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请参照图I,其绘示传统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ctive matrix organic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画素的电路图。AMOLED画素10中的驱动晶体管M0S_dri为N型驱动型式,其大都应用非晶硅(a-Si)及铟镓锌氧化物(IGZO)背板技术。虽然非晶硅及铟镓锌氧化物晶体管组件的临界电压具有初始高均匀的特性,然而其仍会在组件操作一段时间后产生劣化(degradation)而无法维持输出与初始相同的电流,导致显示亮度不均勻(mura)或其它问题。此外,AMOLED画素10中的OLED 12的阴极为具备透明性但功函数较高的铟锡氧 化物(ITO),故在组件制程中需要特殊程序处理以降低ITO的功函数以得到具可靠性及较佳特性的OLED组件,提高了整体制造流程的复杂度。
发明内容本揭露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通过临界电压补偿机制使得显示器的每一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0LED)画素在相同数据输入的情况下输出相同的电流值而不会随着时间增加而衰减。根据本揭露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显示器,包括一面板。面板包括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每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包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一驱动晶体管、一开关晶体管、一第一补偿区块以及一第二补偿区块。驱动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一阳极端、一第二端以接收一工作电压、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数据电压。开关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一第二端以接收数据电压、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第一控制信号。第一补偿区块耦接至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及控制端。第二补偿区块耦接至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并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及数据电压。根据本揭露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显示器的驱动方法,显示器包括一面板。面板包括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趣素,每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趣素包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一驱动晶体管、一开关晶体管、一第一补偿区块以及一第二补偿区块。驱动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一阳极端、一第二端以接收一工作电压、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数据电压。开关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一第二端以接收数据电压、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第一控制信号。第一补偿区块耦接至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及控制端。第二补偿区块耦接至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并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及数据电压。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于一重置阶段,重置第一补偿区块使得第一补偿区块具有一参考电压及数据电压,且第一控制信号通过开关晶体管及第二补偿区块截止驱动晶体管。于一补偿阶段,第二补偿区块将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的电位耦合至一低准位电压使得驱动晶体管浮接开启再放电截止,第一补偿区块保留截止后的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的电压与参考电压的一电压差及数据电压。于一发光阶段,导通有机发光二极管,使得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的电压为一驱动电压,第一补偿区块将补偿阶段中参考电压与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的电压的电压差与驱动电压回馈至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根据本揭露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显示器,包括一面板。面板包括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每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包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一驱动晶体管、一开关晶体管、一第一补偿区块以及一第二补偿区块。驱动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一阳极端、一第二端以接收一工作电压、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数据电压。开关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一第二端以接收数据电压、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第一控制信号。第一补偿区块耦接至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及控制端。第二补偿区块耦接至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并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及数据电压。为了对本揭露的上述及其它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一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I绘示传统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的电路图。图2绘示依照一第一实施例的OLED画素的电路图。图3绘示依照第一实施例的OLED画素的驱动时序图。