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7200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置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由软质材料形成的空气飘浮气球,特别是涉及ー种内置了把发光灯排列成图案而形成的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在双重结构的空气飘浮型软质壳中的内侧软质壳内侧展开的支撑片材上,将发光灯安装成规定图案,能够以多种颜色显示非常多样的图像、花纹等,从而具有装饰功能及广告、宣传等所需的消息传递功能。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气球是在其内部注入空气或氦气等气体,使其膨胀后使用,用作儿童游戏用、装饰活动场的装饰用、产品宣传的宣传用、运动赛场或演出场助威所需的助威用等多种用途。这种气球最初只是单纯注入空气使用,因此在黑暗的夜间看不清其表面的语句或 图案,识别力低下,因而发生无法发挥其应有功能的情形。另ー方面,为了改善如上气球在夜间无法发挥其功能的现象,同吋,提高气球的装饰功能或宣传功能等,提供了在气球内部安装LED等发光灯的产品。图I显示了在气球内部安装了发光灯的ー个示例,如图所示,气球包括上部构件
(10),呈球形,表面带有多个发光灯(IOa) (LED);支撑柱(20),用于支撑上部构件(10);下部构件(30),在支撑柱(20)的下部一体形成;外部构件(40),用于收纳下部构件(30);导线(50),与多个发光灯(IOa)连接,用于支撑橡胶气球(70);坠子(60),用于能拆卸地安装电池,使橡胶气球位于一点;橡胶气球(70),供气体注入,在内部收纳上部构件(10)和支撑柱(20)及下部构件(30)。而且,下部构件(30)插入到橡胶气球(70)的注入部内,在其上再插入外部构件(40)而结合。根据上述构成,以往的气球可以移动及携帯,并可有效展现空间照明,而且根据发光灯的顔色,可以展现多种气氛的照明。但是,就上述以往气球而言,气球内侧的发光灯只能发挥在空气注入ロ周边的ー个点上整体照亮气球内部的、背景光的功能。即,上述以往气球只不过是根据发光灯的顔色而显现出某一种颜色而已。而且,作为比之稍有改进的方式,在气球的表面借助荧光物质显示图像、花纹等,这种荧光物质的图像、花纹等仅仅是借助发光灯而发光而已。因此,这种以往的气球是整体上只能显现I 2种颜色的单调形态,即使用于游戏用、装饰用、宣传用、助威用等某种用途,只能提供基于颜色的单调的装饰功能,无法提供特别的功能,其装饰感也非常单调,容易感到腻烦。另外,以往的气球,其表面比较薄,不耐外部冲击,气球内部的发光灯及其电气连接结构得不到安全保护,再加上电线接入造成密封功能低下,实际上无法内置I 2个以上的发光灯。

实用新型内容要解决的问题[0011]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如上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了把发光灯排列成图案而形成的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在双重结构的空气飘浮型软质壳中的内侧软质壳内侧展开的支撑片材上,将发光灯安装成规定图案,从而能够以多种颜色显示非常多样的图像、花纹等,不仅提供优秀的装饰功能,还将规定的信息以可视方式显示在外部,具有广告、宣传等传递媒体的功能。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内置了把发光灯排列成图案而形成的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为发挥装饰功能或广告、宣传等的信息传递功能而排列成规定图案的多个发光灯及其电连接结构,借助双重结构的空气飘浮型内、外部软质壳的双重空气保护层,在受到充分保护的同时,固定安装于内侧软质売。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内置了把发光灯排列成图案而形成的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用于外部供电的电线部以完全密封的方式插入于双重结构的空气飘浮型内、外部软质壳,向发挥装饰功能、广告及宣传等信息传递功能的规定图案的发光灯供电。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实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内置了把发光灯排列成图案而形成的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包括内部软质壳,包括第I软质片材及第2软质片材、软质的支撑片材、第I气体注入部,其中,上述第I软质片材及上述第2软质片材的周围相互接合而形成可封闭气体的空间,上述支撑片材的周围与上述第I软质片材和上述第2软质片材中的至少ー个接合而形成至少ー个通气孔,上述第I气体注入部用于注入气体;多个发光灯,形成规定图案而安装在上述支撑片材上;第I连接器,安装于上述内部软质壳的内側,以便对上述多个发光灯连接外部电源;电源线,其一端供与上述第I连接器连接的第2连接器结合;电线固定构件,形成有上述电源线的插入孔;外部软质壳,以将上述内部软质壳和上述第I连接器及上述第2连接器收纳于内侧的状态与上述电线固定构件及上述电源线埋入射出而密封电源供应部分,并形成有注入气体所需的第2气体注入部。另外,内置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的特征在于,上述内部软质壳的规定区域与上述外部软质壳的内面接合,上述第I气体注入部形成在上述内部软质壳与上述外部软质壳的接合区域。另外,内置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的特征在于,上述内部软质壳和上述外部软质壳的、至少与上述发光灯相向的面形成为透明或半透明。