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外框及相应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561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屏外框及相应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静电放电防护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静电放电防护结构
的显示屏外框及相应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是指累积的静电荷从一静电荷集中区 流向 一相反电荷集中区域或静电荷稀少区的现象。 通常液晶显示装置在制造、生产、组装、测试、存放或搬运过程中,容易由于摩擦而 产生静电荷或由于接触而将空气、人体或带电物质中的静电荷转移至液晶显示装置。由于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板通常采用玻璃基板,玻璃为绝缘材料,因此当玻璃基板表 面有静电荷累积时,除非有一适当的释放途径,否则静电荷会一直累积在玻璃基板表面。当 大量积聚的静电荷发生静电放电时,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模块和驱动器等会由于过度 电应力而产生永久性破坏,如产生屏幕缺陷、金属线路被熔解或蒸发、元件电阻值发生改 变、氧化层被破坏或击穿等。因此,液晶显示装置中静电放电防护的设计非常重要。 请参考图1与图2,目前,针对液晶显示装置的静电放电防护设计,最普遍的做法 是将导电胶13贴附于液晶显示装置1的软性电路板11的露铜区域111,而后再与显示屏外 框12组装在一起(如图2所示)。 故,现有技术是利用导电胶3来引导静电荷进行静电放电。然而,这种做法不但增 加了组装的工序,而且增加了整个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屏外框及相应的显示装置,以改 善现有技术的缺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屏外框包括本体;接触部,突出 于上述本体,且该接触部的位置对应于该显示屏外框所应用的显示屏的软性电路板的导电 区。
进一步的,上述接触部突出于上述本体的长度为0. 05至0. 1毫米。 进一步的,上述接触部与本体为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软性电路板,连接于上述显示
面板,上述软性电路板具有导电区;以及外框,设置于上述软性电路板的一侧,该外框具有
本体与接触部,上述接触部突出于上述本体以接触上述导电区。 进一步的,上述导电区为上述软性电路板的露铜区域。 进一步的,上述接触部突出于上述本体的长度为0. 05至0. 1毫米。 进一步的,上述接触部与本体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上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模块;驱动器,连接上述显示模块与上述软性 电路板;以及静电放电引导线,设置于上述显示模块的周围并连接上述驱动器。[0015] 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屏外框及相应的显示装置中,外框具有一突出的接触部 以直接接触软性电路板的导电区。从而不需要借助于导电胶即可引导静电荷进行静电放 电。相较于已知的做法,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降底成本,并节省人力,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 力。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各部分组装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背面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屏外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各个部件组装后的显示装置的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说明。 请参考图3,其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屏外框的结构示意图。如 图所示,该显示屏外框22包括本体221以及突出于本体221的接触部222,且接触部222的 位置对应于该显示屏外框所应用的显示屏的软性电路板的导电区。例如,接触部222的位 置对应于图1中软性电路板11的露铜区域111。如此,利用该显示屏外框22取代现有技术 中的显示屏外框12,应用于显示装置1中,显示屏外框22的接触部222直接与软性电路板 11的露铜区域111接触,以引导静电荷进行静电放电,从而无需使用导电胶13。 可见,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显示屏外框在与显示屏的软性电路板接触处具有内凹 结构,从而让外框与软性电路板的导电区(例如露铜区域)直接接触,以引导静电放电。相 对于现有技术,无需再使用导电胶,有效地降底成本,并节省人力,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通常,接触部222突出于本体221的长度,即内凹深度,为0.05至0. l毫米。这个 长度也就是通常所采用的导电胶的厚度。且可以利用模具将接触部222与本体221 —体成 型,使得显示屏外框22的制作更为简单。当然,显示屏外框22需选用导电材料,例如金属 铜。 请参考图4与图5,其中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分解示意 图;图5为图4中各个部件组装后的显示装置的背面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2包括显示面板21,外框22以及软性电路 板23,其中软性电路板23连接于显示面板21,且具有导电区231 ;外框22设置于软性电路 板23的一侧,该外框22具有本体221与接触部222,且接触部222突出于本体221以接触 导电区231。 在本实施例中,软性电路板23可利用异方性导电膜(Anisotropic ConductiveFilm, ACF)连接到显示面板21。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软性电 路板23包括导电区231与多条信号线(图未示)。信号线可连接至一信号源(图未示)以 传输显示信号。[0029]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区231的材料可为铜,即为一露铜区域。然而,本实用新型对 此不作任何限定。在其它实施例中,导电区231的材料亦可为其他导电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1包括显示模块211、驱动器212以及静电放电引导线 213。驱动器212连接显示模块211与软性电路板23。静电放电引导线213设置于显示模 块211的周围并连接驱动器212。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211例如为液晶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文字、图像等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器212是利用玻璃覆晶接合技术制作在显示面板21的其中一