图4绘示依照一第二实施例的OLED画素的电路图。图5绘示依照一第三实施例的OLED画素的电路图。图6绘示依照第三实施例的OLED画素的驱动时序图。图7绘示依照一第四实施例的OLED画素的电路图。图8绘示依照一第五实施例的OLED画素的电路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 : AMOLED 画素12、210、710、810 :0LED200、300、700、800: OLED 画素220、720、820 :第一补偿区块230、330、730、830 :第二补偿区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揭露所提出的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通过临界电压补偿机制使得显示器的每一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0LED)画素在相同数据输入的情况下输出相同的电流值而不会随着时间增加而衰减。显示器包括一面板、一闸极驱动单元以及一源极极驱动单元。面板包括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闸极驱动单元用以致能此些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源极极驱动单元用以驱动此些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接下来兹以N型MOS晶体管为例做说明,然并不限于此,亦可以使用P型MOS晶体管或BJT晶体管,端视实际设计需求而定。请参照图2,其绘示依照一第一实施例的OLED画素的电路图。OLED画素200包括一 OLED 210、一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一开关MOS晶体管M0S_sw、一第一补偿区块220以及一第二补偿区块230。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具有一第一端(节点S)以耦接至OLED 210的一阳极端、一第二端以接收一工作电压ELVDD、及一控制端(节点G)以接收一数据电压Data。开关MOS晶体管M0S_sw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的控制端、一第二端以接收数据电压Data、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第一控制信号Sn。第一补偿区块220耦接至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的第一端及控制端。第二补偿区块230耦接至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的第一端,并接收第一控制信号Sn及数据电压Data。于一重置阶段,第一补偿区块220被重置而具有参考电压REF及数据电压Data,且第一控制信号Sn通过开关MOS晶体管M0S_sw及第二补偿区块230截止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于一补偿阶段,第二补偿区块230将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的第一端的电位耦合至一低准位电压使得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浮接开启(floating on)再放电截止,第一补偿区块220保留截止后的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的第一端的电压与参考电压REF的一电压差及数据电压Data。于一发光阶段,第一补偿区块220导通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 以驱动0LED210,并维持补偿阶段中参考电压及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的第一端的电压的电压差以将导通后的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的第一端的电压回馈至导通后的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的控制端。于图2中,第二补偿区块230包括一第一 MOS晶体管Tl,第一 MOS晶体管Tl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的第一端、一第二端以接收数据电压Data、及一控制端以接收第一控制信号Sn。第一补偿区块220包括一第二 MOS晶体管T2、一第二电容C2、一第三电容C3以及一第三MOS晶体管T3。第二 MOS晶体管T2具有一第一端以接收一参考电压REF、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第一致能信号En。其中,参考电压REF的准位高于数据电压Data的准位。第二电容C2具有一第一端(节点A)以耦接至第二 MOS晶体管T2的一第二端、及一第二端以耦接至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的第一端。第三电容C3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第二 MOS晶体管T2的第二端、及一第二端以耦接至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的控制端。第三MOS晶体管T3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一第二端以耦接至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及一控制端接收一第二致能信号XEn或一第二控制信号Sn’。请参照图3,其绘示依照第一实施例的OLED画素的驱动时序图。于重置阶段tl,第一致能信号En导通第二 MOS晶体管T2,节点A被重置于参考电压REF ;第一控制信号Sn导通开关MOS晶体管M0S_sw及第一 MOS晶体管Tl,使得数据电压Data被安入节点G与节点S,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被截止。此时,OLED 210的一阴极端所接收的一阴极电压ELVSS被摆动至一高电位以截止OLED 210。此外,由图2及图3可知,于重置阶段中,OLED画素200不存在电流路径故不会导致无谓功耗,在应用至大尺寸显示装置时亦不会产生电源电压降(IR drop) ο于补偿阶段t2,第一控制信号Sn截止开关MOS晶体管M0S_sw,节点G的电位维持于数据电压Data,且节点A的电位维持于参考电压REF。第一控制信号Sn截止第一 MOS晶体管Tl且摆动至高电位的阴极电压ELVSS截止OLED 210,节点S的电位将被第一 MOS晶体管Tl的寄生电容Cgsl耦合至低准位电压V(S),此低准位电压可以式(I)估算得到,其中Cp为节点S相关的旁路电容。