另外,内置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的特征在于,上述内部软质壳形成为与上述发光灯的排列图案相似形状。另外,内置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的特征在于,上述内部软质壳由防止因上述多个发光灯释放的热量而产生变形的材质形成。另外,内置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的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该电池与上述电源线连接而向上述发光灯供电,并安装于上述外部软质壳的表面。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发光灯内置型软质空气飘浮气球,在双重结构的空气飘浮型软质壳中的内侧软质壳内侧展开的支撑片材上,将发光灯安装成规定图案,通过此,能够以多种颜色显示非常多样的图像、花纹等,不仅提供优秀的装饰功能,还将规定的信息以可视的方式显示在外部,具有广告、宣传等传递媒体的功能。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效果还在于提供一种发光灯内置型软质空气飘浮气球,为发挥装饰功能或广告、宣传等的信息传递功能而排列成规定图案的多个发光灯及其电连接结构,借助双重结构的空气飘浮型内、外部软质壳的双重空气保护层,在受到充分保护的同吋,固定安装于内侧软质売,因而确保了充分的耐久性及结构稳定性。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效果还在于提供一种发光灯内置型软质空气飘浮气球,用于外部供电的电线部以完全密封的方式插入到双重结构的空气飘浮型内、外部软质壳,从而能够稳定地长时间保持装饰功能、广告及宣传等信息传递功能。

图I是显示以往内置了发光灯的气球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内置了把发光灯排列成图案而形成的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的内部软质壳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内置了把发光灯排列成图案而形成的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3所示实施例的内置了把发光灯排列成图案而形成的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的结合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内置了把发光灯排列成图案而形成的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0 =LED内置型软质空气飘浮气球;110 :内部软质壳;111 :第I软质片材;112 :第2软质片材;113 :支撑片材;113a :通气孔;114 :第I气体注入部;114a :注入ロ;114b :盖;120 :发光灯;130 :第I连接器;131 :电线;140 :外部电源线;150 :第2连接器;160 :电线固定构件;161 :插入孔;170 :外部软质壳;171 :第2气体注入部;171 :第I软质片材;172 :第2软质片材;173 :第2气体注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涉及的内置了把发光灯排列成图案而形成的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内置了把发光灯排列成图案而形成的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的内部软质壳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ー个实施例涉及的内置了把发光灯排列成图案而形成的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3的实施例涉及的内置了把发光灯排列成图案而形成的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的结合立体图,图5是图4的实施例涉及的内置了把发光灯排列成图案而形成的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的剖面图。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内置了把发光灯排列成图案而形成的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100)(以下简称“LED内置型软质空气飘浮气球”)包括内部软质壳(110)、多个发光灯(120)、第I连接器(130)、电源线(140)、电线固定构件(160)、外部软质壳(170)。并且,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的LED内置型软质空气飘浮气球(100)还可以包括电池(图中未示出)。首先,參照图2,说明对内部软质壳(100)及安装在其内侧的发光灯(120)进行电源连接的结构。内部软质壳(110)包括第I软质片材(111)和第2软质片材(112)及软质的支撑片材(113)而构成。第I软质片材(111)和第2软质片材(112)的其周围相互接合,如此周围接合的第I软质片材(111)和第2软质片材(112)的内侧形成可以封闭气体(在以下说明中,以“氦气”为例说明)的空间。而且,在第I软质片材(111)或第2软质片材(112)上形成用于注入气体的第I气体注入部(114),在本实施例中,在第I软质片材(111)上形成第I气体注入部(114)。而且,本实施例的第I气体注入部(114)包括注入ロ(114a)及开闭注入ロ(114a)的盖(114b),也就是说,可以是适用于普通气球的空气注入结构,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软质的支撑片材(113)的周围与第I软质片材(111)及第2软质片材(112)中的至少ー个接合,至少形成ー个通气孔(113a)。