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升降的活动报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597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升降的活动报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报栏,特指一种具有升降功能,具有可重叠结构的活动报栏,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报栏多采用固定结构,如需加大报纸的数量以满足观看者更多的需求,就需要加大报栏面积,在许多社区、小区、公园等场所增加太多面积设立报栏是不可能的,设立一个或两个报纸的栏目又不划算;现在世界已进入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人们对信息需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对大多数老白姓来讲,大量的信息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进入人们的大脑,社区、小区、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作为人们生活、健身、娱乐的聚焦地,非常需要能大量提供对公众有用的信息,而且占地面积小,能够满足不同人们需求的报栏亭。现在的多数报栏都没有升降机构,由于大人与小孩子在身高上有差距,太高不适合小孩子看,太低了大人看的时候不方便,这样会给公众造成很多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在仅有的面积上可以放更过的报纸,适合高低不同人群的报栏。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升降的
活动报栏,包含底座、下杆体、上杆体、升降机构、报栏、升降开关、连接器;所述下杆体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升降机构连接在上杆体与下杆体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器安装在上杆体上;所述升降开关与升降机构配合安装;所述报栏安装在连接器上。优选的,所述一种可升降的活动报栏的连接器分别可连接4-10个报栏;
优选的,所述一种可升降的活动报栏的上杆体顶端安装伞;
优选的,所述一种可升降的活动报栏的照明灯位于上杆体上端。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可升降的活动报栏,由于设计了上杆体、连接器、报栏,连接器的开槽与报栏的开槽相配合,这样报栏可以围绕连接器旋转,从而实现报栏的重叠;由于设计了下杆体、升降机构、升降开关,打开升降开关,可以上下拉动上杆体,达到合适的位置后再关闭升降开关,这样就实现了报栏高度的调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可升降的活动报栏的立体图。其中:1、底座;2、下杆体;3、升降机构;4、报栏;5、伞;6、照明设备;7、连接器;8、上杆体;9、升降开关。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如附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可升降的活动报栏,包含底座1、下杆体2、上杆体8、升降机构3、报栏4、升降开关9、连接器7 ;所述下杆体2连接在底座I上;所述升降机构3连接在上杆体8与下杆体2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器7安装在上杆体8上;所述升降开关9与升降机构3配合安装;所述报栏4安装在连接器7上;打开升降开关9,可以上下拉动上杆体8,达到合适的位置后再关闭升降开关9,这样就实现了报栏的升降的功能;连接器7上的开槽与报栏4的开槽相配合,报栏4可以绕连接器7旋转,从而实现报栏的可活动性。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可升降的活动报栏,由于设计了上杆体、连接器、报栏,连接器的开槽与报栏的开槽相配合,这样报栏可以围绕连接器旋转,从而实现报栏的重叠;由于设计了下杆体、升降机构、升降开关,打开升降开关,可以上下拉动上杆体,达到合适的位置后再关闭升降开关,这样就实现了报栏高度的调整。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升降的活动报栏,其特征在于:包含底座、下杆体、上杆体、升降机构、报栏、升降开关、连接器;所述下杆体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升降机构连接在上杆体与下杆体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器安装在上杆体上;所述升降开关与升降机构配合安装;所述报栏安装在连接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的活动报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分别可连接4-10个报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的活动报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杆体顶端安装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升降的活动报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照明设备位于上杆体上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的活动报栏,包含底座、下杆体、上杆体、升降机构、报栏、升降开关、连接器;所述下杆体连接在底座上;所述升降机构连接在上杆体与下杆体的中间位置;所述的连接器安装在上杆体上;所述升降开关与升降机构配合安装;所述报栏安装在连接器上;本发明所述的可升降的活动报栏,打开升降开关,可以上下拉动上杆体,达到合适的位置后再关闭升降开关,这样就实现了报栏的升降的功能;连接器上的开槽与报栏开槽相配合,报栏可以绕连接器旋转,从而实现报栏的可活动性。
文档编号G09F15/00GK103093709SQ201110336210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31日
发明者朱燕芬 申请人:朱燕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