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显示装置和驱动图像显示装置的方法

文档序号:264839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像显示装置和驱动图像显示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在眼镜型(glass-type)三维显示器中使用的图像显示装置以及 驱动它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眼镜型三维显示装置,其通过允许观察者戴上利用用于立体观看的液 晶快门的特殊眼镜、并使得观察者的双眼观看到其间具有视差的不同图像,来实现立体观 看。为了实现立体观看,因为必须使得左眼和右眼观看到不同的视差图像,所以需要针对左 眼的图像和针对右眼的图像的两个视差图像。在眼镜型三维显示装置中,在二维显示面板 上时分交替地显示用于左眼的图像和用于右眼的图像,并且与用于左眼的图像和用于右眼 的图像的显示定时相同步地交替控制开启/关断(打开/关闭)液晶快门眼镜的左眼快门 和右眼快门,由此实现立体观看。发明内容
在三维显示装置中,在二维显示面板上显示之间具有双目视差的图像的情况下, 如果左右视差图像的显示间隔过长,则产生闪烁。为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开发出以60Hz (或 50Hz)的典型帧频周期(period)时分地显示左右视差图像的方法。在此情况下,以 120Hz(或100Hz)的帧频显示每个视差图像。在此情况下,作为二维显示面板,需要120Hz 的帧频的驱动性能,这是60Hz帧频的典型驱动的双倍速度。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 Hei 11-95722中,在使用等离子显示面板作为二维显示面板的情况下,通过同时扫描两条水平 线来实现双倍速驱动。在同时扫描两条水平线的方法中,垂直方向上的显示分辨率减半。在 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 Hei 11-95722中,在奇数场和偶数场中改变同时扫描的两条水平线 的组合,由此缓和了显示分辨率的减少。同时,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情况下,近年来已经商业 应用了能够以120Hz的帧频进行双倍速驱动的液晶显示面板,并且有可能以60Hz (或50Hz) 的帧频周期时分地显示左右视差图像,而不降低显示分辨率。
然而,在液晶显示器的情况下,存在液晶响应速度的问题,并且在从施加驱动信号 到完全切换图像的时段期间,可能产生延迟。由此,在时分地显示左右视差图像的情况下, 当以每个120Hz (IOOHz)的频率切换和显示左右视差图像中的每一个时,不完全切换左右 视差图像。另外,在120Hz (IOOHz)频率的扫描中,因为在几乎任何时间上更新图像,所以没 有显示图像被固定(停止)在整个屏幕上的时间。因而,没有打开液晶快门眼镜的快门的 合适定时,以允许左眼和右眼分别观看到左右视差图像,并且可能产生其中混合并显示左 右视差图像的串扰。例如,在任何时间上点亮(light up)背光、并且从顶部向底部扫描屏 幕的情况下,串扰向着屏幕的顶部和底部尤其恶化。为改善这一点,考虑了其中时分地两次 显示左右视差图像中的每一个的方法。例如,当用于左眼的图像被称为L并且用于右眼的 图像被称为R时,考虑以60Hz帧频周期按照L、L、R和R的顺序显示图像的方法。在此情 况下,通过显示同一图像两次,与交替显示左右视差图像的情况相比,改善了切换左右视差图像的定时。通过控制液晶快门眼镜的快门以充分切换左右视差图像的定时开启/关断, 改善了串扰。另外,考虑插入灰度(或黑色)图像的方法。在此情况下,当灰度图像被称为 Gr时,考虑了以60Hz的帧频周期按照例如L、Gr, R和Gr的顺序显示图像的方法。因为在 用于左眼的图像L和用于右眼的图像R之间插入灰度图像Gr,所以减少了左右视差图像的 混合。另外,在插入黑色图像的情况下,在大多数情况下也使用其中控制背光以与像素的写 扫描相同步地点亮的方法。因而,减少了左右图像的混合。
为了执行上述L、L、R和R的显示等,需要以240Hz或更多的帧频显示每个视差图 像和灰度图像。进来,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高级型号,已经开发出能够以MOHz (或200Hz) 的帧频驱动的液晶显示面板,该帧频是60Hz (或50Hz)的典型驱动速度的四倍速度。通过 使用这样的液晶显示面板,有可能执行上述L、L、R和R的显示等。然而,考虑到各种市场需 求,也要求除了高级型号之外的其他型号以执行上述L、L、R和R的显示等。例如,在具有 120Hz帧频的驱动性能的型号中,要求240Hz帧频的准驱动速度。在此情况下,类似于在日 本未审专利公开No. Hei 11-95722中描述的技术,考虑通过同时扫描两条水平线来增加驱 动速度。然而,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Heill-95722中描述的技术是应用于等离子显示面板 的驱动方法,并且该技术并不永远适合于驱动液晶显示面板。
例如,如在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 2005-316211中所述,在液晶显示器中存在如下 问题,在从不同方向观看液晶显示面板的情况下,灰度级的视角特性改变,并且使用半色调 技术改善该问题。在半色调技术中,一个像素被分为具有彼此不同面积的第一子像素电极 和第二子像素电极,并且基于彼此不同的灰度级值来驱动子像素电极,由此改善灰度级的 视角特性。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 Hei 11-95722中描述的技术是应用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 驱动方法,并且没有具体描述如何扫描液晶显示面板(其中一个像素被划分以改善视角特 性)中的每个子像素电极。
鉴于前述,例如,期望提供例如能够在具有120Hz频率的驱动性能的液晶显示面 板中以MOHz频率进行准驱动的图像显示装置,以及驱动它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延伸 的用于扫描的多条栅极线、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与多条栅极线交叉的多条源极线(并向其 输入响应于输入图像信号的驱动信号)、以及被逐一布置在对应于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源极 线的交点的位置上的且可独立驱动和控制的多个子像素电极。另外,该图像显示装置包括 驱动控制部分,通过选择性地使用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这两个驱动模式来驱动和 控制显示面板,第一驱动模式通过一条线选择多条栅极线,以通过一条水平线扫描多个子 像素电极,以及第二驱动模式同时通过N(N是2或更大的整数)条线地顺序选择多条栅极 线,以通过N条水平线扫描多个子像素电极,由此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响应于输入图像信号 的图像。在第一驱动模式下,驱动控制部分基于彼此不同的灰度级值而驱动两个子像素电 极,两个子像素电极被布置为沿着相同栅极线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邻、且被布置在两条不 同的源极线上,并将两个子像素电极的组合当作单个像素,由此驱动显示。在第二驱动模式 下,驱动控制部分将沿着相同源极线在垂直方向上连续布置的N个子像素电极当作待驱动 的单位像素,由此驱动显示。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多个子像素电极由两类子像素电极形成 (第一子像素电极和具有不同于第一子像素电极的面积的第二子像素电极),并且两类子像素电极可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交替地布置。