根据内部软质壳(110)的上述结构,若氦气通过第I软质片材(111)的第I气体注入部(114)而注入,则如此注入的氦气通过支撑片材(113)的通气孔(113a)也注入到第2软质片材(112)的内侦彳。于是,内部软质壳(110)膨胀成支撑片材(113)紧绷地展开的状态。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以第I软质片材(111)和第2软质片材(112)及软质的支撑片材(113)的周围相互激光接合的状态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即,软质的支撑片材(113)可以是将其周围与第I软质片材(111)或第2软质片材(112)激光接合,也可以使用非激光接合的其他接合方式。发光灯(以LED为代表,在以下说明中,以LED为例说明)(120)安装于软质的支撑片材(113)并形成规定图案。即,如前所述,LED以显示规定图案的方式安装在内部软质壳(110)膨胀的同时紧绷展开的支撑片材(113)上。在本实施例中,是以LED(120)排列成字母“A”字形为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LED (120)可以安装成形成国文字、英文字母、图形、符号、图画、规定图像等多种图案。并且,内部软质壳(110)可以形成与这种LED (120)图案相似的形状。即,本实施例的LED(120)是字母“A”字形排列,内部软质壳(110)整体外形也可以为字母“A”字形。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是以LED(120)安装于支撑片材(113) —面的形状为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LED(120)可以安装干支撑片材(113)的两面。为了对LED(120)连接电源线(140)而第I连接器(130)安装于内部软质壳(110)内側。S卩,用于向所有LED(120)供电的电线与第I连接器(130)连接。[0054]下面,參照图3至图5,对图2所示的包含内部软质壳的LED内置型软质空气飘浮气球进行说明。对于内部软质壳(110)和LED(120)及第I连接器(130),已參照图2进行了说明,故此省略对此的说明。如图3及图4所示,电源线(140)是用于向LED(120)连接外部电源的电线,第2连接器(150)结合在电源线(140)的一端,这种第2连接器(150)插入到后述的外部软质壳(170)内侧而与第I连接器(130)可插拔地连接。即,第I连接器(130)和第2连接器(150)相互电连接的同时,结构性连接。电线固定构件(160)形成有电源线(140)的插入孔(161),S卩,通过电线固定构件(160)的插入孔(161),电源线(140)插入到外部软质壳(170)内側。外部软质壳(170)由周围相互接合的第I软质片材(171)和第2软质片材(172)构成,在其内侧收纳内部软质壳(110)和第I连接器(130)及第2连接器(150)。此时,如上所述,第2连接器(150)及电源线(140)与外部软质壳(170)规定区域保持密封状态的同时,插入到外部软质壳(170)内侧。外部软质壳(170)形成有用于注入气体的第2气体注入部(173),第2气体注入部(173)的构成与第I气体注入部(114)相同。这种外部软质壳(170)在通过注入氦气而膨胀时,在内部软质壳(110)的表面与外部软质壳(170)的内面之间,提供借助气体的冲击吸收层。于是,包含内部软质壳(110)内侧的多个LED(120)及电线的电结构,受到内部软质壳(110)的因氦气而膨胀的面的第一次保护,与此同时,受到外部软质壳(170)的因氦气而膨胀的面的第二次保护,从而通过双重的冲击吸收层,非常安全地受到保护。电池(图中未示出)连接有电源线(140),借此向LED (120)供电,这种电池(180)可以使用水银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可以在满足安装于LED内置型软质空气飘浮气球(100)井向LED(120)供电的条件的范围内,使用多种种类的电池。而且,如图5所示,电线固定构件(160)通过埋入射出(Insert Injection)与电源线(140)及外部软质壳(170)的规定区域形成为一体。即,对外部软质壳(170)的供电的部分保持密封的状态。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内部软质壳(110)的规定区域接合于外部软质壳(120)的内面,第I气体注入部(114)形成在这种内部软质壳(110)与外部软质壳(170)的接合区域。此时,第I气体注入部(114)的注入ロ(114a)以依次贯通内部软质壳(110)及外部软质壳(170)的方式形成,第I气体注入部(114)的盖(114b)与外部软质壳(170)成型为一体,关闭或打开注入ロ(114a)。于是,从外部软质壳(170)的外侧向内部软质壳(110)注入氦气,而且,从外部软质壳(170)的外侧向外部软质壳(170)注入氦气。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以下方式,S卩,第I气体注入部(114)的注入ロ(114a)和盖(114b)只形成在内部软质壳(110),于是,在使内部软质壳(110)膨胀后,把膨胀的内部软质壳(110)收奶于外部软质壳(170)的内侧,然后向外部软质壳(170)注入氦气而使其膨胀。如图3及图4所示,内部软质壳(110)通过注入氦气而膨胀,与此同时,内部软质壳(170)的支撑片材(113)紧绷地展开,于是,安装干支撑片材(113)的LED(120)的图案可通过内部软质壳(110)的透明面在外部识别。而且,外部软质壳(170)通过注入氦气而膨胀。在图3中,虽然显示的是外部软质壳(170)的第I及第2软质片材(171,172)为半球形,但这只是出于便利,实际上,外部软质壳(170)保持折叠的褶皱状态,通过注入氦气而膨胀而形成球形。在这一点,形成字母A字形的内部软质壳(110)也与之相似。