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卡书集邮册的印刷及装订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218阅读:7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宣纸卡书集邮册的印刷及装订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邮册的制作工艺,特别涉及一种宣纸卡书集邮册的印刷及装订工艺,属于印刷和装订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宣纸是中国古代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张,分为熟宣、半熟宣和生宣三种,其纸质轻、薄,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和沁水性,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题诗颂词的首选用品。集邮册是保存和收藏邮票必备的册子,其种类大致分为专题册、钱币册、礼品册、年册、纪念册等。用宣纸制作的集邮册,适合表现书画类邮票,由于宣纸具有良好的吸水、防潮性,对保护邮票很有益处。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宣纸卡书集邮册的印刷及装订工艺,通过新工艺的发明和创造,将历史文化悠久的宣纸与内容丰富的集邮册有效、完美结合,达到提高集邮册文化品位的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宣纸卡书集邮册的印刷及装订工艺,具体步骤包括1)对裱步骤一、把乳胶用胶水机均勻涂抹在宣纸和卡纸之间。步骤二、宣纸托裱在卡纸上,擀平、压平。步骤三、压平完成的卡纸,上下用木板叠压在一起进行抽湿、干燥,抽湿和干燥时间为2-3天;完全干燥后,裁切成需要尺寸,即可上机印刷。2)印刷步骤四、采用调频网或混合加网无水印刷的方式进行印刷,图像分辨率设为 120-150 网线。3)装订步骤五、待油墨完全干透后,用压线机在每一页的对折处进行压线,压好后,进行对折,将对折好的页面再次压平,按先后顺序配页,再用胶水机在折好的卡纸上进行过胶, 对裱整齐,压平,裱成书芯,裁切成需要的尺寸。步骤六、对裱成的书芯进行抽湿、干燥、压平,然后粘在精装皮壳上或普通卡纸上, 俗称上书,上书完成后再压平成型。4)贴片步骤七、在适当位置粘贴护邮片,即为成品集邮册。所述卡纸为200-400克的白卡或灰卡,所述宣纸为熟宣或生宣。所述卡纸为灰卡,在步骤五中灰卡的三条裸露边还需进行滚金口。所述步骤一中也可为人工将浆糊均勻涂抹在宣纸和卡纸之间。
所述步骤四中,印刷方式也可为广色域印刷。所述压平时间在M-36小时之间。所述护邮片为亮光或亚光。所述护邮片为单片或双片,所述双片的底色分为透明或黑色两种。所述抽湿过程在抽湿房完成,湿度控制在20%以下。本发明所述的宣纸卡书集邮册的印刷及装订工艺,通过将轻薄的宣纸与卡纸相托裱,使宣纸符合印刷机械对纸张加工要求的前提下,利用无水印刷完成对纸中精品——宣纸的印制过程,最后,再经过装订、贴片,完成整个集邮册的制作。制作工艺独特、新颖,操作步骤严谨、科学,既解决了宣纸的印刷问题,又使制作出的集邮册能保证长期、可靠、安全的使用。成品宣纸卡书集邮册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特别适合作为礼品使用。


图1为本发明所述卡纸对裱过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目的是将我国传统的手工制作宣纸与集邮册相结合,通过集邮册中卡纸对宣纸的托裱,实现宣纸有效印刷,使宣纸的古典风韵与集邮册中丰富的邮品内容相呼应, 衬托出集邮册的精美和文化内涵。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发明所述的宣纸卡书集邮册的印刷及装订工艺,主要包括对裱-印刷-装订-贴片四个步骤,其具体步骤包括步骤一、把乳胶用胶水机均勻涂抹在宣纸和卡纸之间。乳胶涂抹在宣纸和卡纸之间要保持均勻,厚度要适当,不能过多或过少,这样粘贴后才更平整。其中,宣纸可以选用生宣或者熟宣,卡纸可选用白卡或灰卡,卡纸的克重保持在200-400克之间。此步骤中,胶水机涂抹乳胶也可被手工涂抹浆糊所替代,这样通过手工制作,能更好地保持我国传统文化特色,其选用方式可视具体情况而定。步骤二、宣纸托裱在卡纸上,擀平、压平。擀制过程要求舒缓、均勻,不能损伤宣纸表面,擀制结果要求表面平展、无皱、无鼓包。擀平过程可为手工擀制,也可为机器擀制。为保证托裱可靠性,擀平后的卡纸还需进行压平,压平过程通常在M-36小时之间,这样才能完全保证托裱效果。步骤三、压平完成的卡纸,上下用木板叠压在一起进行抽湿、干燥,抽湿和干燥时间为2-3天;完全干燥后,裁切成需要尺寸,即可上机印刷。为使托裱完成的卡纸保持干燥和低水性,压平后的卡纸上下用木板叠压在一起, 进行抽湿和干燥处理,抽湿过程在抽湿房进行,干燥采用自然晾干的方式完成,抽湿和干燥的时间为2-3天,湿度保持在20%以下。待卡纸完全抽湿、干燥后,对卡纸进行裁切,去除多余的飞边,保证卡纸尺寸和形状准确、无误,满足使用要求,等待后续上机进行宣纸印刷。受卡纸的衬托,宣纸在保持一定强度的情况下能够平展、顺利地进入到印刷机中进行彩色印刷,使宣纸印刷符合了印刷机对纸张的技术要求。步骤四、印刷采用调频网或混合加网无水印刷的方式进行,印刷图像的分辨率设为120-150网线。受宣纸结构的影响,通常的油、水分离的印刷方式无法完成宣纸印制过程。本方法中采用调频网或混合加网的无水印刷方式进行印制,从而保证了宣纸的可靠印刷。而为保证印制效果,印刷图像的分辨率需设为120-150网线,对比度同时加深或调高。当然,印刷方式还可采用广色域印刷,同样也可完成宣纸的有效印制过程。步骤五、待印刷油墨完全干透后,用压线机在每一页的对折处进行压线,压好后, 进行对折,将对折好的页面再次压平,按先后顺序配页,再用胶水机在折好的卡纸上进行过胶,对裱整齐,压平,裱成书芯,裁切成需要的尺寸。