在此情况下,例如,在第一驱动模式下, 驱动控制部分基于彼此不同的灰度级值,驱动第一子像素电极和第二子像素电极,第一子 像素电极和第二子像素电极沿着相同的栅极线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邻地布置、且被布置在 两条不同的源极线上,并将第一子像素电极和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组合当作单个像素,从而 驱动显示。在第二驱动模式下,驱动控制部分同时通过两条线地顺序选择多条栅极线,以 通过两条水平线扫描多个子像素电极,并将第一子像素电极和第二子像素电极当作单个像 素,第一子像素电极和第二子像素电极在同一源极线上在垂直方向上均彼此相邻的布置、 并被布置在两条不同的栅极线上,由此驱动显示。在该驱动方法的情况下,在第一驱动模式 下,因为执行其中基于彼此不同的灰度级值而驱动一个像素中的两个子像素电极的半色调 驱动,所以改善了灰度级的视角特性。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因为相同源极线上的垂直方向上 彼此相邻地布置的两个子像素电极被当作单个像素,并执行显示驱动,所以尽管可不执行 半色调驱动,但有可能获得为第一驱动模式的驱动速度两倍的驱动速度,而不减少显示分 辨率。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多个子像素电极由两类子像素电极形成 (第一子像素电极和具有不同于第一子像素电极的面积的第二子像素电极),并且两类子 像素电极可在水平方向交替地布置,并且同类子像素电极可在垂直方向上每隔N条线周期 性地出现。在此情况下,例如,在第一驱动模式下,驱动控制部分基于彼此不同的灰度级值 来驱动第一子像素电极和第二子像素电极,第一子像素电极和第二子像素电极沿着同一栅 极线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邻地布置且被布置在两条不同的源极线上。此外,驱动控制部分 将第一子像素电极和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组合当作单个像素,由此驱动显示。在第二驱动模 式下,驱动控制部分将第一子像素电极和第二子像素电极驱动为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彼此不 同的灰度级值,第一子像素电极在第一源极线上在垂直方向上连续布置N个,以及第二子 像素电极在相邻于第一源极线的第二源极线上在垂直方向上连续布置N个。此外,驱动控 制部分将N个第一子像素电极和N个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组合当作单个像素,由此驱动显示。 在该驱动方法的情况下,在第一驱动模式下,因为执行其中基于彼此不同的灰度级值驱动 一个像素中的两个子像素电极的半色调驱动,所以改善了灰度级的视角特性。在第二驱动 模式下,因为同时通过N条线顺序地选择多条栅极线以通过N条水平线扫描多个子像素电 极,所以有可能获得为第一驱动模式的驱动速度的N倍的驱动速度。此时,因为第一子像素 电极和第二子像素电极被驱动为具有彼此不同的灰度级值,第一子像素电极在第一源极线 上在垂直方向上连续布置N个,并且第二子像素电极在第二源极线上在垂直方向上连续布 置N个,所以执行半色调驱动,同时获得N倍的驱动速度。因而,尽管减少了显示分辨率,但 有可能获得为第一驱动模式的驱动速度的N倍的驱动速度,同时获得改善灰度级的视角特 性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延伸 的用于扫描的多条栅极线、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与多条栅极线交叉的多条源极线(并向其 输入响应于输入图像信号的驱动信号)、以及被逐一布置在与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源极线的 交点对应的位置上的且可独立驱动和控制的多个子像素电极。另外,该图像显示装置包括 驱动控制部分,通过选择性地使用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这两个驱动模式来驱动和 控制显示面板,第一驱动模式通过一条线来顺序地选择多条栅极线,以通过一条水平线来扫描多个子像素 电极,以及第二驱动模式同时通过N(N是2或更大的整数)条线地顺序选 择多条栅极线,以通过N条水平线扫描多个子像素电极。在第一驱动模式下,驱动控制部分 基于彼此不同的灰度级值而驱动两个子像素电极,两个子像素电极被布置为沿着同一栅极 线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邻且被布置在两条不同的源极线上。此外,驱动控制部分将两个子 像素电极的组合当作单个像素,由此驱动显示。在第二驱动模式下,驱动控制部分将在第一 源极线上在垂直方向上连续布置的N个子像素电极与在相邻于第一源极线的第二源极线 上在垂直方向上连续布置的N个子像素电极的组合当作单个像素,由此驱动显示。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在第一驱动模式下,因为执行其中基于 彼此不同的灰度级值而驱动一个像素中的两个子像素电极的半色调驱动,所以改善了灰度 级的视角特性。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因为同时通过N条线顺序地选择多条栅极线以通过N 条水平线扫描多个子像素电极,所以有可能获得为第一驱动模式的驱动速度的N倍的驱动 速度。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因为同时通过N条线顺序地选择多条 栅极线以通过N条水平线扫描多个子像素电极,所以有可能获得为第一驱动模式的驱动速 度的N倍的驱动速度。例如,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因为同时通过两条线顺序地选择多条栅极 线以执行扫描,所以在具有120Hz帧频的驱动性能的液晶显示面板中,可执行240Hz帧频的 准驱动。具体地,在根据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在相同源极线上的 垂直方向上彼此相邻地布置的两个子像素电极被当作单个像素并执行显示驱动的情况下, 有可能获得为第一驱动模式的驱动速度两倍的驱动速度,而不减少显示分辨率。具体地,在根据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在第一子像素电极和第二子像素电极 在水平方向上被驱动为具有彼此不同的灰度级值,第一子像素电极在第一源极线上在垂直 方向上连续布置N个,以及第二子像素电极在第二源极线上在垂直方向上连续布置N个的 情况下,有可能执行半色调驱动,同时获得N倍的驱动速度。因而,有可能获得为第一驱动 模式的驱动速度的N倍的驱动速度,同时获得改善灰度级的视角特性的效果。根据以下描述,将更完整地体现出本发明的其他和进一步的目标、特征和优点。


图1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电路结构的框图。图2是例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的像素电极的基本结 构、并示意性例示了在执行典型驱动(第一驱动模式)的情况下子像素电极的组合例子的 结构视图。图3是示意性例示了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执行准双倍速驱动(第 二驱动模式)的情况下子像素电极的组合例子的结构视图。图4A是例示了第一驱动模式下的子像素电极的组合例子的解释图,以及图4B是 例示了第二驱动模式下的子像素电极的组合例子的解释图。图5A是示意性例示了以60Hz帧频周期输入包括用于左眼的图像和用于右眼的图 像中的每一个的三维图像的状态的解释图,以及图5B是示意性例示了在第一驱动模式下 显示图5A所示的输入图像的状态的解释图。