而且,随着外部软质壳(170)及内部软质壳(110)的膨胀,通过外部软质壳(170)及内部软质壳(110)的透明面,在外部可以非常鮮明地识别LED(120)的图案。其中,内部软质壳(110)内侧的LED(120)及电气构成通过内部软质壳(110)的氦气层及外部软质壳(170)的氦气层受到双重保护,因此,即使外部冲击施加于LED内置型软质空气飘浮气球(100),LED(120)及电结构也会受到相对稳定地保护,几乎不发生损毁及故障现象。从參照上述图2至图5的实施例中可知,本实用新型的LED内置型软质空气飘浮气球(100)将多个LED(120)形成规定图案而安装在双重结构的空气飘浮型软质壳中的内侧软质壳内侧展开的支撑片材(113)上,从而能够以多种颜色显示非常多样的图像、花纹等,不仅提供优秀的装饰功能,还在外部可视地显示规定的信息,具有广告、宣传等传递媒体的功能。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LED内置型软质空气飘浮气球(100)为发挥装饰功能或广告、宣传等的信息传递功能而排列成规定图案的多个LED(120)及其电连接结构,借助双重结构的空气飘浮型内、外部软质壳的双重空气保护层受到充分保护,因而确保了充分的耐久性及结构稳定性。并且,本实用新型的LED内置型软质空气飘浮气球(100)的用于外部供电的电线部以完全密封的方式插入到双重结构的空气飘浮型内、外部软质壳,能够稳定地长时间保持装饰功能、广告及宣传等信息传递功能。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内置了把发光灯排列成图案而形成的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的一个实施例而已,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如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要g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多种变形,这种变形仍然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精神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内置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其特征在干, 包括 内部软质売,包括第I软质片材及第2软质片材、软质的支撑片材、第I气体注入部,其中,上述第I软质片材及上述第2软质片材的周围相互接合而形成可封闭气体的空间,上述支撑片材的周围与上述第I软质片材和上述第2软质片材中的至少ー个接合而形成至少ー个通气孔,上述第I气体注入部用于注入气体; 多个发光灯,形成规定图案而安装在上述支撑片材上; 第I连接器,安装于上述内部软质壳的内側,以便对上述多个发光灯连接外部电源; 电源线,其一端供与上述第I连接器连接的第2连接器结合; 电线固定构件,形成有上述电源线的插入孔; 外部软质売,以将上述内部软质壳和上述第I连接器及上述第2连接器收纳于内侧的状态与上述电线固定构件及上述电源线埋入射出而密封电源供应部分,并形成有注入气体所需的第2气体注入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置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其特征在干, 上述内部软质壳的规定区域与上述外部软质壳的内面接合,上述第I气体注入部形成在上述内部软质壳与上述外部软质壳的接合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置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其特征在干, 上述内部软质壳和上述外部软质壳的、至少与上述发光灯相向的面形成为透明或半透明。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置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其特征在干, 上述内部软质壳形成为与上述发光灯的排列图案相似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置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其特征在干, 上述内部软质壳由防止因上述多个发光灯释放的热量而产生变形的材质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内置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其特征在干, 还包括电池,该电池与上述电源线连接而向上述发光灯供电,并安装于上述外部软质壳的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置照明器具的软质空气飘浮气球。该软质空气飘浮气球包括内部软质壳,包括周围相互接合而形成可封闭气体的空间的第1及第2软质片材、周围与第1和第2软质片材中的至少一个接合而形成至少一个通气孔的软质的支撑片材、用于注入气体的第1气体注入部;多个发光灯,形成规定图案而安装于支撑片材;第1连接器,安装于内部软质壳的内侧,以便对多个发光灯连接外部电源;电源线,一端供与第1连接器连接的第2连接器结合;电线固定构件,形成有电源线的插入孔;外部软质壳,以将内部软质壳和第1及第2连接器收纳于内侧的状态与电线固定构件及电源线埋入射出而密封电源供应部分,并形成有注入气体所需的第2气体注入部。
文档编号G09F21/06GK202609076SQ20112044723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8日
发明者梁在范, 崔秉乐 申请人:梁在范, 崔秉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