V(s) = Data+(Low-High)X (Cgsl/(Cgsl+C2+Cp)) (I)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的闸源极压差与临界电压的差值可由式(2)估算得到。Vgs-Vt = V (g) -V (s) -Vt= Data-{Data+(Low-High)X (Cgsl/(Cgsl+C2+Cp))}-Vt= (High-Low)X (Cgsl/(Cgsl+C2+Cp))-Vt (2)假定Low为-10伏特,High为10伏特,Cgsl与C2为0. 2pr,并忽略旁路电容Cp,则式⑵可被简化为VgS-Vt = IO-Vt0如果临界电压Vt小于10伏特,则低准位电压V(S)使得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处于浮接开启状态,并开始放电至截止状态。此时,节点S的电位为一截止电位Data-Vt。节点A与节点S的电压差等于(REF_Data+Vt)会被第二电容C2所保持。 补偿阶段t2实质上可由第二致能信号XEn或第二控制信号Sn’所定义。在本揭露中,补偿阶段t2与数据写入周期(重置阶段tl)分开,使得补偿时间可以被适当调整而不会受限于一个数据写入周期(扫描线开启时间),增加了补偿的准确性,故更适合应用于大尺寸及高分辨率的显示装置。于发光阶段t3,第一致能信号En截止第二 MOS晶体管T2、第二致能信号XEn或第二控制信号Sn’导通第三MOS晶体管T3,节点A与节点G进行一电荷分享(charge sharing)而使得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被导通,阴极电压ELVSS回复至低电位,节点S的电位通过第二电容C2回馈至节点A以保持补偿阶段t2时的电压差(REF-Data+Vt)。此时,节点S的电位为Voled,节点A的电位为(REF+Voled-Data+Vt),而节点G与节点A的电位相同。因此,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的闸源极压差为Vgs = (REF-Data+Vt)。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的输出电流I_dri如式(3)所示,其中Kp为1/2 ( μ ) (Cox) (W/L),μ为载子移动率,Cox为单位面积电容,W/L为宽长比。I_dri = KpX (Vgs-Vt)2 = KpX (REF-Data)2 (3)从式(3)中可以发现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的输出电流I_dri与临界电压Vt及OLED 210的电压无关。亦即,本揭露的OLED画素200可以补偿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的临界电压变异,在相同数据输入的情况下输出相同的电流值而不会随着时间增加而衰减;同时,本揭露的OLED画素200亦可以补偿OLED 210的电压变异,在相同数据输入的情况下的输出电流不会随0LED210的电压增加而改变。请参照图4,其绘示依照一第二实施例的OLED画素的电路图。OLED画素300包括一 OLED 210、一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一开关MOS晶体管M0S_sw、一第一补偿区块220以及一第二补偿区块330。OLED画素300的电路结构及运作原理类似于OLED画素200,两者不同处仅在于OLED画素300的第二补偿区块330更包括一第一电容Cl。第一电容Cl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至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的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耦接至第一 MOS晶体管Tl的控制端。其中,于补偿阶段,第一控制信号Sn截止开关MOS晶体管M0S_sw及第一 MOS晶体管Tl,第一电容Cl取代图2中的寄生电容Cgsl将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的第一端的电位耦合至低准位电压V (S)。Cl取代式(I)及式(2)中的Cgsl,且亦假定Cl为0. 2pf。OLED画素300的驱动时序如图3所示,于此不再重述。请参照图5及图6,图5绘示依照一第三实施例的OLED画素的电路图,图6绘示依照第三实施例的OLED画素的驱动时序图。OLED画素500包括一 OLED 210、一驱动MOS晶体管MOS_dri、一开关MOS晶体管M0S_sw、一第一补偿区块220、一第二补偿区块330以及一第四MOS晶体管T4。OLED画素500的电路结构类似于OLED画素300,两者不同处在于OLED画素500更包括第四MOS晶体管T4,第四MOS晶体管T4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OLED210的阳极端、一第二端以耦接至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的第一端、及一控制端以接收第二致能信号XEn。由图6可知,第四MOS晶体管T4的用处在,于重置阶段tl及补偿阶段t2将OLED 210与节点S隔离,而于发光阶段t3电性连接OLED 210与节点S。如此一来,阴极电压ELVSS不需摆动而可维持于一低电位。此外,于OLED画素500中若限定第三MOS晶体管只受控于第二致能信号XEn将有助于画素整体的开口率。此外,如前所述,本揭露亦可以采用P型MOS晶体管。请参照图7,绘示依照一第四实施例的OLED画素的电路图。OLED画素700包括一 OLED 710、一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一开关MOS晶体管M0S_sw、一第一补偿区块720、一第二补偿区块730以及一第四MOS晶体管T4。OLED画素700的电路结构类似于OLED画素500,且其驱动时序同于图6。另外,请参照图8,其绘示依照一第五实施例的OLED画素的电路图。OLED画素800包括一 OLED 810、一驱动MOS晶体管M0S_dri、一开关MOS晶体管M0S_sw、一第一补偿区块 820、一第二补偿区块830以及一第四MOS晶体管T4。OLED画素800的电路结构类似于OLED画素500,其驱动时序同于图6,不同的处仅在于参考电压REF的准位低于数据电压Data的准位。此外,本揭露更提出一种OLED画素的驱动方法,OLED画素包括一 0LED、一驱动晶体管、一开关晶体管、一第一补偿区块以及一第二补偿区块。驱动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OLED的一阳极端、一第二端以接收一工作电压、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数据电压。开关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一第二端以接收数据电压、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第一控制信号。第一补偿区块耦接至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及控制端。第二补偿区块耦接至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并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及数据电压。OLED画素的驱动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于一重置阶段,重置第一补偿区块使得第一补偿区块具有一参考电压及数据电压,且第一控制信号通过开关晶体管及第二补偿区块截止驱动晶体管。于一补偿阶段,第二补偿区块将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的电位耦合至一低准位电压使得驱动晶体管浮接开启再放电截止,第一补偿区块保留截止后的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的电压与参考电压的一电压差及数据电压。