图6A是示意性例示了以60Hz帧频周期输入包括用于左眼的两个图像和用于右眼 的两个图像的三维图像的状态的解释图,以及图6B是示意性例示了在第二驱动模式下显 示图6A所示的每个图像的状态的解释图。
图7A是示意性例示了以60Hz帧频周期输入交替包括用于左眼的图像、用于右眼 的图像和灰度图像的三维图像的状态的解释图,以及图7B是示意性例示了在第二驱动模 式下显示图7A所示的每个图像的状态的解释图。图8是例示了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在第一驱动模式下执行显示 的情况下、各种驱动信号的波形的时序图。图9是例示了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在第二驱动模式下执行显示 的情况下、各种驱动信号的波形的时序图。图10是示意性例示了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在第二驱动模式下执 行显示的情况下、子像素电极的组合例子的结构图。图11是例示了在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在第二驱动模式下执行显示 的情况下、各种驱动信号的波形的时序图。图12是例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电路结构的框图。图13是例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的3D伽马(gamma)转换电路的 第一结构例子的框图。图14是例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的3D伽马转换电路的第二结构 例子的框图。图15是例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的3D伽马转换电路的第三结构 例子的框图。图16是例示了图2所示的像素结构中每个子像素电极中的灰度级透射特性的特 性图。图17是例示了图10所示的像素结构中每个子像素电极中的灰度级透射特性的特 性图。图18是示意性例示了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在第二驱动模式下执 行显示的情况下、子像素电极的组合例子的结构图。图19是例示了在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在第二驱动模式下执行显示 的情况下、各种驱动信号的波形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1.第一实施例(图像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图1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例如, 该图像显示装置可用作眼镜型三维显示装置。图像显示装置包括定时控制器(TCON) (LCD 控制器)10、第一帧缓冲器21、外部ROM (只读存储器)22、第二帧缓冲器23和显示面板40。 图像显示装置还包括连接到显示面板40的多条源极线的源极驱动器41、以及连接到显示 面板40的多条栅极线的栅极驱动器42。源极驱动器41由多个驱动器41-1、41-2、. . . 41-n构成,并且预定数目的源极线分别连接到驱动器。栅极驱动器42由多个驱动器42-1、 42-2、. . . 42-n构成,并且预定数目的栅极线分别连接到驱动器。在图1中,除了显示面板 40之外的电路部分对应于本发明中的“驱动控制部分”的具体例子。例如,显示面板40是透射的液晶面板,其通过利用液晶分子控制从背光3发出的 光的通行而显示图像。尽管图中未示出,但是显示面板40包括像素电极衬底、被布置为面 对像素电极衬底的对面衬底以及密封在像素电极衬底和对面衬底之间的液晶。在对面衬底 的液晶层侧上,均勻地形成施加公共电势VC的平面公共电极。在像素电极衬底的液晶层侧 上,多个像素电极被形成为矩阵。由例如ITO(铟锡氧化物)的透明电极形成公共电极和像 素电极。(显示面板40中的像素电极的基本结构)图2是例示了显示面板40中的像素电极的基本结构的结构图。图2还示意性例示 了在执行后面将描述的典型驱动(第一驱动模式)的情况下子像素电极的组合例子。在显 示面板40的像素电极衬底上,提供了 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用于扫描的多个栅极线G1、G2、 G3...,向其输入响应于输入图像信号的驱动信号的多个源极线Si、S2、S3...,以及多个子 像素电极。多个源极线S 1、S2、S3...在垂直方向上延伸,与多个栅极线G1、G2、G3...相 交。在对应于多个栅极线61、62、63...和多个源极线S 1、S2、S3...的交点的位置上逐一 布置子像素电极。在图2的结构例子中,连接到第一源极线Sl和第二源极线S2的子像素 电极是用于红色的像素电极,连接到第三源极线S3和第四源极线S4的子像素电极是用于 绿色的像素电极。连接到第五源极线S5和第六源极线S6的子像素电极是用于蓝色的像素 电极。此外,在该实施例的描述中,表述“一个像素”是指每个颜色的单位像素。薄膜晶体管的切换元件T分别连接到多个子像素电极,并且多个子像素电极可分 别独立控制和驱动。多个子像素电极由两类子像素电极构成,它们是第一子像素电极A和 具有不同于第一子像素电极A的面积的第二子像素电极B。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交替 布置两类子像素电极。第二子像素电极B具有比第一子像素电极A更大的面积。在典型驱 动(第一驱动模式)时,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邻的第一子像素电极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B 的组合被当作单个像素,并执行驱动。这里,将利用第一子像素电极I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IB被布置在图2的左上方并 且另一第一子像素电极2A和另一第二子像素电极2B被布置在第一子像素电极IA和第二 子像素电极IB的下侧的例子,来具体描述像素结构。在图2中,例如,在对应于被布置在左 上方的第一子像素电极IA的部分中,形成像素电容CL-RAl和辅助电容CS-RA1。像素电容 CL-RAl是在第一子像素电极IA和未示出的对面衬底侧上的公共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容。辅 助电容CS-RAl是在第一子像素电极IA和辅助电容总线之间形成的电容。第一子像素电极I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IB通过切换元件TAl和TBl共同连接到第 一栅极线Gl。另一第一子像素电极2A和另一第二子像素电极2B通过另外的切换元件TA2 和TB2共同连接到第二栅极线G2。图4A是例示了第一子像素电极I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IB以及另一第一子像素电 极2A和另一第二子像素电极2B的电极形状的例子的解释图。这里,第一子像素电极IA和 第二子像素电极IB的组合被当作第一像素,以及另一第一子像素电极2A和另一第二子像 素电极2B的组合被当作第二像素。此时,按照如下方式布置电极在近似组合第一子像素电极IA的形成区域和另一第一子像素电极2A的形成区域时的重力位置对应于形成第一像 素和第二像素的整个区域的中心位置。(驱动 控制部分的电路结构)返回参照图1,将描述电路结构。定时控制器10包括接收部分11、数据处理电路 12、第一存储器控制器13、颜色校正电路14、过驱动电路15、第二存储器控制器16和定时生 成器电路部分17。定时生成器电路部分17包括控制信号生成部分18、数据格式化器19和 传送部分20。定时控制器10通过基于输入图像信号控制源极驱动器41和栅极驱动器42而驱 动显示面板40。