根据装订的要求,装订前需对印刷完成并干透的卡纸进行压线和对折,以保证装订过程卡纸间位置配合的准确性和翻转的可靠性。压线、对折后的卡纸,为了方便过胶和对裱,需要在配页前进行压平处理,压平过程通常在M-36小时之间,使带有压线的卡纸恢复表面平整,消除对折对平整度带来的影响。过胶采用单面过胶的方式通过胶水机完成,过胶完成的卡纸进行对裱、压平后,裱成书芯。如图1所示,对裱时,后续卡纸对折端背面2与前端卡纸对折端背面1相对应、接裱,宣纸位于卡纸正面,从而形成一页书芯的左右两面,依此类推,逐个将各个对折卡纸相互粘接,即为书芯。受对裱过程的影响,书芯粘接后还需要压平处理,这样才能保证书芯平整、美观。 压平时间根据气候变化通常在M-36小时之间,压平完成的对裱书芯最后再进行精确裁切,即为成品尺寸书芯。当然,如果选用的卡纸为灰卡,为保证美观性,在灰卡的三条裸露边上还可进行滚金口处理,以提高其整体装饰效果。步骤六、对裱成的书芯进行抽湿、干燥、压平,然后粘在精装皮壳上或普通卡纸上, 俗称上书,上书完成后再压平成型。抽湿主要为消除对裱过程给卡纸带来的湿气,保证集邮册长期使用的可靠性。抽湿在抽湿房进行,干燥采用自然晾干的方式,自然晾干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干燥过程对卡纸的影响,通常抽湿和干燥的时间为2-3天,湿度控制在20%以下。受抽湿和干燥过程的影响,也为了上书顺畅,对裱成的书芯还需进行压平处理,压平后再粘接在精装皮壳或者普通卡纸上,上书过程完成。上书完成后经压平定型,集邮册装订完成。步骤七、在适当位置粘贴护邮片,即为成品集邮册。护邮片可以为亮光或亚光,也可以为单片或双片。其中,双片的底色分为透明或黑色两种,其结构或者型号的选择可根掘邮品或宣纸的图案而定。护邮片直接粘贴在书芯各个页面的适当位置上,至此,整个成品集邮册制作完成。由于宣纸轻薄、透明,吸水性强,与色彩、图案丰富的印制过程相结合,使二者的优势在集邮册中完美体现,制作出的宣纸卡书集邮册具有非常强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
权利要求
1.宣纸卡书集邮册的印刷及装订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1)对裱步骤一、把乳胶用胶水机均勻涂抹在宣纸和卡纸之间;步骤二、宣纸托裱在卡纸上,擀平、压平;步骤三、压平完成的卡纸,上下用木板叠压在一起进行抽湿、干燥,抽湿和干燥时间为 2-3天;完全干燥后,裁切成需要尺寸,即可上机印刷;2)印刷步骤四、采用调频网或混合加网无水印刷的方式进行印刷,图像分辨率设为120-150 网线;3)装订步骤五、待油墨完全干透后,用压线机在每一页的对折处进行压线,压好后,进行对折, 将对折好的页面再次压平,按先后顺序配页,再用胶水机在折好的卡纸上进行过胶,对裱整齐,压平,裱成书芯,裁切成需要的尺寸;步骤六、对裱成的书芯进行抽湿、干燥、压平,然后粘在精装皮壳上或普通卡纸上,俗称上书,上书完成后再压平成型;4)贴片步骤七、在适当位置粘贴护邮片,即为成品集邮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宣纸卡书集邮册的印刷及装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纸为200-400克的白卡或灰卡,所述宣纸为熟宣或生宣。
3.根掘权利要求2所述的宣纸卡书集邮册的印刷及装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纸为灰卡,在步骤五中灰卡的三条裸露边还需进行滚金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宣纸卡书集邮册的印刷及装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也可为人工将浆糊均勻涂抹在宣纸和卡纸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宣纸卡书集邮册的印刷及装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印刷方式也可为广色域印刷。
6.根掘权利要求1所述的宣纸卡书集邮册的印刷及装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平时间在M-36小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宣纸卡书集邮册的印刷及装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邮片为亮光或亚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宣纸卡书集邮册的印刷及装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护邮片为单片或双片,所述双片的底色分为透明或黑色两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宣纸卡书集邮册的印刷及装订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湿过程在抽湿房完成,湿度控制在20%以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宣纸卡书集邮册的印刷及装订工艺,通过对裱、印刷、装订、贴片四个步骤,使轻薄的宣纸与集邮册相结合,既解决了宣纸的印刷问题,又使制作出的集邮册保证了长期、可靠、安全的使用。整个制作工艺独特、新颖,操作步骤严谨、科学,成品宣纸卡书集邮册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底蕴,特别适合作为礼品使用。
文档编号B42F5/02GK102211486SQ20111006744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1日
发明者赵晓旭 申请人:赵晓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