个玻璃基板表面。并通过玻璃基板表面的连接线和异方性导电膜连接到软性电路板23的
信号线和导电区231。驱动器212可接收软性电路板23传输的显示信号,并向显示模块211
输出扫描信号和数据信号,以驱动显示模块211显示文字、图像等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静电放电引导线213可为一金属线。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
何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外框22可为一矩形的金属壳体,例如可以铁质或铜制壳体。其可 设置于显示面板21的背部。外框22和显示面板21之间可采用螺丝锁附或者卡合结构固 定。然而,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外框22具有本体221与接触部222。 在本实施例中,本体221即为外框22的主体结构部分。接触部222的位置即对应 软性电路板23的导电区231的位置,并且接触部222突出于本体221。 S卩,外框22形成一 内凹结构,以使接触部222直接接触软性电路板23的导电区231。通常,可以利用模具将接 触部222与本体221 —体成型,使得显示屏外框22的制作更为简单。 在本实施例中,此内凹结构的深度,S卩,接触部222突出于本体221的长度可为 0.05 0. l毫米。此长度即为已知做法中导电胶的厚度。具体的长度尺寸可视显示装置2 的结构而决定。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任何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当显示装置2发生静电放电时,大量累积在显示装置2的静电荷向 静电放电引导线213放电。进入静电放电引导线213的静电荷流过驱动器212后,通过软 性电路板23的导电区231直接进入外框22而释放。如此可实现静电放电防护,避免由于 静电放电对显示装置2产生的破坏作用。 以上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可应用于手、笔记本等电子设备,以满足产品的防静电性 能要求。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显示屏外框及相应的显示装置中,显示屏外框具 有一突出的接触部以直接接触软性电路板的导电区。从而不需要借助于导电胶即可引导静 电荷进行静电放电。相较于已知的做法,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降底成本,并节省人力,具有 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 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 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显示屏外框,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接触部,突出于上述本体,且该接触部的位置对应于该显示屏外框所应用的显示屏的软性电路板的导电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外框,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触部突出于上述本体的长 度为0. 05至0. 1毫米。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外框,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触部与本体为一体成型。
4.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软性电路板,连接于上述显示面板,上述软性电路板具有导电区;以及 外框,设置于上述软性电路板的一侧,该外框具有本体与接触部,上述接触部突出于上 述本体以接触上述导电区。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电区为上述软性电路板的露 铜区域。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触部突出于上述本体的长度 为0. 05至0. 1毫米。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外框,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触部与本体为一体成型。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模块;驱动器,连接上述显示模块与上述软性电路板;以及 静电放电引导线,设置于上述显示模块的周围并连接上述驱动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显示屏外框及相应的显示装置,其中外框具有一突出的接触部以直接接触显示屏的软性电路板的导电区。从而不需要借助于导电胶即可引导静电荷进行静电放电。相较于已知的做法,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地降低成本,并节省人力,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文档编号G09G5/00GK201477815SQ20092020961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1日
发明者陈根亚 申请人: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