定时控制器10选择性地使用两个驱动模式(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 式),以响应于输入图像信号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图像。这里,在第一驱动模式下,通过一条线顺序地选择显示面板40上的多个栅极线 G1、G2、G3...,以通过一条水平线扫描多个子像素电极。在第二驱动模式下,通过两条线同 时地顺序选择显示面板40上的多个栅极线G1、G2、G3...,以通过两条水平线连续地扫描多 个子像素电极。第一驱动模式是典型驱动速度的扫描模式,以及第二驱动模式是用于以第 一驱动模式的驱动速度的准双倍驱动速度执行驱动的扫描模式。外部ROM 22存储定时控制器10内部的操作设置。例如,在定时控制器10中,第 一帧缓冲器21和第二帧缓冲器23临时存储用于执行帧间图像的信号处理的图像信息。栅 极驱动器42以一条水平线为单位,开启连接到显示面板40的每个子像素电极的切换元件 T。源极驱动器41将对应于显示数据的电势提供给栅极驱动器42选择的水平线的像素。接收部分11接收从外部传送的输入图像信号。作为输入图像信号,例如,输入包 括R(红色)、G(绿色)和B (蓝色)的图像数据信号和显示控制信号(垂直同步信号Vsync、 水平同步信号Hsync和写控制信号Enable)的信号。如图5A所示,例如,图像数据信号是时 分地交替包括用于左眼的图像Li、L2...和用于右眼的图像Rl、R2...(它们之间有视差) 的三维图像信号。例如,在60Hz的帧频周期(16.6ms)中,包括一个左视差图像和一个右视 差图像。在此情况下,以120Hz (8. 3ms)更新每个视差图像。在显示具有图5A所示的帧结 构的图像的情况下,定时控制器10在第一驱动模式下驱动显示面板40,从而如图5B所示, 通过一条水平线扫描显示面板40。数据处理电路12转换输入图像信号的帧速率。第一存储器控制器13控制图像信 息在数据处理电路12和第一帧缓冲器21之间的写和读。例如,数据处理电路12将如图5A所示的输入图像转换为如图6A或图7A所示的 图像数据。在图6A中,图5A的输入图像被转换为其中相同的视差图像以60Hz的帧频周期 (16. 6ms)来连续布置两次的图像。在此情况下,以240Hz (4. 17ms)更新每个视差图像。在 图7A中,图5A的输入图像被转换为其中在左右视差图像之间插入灰度图像Gr的图像。在 此情况下,以240Hz (4. 17ms)更新每个视差图像和灰度图像Gr。在其中显示具有如图6A和 图7A所示的帧结构的图像的情况中,定时控制器10在第二驱动模式下驱动显示面板40。 换言之,如图6B和图7B所示,通过两条水平线连续扫描显示面板40,由此执行显示。颜色校正电路14校正颜色伽马特性。第二存储器控制器16控制图像信号在过驱 动电路15和第二帧缓冲器23之间的写和读。过驱动电路15根据通过第二帧缓冲器23的 帧延迟图像和来自颜色校正电路14的未延迟图像的组合信息,执行信号转换。
定时生成器电路部分17将来自过驱动电路15的图像信号转换为用于驱动显示面 板40的信号,并将该信号提供给源极驱动器41和栅极驱动器42。数据格式化器19根据源 极驱动器41的传送系统转换图像数据阵列。传送部分20根据源极驱动器41的传送系统 执行信号传送。控制信号生成部分18将控制信号提供给源极驱动器41和栅极驱动器42。 对栅极驱动器 42,控制信号生成部分18提供用于扫描显示面板40上的水平线的栅极驱动 器控制信号。作为驱动信号,通过传送部分20将响应于RGB图像数据的信号输入到源极驱 动器41,并且源极驱动器控制信号从控制信号生成部分18输入到源极驱动器41。源极驱 动器控制信号是控制用来对显示面板40的每个像素执行写的电势的极性和电平转换的信 号。(第一驱动模式下的操作)在该图像显示装置中,在第一驱动模式下,如图2和图4A所示的子像素电极的组 合用来执行显示。换言之,基于彼此不同的灰度级值,驱动在水平方向上沿着同一栅极线 (例如Gl)彼此相邻地布置且在两个不同的源极线(例如Sl和S2)上布置的第一子像素电 极(例如1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例如1B)。第一子像素电极I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IB的 组合被当作单个像素,并执行显示驱动。图8的部分A到部分K例示了在第一驱动模式下执行显示的情况下各种驱动信号 的波形。在图8的部分A到部分K中,例示了以均勻亮度显示图像的情况。图8的部分A 例示了水平扫描的起始定时信号GSTR的波形的例子。图8的部分B例示了水平扫描的参 考时钟信号GCLK的波形的例子。图8的部分C到部分I例示了施加到第一栅极线Gl到第 七栅极线G7的扫描信号的波形的例子。图8的部分J例示了施加到第一源极线Sl的图像 信号的波形的例子。图8的部分K例示了施加到第二源极线S2的图像信号的波形的例子。在第一驱动模式下,如图8的部分C到部分I所示,通过一条线扫描每个栅极线。 当扫描第一栅极线Gl时,如图8的部分J所示,电势Vl+(其对公共电势VC的绝对值是Vl 的正侧上的电势)被施加到第一源极线Si。同时,如图8的部分K所示,电势V3-(其对公 共电势VC的绝对值是V3的负侧上的电势)被施加到第二源极线S2。绝对值V3被设置为 小于绝对值Vl的值。在此情况下,例如,电势Vl+被施加到图2中的第一子像素电极1A,并 且电势V3-被施加到第二子像素电极1B。因而,执行半色调驱动,其中基于彼此不同的灰度 级值来驱动作为整体构成一个像素的第一子像素电极IA和第二子像素电极1B,并且获得 了改善灰度级的视角特性的效果。(第二驱动模式下的操作)在这个图像显示装置中,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如图3和图4B所示的子像素电极的 组合用来执行显示。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同时通过两条线顺序地选择多个栅极线Gl、G2、 G3...,以通过两条水平线扫描多个子像素电极。另外,在同一源极线上的垂直方向上彼此 相邻地布置且被布置在两个不同栅极线上的第一子像素电极和第二子像素电极被当作单 个像素,并执行显示驱动。例如,如图3所示,连接到第一源极线Sl的第一子像素电极IA 和另一第二子像素电极2B被当作单个像素,并执行显示驱动。另外,例如,如图3所示,连 接到第二源极线S2的第二子像素电极IB和另一第一子像素电极2A被当作单个像素,并执 行显示驱动。这里,在第一驱动模式下被当作单个像素的子像素电极的组合中,第一子像素电极IA和第二子 像素电极IB的组合被当作第一像素,而另一第一子像素电极2A和另一第二 子像素电极2B的组合被当作第二像素。同时,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当同时选择第一栅极线 Gl和第二栅极线G2时,考虑被布置在第一栅极线Gl和第二栅极线G2以及第一源极线Sl 和第二源极线S2的交点处的每个子像素电极。在第二驱动模式下,第一栅极线Gl上的第 二子像素电极IB和第二栅极线G2上的另一第一子像素电极2A对应于第一驱动模式下的 第一像素。另外,第一栅极线Gl上的第一子像素电极IA和第二栅极线G2上的另一第二子 像素电极2B对应于第一驱动模式下的第二像素。图9的部分A到部分K例示了在第二驱动模式下执行显示的情况下各种驱动信号 的波形。图9的部分A例示了水平扫描的起始定时信号GSTR的波形的例子。图9的部分B 例示了水平扫描的参考时钟信号GCLK的波形的例子。图9的部分C到部分I例示了施加 到第一栅极线Gl到第七栅极线G7的扫描信号的波形的例子。图9的部分J例示了施加到 第一源极线Sl的图像信号的波形的例子。图9的部分K例示了施加到第二源极线S2的图 像信号的波形的例子。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如图9的部分C到部分I所示,通过两条线扫描每个栅极线。 如图9的部分J所示,电势V15+(其对公共电势VC的绝对值是V15的正侧上的电势)被施 加到第一源极线Si。同时,如图9的部分K所示,电势V35-(其对公共电势VC的绝对值是 V35的负侧上的电势)被施加到第二源极线S2。绝对值V35被设置为小于绝对值V15的值。 