高度下不能用于书写的墨水量必然低于现有上 下直径相同的粗笔芯,从而节省了墨水。 2、超大墨水容量 由于笔身使用笔芯(上部扩张段)替代,所以笔芯的容量大大的增加,相应增加了
墨水储量。 3、结构简单、便于生产 笔仅由笔芯、笔套、弹簧以及笔帽组成,外螺纹笔芯便于生产加工。 4、换笔芯方便 由于构造的改变,更换笔芯只需两步旋出旧笔芯;旋入新笔芯。 5、外型新潮美观 笔芯作为主体使笔身显得大气(笔芯顶部可加装装饰性笔帽),笔帽上的夹子可 使用镂空图案作为主题,使笔本身不太美观的一个地方变成了笔的点缀,笔帽还可加上金 属链,美观而且方便携带。 6、书写顺畅 由于始终保持墨水在笔头的压强较大,所以好写并且比普通笔芯出墨更稳定。
图1是本新型笔芯的结构图; 图2是本新型笔套的结构图; 图3是图1所示笔芯和图2所示笔套的装配图; 图4图5分别是笔帽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图3示出,本新型包括笔芯l,笔套2,笔芯1由上部扩张段、中部收縮段以及下部 微管14组成,笔尖16(图1中笔尖可以短一点)安装在下部微管14上,且中部收縮段上设 置有外螺纹13;笔套2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21,笔套旋接在笔芯的中部收縮段上,笔芯的笔 尖16从笔套下部的开口中伸出。笔芯除笔尖为金属外,其余部分为塑料材质。参见图l,笔 芯1内盛装墨水,墨水上面有一层阻隔油12,用于隔绝空气,防止墨水变质。笔芯上部扩张 段与现有笔管直径相当。笔芯下部微管的内径小至以能让墨水顺利流出为准。 参见图2,笔套2上设置有凸台22 ;还具有弹簧3,弹簧3设置在笔芯1的下部微 管14与笔套之间、且位于笔套上的凸台22之上。 参见图l,笔芯1的下部微管14上设置有限位凸台15。笔芯1的上部扩张段的顶 部设置有通气孔ll。 参见图4图5,还具有笔帽4,笔帽经螺纹旋接在笔芯1下部。笔帽用于罩住笔尖, 罩住后与笔套前端直径一致,通过螺纹卡紧,大约旋转三分之二圈卡紧(为了方便,同时螺 纹圈数减少,使其美观)。笔帽卡为镂空图形,如图4所示的心形,笔帽上固定金属链,既作 装饰,也便于固定在衣袋上。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中性笔,包括笔芯(1),笔套(2),其特征是所述笔芯(1)由上部扩张段、中部收缩段以及下部微管(14)组成,笔尖(16)安装在下部微管(14)上,且中部收缩段上设置有外螺纹(13);所述笔套(2)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21),笔套旋接在笔芯的中部收缩段上,笔芯的笔尖(16)从笔套下部的开口中伸出。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新型中性笔,其特征是所述笔套(2)上设置有凸台(22);还 具有弹簧(3),弹簧(3)设置在笔芯(1)的下部微管(14)与笔套之间、且位于笔套上的凸台 (22)之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新型中性笔,其特征是所述笔芯(1)的下部微管(14)上 设置有限位凸台(15)。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新型中性笔,其特征是所述笔芯(1)的上部扩张段的顶部设 置有通气孔(11)。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新型中性笔,其特征是还具有笔帽(4),笔帽经螺纹旋接在笔 芯(1)下部。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中性笔,包括笔芯,笔套,笔芯由上部扩张段、中部收缩段以及下部微管组成,笔尖安装在下部微管上,且中部收缩段上设置有外螺纹;笔套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笔套旋接在笔芯的中部收缩段上,笔芯的笔尖从笔套下部的开口中伸出。它具有墨水盛装量大、书写流畅、节省墨水的特点。
文档编号B43K7/01GK201506122SQ200920081060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1日
发明者马毓聪 申请人:马毓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