于一发光阶段,导通0LED,使得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的电压为一驱动电压,第一补偿区块将补偿阶段中参考电压与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的电压的电压差与驱动电压回馈至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上述的OLED画素的驱动方法的操作原理已详述于图2 图6及其相关内容中,故于此不再重述。本揭露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显示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0LED)画素通过临界电压补偿机制而具有自我侦测临界电压的能力,并回馈至驱动晶体管的驱动电压而使得每一 OLED画素在相同数据输入的情况下输出相同的电流值而不会随着时间增加而衰减;同时,亦通过OLED电压补偿机制而具有自我侦测OLED电压的能力,并回馈至驱动晶体管的驱动电压而使得每一 OLED画素在相同数据输入的情况下的输出电流不会随OLED电压增加而改变。此外,本揭露的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对于每一 OLED画素,于重置阶段中不存在电流路径故不会导致无谓功耗,在应用至大尺寸显示装置时亦不会产生电源电压降。更进一步,在本揭露中,补偿阶段与数据写入周期分开,使得补偿时间可以被适当调整而不会受限于单一扫描线开启时间,故可达到精确的补偿效果,更适合应用于大尺寸及高分辨率的 显示装置。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多个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显不器,包括 一面板,包括复数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每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包括 一有机发光二极管; 一驱动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一阳极端、一第二端以接收一工作电压、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数据电压; 一开关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控制端、一第二端以接收该数据电压、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第一控制信号; 一第一补偿区块,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及该控制端;及一第二补偿区块,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并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数据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于一重置阶段,该第一补偿区块被重置而具有一参考电压及数据电压,且该第一控制信号通过该开关晶体管及该第二补偿区块截止该驱动晶体管; 于一补偿阶段,该第二补偿区块将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的电位耦合至一低准位电压使得该驱动晶体管浮接开启再放电截止,该第一补偿区块保留截止后的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的电压与该参考电压的一电压差及该数据电压; 于一发光阶段,该有机发光二极管被导通,使得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的电压为一驱动电压,该第一补偿区块将该补偿阶段中该参考电压与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的电压的该电压差与该驱动电压回馈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控制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补偿区块包括 一第一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一第二端以接收该数据电压、及一控制端以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 其中,于该重置阶段,该第一控制信号导通该开关晶体管及该第一晶体管使得该驱动晶体管被截止; 于该补偿阶段,该第一控制信号截止该开关晶体管及该第一晶体管,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的电位被该第一晶体管的寄生电容耦合至该低准位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补偿区块更包括 一第一电容,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耦接至该第一晶体管的该控制端; 其中,于该补偿阶段,该第一控制信号截止该开关晶体管及该第一晶体管,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的电位被该第一电容耦合至该低准位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补偿区块包括 一第二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接收该参考电压、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第一致能信号; 一第二电容,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该第二晶体管的一第二端、及一第二端以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 一第三电容,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二端、及一第二端以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控制端;以及 一第三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该第三电容的该第一端、一第二端以耦接至该第三电容的该第二端、及一控制端接收一第二致能信号或一第二控制信号; 其中,于该重置阶段,该第一致能信号导通该第二晶体管、该第二致能信号或该第二控制信号截止该第三晶体管,该第二电容的该第一端具有该参考电压; 于该补偿阶段,该第二电容保留该电压差; 于该发光阶段,该第一致能信号截止该第二晶体管、该第二致能信号或该第二控制信号导通该第三晶体管,使得该驱动晶体管被导通,第二电容通过该电压差以将导通后的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的电压回馈至导通后的该驱动晶体管的该控制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一阴极端接收一阴极电压,于该重置阶段及该补偿阶段,该阴极电压摆动至一高电位以截止该有机发光二极管。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一阴极端接收一固定阴极电压,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更包括 一第四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该阳极端、一第二端以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第二致能信号; 其中,于该重置阶段及该补偿阶段,该第二致能信号截止该第四晶体管,且于该发光阶段,该第二致能信号导通该第四晶体管。