因而,对应于一个像素的像素数据被写入垂直方向上的两个子像素电极上。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因为同时通过两条线顺序地选择多 个栅极线以通过两条水平线扫描多个子像素电极,所以有可能获得为第一驱动模式的驱动 速度两倍的驱动速度。因而,例如,在显示面板40具有120Hz帧频的驱动性能的情况下,可 执行240Hz帧频的准驱动。在此实施例中,具体地,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在同一源极线上的垂直方向上被布置 为彼此相邻的两个子像素电极被当作单个像素,并执行显示驱动。因而,尽管可不执行如第 一驱动模式下的半色调驱动,也有可能获得为第一驱动模式的驱动速度两倍的驱动速度, 而不降低显示分辨率。2.第二实施例接着,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此外,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 记表示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实际上相同的组件,因而适当省略描述。在根据该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第二驱动模式下的操作不同于第一实施例。 显示面板40的基本像素结构(图2)和第一驱动模式下的操作(图8)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该图像显示装置中,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如图10所示的子像素电极的组合用来 执行显示。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同时通过两条线顺序地选择多个栅极线G1、G2、G3...,以通 过两条水平线扫描多个子像素电极。另外,在第二驱动模式下,被布置在彼此相邻的两条源 极线和彼此相邻的两条栅极线的交点中的四个子像素电极的组合被当作单个像素,并执行 显示驱动。例如,在第一源极线Sl上的垂直方向上连续布置的两个子像素电极IA和2B以 及在相邻于第一源极线Sl的第二源极线S2上的垂直方向上连续布置的两个子像素电极IB 和2A被组合和当作单个像素,并执行显示驱动。在该实施例中,图11的部分A到部分K例示了在第二驱动模式下执行显示的情况下各种驱动信号的波形。图11的部分A例示了水平扫描的起始定时信号GSTR的波形的例 子。图11的部分B例示了水平扫描的参考时钟信号GCLK的波形的例子。图11的部分C到 部分I例示了施加到第一栅极线Gl到第七栅极线G7的扫描信号的波形的例子。图11的 部分J例示了施加到第一源极线Sl的图像信号的波形的例子。图11的部分K例示了施加 到第二源极线S2的图像信号的波形的例子。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如图11的部分C到部分I所示,通过两条线扫描每个栅极线。 如图11的部分J所示,电势V2+(其对公共电势VC的绝对值是V2的正侧上的电势)被施 加到第一源极线Si。同时,如图11的部分K所示,电势V2-(其对公共电势VC的绝对值是 V2的负侧上的电势)被施加到第二源极线S2。换言之,绝对值为V2且与像素数据实际上 彼此相同的电势被施加到第一源极线Sl和第二源极线S2。因而,对应于一个像素的像素数 据被写入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彼此相邻的四个子像素电极的总体上。在该实施例中,因为利用相同的图像信息驱动第一源极线Sl和第二源极线S2,所 以在图1的电路中,第一帧缓冲器21可仅仅存储关于要用于驱动的线侧的信息。换言之, 在第二驱动模式下,通过从输入图像信号中的每两条水平线中的一条水平 线的数据稀疏 (data-thinning)来生成图像信号,并且基于数据稀疏后的图像信号驱动显示面板。因而, 信号带宽中留有余地,并且有可能改善例如过驱动电路15的性能。有可能通过在电路之间 低速传送数据而减少驱动负载。另外,尽管减少了显示分辨率,但是有可能获得为第一驱动 模式的驱动速度两倍的驱动速度。3.第三实施例接着,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此外,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 记指示与根据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实际上相同的组件,因而适当省略 描述。图12是例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的框图。除了在定时控 制器IOA的接收部分11和数据处理电路12之间提供了 3D伽马转换电路24之外,该图像 显示装置的电路结构与图1的电路结构相同。在该实施例中,执行驱动使得在第一驱动模 式下被当作单个像素的子像素电路中的灰度级值以及在第二驱动模式下被当作单个像素 的子像素电路中的灰度级值彼此不同。3D伽马转换电路24转换第二驱动模式下的伽马特 性。图13是例示了 3D伽马转换电路24的第一结构例子的框图。根据该第一结构例 子的3D伽马转换电路24由LUT (ODD) 31、LUT (EVN) 32、第一选择器33和第二选择器34构 成。LUT(0DD)31是存储垂直方向上的奇数线(源极线31、33、35...)的像素的伽马表数据 的LUT(查找表)。LUT(EVN)32是存储垂直方向上的偶数线(源极线S2、S4、S6...)的像素 的伽马表数据的LUT (查找表)。第一选择器33根据线的奇偶性选择和输出由LUT (ODD) 31 和LUT (EVN) 32进行电平转换的输出数据。第二选择器34在第一驱动模式下原样输出输入 数据,并且在第二驱动模式下选择性地输出通过第一选择器33输入的转换数据。图14是例示了 3D伽马转换电路24的第二结构例子的框图。除了图13的第一结 构例子中的组件之外,第二结构例子还包括第一线缓冲器35和第二线缓冲器36。在该第二 结构例子中,通过提供第一线缓冲器35,生成线延迟,并分别向LUT (ODD) 31和LUT (EVN) 32 输入两条线的图像数据。在第二结构例子中,LUT (ODD) 31和LUT (EVN) 32中的每一个包括二维布置的查找表,用于根据两个像素之间的相关性(correlation)计算校正值。在第二结构例子中,因为同时生成用于两条线的像素的校正值,所以通过对后一线数据的数据进 行线延迟并通过第二线缓冲器36向后续级的信号处理块输出数据而转换视频信号。通过使用该第二结构例子中的3D伽马转换电路24,在第二驱动模式中,基于在输 入图像信号中彼此相邻的第一水平像素线和第二水平像素线上的垂直方向上彼此相邻地 布置的两个像素的像素数据,确定施加到被当作单个像素的第一子像素电极和第二子像素 电极的驱动信号的信号电平。由后续级的驱动电路通过一条源极线将该驱动信号输入到第 一子像素电极和第二子像素电极。图15是例示了 3D伽马转换电路24的第三结构例子的框图。在该第三结构例子 中,图14的第二结构例子的功能被进一步扩展。除了图13的第一结构例子的组件之外, 第三结构例子还包括第一线缓冲器51、第二线缓冲器52、第三线缓冲器53、3X3滤波器 (EVN) 54,3X3滤波器(ODD) 55、系数校正电路56、第一加法/减法电路57、第二加法/减法 电路58和第四线缓冲器59。第一线缓冲器51、第二线缓冲器52和第三线缓冲器53意欲 生成对输入图像信号的三条水平线的延迟。因而,可生成被布置在垂直方向上的奇数线和 偶数线上的待处理的每个像素的上部线和下部线的数据,并且有可能获得包括待处理的像 素的三条线的像素数据串。该三条线的像素数据被输入到3X3滤波器(EVN) 54和3X3滤 波器(ODD) 55。3X3滤波器(EVN) 54和3 X 3滤波器(ODD) 55的每个内部包括点延迟元件, 生成三条水平线的延迟,形成3 X 3像素数据,并通过将对应于3 X 3像素数据的运算符乘以 3X3像素数据而生成滤波器系数。系数校正电路56调整所生成的滤波器系数。第一加法 /减法电路57向/从校正值加上/减去滤波器系数,该校正值根据两个像素之间的相关性 获得并从LUT (ODD) 31输出。第二加法/减法电路58向/从校正值加上/减去滤波器系数, 该校正值根据两个像素之间的相关性获得并从LUT (EVN) 32输出。第四线缓冲器59具有与 第二结构例子中的第二线缓冲器36相同的功能,并且对偶数线的线数据进行线延迟。通过使用第三结构例子的3D伽马转换电路24,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基于在输入图 像信号中彼此相邻的第一水平像素线和第二水平像素线上的垂直方向上彼此相邻地布置 的两个像素的像素数据、与位于两个像素附近的多个其他像素的像素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确定施加到被当作单个像素的第一子像素电极和第二子像素电极的驱动信号的信号电平。 由后续级的驱动电路通过一条源极线将该驱动信号输入到第一子像素电极和第二子像素 电极。图16是例示了图2(第一驱动模式)所示的像素结构中每个子像素电极中的灰度 级透射特性的特性图。图17是例示了图10(第二驱动模式)所示的像素结构中每个子像 素电极中的灰度级透射特性的特性图。显示面板40具有对于每个子像素电极的灰度级透 射特性(伽马特性),并且第一子像素电极A的特性(Sub Α)和第二子像素电极B的特性 (Sub B)被相加以获得一个像素的伽马特性(Sub A+Sub B)。在第一驱动模式下,如图16所示,利用彼此不同的第一子像素电极A的伽马特性 和第二子像素电极B的伽马特性,来执行驱动。优选地,为了避免视角特性在低灰度级下较 差的透射状态,伽马特性如图16所示。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如图17所示,通过将每个子像 素电极的面积比乘以预定合成伽马特性(Sub A+Sub B),来获得第一子像素电极A和第二子 像素电极B的伽马特性。
4.第四实施例接着,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此外,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与根据第一实施例到第三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组件实际上相同的组件,因而适 当省略描述。在根据该实施例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第二驱动模式下的操作不同于第一实施例。 另外,显示面板40的基本像素结构(图2)不同。在该图像显示装置中,在第二驱动模式下,通过使用如图18所示的子像素电极的 组合执行显示。在该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40中,在水平方向上交替布置两类子像素电极, 并且相同类型的子像素电极在垂直方向上按照两条线周期性地出现。例如,在位于图18左 上方的像素中,垂直方向上的两个子像素电极IA和2A是第一子像素电极。另外,在垂直方 向上与两个子像素电极IA和2A相邻的另外两个子像素电极IB和2B是第二子像素电极。在该实施例中,尽管子像素电极在垂直方向上出现的周期不同于图2的情况,但 是在第一驱动模式下,因为通过一条水平线执行扫描,所以基本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的那些 相同。而且,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驱动模式下,按照基于彼此不同的灰度级值驱动在作为 整体构成一个像素的水平方向上的两个像素电极(例如,子像素电极IA和1B)的方式,执 行半色调驱动,并且有可能获得改善灰度级的视角特性的效果。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同时通过两条线顺序地选择多个栅极线G1、G2、G3...,以通过 两条水平线扫描多个子像素电极。另外,在同一源极线上的垂直方向上彼此相邻、且被布置 在不同栅极线上的第一子像素电极和第二子像素电极被当作要驱动的单位像素,并执行显 示驱动。例如,如图18所示,连接到第一源极线Sl的第一子像素电极IA和另一第一子像 素电极2A被当作要驱动的第一单位像素,并执行显示驱动。另外,例如,连接到第二源极线 S2的第二子像素电极IB和另一第二子像素电极2B被当作要驱动的第二单位像素,并执行 显示驱动。在此情况下,待驱动的第一单位像素的像素电极和待驱动的第二单位像素的像 素电极被驱动为具有水平方向上彼此不同的灰度级值。在水平方向上组合待驱动的第一单 位像素的像素电极和待驱动的第二单位像素的像素电极,并将其当作单个像素以执行显示 驱动。图19的部分A到部分K例示了在第二驱动模式下执行显示的情况下各种驱动信 号的波形。图19的部分A例示了水平扫描的起始定时信号GSTR的波形的例子。图19的 部分B例示了水平扫描的参考时钟信号GCLK的波形的例子。图19的部分C到部分I例示 了施加到第一栅极线Gl到第七栅极线G7的扫描信号的波形的例子。图19的部分J例示 了施加到第一源极线Sl的图像信号的波形的例子。图19的部分K例示了施加到第二源极 线S2的图像信号的波形的例子。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如图19的部分C到部分I所示,通过两条线扫描每个栅极线。 当扫描第一栅极线Gl和第二栅极线G2时,如图19的部分J所示,电势Vl+(其对公共电势 VC的绝对值是Vl的正侧上的电势)被施加到第一源极线Si。同时,如图19的部分K所示, 电势V3-(其对公共电势VC的绝对值是V3的负侧上的电势)被施加到第二源极线S2。绝 对值V3被设置为小于绝对值Vl的值。在此情况下,例如,电势Vl+被施加到图18中垂直 方向上的两个第一子像素电极IA和2A。电势V3-被施加到垂直方向上的第二子像素电极 IB 禾口 2B。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因为同时通过两条线顺序地选择多个栅极线 以通过两条水平线扫描多个子像素电极,所以有可能获得为第一驱动模式的驱动速度两倍 的驱动速度。此时,因为在第一源极线Sl上的垂直方向上连续布置的两个第一子像素电极 IA和2A以及在第二源极线S2上的垂直方向上连续布置的两个第二子像素电极IB和2B被 驱动为具有彼此不同的灰度级值,所以有可能执行半色调驱动同时驱动速度翻倍。因而,尽 管降低了显示分辨率,但是有可能获得第一驱动模式的驱动速度两倍的驱动速度,同时获 得改善灰度级的视角特性的效果。5.其他实施例 在本发明中,可进行各种修改而不限于前述实施例。例如,在前述实施例中,在第 二驱动模式下,尽管已经描述了同时通过两条(N = 2)线顺序地选择多条栅极线以通过两 条水平线扫描多个子像素电极的情况,但可同时通过N = 3条线或更多条线顺序地执行扫 描。例如,在第四实施例(图18和图19)中,在相同类型的子像素电极在垂直方向上通过 三条或更多条线周期性地出现的像素布局中,可同时顺序地扫描三条或更多条线。在此情况下,在第二驱动模式下,通过对来自输入图像信号中的每N条水平线的 (N-I)条水平线进行数据稀疏而生成图像信号,并基于数据稀疏后的图像信号驱动显示面 板。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可在第一驱动模式的1/N扫描时间中执行一个屏幕的扫描。例如, 可在如下情况下使用第二驱动模式在一个帧周期中,执行控制,使得用于左眼的相同图像 被连续显示N次,并且用于右眼的相同图像在显示用于左眼的图像之前或之后连续显示N 次。另外,在前述实施例中,尽管已经描述了作为输入图像信号输入按时间顺序包括 用于左眼的图像和用于右眼的图像(它们之间有视差)的三维图像的例子,但是本发明的 驱动方法也可应用于除了该三维图像信号之外的信号。