8.—种显示器的驱动方法,该显示器包括一面板,该面板包括复数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每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包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一驱动晶体管、一开关晶体管、一第一补偿区块以及一第二补偿区块,该驱动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一阳极端、一第二端以接收一工作电压、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数据电压,该开关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控制端、一第二端以接收该数据电压、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第一控制信号,该第一补偿区块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及该控制端,该第二补偿区块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并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数据电压,该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包括 于一重置阶段,重置该第一补偿区块使得该第一补偿区块具有一参考电压及该数据电压,且该第一控制信号通过该开关晶体管及该第二补偿区块截止该驱动晶体管; 于一补偿阶段,该第二补偿区块将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的电位耦合至一低准位电压使得该驱动晶体管浮接开启再放电截止,该第一补偿区块保留截止后的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的电压与该参考电压的一电压差及该数据电压;以及 于一发光阶段,导通该有机发光二极管,使得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的电压为一驱动电压,该第一补偿区块将该补偿阶段中该参考电压与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的电压的该电压差与该驱动电压回馈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控制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补偿区块包括一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一第二端以接收该数据电压、及一控制端以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的驱动方法更包括 于该重置阶段,该第一控制信号导通该开关晶体管及该第一晶体管使得该驱动晶体管被截止;以及 于该补偿阶段,该第一控制信号截止该开关晶体管及该第一晶体管,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的电位被该第一晶体管的寄生电容耦合至该低准位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补偿区块更包括一第一电容,该第一电容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耦接至该第一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的驱动方法更包括 于该补偿阶段,该第一控制信号截止该开关晶体管及该第一晶体管,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的电位被该第一电容耦合至该低准位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补偿区块包括一第二晶体管、一第二电容、一第三电容以及一第三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接收该参考电压、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第一致能信号,该第二电容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该第二晶体管的一第二端、及一第二端以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该第三电容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二端、及一第二端以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控制端,该第三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该第三电容的该第一端、一第二端以耦接至该第三电容的该第二端、及一控制端接收一第二致能信号或一第二控制信号,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的驱动方法更包括 于该重置阶段,该第一致能信号导通该第二晶体管、该第二致能信号或该第二控制信号截止该第三晶体管,该第二电容的该第一端具有该参考电压; 于该补偿阶段,该第二电容保留该电压差;以及 于该发光阶段,该第一致能信号截止该第二晶体管、该第二致能信号或该第二控制信号导通该第三晶体管,使得该驱动晶体管被导通,第二电容通过该电压差以将导通后的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的电压回馈至导通后的该驱动晶体管的该控制端。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一阴极端接收一阴极电压,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的驱动方法更包括 于该重置阶段及该补偿阶段,将该阴极电压摆动至一高电位以截止该有机发光二极管。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器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一阴极端接收一固定阴极电压,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更包括一第四晶体管,该第四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该阳极端、一第二端以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一端、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第二致能信号,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的驱动方法更包括 于该重置阶段及该补偿阶段,该第二致能信号截止该第四晶体管;以及 于该发光阶段,该第二致能信号导通该第四晶体管。
14.一种显不器,包括 一面板,包括复数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每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包括 一有机发光二极管; 一驱动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一阳极端、一第二端以接收一工作电压、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数据电压; 一开关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控制端、一第二端以接收该数据电压、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第一控制信号; 一第一补偿区块,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二端及该控制端;及 一第二补偿区块,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二端,并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及该数据电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 于一重置阶段,该第一补偿区块被重置而具有一参考电压及数据电压,且该第一控制信号通过该开关晶体管及该第二补偿区块截止该驱动晶体管; 于一补偿阶段,该第二补偿区块将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的电位耦合至一低准位电压使得该驱动晶体管浮接开启再放电截止,该第一补偿区块保留截止后的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的电压与该参考电压的一电压差及该数据电压; 于一发光阶段,该有机发光二极管被导通,使得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的电压为一驱动电压,该第一补偿区块将该补偿阶段中该参考电压与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的电压的该电压差与该驱动电压回馈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控制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补偿区块包括 一第一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二端、一第二端以接收该数据电压、及一控制端以接收该第一控制信号; 其中,于该重置阶段,该第一控制信号导通该开关晶体管及该第一晶体管使得该驱动晶体管被截止; 于该补偿阶段,该第一控制信号截止该开关晶体管及该第一晶体管,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的电位被该第一晶体管的寄生电容耦合至该低准位电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补偿区块更包括 一第一电容,具有一第一端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二端、及一第二端耦接至该第一晶体管的该控制端; 其中,于该补偿阶段,该第一控制信号截止该开关晶体管及该第一晶体管,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的电位被该第一电容耦合至该低准位电压。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补偿区块包括 一第二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接收该参考电压、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第一致能信号; 一第二电容,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该第二晶体管的一第二端、及一第二端以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二端; 一第三电容,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该第二晶体管的该第二端、及一第二端以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控制端;以及 一第三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该第三电容的该第一端、一第二端以耦接至该第三电容的该第二端、及一控制端接收一第二致能信号或一第二控制信号; 其中,于该重置阶段,该第一致能信号导通该第二晶体管、该第二致能信号或该第二控制信号截止该第三晶体管,该第二电容的该第一端具有该参考电压; 于该补偿阶段,该第二电容保留该电压差; 于该发光阶段,该第一致能信号截止该第二晶体管、该第二致能信号或该第二控制信号导通该第三晶体管,使得该驱动晶体管被导通,第二电容通过该电压差以将导通后的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二端的电压回馈至导通后的该驱动晶体管的该控制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一阴极端接收一阴极电压,于该重置阶段及该补偿阶段,该阴极电压摆动至一高电位以截止该有机发光二极管。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一阴极端接收一固定阴极电压,该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更包括 一第四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接收该工作电压、一第二端以耦接至该驱动晶体管的该第二端、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第二致能信号; 其中,于该重置阶段及该补偿阶段,该第二致能信号截止该第四晶体管,且于该发光阶段,该第二致能信号导通该第四晶体管。
全文摘要
一显示器包括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每一有机发光二极管画素包括一有机发光二极管、一驱动晶体管、一开关晶体管、一第一补偿区块以及一第二补偿区块。驱动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一阳极端、一第二端以接收一工作电压、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数据电压。开关晶体管具有一第一端以耦接至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一第二端以接收数据电压、及一控制端以接收一第一控制信号。第一补偿区块耦接至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及控制端。第二补偿区块耦接至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并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及数据电压。
文档编号G09G3/32GK102930819SQ20111022978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11日
发明者曾名骏, 郭鸿儒 申请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