本发明包含与2009年10月2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 JP2009-230318相关的主题,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可根据设计需求和其他因素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 和替换,只要它们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用于扫描的多条栅极线、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与 所述多条栅极线交叉的多条源极线、以及被逐一布置在与所述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源极线的 交点对应的位置上的多个子像素电极,所述源极线被供应有基于输入图像信号的驱动信 号,每个子像素电极被独立控制以驱动;以及驱动控制部分,通过选择性地使用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这两个驱动模式来执 行显示面板的驱动控制,由此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基于所述输入图像信号的图像,所述 第一驱动模式通过逐一地顺序选择所述多条栅极线而允许所述多个子像素电极的水平线 被一次一条线地扫描,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模式通过一次N条线地顺序选择所述多条栅极线 而允许所述多个子像素电极的水平线被一次N条线地扫描,其中N是2或更大的整数,其中在所述第一驱动模式下,所述驱动控制部分按照如下方式执行显示驱动,即基于彼此 不同的两个相应灰度级值而驱动一对子像素电极、并且该对子像素电极的组合被当作单个 像素的方式,该对子像素电极被布置为沿着栅极线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邻且被布置在两条 相应源极线上,以及在所述第二驱动模式下,所述驱动控制部分按照如下方式执行显示驱动,即沿着源极 线在垂直方向上连续布置的N个子像素电极被当作待驱动的单位像素的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按照如下方式配置,其中在水平方向以及在垂直方向上交替地布置第一 子像素电极和具有不同于第一子像素电极的面积的第二子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驱动模式下,所述驱动控制部分按照如下方式执行显示驱动,其中基于彼 此不同的两个相应灰度级值来驱动沿着栅极线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邻地布置、且被布置在 两条相应源极线上的第一和第二子像素电极,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组合被当 作单个像素,以及在所述第二驱动模式下,所述驱动控制部分按照如下方式执行显示驱动,其中通过一 次两条线地顺序选择所述多条栅极线来一次两条线地扫描所述多个子像素电极的水平线, 以及沿着源极线在垂直方向上均彼此相邻地布置、且沿着两条相应栅极线布置的第一和第 二子像素电极被当作单个像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子像素电极的面积被设置为比所述第一子像素电极的面积大,以及在所述第一驱动模式下,所述驱动控制部分按照如下方式执行显示驱动,其中在第一 栅极线与彼此相邻布置的第一和第二源极线的交点处布置的第一和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组 合被当作第一像素,以及在相邻于所述第一栅极线布置的第二栅极线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源 极线的交点处布置的另一第一子像素电极和另一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组合被当作第二像素, 以及在所述第二驱动模式下,所述驱动控制部分同时选择所述第一和第二栅极线,以按照 如下方式执行显示驱动,其中沿着第一栅极线的第二子像素电极和沿着第二栅极线的所述 另一第一子像素电极的组合被当作第一像素,以及沿着第一栅极线的第一子像素电极和沿 着第二栅极线的所述另一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组合被当作第二像素。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驱动控制部分按照如下方式执行显示驱动,其中在第一驱动模式下向被当作单个 像素的子像素电极施加的灰度级数据不同于在第二驱动模式下向被当作单个像素的子像 素电极施加的灰度级数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驱动模式下,所述驱动控制部分基于在垂直方向上彼此相邻布置、且属于 彼此相邻布置的相应第一和第二水平像素线的两个像素的输入图像信号中的像素数据,确 定要向被当作单个像素的相应第一和第二子像素电极施加的驱动信号的信号电平,以及所述驱动控制部分通过一条源极线将所述驱动信号分别提供给第一和第二子像素电极。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驱动模式下,所述驱动控制部分基于输入图像信号中两个像素的像素数 据与多个其它像素的像素数据之间的相关性,确定要向被当作单个像素的相应第一和第二 子像素电极施加的驱动信号的信号电平,所述两个像素在垂直方向上彼此相邻地布置、且 属于彼此相邻布置的相应第一和第二水平像素线,所述多个其它像素位于所述两个像素附 近,以及所述驱动控制部分通过一条源极线将所述驱动信号提供给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子像素 电极。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子像素电极的面积被设置为比所述第一子像素电极的面积大,以及在所述第一驱动模式下,所述驱动控制部分按照如下方式执行显示驱动,其中在第一 栅极线与彼此相邻布置的第一和第二源极线的交点处布置的第一和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组 合被当作第一像素,以及在相邻于所述第一栅极线布置的第二栅极线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源 极线的交点处布置的另一第一子像素电极和另一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组合被当作第二像素, 以及作为形成所述第一栅极线上的第一子像素电极的区域和形成所述第二栅极线上的另 一第一子像素电极的区域的组合的组合区域的重力位置对应于形成所述第一和第二像素 的整体区域的中心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按照如下方式配置,其中第一子像素电极和具有不同于第一子像素电极 的面积的第二子像素电极在水平方向交替地布置,并在垂直方向上按照N条线的周期交替 地布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模式下,所述驱动控制部分按照如下方式执行显示驱动,其中基于彼 此不同的两个相应灰度级值来驱动沿着栅极线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邻地布置且被布置在 两条相应源极线上的第一和第二子像素电极,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组合被当 作单个像素,以及在所述第二驱动模式下,所述驱动控制部分按照如下方式执行显示驱动,其中N个第 一子像素电极和N个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组合被当作单个像素,所述N个第一子像素电极沿 着第一源极线在垂直方向上连续布置,而所述N个第二子像素电极沿着相邻于所述第一源 极线的第二源极线在垂直方向上连续布置,以及基于彼此不同的两个相应灰度级值驱动N3个第一子像素电极和N个第二子像素电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驱动模式下,所述驱动控制部分对于每N条水平线、通过稀疏化(N-I)条水 平线而对输入图像信号施加数据稀疏处理,并基于所得的图像信号驱动所述显示面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二驱动模式下,所述控制驱动部分在为所述第一驱动模式下的扫描时间的1/ N的扫描时间中扫描一个屏幕。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向所述驱动控制部分输入时分地包括其间具有视差的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的三维图 像信号,作为所述输入图像信号,以及在所述第二驱动模式下,在一个帧周期中,所述控制驱动部分连续重复显示左眼图像N 次,并在显示所述左眼图像之前或之后连续重复显示右眼图像N次。
12.—种图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用于扫描的多条栅极线、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与 所述多条栅极线交叉的多条源极线、以及被逐一布置在与所述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源极线的 交点对应的位置上的多个子像素电极,所述源极线被供应有基于输入图像信号的驱动信 号,每个子像素电极被独立控制以驱动;以及驱动控制部分,通过选择性地使用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这两个驱动模式执行 显示面板的驱动控制,由此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基于所述输入图像信号的图像,所述第 一驱动模式通过逐一顺序选择所述多条栅极线而允许所述多个子像素电极的水平线被一 次一条线地扫描,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模式通过一次N条线地顺序选择所述多条栅极线而允 许所述多个子像素电极的水平线被一次N条线地扫描,其中N是2或更大的整数,其中在所述第一驱动模式下,所述驱动控制部分按照如下方式执行显示驱动,其中基于彼 此不同的两个相应灰度级值而驱动一对子像素电极,并且该对子像素电极的组合被当作单 个像素,该对子像素电极被布置为沿着栅极线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邻、且被布置在两条相 应源极线上,以及在所述第二驱动模式下,所述驱动控制部分按照如下方式执行显示驱动,其中N个第 一子像素电极和N个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组合被当作单个像素,所述N个第一子像素电极沿 着所述第一源极线在垂直方向上连续布置,而所述N个第二子像素电极沿着相邻于所述第 一源极线的第二源极线在垂直方向上连续布置。
13.一种通过驱动控制部分驱动图像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图像显示装置控制显示面 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用于扫描的多条栅极线、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 与所述多条栅极线交叉的多条源极线、以及被逐一布置在与所述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源极线 的交点对应的位置上的多个子像素电极,所述源极线被供应有基于输入图像信号的驱动信 号,每个子像素电极被独立控制以驱动,其中所述驱动控制部分通过选择性地使用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这两个驱动模式 来执行显示面板的驱动控制,由此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基于所述输入图像信号的图像, 所述第一驱动模式通过逐一地顺序选择所述多条栅极线而允许所述多个子像素电极的水 平线被一次一条线地扫描,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模式通过一次N条线地顺序选择所述多条栅极线而允许所述多个子像素电极的水平线被一次N条线地扫描,其中N是2或更大的整数, 在所述第一驱动模式下,所述驱动控制部分按照如下方式执行显示驱动,其中基于彼 此不同的两个相应灰度级值而驱动一对子像素电极,并且该对子像素电极的组合被当作单 个像素,该对子像素电极被布置为沿着栅极线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邻、且被布置在两条相 应源极线上,以及在所述第二驱动模式下,所述驱动控制部分按照如下方式执行显示驱动,其中沿着源 极线在垂直方向上连续布置的N个子像素电极被当作待驱动的单位像素。
14. 一种通过驱动控制部分驱动图像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图像显示装置控制显示面 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用于扫描的多条栅极线、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 与所述多条栅极线交叉的多条源极线、以及被逐一布置在与所述多条栅极线和多条源极线 的交点对应的位置上的多个子像素电极,所述源极线被供应有基于输入图像信号的驱动信 号,每个子像素电极被独立控制以驱动,其中所述驱动控制部分通过选择性地使用第一驱动模式和第二驱动模式这两个驱动模式 来执行显示面板的驱动控制,由此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基于所述输入图像信号的图像, 所述第一驱动模式通过逐一地顺序选择所述多条栅极线而允许所述多个子像素电极的水 平线被一次一条线地扫描,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模式通过一次N条线地顺序选择所述多条栅 极线而允许所述多个子像素电极的水平线被一次N条线地扫描,其中N是2或更大的整数, 在所述第一驱动模式下,所述驱动控制部分按照如下方式执行显示驱动,其中基于彼 此不同的两个相应灰度级值而驱动一对子像素电极,并且该对子像素电极的组合被当作单 个像素,该对子像素电极被布置为沿着栅极线在水平方向上彼此相邻、且被布置在两条相 应源极线上,以及在所述第二驱动模式下,所述驱动控制部分按照如下方式执行显示驱动,其中N个第 一子像素电极和N个第二子像素电极的组合被当作单个像素,所述N个第一子像素电极被 沿着所述第一源极线在垂直方向上连续布置,而所述N个第二子像素电极被沿着相邻于所 述第一源极线的第二源极线在垂直方向上连续布置。
全文摘要
图像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栅极线、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与栅极线交叉的源极线、以及在栅极线和源极线的交点上布置的子像素电极;以及驱动控制部分,通过使用第一或第二驱动模式执行显示面板的驱动控制。在第一驱动模式下,驱动控制部分执行显示驱动,使得基于不同的灰度级值驱动两个子像素电极,并且相邻的两个子像素电极的组合被当作单个像素,子像素电极沿着栅极线布置且被布置在两条相应源极线上。在第二驱动模式下,驱动控制部分执行显示驱动,使得沿着源极线连续布置的N个子像素电极被当作待驱动的单位像素。
文档编号G09G3/20GK102034448SQ20101029427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日
发明者鎌田豪, 铃木俊明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